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9415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0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开滦二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6月份考试

历史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页至第(8)页,第Ⅱ卷第(9)页至第(12)页。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

1.观察某朝世系示意图,可知,该朝所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

2.历代政府关于少数民族管理的各项举措中,不正确的是

A.秦朝在相当于“县”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同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道”

B.元代的宣政院是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C.清朝时期在西南地区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3.一份由“上海军政分府”发布的安民告示记载:

“……凡我义旗所指,罔不踊跃欢迎;……兹已纷纷归顺,具见敌忾同情;惟愿亲爱同胞,仍各安分营生;洋人生命财产,切勿乘机相侵;转瞬民国成立,人人共享太平。

”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

A.义和团民阻击列强侵略B.清政府的统治面临土崩瓦解

C.反袁护国运动风起云涌D.北伐战争进程势如破竹

4.某同学收集整理了如右图所示的一些资料。

如果这些资料要成为一篇论文的主干内容,在下列可选的关键词中,最能恰当概括的一个应当是

A.国共合作B.国际同盟

C.民族主义D.“总体战”

5.下图是《农民画报》第一期封面,漫画中题词“农友们!

快快组织起来啊!

”从中可得知当时

A.辛亥革命爆发

B.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C.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

D.解放战争爆发

6.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的几幅图片,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武装反蒋,建立苏维埃政权

B.抗日反蒋,救亡图存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1983年,中共中央提出:

说到统一,有一个用什么“统”的问题。

照我们的意见,就是用一个国名、一个首都来“统”,其余都可以维持现状不变。

就是说,既不要用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去“统”,也不要用台湾的现行制度来“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央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B.“一国两制”下台湾内部事务不变

C.台海两岸已实现了自由通商

D.中国反对美国干预海峡两岸事务

8.1950年1月6日,北京市军管会颁发布告,宣布:

(1)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兵营。

现在此项地产权,因不平等条约之取消,自应收回。

(2)此项地产上所建之兵营及其他建筑,因地产权收回所发生之房产问题,我政府另定办法解决之。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政府执行的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德摩斯梯尼(公元前384-前322年)发现有叛国嫌疑的安提丰躲藏在某地,就将之带回公民大会受审,但是埃斯基涅斯对德摩斯梯尼的行为提出了抗议,认为他未得授权就私闯民宅抓人是违法的,结果公民大会就地释放了安提丰。

当然雅典人不会真的放过他,战神山议事会出面把他逮捕,送到公民大会审判后处死。

这说明了

A.雅典人相当注重法律程序

B.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C.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事会手中

D.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

10.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政府由选举产生对国会负责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直接选举产生

D.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11.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

照此推断,美苏“冷战”对峙的原因是

A.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B.美国与苏联国家利益的冲突

C.美国与苏联实力相当

D.美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

12.如下图,英国学者约翰夫·杰弗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

根据下列强国的特质,a、b、c、d对应顺序准确的应该是

A.欧盟、日本|俄国、中国

B.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C.日本、俄国|中国、欧盟

D.中国、欧盟|俄国、日本

13.据明万历《休宁县志·风俗》记载,安徽商人“藉怀轻赀遍游都会,因地有无以通贸易,视时丰歉以计屈伸。

诡而海岛,罕而沙漠。

足迹几半禹内”。

这说明明代

A.安徽人最善于经商

B.区域商人集团形成

C.商业经济非常活跃

D.各地经济差距较大

14.美国史学家芮•玛丽在《同治中兴》一书中说:

“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他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材料中“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实业救国

15.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曾表示:

“富疆之镱,全籍铁路交通,拯宜从速兴筑。

”不久辞职,全力从事铁路建设,接受了“筹办全国铁路全权”的铁路督办职务。

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成立时,又亲自担任会长。

1918年秋,他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修建10万英里铁路的计划。

这说明

A.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孙中山是发展中国铁路事业的先行者

C.铁路是最普及、最受青睐的运输方式

D.近代中国开展铁路建设的重要性

16.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

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

其主义如下:

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据此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①近代社会习俗变革史②“西学东渐”史

③大众报业发展史④中国白话文发展史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7.对l950--1956年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的原因解读,准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18.从沿海到内地是近现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共同特征。

下图中既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

19.《公司的力量》一书中如此表述:

