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1958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1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docx

哈尔滨松北区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可研报告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 概况

1、项目单位名称

哈尔滨市富亿隆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所有制形式

民营股份制

3、发展历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富亿隆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投资领域全面,资金实力较强,人员素质较高的民营科技企业。

成立于2006年9月,注册资金2600万元,经营范围:

蔬菜种植、水利设施、农业养殖、福利事业、农业高科技项目的投资。

自成立以来,先后投资建设了省内多家农业园区、粮食加工;投资建设了水产养殖及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截至2009年末,公司总资产已达4000余万元。

投资该项目,是该公司作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项内容,是企业适应市场需求,遵循科学发展观,发展绿色产业,结合自身投资建设实力而做出的投资决策。

公司现有员工43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员工占70%,团队具有业务全面,经验丰富,整体素质高的优势。

4、主营业务

蔬菜种植、水利设施、畜牧养殖、淡水鱼养殖、粮食加工等高科技项目的投资。

5、主导产品

蔬菜有黄瓜、日本小西红柿、茄子、彩椒、豆角等。

6、管理模式及人员结构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现有员工43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员工占70%,团队具有业务全面,经验丰富,整体素质高的优势。

1.1.2 财务状况

2009年财务情况表

表1-1单位:

万元

项目

2009年

资产总额

4169

固定资产

787

流动资产

2550

净资产

2849

负债总额

1320

所有者权益

2849

销售收入

1201

净利润

206

净资产收益率

7.2%

资产报酬率

5.0%

资产负债率

32%

企业财务状况较好,连年盈利,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有较强的自筹资金能力。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法人代表霍玉林,男,24岁,大学学历,工程师。

现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富亿隆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从2006年开始从事公共事业和高科技领域投资,先后投资建设了省内多家农业现代化园区。

霍玉林同志非常热衷于公益事业,2006年投资1500万元在利民开发区建设了省内规模最大的一家民营农业现代化园区,为哈市菜篮子事业作出了贡献。

从去年开始,为了带动当地农民致富,提高家乡农业产业化水平,霍玉林同志把发展目光投向农业领域,在利民开发区种植绿色蔬菜300亩,在供给老年公寓的同时向市场销售。

霍玉林同志管理能力强,重信誉,社会反响好,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发展迅速,2009年公司总资产达到4169万元,固定资产787万元,净利润206万元。

1.2项目基本情况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

哈尔滨市松北区30万公斤蔬菜棚室栽培扩建项目

2、建设性质

扩建

3、建设地点

哈尔滨市松北区万宝镇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

该项目占地面积3.7平方米,棚室栽培蔬菜,年生产蔬菜30万公斤。

2、产品方案

建设现代化蔬菜育苗园区1座,利用智能化温室育苗,年生成蔬菜30万公斤。

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1、主要品种

日本西红柿、黄瓜、茄子等。

2、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可得性

种植技术及品种来源为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园艺分院,东北农业大学是我省农业领域的权威院校,在果蔬种植方面有较多的研究人才和科研成果,在指导全省特色蔬菜种植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几年来,项目单位和东北农业大学进行了密切的合作,东北农业大学可以为该项目提供优良品种和技术服务。

技术属国内先进,稳定可靠。

2、设备名称数量

设备购置明细表

表1-2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单位

数量

厂家

1

滴灌设备

30

吉林通化润丰灌溉设备厂

2

小型拖拉机及农具

杰韦弗耕耘机

5

杰韦弗公司

3

生物诱捕灯

FSM-TD

30

河北正大环保有限公司

4

变压器

S-11-M

台套

1

哈尔滨节能变压器厂

5

检测设备

杭州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仪

TNHY-7

1

农药残毒速测仪

NY-4

1

超净工作台

TJD-1300

2

灭菌器

LDZX-50KBS

5

人工气候培养箱

RTOP-310D

2

合计

77

说明:

小型拖拉机主要是用于大棚土地翻耙等作业,动力为5.5马力;变压器购置包括架设变压器台;农业环境监测仪可记录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光合有效辐射、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7个参数。

