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1353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38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docx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汇总

 

 

建筑学院的同学们勿仿

小心雷同作业

谢谢配合

 

第一节测量放线

一、施测作业人员应持有吉林省建委颁发的上岗证书,未经业务培训无证者不得独立操作。

二、施测人员应认真学习、校核图纸、说明及有关技术文件条款和标准图册,严格按图施工,做到认真细心,自检互检层层把关,积极为施工创造条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三、测量控制水平测距采用钢尺;方向测定采用光学经纬仪;高程测定采用光学水准仪。

四、经纬仪、水准仪及50m钢尺及激光铅垂仪必须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五、掌握钢尺检定书内容(包括检定标准、尺长、误差等修正公式),以便在侧量中进行修正数计算。

六、建筑物平面定位测量方法:

1、由于本工程场地狭小,工程定位规划局进行测定。

2、由现场专职放线员根据规划局给的数据放桩位,以方便施工及不易被破坏为原则引测控制桩,现场形成控制网,经复测及监理验线合格后,做好保护,以此作为永久平面控制依据。

3、由现场专职放线员依据控制轴线测放其它轴线。

轴线测设完成,经复测后报监理进行验线,合格后方可作为各楼的放线依据。

七、现场高程控制:

依据测绘院给定的标准水准点,用水准仪将高程控制点引进现场,沿工程四周设置,可以设置在稳定的围墙或建筑物上。

引测完成,经复测及监理验线合格后,方可作为高程控制的依据。

八、依据控制轴线及基坑开挖方案测放建筑物四个外墙角点,同时测放基坑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

测放完成请监理验线,合格后,报请规划部门进行验线。

合格后,方可进行预制桩施工。

九、技术层施工放线:

1、平面轴线投测:

技术层的轴线引测均以基坑边轴线控制桩为依据,放线员在轴线控制桩上架设经纬仪,将控制轴线直接投测到各层面上,然后以此为依据测放其它轴线及墙、柱边线、门窗洞口线和50mm控制线。

2、标高控制:

从现场高程控制点引测标高至基坑边,然后用钢尺向基坑内传递。

每层技术层标高均以基坑边控制标高为依据进行传递。

十一、主体结构施工放线:

1、平面轴线投测:

采用内控法施工。

地下室一层顶板施工时,在控制轴线位置预埋钢板。

结构施工至±0时,请测绘院从新进行控制轴线的定位,然后将定位轴线引测到首层地面预埋钢板上,作为控制轴线传递的依据。

二层以上楼板施工时均在对应位置留孔,作为传递轴线之用。

2、标高控制:

首层墙体施工完毕,将±0标高控制线引测到外墙面,每栋楼至少有三个点。

作为标高传递的依据。

标高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

每栋建筑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

十二、装修工程施工放线:

1、平面墙体线测放:

依据结构施工时每层留下的控制线,依据平面图量测内墙及轻质隔墙的位置线。

2、标高控制:

每层墙体上50cm线作为地面或吊顶的控制线,采用水准仪或水管进行抄测。

十三、建筑物垂直度及标高测量:

在每个单位工程结构施工完成及工程竣工时,请测绘院对建筑物垂直度及全高进行实测,并报监理审核。

十四、沉降观测:

本工程为高层,应进行沉降观测,如沉降观测出现异常,必须及时上报,各方商订处理意见后,再出方案继续施工。

十五、质量控制措施

1、测量放线前应认真熟悉图纸,检阅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的要求。

2、测量仪器应定期进行检修,保证施工中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均处在检定合格状态,以确保工程测量准确无误。

3、每一次测量放线都应做好记录,记录应完整无误。

4、测量成果应进行复核(验线),必须达到规范、图纸、的要求。

5、施测时应尽量避开高温及大风(3级以上)天气。

测量仪器不得强光下直晒,应做防护伞。

十六、施工测量管理工作

1、施工现场的测量放线工作,由项目经理负责安排,作业中的有关技术、质量问题,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解决处理。

2、施测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及相关规范、标准、文件等。

3、各项施测工作均要有严格的校核措施,自检互检合格后,请质检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线。

4、施测人员应认真按照有关规定填写相关表格,做好原始记录,所有记录都要保留(包括计算、量距、水准点引测、抄平等),并整理成册。

5、做好测量放线施工组织工作,满足生产需要,安排好作业班次,按时或提前完成测量放线工作,配合质量检查和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

十七、仪器的使用、保管与维修

1)技术人员应负责并检查仪器的使用及保管情况。

2)测量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操作规程。

3)测量人员在使用仪器施测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避免仪器受震、碰撞及倾倒,雨天或强光下测量应打伞。

