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2884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技术标.doc

目录

第一章编制的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说明

第四章施工准备

第五章施工布署

第六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6.1工程测量

6.2路面施工

第七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7.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目标

7.2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保证措施

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8.1安全生产目标

8.2安全保证体系图及安全检查流程图

8.3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

第九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9.1环境保护及环卫管理体系框图

9.2环境保护及环卫管理的保证措施

第十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10.1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10.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10.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

10.4劳动力计划表

10.5节约计划

10.6工期保证措施

10.7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第十一章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11.1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及保证体系

11.2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第十二章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12SMA沥青混合料施工难点及措施

第十三章冬季、雨季和农忙季节施工安排

第十四章成本控制及措施

第十五章内业资料控制及措施

第十六章地上地下管线、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第十七章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附表一拟投入为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由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提供的《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马王坪正街白改黑工程施工图》及招标人提供的《李家沱马王坪正街白改黑工程招标文件》。

1.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一2003);

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1.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1.6《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1.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1.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1.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11《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

1.12《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1.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1.1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1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1.1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17《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1.1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1.19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验收办法,以及在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1.20我单位拥有的机械设备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1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和设计的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经现场仔细考察,在认真研究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了本工程的施工特点,认清本工程组织施工的难度。

我单位将根据多年来工程施工积累的经验,认真作好施工组织方案,做到布局合理,科学安排工程项目的施工,使各工序既要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又要保证施工连续均衡地进行。

在施工组织机构上建立专业化,选配最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最有技术专长的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机构,形成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层,全面负责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等,直接对业主、监理工程师负责,对工程负责。

在工期安排上,充分考虑各分项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施工工期,依据图纸及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立足于合理化,仔细分析、精心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绝对避免不合理的安排造成干扰施工及窝工现象。

在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技术的实施方面立足规范及标准化,优先选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工期。

在安全保证措施方面以预防为主,立足全面性、可靠性及可操作性,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保优质、创信誉,向业主交一项质量优良、用户满意的工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巴南区李家沱马王坪正街位于巴南区李家沱长江之畔。

本次改造范围为西起李家沱长江大桥南引道,东至巴南大道,途经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典雅苑、东南亚商厦,道路沿线与工矿路、李石路、马王坪后街等城市道路相交。

是连接巴南大道与李家沱长江大桥的一条重要交通道路。

本次整治道路长1539.652m,标准路幅宽16m双向四车道,沿途设有几处公交停靠站,两侧部分人行道设置有绿化带。

本次设计只对原车行道路面进行修复完善后再对其整体罩面处理,而对人行道有破损的部分进行修复,不涉及各种管线的保护方案。

李家沱马王坪正街白改黑工程沿线分布大量单位、住宅,由于交通量大、局部路段路基沉降、欠缺养护维修等造成混凝土路面破坏,影响到行车舒适性与安全,造成一定社会影响,因此,本次李家沱马王坪正街白改黑工程作为巴南区重点项目的民心工程,对推动巴南区城市化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美化工程有积极作用。

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说明

3.1布置原则

(1)按工程内容划分施工区域和场地,以减少各施工区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减小了对工期的影响。

(2)生产、生活设施搭建应便于工人操作和满足防火安全、劳动保护的要求。

3.2施工用电

设专用配电室,自备1台100KW的发电机,另再分别多设15KW和50KW发电机各两台,采取集中管理。

施工现场用电线路按三相五线制要求进行布线接入,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采用木架搭设灯架,分区分段设置投光灯。

3.3施工用水

本工程施工用水拟就近使用居民用水。

3.4临时设施搭建

项目部办公、生活用房在附近租赁解决;库房在工程段附近道路旁或人行道处搭设。

第四章施工准备

4.1施工动员

开工前先对所有参战人员进行开工动员会,介绍基本情况和工程建设意义,讲述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工期意识和环保意识,并强调城市建设在施工作业方面的特殊要求,使上场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以实际行动来建好江滨路改造工程。

4.2技术准备

内业技术准备包括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和学习施工规范;编写各种针对性保证措施和技术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根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采集各种需要的符合性数据,以及招标合同文件要求的其它资料等。