1.2.4土建工程

1、主要建筑物工程

(1)土建工程

新建智能化温室5000平方米。

(2)公益设施

打机井1眼,口径1.5吋;小区道路2千米,路面宽3-4米,路面铺砂石。

1.2、5、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一年,2010年完成建设任务,2010年底正式投产。

1.2.6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40万元,市区财政配套资金1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350万元。

投资中用于土建工程投资450万元,设备投资3万元,公益设施投资7万元,科技措施投资8.5万元,前期工作费4.5万元。

1.2.7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750万元,利润总额21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2.5%,财务净现值799.02万元,投资回收期3.97年。

2、社会效益

该项目实施后,可为哈尔滨市提供新鲜地产蔬菜30万公斤,为万宝蔬菜基地提供优质种苗,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与相关信息服务,根据不同地块进行土壤改良和植保防治,改变当地多年来墨守成规的种植方式,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生产模式,大力提高蔬菜的科技含量,进而提高蔬菜产量、质量及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培植地方财源。

3、生态效益

该项目主要采用无公害集成栽培技术,并且通过病虫害监测,结合生物防治体系,减轻其主要病害的发生,少用或不用农药,既减少生产投入成本又对生态环境无污染、破坏作用,采用施用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的施肥技术,充分利用水、光、温资源,有效防止土壤盐渍化,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2、《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

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1.4综合评价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哈尔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项目建设有基础,技术有保障,政策环境好,市场有需求,示范带动能力强,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合理,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切实可行。

该项目建设可以稳定发展哈尔滨市有机蔬菜生产。

哈尔滨市场对特色果蔬的需求量很大,每年蔬菜的需求量在100万吨以上,而地产蔬菜只有不到70万吨,市场缺口很大,需要从外地大量调入。

近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菜蓝子工程,但由于底子薄仍然是杯水车薪,发展果蔬生产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大量资金的投入。

当前紧要的是发展科技含量高、品质好、市场需要较大的特色果蔬的生产。

项目建设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结构调整仍然是目前农村工作的中心,近年来由于粮食生产过剩,大众农产品价格低,农民收入难以提高,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只有瞄准市场生产适销对路无公害的特色农产品,才能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

项目建设可以调节蔬菜反季节供应。

哈尔滨市属于高寒地区,夏秋季蔬菜大量上市,市场出现供过于求,导致蔬菜价格偏低,损失浪费也很大。

春冬季节,市场上新鲜果品蔬菜严重短缺,大量从外地调入,由于运输距离远,果蔬质量差、不新鲜,而且价格高,给城市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利用温室进行反季节生产可以弥补春冬季节市场的不足。

该项目建成运行后的市场风险,一是蔬菜经多年种植品种退化,口感不好影响销售。

二是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过量使用,造成农药化肥残留超标,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

三是在蔬菜大量上市的旺季生产出的产品销售不了造成损失的问题。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一是与科研单位合作,及时开发研究新品种,适时对老品种进行更换,确保产品的品质。

二是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程要求生产,限制化肥农药施用量,严格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

三是要建设保鲜库对旺季生产的果蔬进行贮藏保鲜,反季节销售。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党中央非常重视关心农业和农村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解决“三农”问题做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做为首要任务。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

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历来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做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步骤和措施,在果蔬生产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哈尔滨市城市人口462万,对果蔬的需求量非常大,由于地处高寒地区,春冬季市场果蔬严重短缺,需要大量从外地调入,由于运距远、时间长导致果蔬不新鲜,质量不好价格高,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而哈市周边郊区的农民冬季土地大量闲置,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为此,黑龙江哈尔滨市富亿隆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市场需求和增加农民收入出发,生产反季节特色蔬菜,不但能补充蔬菜市场、增加企业和农民的收入,而且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果蔬生产发展,有较好经济效益和长远的社会效益。