4)测量仪器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

仪器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常温的室内,并要放入防潮、防盗的箱柜中。

5)测量仪器必须经主管部门鉴定后,方可使用。

6)测量仪器必须由熟悉仪器性能及有实践经验的人员经常定期维护、按期检定与检校。

7)测量人员应随时清点仪器的附件、工具,以防丢失。

8)测量仪器及工具,应经常保持清洁,及时擦拭。

9)仪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误差过大或受损坏时,应及时送计量员处理,不得擅自拆换。

第二节复合载体夯扩桩基础施工

  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

1、施工设备

  ZHY3500—22KW桩机。

护筒采用φ425无缝钢管,长度根据桩长而定;重锤质量在3.5t,长度应大于沉桩管1~1.5m,并配有自动脱钩装置。

2、施工工艺

  桩位放线——桩机就位——沉护筒——填料并夯实——测量贯入度——填干硬性混凝土夯实——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并振捣——成桩桩位线放好后,机器调整至桩位上,向护筒内倒入一定碎砖,然后将重锤放入管内提起6m,自由落下,将护筒沉到设计标高后,再填适量碎砖进行桩底夯扩(使桩端形成一扩大头),直到最后三击贯入度小于10cm为止,在护筒内倒入一定量的干硬性混凝土夯实后,将重锤提出,安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3、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前认真校核桩位位置。

施工中采用隔行、隔排跳打,间隔时间为1周以上。

施工中桩身保持垂直。

以三击贯入度控制夯扩体的投料量不小于0.5m3,且不大于1.8m3为宜。

当投料量大时,应调整桩长或改变施工参数。

在夯击后地面隆起不得大于50mm。

C25干硬性混凝土填料量约0.3m3。

填料均以满足最后三击贯入度小于10cm作为控制标准;桩身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8~10cm,并在拔管前、后用插入式振捣器将桩身上部4m以内混凝土振捣密实。

4、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1)卡锤:

由于落距过大,冲力过大,底部土层较软时,当主机卷扬机拔不出桩锤时,可用桩机副卷扬机系统拔出桩锤。

  

(2)拔不出护筒:

当成桩与拔筒时间间歇过长,拔筒困难时,可采用2台桩机合力拔出或吊车拔出,也可利用桩机上的主卷扬机,通过副卷扬机滑轮组拔出护筒。

  (3)提护筒钢筋笼跟着走:

放置钢筋笼时,应认真检查钢筋是否有卡护筒问题,着重检查钢筋笼外径、吊环及钢筋笼的顺直等情况,如发现钢筋笼跟着走时,应停拔护筒,并用桩锤下压钢筋笼,使其复位,然后提护筒。

  (4)提护筒桩跟着走:

如果提护筒时,发现桩也跟着走,停拔护筒,用桩锤将桩体压回原位,然后再提护筒,如果不见效,可采取复打法处理。

  (5)断桩:

应采取措施防止断桩的发生,如果发现断桩,应将断桩段拔去,并将表面清理干净后充分湿润,增大桩身混凝土截面面积或加钢筋联结后再重灌混凝土补做桩身。

  (6)桩位移:

应避免人为的操作失误,对于桩位偏移超出允许值的一般采取加宽承台,增设钢筋的方法解决,具体由设计人员决定。

第三节回填土工程

一、填土前要先将基槽内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将回落的松散土、砂浆、石子等清除干净。

另外还要检验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均匀掺入干土措施。

如回填土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预先酒水湿润等措施。

二、回填土要分层铺填,每层铺土厚度为250mm,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时要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纵横交错,严禁用“水夯”法,深浅两基坑相连处,要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夯填。

在分段夯填处、交接处填成梯形,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m。

三、基坑回填要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两侧标高不能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

回填至管道附近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要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要由管子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四、回填土每层夯实后,要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铺上一层的土,填土全部完成后,要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五、雨期施工时,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导致边坡塌方或浸泡基土。

六、注意事项

1、施工时,基础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回填土的施工,以免对结构基础造成损坏。

2、基础肥槽回填土,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才能逐层回填。

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水夯法”。

3、土虚铺过厚、夯实不够或冬施时冻土块较多会造成回填土下沉,而导致地面、散水裂缝甚至下沉。

七、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正找平验收

第四节钢筋工程

1、钢筋原材:

