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29152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Word格式.docx

  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气魄雄伟——气魄指魄力有气势,形容雄壮而伟大。

  

(2)嘉峪关——又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是长城最西边的关口。

  八达岭——是北京西北方向的山峰名字。

  瞭望口修筑垛子屯兵堡垒陡峭凝结智慧供

  3、有了这些词语的理解,我们再去读课文,就容易多了。

快略读一边课文,告诉老师,你都知道了长城的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三、精读课文

  

(一)、远观长城

这么短的时间就知道了这么多,真不简单。

但同学们知

  道吗?

学课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间,就无法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丽,不深入到字里行间,就无法理解到长城的内在精神。

所以请你再默读一遍课文,有没有哪个句子读起来栩栩如生,就像眼前浮现出了长城的壮丽景象一样?

开始——找到了举手告诉老师。

  

(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说的不错,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齐读)

  

(2)、师:

这句话中,把长城比作了什么?

(长龙)咱们来找一找,长城跟长龙之间,都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长度、姿势、气度)你从长度方面找到了相似,你从姿势方面找到了相似......

  (3)师:

刚刚你们说长城和长龙都很长。

长城有多长?

用书中的话告诉老师。

  生: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有六千多千米。

你们看这是一幅中国地图。

这是长江,这是黄河,这——是长城。

它东从山海关经辽宁、河北,西至宁夏、甘肃到嘉峪关,横跨11个省及直辖市。

长不长?

称之为万里长城,真是——名副其实。

  但是同学们请注意,在现实生活中真有长龙吗?

长龙是人们想象的产物,这个世界里根本就不存在。

而我们的长城呢?

他确是真真切切巍然屹立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之上,他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壮丽。

所以当你体会到这一点,再读这个句子,是不是会有别样的感觉?

生1:

不错,听得出每个字你都在用心读。

  生2:

好样的,巾帼不让须眉。

  生3:

一条巨龙在你的朗读声中腾空而起,让我们一起——(齐

  读)

  3、师:

透过这些文字,你最想用心中哪个词语来形容长城?

  起笔,写下来。

  (这长城看起来真——板书:

长、壮观、雄伟)

  

(二)、近看长城

这就是壮观的长城,这就是雄伟的长城。

你绝对不会甘

  于远远观望,让我们走近他,观察他,触摸它,体会他。

细看长城,你又会有另一种感觉。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告诉老师,你都从文字当中,看到了长城的什么?

(学生读文)

谁能来说一说,你从文字当中,看到长城的什么?

预设

  

(1)、生: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这是修筑长城的材料。

你愿意用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来形容脚下的长城?

——高大坚固。

  (板书)你还能从文字当中,看到长城的什么?

(引入预设2)预设

  

(2)、生: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好你从城墙顶上了解了长城。

还有吗?

(出示长城图片)生: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你看到了城墙外沿的构造,有垛子,能告诉老师,哪里是垛子吗?

瞭望口和射口呢?

还有?

生: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好,你发现了长城的城台。

  (点击)师:

同学们,看到这些词语,你是否知道了,长城在古代是做什么用的呢?

是啊,这是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用来防御外族侵略。

所以他必须建造得——坚固。

  (哪句话说出了他的坚固?

引入预设1)

现在的长城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中国各个兄弟民族之间也早已化千年干戈为玉帛。

而这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却历经千百年风雨,依然耸立。

透过这些文字,你最想用心中的哪个词语来形容长城?

拿起笔,写下来。

  (这长城建造得真——坚固、高大、精巧)

  (三)展开想象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的感叹是发自内心的。

是的,面对这样雄伟坚固的万里长城,谁见了都会思绪万千,感慨万分。

因为长城的背后有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让我们走近这些古老而厚重的故事。

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哪些文字深深的打动了你?

让你惊讶、让你疑问、让你浮想联翩?

谁能来说一说,那句话打动了你,让你惊讶,让你敬佩,让你浮想联翩?

  

(1)生: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

哪些文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血汗?

哪些又让你体会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呢?

(引入预设

  3、4)预设

  

(2)生: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因为这长城就是劳动人民一点一点修筑的还有那句话让你惊讶,让你敬佩,让你浮想联翩?

  (3)生: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一吨多重。

多少块条石?

有多重?

  a:

那么重,用塔吊车应该会轻松不少吧?

那他们是怎样把石头抬上去的?

  b:

那得多少人啊你看————(引读)预设

  (4)生:

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为什么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

(年代久远)对啊六百多年前,那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

那是一个科技十分落后的年代,那还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更是一个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的年代条件落后,这山更——险峻。

任务却—重(引入预设3)看————(引读)在烈日炎炎下,是这些平凡普通的人——在冰天雪地中,是这些衣衫褴褛的人——在饥肠辘辘中,是这些思乡心切的人——

好沉好沉的血汗和生命啊长城,与其说是由一块块城砖条石组成的,不如说是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铸成的。

可他们做到了所以我们才会感叹:

这里面有多少汗水,这里面有多少献血,这里面又充满着多少智慧,所以我们才会感叹:

带着你所有的联想所有的赞美,再读这句话,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齐——(齐读3段)。

  4、师: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字透漏出的画面,是作者亲眼所见吗?