松北区蔬菜现状和发展情况

2009年松北区蔬菜生产逐步扩大蔬菜和绿色蔬菜种植面积,示范发展有机蔬菜种植面积。

建设蔬菜加工企业,加工蔬菜产品比重达到20%以上;蔬菜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达到70%以上。

蔬菜作物根据松北资源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逐步扩大蔬菜生产面积,提高科技含量,发展设施栽培,增加花色品,积极发展净菜和蔬菜加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

建立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基地。

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5万亩,总产量可达28万吨;露地蔬菜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村—一屯一品的格局,主要种植作物:

茄子、辣椒、圆葱、橄榄、马铃薯、胡萝卜、白菜、大蒜、两瓜等。

棚室蔬菜

2009年棚室蔬菜发展到2万亩,总产量达到17万吨,棚室蔬菜对哈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有机蔬菜的发展也将首先在棚室中进行。

所以松北区要逐渐扩大棚室蔬菜规模,但因其原有的棚室主要集中在松浦镇,因区域调整,松北镇、松浦镇转为城市化,而随着松浦镇种植业的逐渐退出,松北区的棚室发展将几乎从头开始,所以棚室栽培蔬菜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主要栽培品种除常规的番茄、黄瓜、豆角外将重点发展绿口十菜、特色菜、食用菌等

本项目主要生产的蔬菜苗种和新鲜蔬菜主要供应哈尔滨市场,丰富哈尔滨菜篮子。

本项目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

蔬菜基地的基本要求

1基地的完整性

有机蔬菜基地的土地应是完整的地块,其间不能夹有进行常规生产的地块,但允许夹有有机转换地块;有机蔬菜基地与常规地块交界处必须有明显标记,如:

人为设置的隔离带等。

2转换期

由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2年时间,其后播种的蔬菜收获后,才可作为有机产品;多年生蔬菜在收获之前需要经过3年转换时间才能作为有机产品。

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起计算,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有机生产要求操作。

经一年有机转换后的田块中生长的蔬菜,可以作为有机转换产品销售。

3缓冲带

如果基地的有机地块有可能受到邻近的常规地块污染影响,则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必须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地块不受污染。

不同认证机构隔离带的要求不同,如我国OPDC认证机构要求8m,德国的BCS认证机构要求10m。

3蔬菜栽培管理

3.1品种选择

应使用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在得不到认证的有机种子和种苗的情况下(如在有机种植的初始阶段),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

应选择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有抗性的蔬菜种类及品种,在品种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

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种子。

3.2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

有机生产基地应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绿肥在内的至少3种作物进行轮作;在一年只能生长一茬蔬菜的地区,允许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2种作物轮作。

前茬蔬菜腾茬后,彻底打扫清洁基地,将病残体全部运出基地外,销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害基数。

每年四月份陆续上市,以其独有的品质很快就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几乎三分之二的产品出口创汇。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该项目建设是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的需要。

松北区万宝镇地理位置靠近城市有较好的地缘优势,生产瓜果蔬菜可以直接进入哈尔滨市场,由于成本低价格优势明显所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但由于项目区底子薄,基础设施差,加上种植品种和技术方面的原因,特色果蔬生产一直发展较慢,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

该项目的建设可以为项目区周边农民起到引导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从而进一步壮大这一优势主导产业。

二是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进一步优化松北区万宝镇的农业产业结构,逐步改变以粮为主,变为粮、菜、果并举,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增加企业服务“三农”能力的需要。

通过对企业的项目扶持,加上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的效益。

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可以为农民提供示范和技术服务,为农民提供优良的品种,也可以把更多的农民吸收到企业中来,更好地帮助政府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企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1 建设地点的选择

3.1.1 建设地点选择

1、选址原则、依据,地理位置

本项目选址原则是: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水电齐全,远离居民区,生态环境好,无污染,并且地势平坦的地区。