1)钢筋进场时,由材料员首先进行数量、规格的核对,同时收集材各种规格的材质证明及标牌,要求标牌与材质单中炉批号必须对应。

然后由材料员书面通知试验员按规定取样,送复试。

2)要求材料员将进场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用于哪个部位依据提料单必须详细的提供给试验员,试验员在填写试验委托单时必须写清楚材料所用部位名称。

这样有利于试验报告的归档整理。

3)本工程钢筋包括:

HPB235、HRB335、HPB400三种级别。

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强度的标准值比值不应大于1.3。

4)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的要求。

2、操作工艺

1)柱钢筋绑扎

套柱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

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钢筋弯钩应与模板成45°。

a)柱竖向筋搭接时,按规范要求同一段面50%接头位置。

第一步接头距楼板面大于500mm且大于H/6,不在箍筋加密区。

b)画箍筋间距线: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2)柱箍筋绑扎:

a)

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如图2-15。

b)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c)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拄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见图2-16。

d)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见图2-17。

e)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问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不大于100mm且不大于5d的要求(d为主筋直径)。

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见图2-18。

f)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同时,可采用钢筋定距框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

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g)墙体拉接筋或埋件,根据墙体所用材料,按有关图集留置。

3)梁钢筋绑扎

a主次梁高度相同时,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应置于主梁下部纵向钢筋之上。

b梁内箍筋除单支箍外,其余采用封闭形式,并作成135°弯钩。

c梁内第一根箍筋距柱边或梁边50mm起。

d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e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

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粱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f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大于45d。

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2-19。

g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h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

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

i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j梁筋的搭接:

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4)楼板钢筋绑扎

a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5d,且应伸至梁或墙支座中心线。

b板的中间支座上部钢筋(负铁)两端直钩长度为板厚减20mm。

c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钢筋置上排。

d当板底与梁底平时,板的下部钢筋伸入梁内须置于梁的下部纵向钢筋之上。

e板上孔洞应预留,避免后凿,施工时各工种必须根据专业图纸配合土建预留全部孔洞,当孔洞尺寸≤300㎜时,洞边不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断开。

当洞口尺寸>300mm时,应设洞边加强筋,当无图示要求时,一般按如下要求:

洞口每侧各2根,其截面积不小于被洞口截断之钢筋面积,且不小于2Φ12,长度为单向板受力方向以及双向板的两个方向沿跨度通长,并锚入支座≥5d,且应伸至支座中心线。

单向板的非受力方向洞口加筋长度洞宽加两侧各30d。

f楼板上后砌隔墙的位置应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图,不得随意砌筑。

对墙下无梁的后砌隔墙,应按建筑施工图所示位置在墙下板内设置纵向加强筋。

g板、墙钢筋的交叉点要用铁丝扎牢,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交叉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对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h板钢筋绑扎时,要先在模板上画线,绑完下铁后垫好马凳和垫块,再绑扎上铁。

浇混凝土时,随时修整板筋。

5)操作工艺

a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

b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c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图2-20)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d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e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

盖铁下部安装马凳,位置同垫块。

f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5d,且应伸至梁或墙支座中心线。

g板的中间支座上部钢筋(负铁)两端直钩长度为板厚减20mm。

h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钢筋置上排。

i当板底与梁底平时,板的下部钢筋伸入梁内须置于梁的下部纵向钢筋之上。

j板上孔洞应预留,避免后凿,施工时各工种必须根据专业图纸配合土建预留全部孔洞,当孔洞尺寸≤300㎜时,洞边不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断开。

当洞口尺寸>300mm时,应设洞边加强筋,当无图示要求时,一般按如下要求:

洞口每侧各2根,其截面积不小于被洞口截断之钢筋面积,且不小于2Φ12,长度为单向板受力方向以及双向板的两个方向沿跨度通长,并锚入支座≥5d,且应伸至支座中心线。

单向板的非受力方向洞口加筋长度洞宽加两侧各30d。

k楼板上后砌隔墙的位置应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图,不得随意砌筑。

对墙下无梁的后砌隔墙,应按建筑施工图所示位置在墙下板内设置纵向加强筋。

l板、墙钢筋的交叉点要用铁丝扎牢,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交叉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对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m板钢筋绑扎时,要先在模板上画线,绑完下铁后垫好马凳和垫块,再绑扎上铁。

浇混凝土时,随时修整板筋。

3、钢筋工程施工保证措施:

钢筋工程是结构工程质量的关键,要求进场材料必须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以确保原材料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的绑扎、定位、清理等工艺,进行规矩化、工具化、系统化控制。

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1)为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有效结合,防止钢筋表面污染,在混凝土浇筑后均要求工人立即清理钢筋上的混凝土浆,避免其凝固后难以清除。

