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9335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

实验一: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实验目的】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头发丝

【实验步骤】

1、观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最大刻度),认清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检查弹簧测力计不受力时,指针时否指在零刻度处。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10N等处,感受一下1N、5N、10N的力有多大。

3、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质量已知(约1kg)的物体,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4、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前进,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5、在倾斜放置的长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木板匀速上升,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6、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手拉头发,逐渐加大拉力,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实验记录】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情况

挂质量约1kg的物体

拉木块水平匀速前进

拉木块沿倾斜木板匀速上升

挂钩上拴一根头发,当头发被拉断时

拉力F/N

【评估与交流】

能否用弹力橡皮筋制作测力计?

为什么?

实验二、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所需器材:

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坐标纸

【猜想或假设】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照图23-1那样,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kg

重力G/N

2、在图23-2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

连接这些点,你发现它们落在一条什么样的曲线或直线上?

你认为重力与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m/kg

O

G/N

图23-2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

【分析和论证】

1、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

如果用g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G=mg

实验三、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猜想或假设】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

1、取一方木块及长方形的长木板、毛巾、玻璃板,用弹簧称拉着方木块在三种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即为摩擦力的大小,并比较摩擦力的大小。

2、把木块放在木板上,加上砝码,再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即为摩擦力的大小,并与第一次实验比较。

3、把木块侧放在木板上,再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即为摩擦力的大小,并与第一次实验比较。

所需器材:

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方木块、长木板、毛巾、玻璃板、砝码、细线

【进行实验】1、分别测出木块在长木板、毛巾、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将结果记入表格。

2、在木块上另上砝码后,再测出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将结果记入表格。

3、把木块侧放在木板上,再测出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并将结果记入表格。

次数

压力大小

接触面

摩擦力大小(N)

1

木块重

木板

2

木块重

毛巾

3

木块重

玻璃板

4

木块加砝码重

木板

5

木块重(侧放)

木板

【分析和论证】1、分析比较实验1、2、3可得:

2、分析比较实验1、4可得:

3、分析比较实验1、5可得:

4、归纳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与无关

【评估与交流】1、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必须注意什么?

当速度不一样时摩擦力大小有没有变化?

2、如何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四、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

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3.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

小桌子,泡沫塑料,钩码一盒。

2)实验目的: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压力的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3)实验方法和步骤:

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

①如图甲和乙所示,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研究压力与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

a.如图甲所示,把使小桌子的四脚朝下压在泡沫塑料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即此时桌子四脚陷入泡沫塑料里的深度;

b.如图乙所示,在桌子上加上一个钩码,观察此时桌子四脚陷入泡沫塑料里的深度,并与图甲的陷入情况对比;

②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研究压力的受力面积与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

c.如图丙所示,使桌面朝下并在桌子上加上一个钩码,观察此时桌面陷入泡沫塑料里的深度,并与图乙的陷入情况对比;

4.进行实验:

自己设计表格,并将实数据填入表中:

设桌子重为G桌,钩码重为G码,桌子脚面积为S脚,桌面的面积为S面

实验次数

受力面积

压力的大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

S脚

G桌

明显

S脚

G桌+G码

非常明显

S面

G桌+G码

不明显

5. 分析与论证:

分析:

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压力的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压力的受力面积有关。

压力越大,压力的受力面积小,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6. 评估与交流:

1)通过这个实验,你掌握那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答:

我掌握了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当研究的问题有三个或三个量以上之间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单一关系,可以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

实验五、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提出问题】

1、同样大小的石块和木块,投入水中,石块下沉,木块上浮,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铁块投入水中会下沉,而铁做成船之后,却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

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或假设】

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质的体积有关。

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质浸入的深度有关。

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也就是与V排和ρ液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选择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铝块,比较铁块和铝块浸没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来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

实验步骤:

(1)

(2)

(3)

2、取一些橡皮泥,先揉成团,测出其浸入水中的浮力,然后展开做成盒形,测出其所受的浮力并把两次测得的浮力大小与橡皮泥的重量相比较,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

实验步骤:

(1)

(2)

(3)

3、取一铁块测出其浸入水中不同深度所受的浮力并比较浮力的大小,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

实验步骤:

(1)

(2)

(3)

4、测出浸没入水中的石块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

实验步骤:

(1)

(2)

(3)

5、测出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的关系。

实验步骤:

(1)

(2)

(3)

以上4、5实验验证猜想4是否正确。

所需器材:

弹簧测力计、大烧杯、接水小桶、自来水、盐水、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铝块、金属牙膏皮(或橡皮泥)、细线

【分析和论证】

1、

2、

3、

4、

【评估与交流】

1、 由实验得出的结论能普遍适用吗?

如何评估实验的准确性?

2、 做以上实验要注意什么?

只在水中做行吗?

3、 你在实验中遇到什么困难?

如何减少实验误差?

4、 阿基米德定律适用于气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计算吗?

表达式如何?