外业技术准备包括现场详细调查,做好测量控制网的交接与复测工作,敷设好施工控制网,并检校各种测试仪器设备以及掌握施工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

4.3场地清理及创建良好的外部施工环境

严格按照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清理施工区域范围内阻碍施工的各种构筑物、障碍物,协助有关部门作好管线、设施及建筑物的拆迁工作,为临时和主体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周围的社会环境、公共关系对工程有着极其相关的联系,我单位一向注重社会关系,把同当地民众关系和睦邻友好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创建优良工程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把自身的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第五章施工部署

5.1施工总体安排及顺序

由于本工程属城区道路改造工程,不用改变原有线路,为不影响交通,计划将道路分为左右幅,左幅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右幅道路的施工。

5.2施工交通组织

本工程位于城市支路,人车混流,车流量大、施工场地狭窄,我们充分认识到本工程组织施工的难度,对现场作了认真的考查,仔细分析了本工程的特点和设计文件,我们将根据在城市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认真作好施工组织方案和交通组织方案,安排好各阶段工序,控制好关键部位工期,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在施工期间保证不中断交通,保证车辆通行畅通及行人安全,减少施工对交通干扰,确保总工期的实现。

具体措施如下:

一旦中标,将交通组织方案上报业主、监理、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同意并批准后编写成施工公告张贴于施工现场,并在报纸上刊登,以便广大车辆驾驶人员和过往群众知晓,提前采取从其它道路绕道以缓解该路段的交通压力和在通过时注意安全。

从交管部门购买交通警示标志,如限速、并道、前方已在施工等标志。

施工期间,在各交叉路口和施工沿线设置交通执勤人员,帮助交警疏导交通、维护该施工路段交通秩序,保证施工、行人和车辆交通安全。

5.3工期控制

本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要求的总工期为40日历天,且应与官网入地工程实施相衔接,成熟一段业主下达实施一段。

5.4施工管理机构

5.4.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我单位将组建一支精干的工程项目经理部进行施工管理,项目部由工程部、材设部、计划财务部、质量安全部和办公室组成,下设5个施工队,如下图所示。

项目经理

财务

计划统计

资料内业

工程技术

施工管理

设备维修

设备操作

材料供应

安全文明施工

质量检查

宣传教育

后勤

行政事务

交通、保卫

试验

技术负责人

办公室

质量安全部

工程部

计划财务部

材设部

其他工程施工队

排水设施施工队

后仓施工队

旧路处理施工队

铺路施工队

施工组织机构图

5.4.2项目部的管理职责及管理人员配备

项目经理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具体的施工项目在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保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施工作业队负责在建设方总体工期部署和项目部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安排下,对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人员、设备、材料进行安排,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文明措施进行落实。

第六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6.1工程测量

6.1.1施工测量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026-2007)

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和水准成果表

本工程施工设计图

6.1.2测量工作流程

6.1.2.1测量准备工作

测量队伍的组建→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仪器校核→业主提供资料的检测→技术设计→加密控制网的建立

6.1.2.2施工测量

设计图(施工详图)读审→测量放样资料准备→测量放样的实施→施工过程中的监测

6.1.2.3竣工测量

平面竣工测量→竣工高程测量→测量技术总结→测量资料的归档

6.1.3施工放样和施工过程的测量要求

6.1.3.1控制测量

①导线测量

组织精测组对设计图纸上的测量数据进行复核,采用全站仪、J2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并对设计方所交导线点进行全面复测,然后制定控制点的布设及施测方案,按城市二级导线精度施测,使方位角闭合差控制在±16√n(n为测站数)、全长相对误差在1/10000的范围内。

②高程测量

对合同段内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闭合差控制在±6√nmm(n为测站数)范围内以同等精度引测施工水准点。