遵循上述原则,本项目建设地点选址在哈尔滨市松北区万宝镇,地理坐标北纬45°48′20″,东经126°20′12″。

该建设地点位于松北区东北大街南侧,项目区东靠松北三环路,北临东北大街,南和西均为大棚区。

项目区附近有10千伏高压主干线通过,电力充足。

地下水埋深25-30米,单井出水量30-60吨/小时。

交通方便,基础设施齐全,符合选址要求。

2、土地类型、来源方式、占地面积

土地基本类型为农业用地,来源方式为承包土地使用权,承包年限至2053年,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

3.1.2自然条件

1、水文地质情况

项目区是松花江阶地,地面坡度小,地下水位高,大地形北高南低,地面高程125米-130米。

地下水资源丰富,总储存量大,含水层多,补给充分,若开采有一定降深可以袭夺松花江水补给;水质除铁锰略高外,其他指标均达到饮用水标准,水质较好。

地下水出水量在30-60吨/小时左右。

2、气象

哈尔滨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为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常为势力较强的蒙古高压所控制,严寒而干燥;夏季由于太阳照射角度的增大,升温较快,降雨集中,光照时间长,雨热同季,加上受东南季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春季多偏南大风,降水较少,易出现旱情;秋季降温急剧,常有早霜。

年平均气温     3.9℃

最冷月平均气温   -19.4℃

最热月平均气温   22.8℃

极端最低气温    -39.1℃

极端最高气温    38.4℃

年平均总降水量   535.8mm

年平均无霜期    147d

最大冻土深度    1.95m

年均相对湿度    74%

最大积雪深度    41mm

年平均风速     3.6m/s

年雷暴日数     31.7d

年平均日照时数   2514.6h

年平均活动积温   2800℃

主导风向      西南风

3、土壤及植被情况

项目区土壤类型有黑土、草甸土、沼泽土、河滥土等四大土类。

各类土壤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高漫滩多是黑土,低漫滩多是草甸土,低洼沼泽地多是沼泽土,河滥土分布在松花江沿岸地带。

项目区植被,多为河、湖、沼泽地等多种地貌植物群落,其中水域(滩涂)地貌比重较大。

主要地表植物有小叶樟群落、羊草群落、五花草群落等。

4、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项目区域周围有5条排水干沟,分别是二截、三截、四截、七支、二排干,每隔50米1条斗渠。

通过这些排水设施,可以保证内水全部排入松花江。

对于不能自流排入承泄区的通过四截强排站强排,排水量60立方米/秒。

现在区域内基本做到了旱能灌,涝能排。

3.1.3社会经济状况

松北区全区人口1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52万人,占总人口的74.85%。

可耕地面积46.9万亩,天然草场面积9.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6万亩,蔬菜亩产2210千克。

近两年,松北区为了提高蔬菜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蔬菜生产上提出要逐步扩大无公害蔬菜和特色、绿色蔬菜种植面积,示范发展有机蔬菜种植面积,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同时,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鼓励企业投资,建高标准生产基地和蔬菜加工企业,力争到2011年,全区蔬菜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达到70%以上。

3.1.4蔬菜种植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松北区万宝镇2009年蔬菜种植面积10000亩,温室面积1200亩,是哈尔滨市副食品生产基地。

但目前整体种植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较差,产出能力不高,果蔬储存能力不足。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 政策、资源、市场、科技支撑条件

1、政策环境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

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历来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做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步骤和措施,在蔬菜生产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从资金和政策上加以扶持。

2、资源优势

资源优势明显。

项目区水土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完全可以满足蔬菜生长的需求。

项目单位在松北区万宝镇有12.56万平方米的种植基地。

3、市场优势

市场有潜力、销售有出路。

项目区邻近哈尔滨市区,市场广阔,地缘优势明显,由于蔬菜运输距离近,运输成本低,而且可以保证其新鲜程度,所以和外埠蔬菜相比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只要注重产品品质,不断更新品种一定会受到市场的欢迎。

4、科技支撑条件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有实力,技术服务有保证。

东北农业大学做为公司的技术依托单位,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做支撑,同时哈尔滨市及松北区政府也有足够的农业技术力量可以为基地提供技术帮助,完全可以保证该项目蔬菜种植的技术需求。