对,这是联想。

是踏着方砖,扶着条石不由自主地与历史重逢。

  所以现在,你还认为长城仅仅是雄伟壮丽、高大坚固吗?

此时此刻,长城不再仅仅是一座冰冷的建筑,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长城它让你感觉————?

(长城,我为你——骄傲、自豪)

  (四)赞美长城

是谁最初设计了长城,是谁一步步建筑了长城,是谁一次次守护了长城,又是谁在千百年后赞美长城?

此时此刻,你最想用书中的那句话来评价长城?

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不仅你,连作者也这样说——生:

不仅作者,全世界去过长城的人都想说——师:

是你们的朗读提醒了我,这句话不应该是读出来的,应该是喊出来的——生:

同学们,想再看看长城吗?

(视频)同学们,这就是长城。

这是雄伟壮丽的长城,这是高大坚固的长城,这是气魄雄伟的长城,这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长城。

山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同学们,巨龙已经腾飞,必将在你们的欢呼声中飞得更高更远全体起立(生起立)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长城,为我们的民族——齐读——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生活经验,感悟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一、引发兴趣。

  1、课前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对长城有了哪些了解?

谁能简要的说说?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并不是描写长城的雄伟壮丽,而且有关长城砖的一件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认真读书,提醒注意读准生字:

羡慕、允许、妄自菲薄等。

  2、说说看,读完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三、阅读,理解线索。

  1、默读课文,看看长城砖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填空:

开始,长城砖觉得(),因而();

后来(),长城砖感到(),这些引起了它的()。

  2、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中描写长城砖中描写长城砖自卑的句子。

  3、是什么促使长城砖由自卑变得自信了呢?

  四、表演,体会情感。

  1、各自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读读课文,再在小组里表演。

  2、教师指导:

要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必须注意不同人物的神态、语气。

同时运用人物的语气表现人物的话语。

  大教授的“激动”;

宇航员的“神采飞扬”;

金发女郎的“崇拜”;

小男孩的兴奋。

  学生练习,表演。

  指数名学生表演。

  2、再读课文,读出长城砖的价值。

  (展览受到的待遇,参观人数之多)

  四、想象情景,领悟内涵。

  1、同学们,如果你是长城砖,就是那块原先自惭形形秽的砖,听到了赞美,你想对谁说此刻心声呢?

对自己?

对游客?

同伴。

  2、指名读最后一段。

  说说你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自尊、自信、自强的理解。

  五、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自信、自尊、自强的格言警句,与同学交流。

  2、你自己有不够自信的地方吗?

身边有不够自信的人吗?

请试着劝他。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3教学目标

  1、用多种方法了解长城。

  2、提高搜集、运用材料的能力。

  3、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城的热爱,进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勤劳智慧的人民。

  教学重点提高搜集、运用材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城的热爱,进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勤劳智慧的人民。

  教学准备长城图片,歌曲教学过程自主设计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趣味导入出示长城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二、质疑提问对了,看到万里长城你想提什么问题呢?

为什么要修万里长城?

长城是怎么建成的?

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长城?

长城原来的样子是这样吗?

有哪些关于长城的歌曲?

有写长城的文章吗?

  三、读书解疑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想要弄明白这些,我们该怎么办呢?

打开

  课本50页,书中为我们了一些思路。

  学生读书

  四、作业搜集关于长城的资料第二课时

  一、组内交流资料

  1、同学们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组内成员将资料进行,将一类的资料汇总在一起,对于重复的资料进行删改,不足的进行补充。

  3、班级内汇报资料

  二、教师长城不仅仅是一座城墙,它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板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了解长城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4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难点}教具准备:

鹏博士软件、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默读本组“导读”,了解本组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

长城给你的印想怎样?

  [请同学们

  自由发言]

  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智慧和力量。

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

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

  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

拍摄点分别在哪里?

  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出示鹏博士软件的图片]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

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

  教师小结:

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

  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

  [板书:

略]思考:

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1]建筑材料: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城墙顶上:

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城台:

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

  3、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思考:

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

  4、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课后小记:

板书设计:

远景:

像一条长龙城墙------很宽近景:

高大坚固垛子------了王口、射口城台-------互相呼应长城联想:

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历史地位:

伟大奇迹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5教学目的认识8个生字,理解“自惭形秽、神采飞扬、热泪盈眶、妄自菲薄、自言自语”等词义。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谁去过长城?

谁知道长城砖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

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者用的。

长城上的砖一般重量为15千克,长

  36.5-

  38.5厘米,宽18-

  18.5厘米。

厚9—

  9.5厘米。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篇童话中的长城砖有哪些经历,遇到了什么问题,看看我们能不能帮助它。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字词:

绵延、防御、羡慕、自惭形秽、软缎、陈列、镀金、里程碑、热泪盈眶、刚毅、灵魂、妄自菲薄

  2、解词:

自惭形秽:

原指为自己的`容貌举止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

  不如别人。

  绵延万里:

延续不断,很长很长。

  妄自菲薄:

过分地轻看自己。

  里程碑: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2、思考:

  

(1)在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产生了哪些想法?