③纵横断面测量

进场后,立即请业主和监理到现场监督,与我司测量人员共同用全站仪复测该工程范围内的纵横断面高程,并绘制断面图,经监理和业主签字认可后方可施工。

6.1.3.2施工测量技术保障措施

①一切原始测量数据均应正规记录在测量手薄上,严禁记在其它本上,记录字体要求端正、清楚,严禁涂改原始数据。

②重要计算必须反复检查或经由第二人验算,确保成果资料的准确性。

③所出测量资料,测量人员应签名,经测量主管签字,检查复核无误后,方可提供给施工。

④做好测量工作日记。

⑤加强仪器设备的保管、校核和维修。

6.2路面施工

6.2.1道路路面的整治

对路面局部破损地段进行挖补,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整治的基础上,再对车行道进行整体双层式沥青混凝土罩面路面,使路面结构与马王坪正街整体景观相匹配,提升道路整体形象。

a.对于路面破损的挖补措施

对破坏路段,先围绕裂缝按一定长度和宽度用切割机切割成矩形,凿除沉降破损路面及基层,对局部松软路基进行换填碾压后,用C20砼基层修补重新浇筑基层,基层要平整,且横坡坡度应与路拱横坡一致,用C30砼面层厚修补重新浇筑路面至现状路面标高,新浇筑的水泥砼板缝与原路面板缝一致。

如基层挖补面积大,可以操作压路机时,路面基层可采用水泥含量为5.5%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以便节省投资。

挖补结构为:

基层:

厚220mmfcm=4.5MpaC30混凝土

底基层:

厚200mm,采用C20混凝土

b.对道路上已稳定的裂缝及混凝土板缝的处理

对道路上出现的裂缝,根据现场观察和调查了解,部分裂缝变形已趋于稳定,无继续发展的迹象,对该类裂缝,先用锯缝机将缝内壁切割整齐,然后采用同混凝土板缝防裂缝反射处理相同的方法进行整治。

c.混凝土板缝处理

对于混凝土板缝应采取防裂缝反射处理,作法如下:

清掏原有缝隙,深度不小于100mm(若缝底软弱不受此限),并用高压空气清除缝内杂物、灰尘。

在宽度大于等于10mm的缝中填入细石砼,并保证充满密实,宽度小于10mm的缝灌入沥青玛蹄脂。

铺设Hi-APP道路卷材:

卷材尺寸:

卷长10m,卷宽1m,厚度4mm,处理板缝的卷材应裁剪为500mm的幅宽;

基层要求:

表面含水率≤10%,坚硬、无空鼓;干净、无尘土。

卷材粘贴采用热熔法:

将卷材底面和基层加热,待卷材表面沥青熔化一薄层后边烘烤边向前滚动卷材,并用力压实,对称粘贴在缝上,注意调节火焰大小和速度,使沥青温度在200~250℃之间,仅熔化而不能过多流淌或烤透卷材,搭接长度100mm。

d.对原水泥砼路面进行修补时,为保证该结构层的整体性和强度,在新、老砼板之间设置拉杆钢筋。

e.错台:

错台≤1cm的可用沥青砂填平,错台>1cm的板块应将错台高出一侧的板块边缘50cm范围内,按斜度削平至下沉板边缘平齐。

f.轻微裂缝:

对有轻微裂缝的板块采用沥青灌缝材料填塞裂缝,在裂缝表面加铺Hi-APP道路卷材铺缝,防止反射裂缝。

g.其它形式病害:

其它一些非结构性破坏,只影响到原有路面行车舒适性的病害,如表面露骨、剥落、麻面等,路面加铺时此旧混凝土路面做基层,对整个路面结构承载力和行车舒适性影响甚小,故而不予特殊处理。

h.道路罩面

道路病害处理完成后,清除道路上的交通标线,对新、旧路面上进行凿毛并清洁路面,建议采用机械铣刨,铣刨深度应控制在8mm~15mm之间,采用二层式沥青混凝土对整治范围内的路面进行全幅罩面。

道路罩面结构为:

上面层:

厚40mmSMA-13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

下面层:

厚50mm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用量为0.4~0.6kg/m2)

6.2.2面层材料要求及施工技术要求

6.2.2.1稀浆封层

①材料

a.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需满足下表技术要求

指标

要求

试验方法

1.18mm筛上剩余量%

不大于0.1

T0652

贮存稳定性(5d)

不大于5%

T0655

粘度C25,3 (秒)