“在大航海时代带来的时代剧变中,人类数千年来建立在亲友、乡邻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

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超越人格和亲情……”,这段话反映了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场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

①商品种类增多②贸易范围扩大③贸易中心转移④经营方式转变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1933年10月,美国宣布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

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

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

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A.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

21.下图是1913~1937年苏联(俄)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

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1913~1920年工业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的破坏

B.1920~1925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1925~1932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在于这一时期的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D.1932~1937年工业产值高速增长源于斯大林体制的逐步确立

22.撒切尔夫人在蝉联首相之后说:

“在头两个任期里,现政府砍断了束缚着格利弗的数千条绳子中的许多条。

这一切都要求对政府的作用加以限制,但是在那些限制以内,政府必须具有决定权。

”下列措施与撒切尔经济政策一致的是

A.动用赤字财政、适度通货膨胀等手段

B.弱化政府对私营部门的调控措施

C.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

D.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

23.下列有关国际组织及宗旨的表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国际组织

宗旨

A

上海合作组织

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建立军事政治同盟

B

世界贸易组织

逐步调降各会员国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

C

华沙条约组织

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D

欧洲共同体

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

24.如何理性看待社会中的等级身份,彰显平等价值。

东西方思想家中有人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有人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有的倡导“人生而自由”。

下列人物中,分别表达了这些主张的有

①墨翟②孟轲③塞内卡④卢梭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5.中国近代一位历史学家曾说:

“孔子是旧中国思想中心。

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

”以下各项中,能够佐证此观点的是

A.义和团运动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26.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撰文:

我前岁在北京过年,刚过新年,又过旧年,看见贺年的人,有的鞠躬,有的拜跪,有的脱帽,有的作揖,有的在门首悬挂国旗,有的张贴春联。

对这则材料中的信息理解不正确是

A.辛亥革命对传统习俗产生了冲击

B.社会习俗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C.新旧杂陈是该时期社会习俗的特点

D.新的社会风尚成为社会主流

27.以下是一段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某一电影中反映大学招生录取场面的台词

龙校长:

你会写字吗?

李金凤:

土改的时候参加过扫盲班。

龙校长:

写几个字我看看,写什么都可以。

李金凤写字:

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

龙校长:

李金凤,你被录取了!

如果要给该拍摄场地布置一句标语的话,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是

A.将革命进行到底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D.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28.近代以来,自然科学为哲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并呈现正反两个方面,例如启蒙时期的机械决定论和19世纪末以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典型的偏差:

都影响了当时社会的思维方式。

上述两个观点主要运用与借鉴了

A.量子理论与进化论

B.量子理论与相对论

C.细胞学说与原子论

D.经典力学与进化论

29.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批判封建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人的现世享受,突出了对于人性的关怀;而朱熹却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两者对“人性”的认识完全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东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

B.东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C.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差异很大

D.两人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30.中央电视台进行过《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

家风是一个家族共同遵循的家族理念观,且家风也随主流文化和政治生活格局的演变而变化。

下列对中国历代家风演变分析不符合史实的是

A.西周宗法理念推动亲睦等级思想提升

B.汉代以来敬畏鬼神理念开始融入家风

C.宋以来社会责任感日益成为家风主流

D.近代以来世界新观念开始有选择融入

31.吴歌,又称为江南小调、俚曲。

魏晋以来,(吴歌)就已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人们)喜欢劲歌狂舞,还在人际交往中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社交礼仪……宋代之后有所改变,逐步变为“浅吟低唱”。

吴歌从“劲歌狂舞”转为“浅吟低唱”的原因是

A.异端思潮的影响

B.散曲等艺术形式的兴起

C.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D.人们的个性受到压抑

32.“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谲;明儒尊而乔,清儒弃而湿。

……才智之士惮于文网、迫于饥寒,全身畏害之不暇,而用世之念汨于无形,加以廉耻道丧,清议荡然,流俗沈昏,无复崇儒重道,以爵位之尊卑,判己身之荣辱。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清儒之学的转变

B.清儒之学的转变深受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影响了清儒之学的转变

D.清儒之学的转变为道光年间新思潮萌发奠定基础

33.《摩登时代》是1936年由卓别林导演的喜剧电影。

从电影中我们看出在经历了大萧条之后,美国的普通民众对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的恐惧和迷茫。