2)为有效控制钢筋的绑扎间距,在绑板、墙筋时均要求操作工人先画线后绑扎。

3)钢筋绑扎后要经质量人员检查确定合格后方可合模。

第五节模板工程

一、柱模

1、支模程序

放线→设置定位基准→抹水泥砂浆支承面→支模→搭支撑→调直纠偏→安装柱模箍→全面检查校→柱模群体固定→清除柱模内杂物→封闭清扫口

2、支模方法

矩形柱模采用多层胶合板。

沿柱高每600拉一道。

3、找正

柱模板找正采用两面挂线找正,在柱子四面用90*90木方在柱子做顶杆。

二、梁、板模

1、支模程序

【梁支模程序】

放线→搭设支模架→支梁底模→梁模起拱→绑扎钢筋、安垫块→支梁侧模→固定梁模夹→支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正→安梁口卡→相邻梁模固定

【板支模程序】

复核板底标高→搭设支模架→安放支模龙骨→安装模板→安装柱→梁节点模板→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孔模等→检查校正→交付使用。

2、支模方法

梁模:

矩形截面梁模采用多层胶合板。

板模:

采用18mm多层胶合板,下支垫90×90木枋,间距400mm(中对中),胶合板缝堵缝材料处理。

三、楼梯模:

楼梯底模采用多层胶合板,梯踏、踢步模采用木模。

1、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

a模板的搭设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

b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

c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详下表),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项目

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

5

板表面标高

5

柱、梁

+4、-5

层高垂直度

全高≤5m

6

全高〉5m

8

相邻板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2m长度以上)

5

四、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出要预先制定好拆摸顺序,根据施工现场成在地面的温度情况,掌握好混凝土达到初凝的时间,当混凝土达到初凝后,墙体强度达到12N/mm2(20℃以上气温时8小时)将模板与所浇筑的混凝土墙体脱离,防止混凝土与模板表面粘结,为拆模作好准备,拆模时不得用铁撬撬开模板,还要保护模板边角和混凝土边角,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清理残渣时,严禁用铁铲、钢刷之类的工具清理,可用模板清洁剂,使其自然脱落或用木铲刮除残留混凝土。

拆除模时间:

侧模板以不损坏砼表面及楞角时,方可拆模,底模拆除时间详下表所示: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2

75

>2

100

第六节混凝土工程

一、本工程砼供应采用现场搅拌站搅拌,运输方式采用塔吊进行运输。

砼浇筑时筑应从吊斗口下落的自由高度不超过2m,浇筑高度若超过3m,必须采取措施,设溜管。

砼浇筑应分段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而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深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不得遗漏,尤其是边角处,以免漏振。

浇筑时应注意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孔洞和插筋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1、由远而近浇筑。

2、在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先按竖向结构后水平的顺序,分层浇筑。

3、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在布设浇筑头的时候,要根据每段每层的浇筑量进行计算,使之能满足间歇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的要求。

4、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按留置施工缝的规定处理。

5、墙混凝土浇筑时,应配备带有标高刻度的探尺来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便于混凝土浇筑人员掌握浇筑厚度。

三、施工缝的留置

1、施工缝的留置应符合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

2、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3、单向板的施工缝设在与主筋平行的任何位置,或与受力主筋垂直方向的跨度的1/3处。

四、施工缝新旧混凝土接缝处,继续浇筑前将其表面凿毛,清除浮浆露出石子,用水冲洗后保护湿润,铺一层10~15mm厚与墙体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再浇筑混凝土。

五、构件的拆模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砼设计强度百分率%

梁、板

≤2

50

>2,≤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六、拆模时应做到不粘模,不掉角。

七、楼板留洞未经设计允许不得断钢筋,钢筋绕过洞口,墙体预留洞待管道安装完毕后用高一级标号细石混凝土浇筑。

八、凡注明设备管井的板块,钢筋拉通,先不浇混凝土,待管道安装完毕后,再用高于原混凝土标号的混凝土浇筑。

九、混凝土下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m,浇注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使混凝土下落。

十、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之前,须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

十一、板混凝土采取同时整体浇筑。

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浇筑厚度大于200mm厚板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

十二、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砼,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找平,楼梯的施工缝留置在楼梯段1/3的部位(平台板下3跑处)。

十三、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夏季采用喷雾器浇水或潮湿草帘覆盖的办法,冬季采用混凝土在拆模后其表面涂刷“养护灵”等办法。

十四、试块要求

1、普通混凝土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100m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不足100m3时,取样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