【探究拓展】

1、弹簧秤法测浮力大小——适用于ρ物>ρ液

(1)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为G1

(2)测出物体在水中的重为G2

F浮=G1-G2

2、平衡力法——适用于ρ物≤ρ液

(1)当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液体中时,受重力和浮力作用。

(2)因为物体静止所受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有F浮=G物

3、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形状规则的正方体物块浸入密度为ρ的液体中,如图26-1所示。

上表面距液面为h,正方体边长为l。

上表面所受压强:

P=ρgh上表面所受压力:

F=PS=ρghl2

下表面所受压强:

P’=ρg(h+l)下表面所受压力:

F’=P’S=ρg(h+l)l2

F浮=F’-F=ρg(h+l)l2-ρghl2=ρgl3

又因为V排=l3,所以F浮=ρgl3=ρgV排即为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的浮力。

实验六、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提出问题】

1、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 杠杆的平衡条件有哪些应用?

【猜想或假设】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设计实验】

1、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使杠杆平衡,钩码的重即为动力、阻力大小,挂钩码处到支点的杠杆长即为力臂的大小。

然后计算动力×动力臂及阻力×阻力臂的大小,并比较两者乘积的大小,归纳得出结论。

2、

(1)用弹簧秤作为动力作用的物体,在挂钩码的同侧提起杠杆,使杠杆平衡,读出动力和阻力的大小以及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短。

然后比较动力×动力臂及阻力×阻力臂的大小。

(2)用弹簧秤拉着杠杆加速转动,读出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计算并比较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的大小。

所需器材:

杠杆和支架、弹簧测力计、钩码、尺、线

【进行实验】

1、把杠杆的中点挂在支架上,首先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2、照图25-1那样,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根据钩码的质量计算出重力大小即为动力和阻力大小,再读出力臂的长,把数据记入下表。

次数

动力(N)

动力臂(cm)

动力×动力臂

阻力(N)

阻力臂(cm)

阻力×阻力臂

1

2

3

4

4、如图25-2所示,在a、b、c三点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提杠杆,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读出力及力臂的大小,并填入下表。

次数

动力(N)

动力臂(cm)

动力×动力臂

阻力(N)

阻力臂(cm)

阻力×阻力臂

1

2

3

4

5、在杠杆左端一点用弹簧秤提起杠杆,并加速顺时针转动,读出动力与阻力的大小以及动力臂与阻力臂的长短,然后比较动力×动力臂及阻力×阻力臂的大小。

【分析和论证】

1、通过测量数据得: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当动力×动力臂大于阻力×阻力臂时,杠杆将沿。

【评估与交流】

1、你的测量结果能准确说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吗?

实验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2、通过实验及数据分析,当“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当“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时,杠杆将如何转动?

生活中平衡杠杆有哪些?

3、观察生活中的杠杆哪些是省力的?

哪些是费力的?

杠杆的分类:

(1) 省力杠杆:

动力臂比阻力臂长,费距离。

(2) 费力杠杆:

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省距离。

(3) 天平杠杆:

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既不省力又不费距离。

实验七、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

1、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2、光滑程度一样的斜面,当它的倾斜程度不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

【猜想或假设】

1、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摩擦,摩擦不同效率就不同。

2、光滑程度一样的斜面,当它的倾斜程度不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不同。

【设计实验】

1、同一斜面,不同的粗糙面,用弹簧测力计把木块沿斜面匀速拉上顶端,记下两次拉力的大小,测出木块重、斜面长、斜面高。

计算出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比较机械效率的大小。

2、同一光滑程度的斜面,两次不同的倾斜程度,再测量两次斜面的机械效率,比较机械效率的大小。

所需器材:

弹簧测力计、斜面、木块、细线、刻度尺、毛巾

【进行实验】

1、如图27-1所示,将一条形木板一端垫高,就构成一个斜面。

沿着斜面把木块拉上去,记下拉力大小。

在斜面上铺上毛巾,再测一次。

2、改变木板的倾斜程度,再测量两次斜面的机械效率。

记下测量数据填入下表:

次数

斜面高(m)

木块重(N)

有用功(J)

斜面长(m)

拉力大小(N)

总功(J)

机械效率

1

2(毛巾)

3

【分析和论证】

1、分析实验1、2数据得:

2、分析实验1、3数据得:

【评估与交流】

1、在测斜面的机械效率时,在同一斜面上,木块是重一些效率高,还是轻一些效率高?

2、在测斜面的机械效率时,如何保证拉着木块匀速沿斜面上升?

实验八、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目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器材】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钩码(重量已知)、铁架台、滑轮组、长约2米的细线

【进行实验】

1、照图28-1那样,把实验装置安装好,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离桌面或地面的高度)。

2、匀速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填入记录表中。

3、算出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填入记录表中。

4、照图28-2那样,把实验装置安装好,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重做上面的实验。

【实验记录】

实验装置

钩码总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有用功W有用/J

拉力F/N

拉力移动距离s/m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评估与交流】

1、 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费功,要想提高机械效率,关键是减少额外功。

2、 当滑轮受到的摩擦阻力很小时,如果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增加,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提高,这是因为有用功增大,但额外功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3、 测某机器的机械效率时,记录了如下的四个结果。

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A、100%B、120%C、60%D、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