若要为《摩登时代》设计与剧本风格一致的广告剧照,最能让广告商心仪的画家是

A.莫奈B.凡高

C.塞尚D.毕加索

34.以下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制度(局部)内容的比照。

两者的差异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项目

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

中国科举制(乡试考试)

考试内容

英语、数学、普通知识。

任选一门:

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

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A.社会制度的不同

B.考试内容的不同

C.经济形态的差异

D.服务对象的不同

考场号

座位号

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

学校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开滦二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年级6月份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利用自身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

……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

“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

1849年,贸易垄断的标志、实施了近两个世纪的《航海条例》被废除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英国》

(1)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航海条例》颁布的宗旨,分析英国废除《航海条例》并实行自由贸易的原因。

英国是如何在中国实现自由贸易政策的?

(10分)

 

材料二美国许多商业和政治领导人则公开宣称:

由于美国拥有“新经济”,而其它国家没有,因此美国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老大,其它国家必须采用美国的价值观念,如果要与美国平起平坐,则必须效仿美国的制度。

——摘编自保罗·克鲁格曼《自负的美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在“新经济”时代,美国通过哪些措施来获取“全球老大”的地位?

(6分)

 

材料三到1979年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得越来越好,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进入世界市场,在其中扬长避短,获得利益……麦迪森运用PPP方法计算,1995年中国的GDP在世界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5%上升到11%,因此,早在1995年,中国GDP就已经超过日本和前苏联地区,仅次于欧洲和美国。

——刘东等《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

(3)根据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1978年到1995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6分)

 

36.(27分)近代中国社会是从古代社会发展而来的。

鸦片战争作为一块界碑,铭刻了古老的中国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长的封建社会

……三、官僚政治……五、儒学定于一尊

材料二炮口下的震撼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在鸦片战争前后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之前,所谓国计民生,以赋税、盐政、河工为大端。

成书于1826年的《皇朝经世文编》虽然出自魏源之手,而所列荦荦大端皆未出旧轨。

鸦片战争之后,夷务日渐渗入国计民生,成为经世之学的大题目。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改编

(1)在材料一中,史学家陈旭麓着力,从上述两个方面叙述漫长的封建社会(公元前476年-1840年)。

请你任选一个方面,也来作一概略描述。

(只选方面,不描述不得分)(6分)

 

(2)阅读材料二,指出魏源的经世致用之学的重大变化并做简要评价。

(10分)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

“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

“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

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材料四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均富”思想主要是针对当时欧美的什么社会现象提出来的?

(3分)他在民主革命实践中提出了哪些与此相关的具体主张?

(4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孙中山先生的“均富”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中有哪些体现?

(4分)

 

高二年级六月份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49分,每题1.5分)

1—5:

DBBCB6—10:

DBAAD11---15:

DACBD16—20:

DCCBD21---25:

CBBBC26---30:

DDDDB31----34:

DCDC

41.(22分)

(1)宗旨:

打击荷兰的航海、殖民势力,维护英国的海上贸易和殖民利益。

(3分)

原因:

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要求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英国已掌握经济霸权,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最强的竞争力;亚当·斯密等人提出自由主义学说(或答“自由贸易政策”)。

(4分,答出两点即可)

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达到其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

(3分)

(2)措施;A、以军事实力为依托,先后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B、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推广其制度和价值观念;

C、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谋取世界经济主导权;

D、注重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原因: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2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国际地位提高;(2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2分)(若答重视科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代企业制度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该题满分不超过6分。

42.(27分)

(1)选择①“官僚政治”方面。

描述:

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选官制度经过一个历史变化,隋朝开始,科举制度成为历朝主要的选官制度;当然皇权独尊是官僚体制的核心。

(6分)

选择②“儒学定于一尊”方面。

描述: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时期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6分)

(2)变化:

鸦片战争前以赋税、盐政、河工为大端,之后,夷务成为经世致用的大题目。

2分

评价:

魏源经世致用之学在鸦片战争前后内容上虽有较大变化,但是其主旨未变,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归宿于国计民生4分。

而“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的提出,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启发人们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4分

(3)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3分)具体主张: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4分)

(4)体现: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