3.2.2、基础设施条件

一是水利工程配套,项目区基础设施有一定基础。

项目区域周围有5条排水干渠,每隔50米建有1条斗渠。

现在区域内基本做到了旱能灌,涝能排。

二是交通便利,项目区位于哈市近郊,公路纵贯全境,村屯公路全部砂石化。

三是农田防护林作用明显,现有防护林面积50公顷,起到了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的作用。

四是电力设施完备,镇内现有6300千伏的变电所,电力充足。

农田线路有高压线路4公里,低压线路3公里,能够满足基地项目用电需求。

五是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全镇现有农业机械1400台,其农机具500台,农机播种率90%,机收率达95%以上。

3.2.3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目前,项目建设的主要障碍因素有二方面。

一是果蔬种植面积少,品种单一、品质差。

市场销售无论是在量上还是质上都满足不了要求,必须要解决品种问题,采用良种良法扩大种植规模。

二是种植技术落后,影响了产量和品质,必须依靠科研单位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研究和解决果蔬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 市场分析

4.1.1 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状况

据哈尔滨市农委统计,2006年哈尔滨市蔬菜播种面积200万亩,总产453万吨,人均570千克。

市区蔬菜播种面积70万亩,总产175万吨,人均440千克。

哈尔滨市外销出口蔬菜每年大约5万吨,其中销到上海、江浙大约2万吨,品种有番茄、白菜、甘蓝、油豆角等。

番茄从7月下旬开始外销,日外销量0.06万吨,到9月下旬番茄外销总量达到1.2万吨。

9月中旬平房区、道外区、道里区、香坊区日外销白菜0.1万吨。

上述几个区秋季外销蔬菜总量白菜1.85万吨、胡萝卜1.81万吨,其它菜种0.14万吨。

冬春季哈尔滨市要从海南、山东、河北、辽宁诸省调入哈尔滨蔬菜市场反季蔬菜30万吨。

哈尔滨市蔬菜市场供求现状是当地生产的蔬菜供应总量有余,反季节蔬菜供应不足。

2、市场前景

哈尔滨市冬春季新鲜蔬菜反季节供应缺口很大,由海南、山东、河北、辽宁各省调入哈尔滨市蔬菜市场反季蔬菜,近年来每年约30万吨,来调节蔬菜市场供需矛盾。

由此可见,北方蔬菜生产突出的矛盾表现在供需时间差上,蔬菜反季销售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所以,反季节蔬菜特别是反季节特菜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发展反季节特菜生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4.1.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在哈尔滨开展特色蔬菜种植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一是价格优势。

蔬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哈尔滨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与内地比较相对低廉,因此,我们生产的产品价格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都具备竞争力。

二是种植环境优势。

蔬菜种植环境好、没有污染,符合绿色无公害食品的标准要求。

三是时间优势。

就近上市,即节约运输费用又保证蔬菜新鲜上市。

四是经济效益优势。

反季节生产销售,销售价格是应季售价的数倍,经济效益好。

该项目区的产品是按照有机蔬菜的生产标准来进行生产的,品种的选择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择,所以在质量上是一流的,在品质上是一流的。

另外,项目区地处哈尔滨市近郊,距市区仅有10千米,交通十分便利,有优越的区位优势。

4.2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目前,项目区生产的蔬菜产品,由于产量的关系主要是供应哈尔滨市场,由大中型超市及蔬菜供应商经销。

待条件成熟时,建设蔬菜恒温库,储存蔬菜,反季节销售。

4.3 市场风险分析

4.3.1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该项目建成运行后的市场风险,一是蔬菜经多年种植品种退化,口感不好影响销售。

二是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过量使用,造成农药化肥残留超标,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

三是在蔬菜大量上市的旺季生产出的产品销售不了造成损失的问题。

四是冬季生产的蔬菜成本高,技术含量高、风险大。

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一是与科研单位合作,及时开发研究新品种,适时对老品种进行更换,确保产品的品质。

二是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机农产品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