(2)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听到人们对自己的高度评价,长城砖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

  转变?

  3、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全班讨论。

  5、分角色朗读。

注意长城砖的心里变化过程,先是自惭形秽后

  惊讶而深思,到自信的语气。

  6、提问: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失去自信。

有一天他被运往美国一座大城市展览,在人们的赞扬声中,他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7、教师总结你是如何理解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的?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四、小结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信心,自尊心,有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被人冷落了,但不要妄自菲薄,正确对待。

成功了也不骄傲,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

  板书设计20长城砖自惭形秽——赞扬——自尊自信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6第十一课《长城》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3.交换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了解各段主要内容,学习

  1、2自然段。

  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1.导入:

世界历史七个伟大奇迹中,最著名的要数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了。

我国的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呢?

让我们通过学习《长城》这一课,具体了解一下。

  (板书:

长城)2.读文,初步了解长城的样子和作者站在长城上的联想。

  3.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1)嘉jiā峪yù

屯tú

n魄pò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

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凝结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的是书中哪一幅图的内容?

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

长城的特点是什么?

图1远看气势雄伟(投影书上第一幅图打出字幕:

远看)2.看图,图中有哪些景物?

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起伏的高山,依山而建的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一条长龙。

再加上作者后面用具体数据的说明,使我们更能想象到长城之长,山岭之险,我国古代建筑——长城的气势如此磅礴

  出示板书:

  (此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对比,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从而体会长城之长。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习第二段,对照第二幅图读文,图中都有什么?

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出示图像,由第一幅图向近景推近,转换为第二幅图)出示板书:

  2.指名读

  1、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特点描述的特点。

  四、作业1.朗读

  2.熟读

  3、4自然段。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

  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在观察时展开联想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的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所表达的感情。

一、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组讨论:

说一说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怎样表达的。

讨论之后总结:

作者观察方法:

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抓特点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长城→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2.默读第二自然段,为什么作者“会很自然地想起”?

作者想起了什么?

把有关词语划出来。

  3.这段第三句中的“凝结”是什么意思?

  “才”是什么意思?

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里的“才”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书:

长、险、多、重、难、才、凝结)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讨论: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的奇迹”?

长城之长,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长城修建时间之久,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令世人无不赞叹,长城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力量,长城是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行员用肉眼能看到的地球上的为数

  不多的建筑物,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四、齐读

  三、四自然段,指导背诵。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案7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2个一类生字,认识14个二类生字。

正确理解词

  语的意思。

体会本课所运用的比喻和联想的方法。

  2.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

  体的。

  3.通过学习本课,了解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扬了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抓住有关语句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

  教学准备:

有关长城悠久历史的文章,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有关长城的图

  片、音像资料等。

  教学时数:

三课时基础知识:

  1.生字:

  

(1)茫:

mng辽阔,久远,模糊不清。

  (茫茫苍茫迷茫茫无头绪)

  

(2)砖:

zhuān用土坯烧制而成的长方形或方形建筑材料。

  (砖头金砖瓷砖冰砖)

  (3)戍:

sh“戈”部军队防守(某一地方)。

  (戍边戍守卫戍)

  (4)邦:

bāng国。

  (故国安邦邻邦邦交)

  (5)凭:

png(身体)靠着。

  (凭栏凭借文凭任凭空口无凭凭空捏造)

  (6)膀:

bǎng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

  (肩膀臂膀翅膀)

  (7)陡:

dǒu坡度很大接近于垂直。

  (陡峭陡坡陡然陡直)

  (8)峭:

qio山势高而陡。

  (陡峭料峭峭拔峭立峻峭)

  (9)智:

zh见识;

才识。

  (智慧智能智商智育智谋智勇双全)

  (10)慧:

hu聪明。

  (智慧聪慧慧眼)

  (11)焕:

hun光明;

光亮。

  (容颜焕发青春焕发焕然一新)

  (12)敞:

chǎng张开,打开。

  (敞开敞亮宽敞)2.正音字:

嘉峪(y)关崇(chng)山峻岭蜿(wān)蜒(yn)瞭(lio)望屯(tn)兵金戈(gē)铁马五六匹(pǐ)马3.多音字:

旋xun(盘旋)xun(旋风)供gōng(供求)gng(供品)单dān(孤单)shn(姓单)chn(单于)膀bǎng(肩膀)bng(吊膀子)pāng(膀肿)png(膀胱)4.区别字:

茫()砖()邦()膀()陡()芒()转()帮()傍()徒()峭()捎()戊()智()焕()消()梢()戍()知()换()5.解词:

蜿蜒盘旋——像蛇爬行时弯曲的样子。

  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

  屯兵——驻扎军队。

  堡垒——在冲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遥相呼应——远远地互相配合。

  金戈铁马——金戈:

金属制作的戈。

铁马:

披在铁甲的马。

挥动金戈,骑着战马。

意指战争。

也形容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