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2795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doc

中国现代史部分

中国现代史: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年--1956年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与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今)两大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们通常称为“建国初期”。

中共十五大报告中将这个时期概括为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表明了这段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刻性。

1949---1952:

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

1953---1956:

三大改造。

1956年至今: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生产关系的革命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始。

第一章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祖国统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5日至13日。

内容:

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向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地位:

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保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准备,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北平,内容:

A规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B通过《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规定国家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C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确定了首都、国旗、国歌、公元纪年。

新中国的成立:

奠基:

七届二中全会,筹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政协):

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②新中国是一个人民民主政权的国家,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③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一届”人大”开创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阶段:

背景:

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的选举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②建国初,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③1953年,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选的开展;

(2)概况:

1954年9月北京。

①主要内容: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主要内容有:

性质: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内容:

A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B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规定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C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宪法的意义:

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

一届人大会议意义:

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三大政治制度概述: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①确立:

1954年,一届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意义:

人民当家作主,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政党政治):

①初步确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②正式确立: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任务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其职能和地位:

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③新阶段: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背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②目的:

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③法律保障(过程):

A《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④五大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建国前建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西藏自治区(1965年)。

⑤意义:

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文化大革命(略):

1966年---1976年。

导火线:

1965年姚文元批吴晗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66年5.16通知正式开始。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即民主政治建设的转折和发展

1、民主政治建设的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内容:

①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其主要内容:

A解放思想;B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

②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③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④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

(1)领导制度的改革:

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制定1982年宪法: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实行依法制国方略:

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依法治国”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意义:

使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五)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目的: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2)含义: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形成过程: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三通;②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

提出国共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合作;阐明了统一后对台的基本政策;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④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构想。

(4)意义:

①是一项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②有利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推动祖国统一的进程。

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和平做出的巨大贡献。

2、港澳的回归: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澳门的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

②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③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

④为国际社会以和平解决国家间的历史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香港、澳门回归的启示:

①国家富强是实现统一的保障;②坚持实事求是原则;③“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可行性。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①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停止炮击;

②1980年后,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

③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④1994年《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⑤1995年“江八点”,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⑥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局面初步形成。

⑦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①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②“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和成功实现;③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根本保证);④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双方不断增进了解;

不利因素:

①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猖獗②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化三改造(国家工业化,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

①时间的长期性。

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

③“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

“三改”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

一五计划:

基本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计划的意义:

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成就:

鞍钢、沈飞、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过程: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A、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B、政策:

和平赎买。

对农业、手工业改造:

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2)历史意义:

A、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B、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局限性:

后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3.《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4、中共八大:

A、时间:

1956年

B、内容:

(1)指出国内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矛盾;

(2)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C、意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5.错误探索表现:

1958年—1960年冬“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

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

影响:

使“左”倾错误(主要标志: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1960年冬,中央开始纠左,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提高、充实”八字方针。

1964年,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6、1956---1966年成就:

武汉、包头钢铁、石油实现自足。

7、1966—1976年成就:

1971年周恩来主持工作、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

国民经济得到回复和发展。

8.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基本内容:

(1)思想路线: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重点转移:

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重要决定:

改革开放。

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

经济体制改革(对内改革):

(1)起步:

农村的经济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主要内容: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最早从安徽(最早)、四川两省开始。

1980年中共肯定该做法,1983年全国基本推广。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企业改革:

1984年,主要内容:

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微型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发展社会商品经济,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意义:

通过这些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首先)——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1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内地。

(2)经济特区有五个: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1988年)。

(3)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评价:

这是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敢于试验;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作用:

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

时间:

1992年10月;内容: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南方谈话和14大,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第三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把握每个阶段现代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外交成就及重大事件,具体内容:

(1)新中国初期(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

外交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参加2次重大国际活动。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及中日关系正常化。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关系进入全新的发展局面: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重大外交活动: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外交基本方针:

(1)“另起炉灶”方针:

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即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注意:

①“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二个方针的区别:

前者针对国民政府,重在建立平等外交关系;后者针对帝国主义,重在破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②实施上述二个方针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政治上赢得独立地位,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必须建立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3)“一边倒”方针:

①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包围、孤立政策,鉴于特定的环境和历史原因,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就是“一边倒”。

②作用:

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①背景:

A.1953年朝鲜停战,国际关系趋于缓和;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国内即将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C.1953年中国与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该原则;D.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发表声明,同意以该原则作为处理双方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1955年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1954年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影响:

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0年中苏建交,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

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出席。

当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的建议,推动了会议进展,促进了印度支那地区的和平进程,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

1955年,第一届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结束。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重返联合国:

①原因:

A.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20世纪70年代起亚非拉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崛起,联合国成员国结构变化C.美国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②意义:

A.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B.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C打破少数大国控制联合国的局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

(三)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

(1)原因:

美苏争霸局势发生变化,中美关系逐步缓和;中苏关系继续恶化;中国的外交地位提高,特别是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2)作用:

打破了从50年代美国孤立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中美关系逐步缓和(是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重大突破的关键):

①中美关系解冻的原因:

从美国方面: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C.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霸权地位动摇。

D.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从中国方面看:

A.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对中国构成主要威胁;美国在亚洲的收缩战略;B.为了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也需要适时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②中美关系解冻的进程:

A.1970年尼克松对《时代》杂志发表谈话表示愿意访华;B.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表示愿意与尼克松会谈;

C.1971年3—4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D.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

E.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

内容:

双方认为要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反对霸权主义的威胁;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意义:

标志两国结束了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F.1978年底,《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

G.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③中美关系解冻的影响A.结束了长期的对立,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B.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C.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

D.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中日邦交开始正常化:

①中日邦交正常化原因:

A.民间外交,为两国的关系正常化打下了基础。

B.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C.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D.田中角荣首相的积极推动。

②中日邦交正常化概况:

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并陆续签订一系列协定。

使两国的交往得到很快的发展。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意义:

A.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B.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是有重要的意义。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外交方针的调整:

(1)方针的调整:

①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出发点和国策);②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积极开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④对外开放政策;⑤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原因:

①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很大变化。

A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B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国内形势的发展。

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已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以后)的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①全面参加联合国的各项事务(政治、经济、军事等),在维和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②2000年9月,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①参加和主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②加强与东盟、欧盟等组织的合作;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在上海成立。

六个成员国: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2001年上海峰会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

第四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服饰: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近代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有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子着旗袍。

1949---60年代中期:

与政治有关,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军装、干部服。

改革开放后,逐渐变化。

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2.饮食:

(1)中国影响最大的四大菜系:

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传入中国的时间:

1840年鸦片战争后。

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3.居室的演进: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鸦片战争后西式住房出现在租借。

4.习俗风尚:

(1)促使变革的因素: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2)近代风俗变迁中最为明显的是:

婚丧礼俗的变迁。

婚姻风俗的变迁特征是删繁就简。

民国成立后:

剪辨易服、破除神权等。

(二)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

交通:

1.中国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

2.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

(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3.2003年上海磁悬浮是地界第一条商业化的铁路。

邮电通信:

(1)我国近代邮政事业开始于1966年。

(2)通信方式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邮政(1866年海关试办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成立)→有线电报(1877年福建丁日昌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