12~60

T0621

蒸发残留物含量%

不小于60%

T0651

蒸发残留性质

针入度25℃0.1mm

40~100

T0604

延度

5℃cm

不小于20

T0605

b.石料

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有关技术要求(石料、级配等)。

②性能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

技术指标

要求

试验方法

磨耗值(湿轮磨耗试验)WTAT浸水1h

<800g/m2

T0752

粘附砂量(负荷轮碾压试验)LWT

<450g/m2

T0755

稠度

2~3cm

T0751

③施工技术要求

a.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

b.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缩短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2~3%的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c.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

d.稀浆封层的施工可采用国产或进口稀浆封层机铺筑,稀浆封层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

e.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

f.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8~10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

g.稀浆封层铺筑后,乳液破乳、水份蒸发、碾压成型后方可进行一道工序施工。

6.2.2.2面层

①质量标准、材料组成及性能要求

a.质量标准

压实度:

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8%

平整度:

σ不大于2.5mm,IRI不大于4.2m/Km

厚度容许偏差:

总厚度-8%,上面层厚-10%

中线高程:

±15mm

横坡度:

±0.5%

宽度:

±20mm

抗滑构造深度(砂铺法):

不小于0.55mm

b.材料

(1)沥青

应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A级AH-70#沥青(上、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用)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AH-70#青技术要求表

试验项目

单位

AH-70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100g,5s)

o.1mm

60~80

T0604

延度(15℃)

cm

不小于100

T0605

软化点(R&B)

46

T0606

闪点

不小于260

T0611

蜡含量(蒸馏法)

%

不大于2.2

T0615

密度(15℃)

g/cm3

实测记录

T0603

溶解度

%

不小于99.5

T0607

质量变化

%

不大于±0.8

T0610或T0609

残留针入度比

%

不小于61

T0604

残留延度(10℃)

cm

不小于6

T0605

应用于路面上面层的沥青混合料SMA-13的改性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的技术要求。

聚合物改性沥青改性剂的掺量按内掺法计算,对SBS类改性沥青,剂量宜为3.5%~5%,采用Ⅲ类sasobit改性剂改性,剂量宜为3%~4%。

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聚合物改性沥青质量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SBS(Ⅰ类)

sasobit(Ⅲ类)

试验方法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

0

-0.4

T0604

针入度25℃,5s(0.1mm)不小于

40~60

30~40

T0604

延度5℃,5cm/min(cm)不小于

20

T0605

软化点T&(℃)不小于

60

≥70

T0606

运动粘度135℃(Pa.S)不大于

3

3

T0625

T0619

闪点(℃)不小于

230

230

T0611

溶解度(%)不小于

99

-

T0607

离析、软化点差(℃)不大于

2.5

无改性剂明显析出、凝聚

T0661

弹性恢复25℃(%)不小于

75

-

T0662

针入度比25℃(%)不小于

65

60

T0604

延度5℃(cm)不小于

15

-

T0605

(2)石料

根据重庆市内道路路面的筑路材料调查情况,选用石灰石集料作为路面下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卵石破碎石料作为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所选用的粗集料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性能要求:

指标

单位

表面层

其他层次

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

26

28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

28

30

T0317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

2.60

2.50

T0304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

15

18

T0312

坚固性,不大于

%

12

12

T0314

吸水率,不大于

%

2.0

3.0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

1

1

T0310

软石含量,不大于

%

3

5

T0320

粗集料的磨光值,不小于

PSV

--

42

T0321

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

5

4

T0616

具有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颗粒的含量,不小于

%

90

80

T0361

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所用石料为保证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和沥青混合料中骨料的嵌挤,拟选用卵石破碎石料作为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所用石料,粗集料应满足上表所示的技术要求,细集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的技术要求。

SMA13沥青砼中,所用石料的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表4.8.5和表4.8.7对应于二级公路石料的分级要求。

石料第二次破碎可采用反击式破碎机、锤击式破碎机和圆锥式破碎机破碎,但不能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

(3)矿粉

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4.10.1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矿粉,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

(4)纤维

路面表层SMA-13沥青混合料采用木质素纤维。

(5)抗剥落剂

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

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

c.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

(1)沥青混合料的级配

SMA沥青砼路面中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需满足下表的要求:

混合料类型

SMA-13

AC-16

筛孔(mm)

通过率%

31.5

26.5

19.0

100

16.0

100

90~100

13.2

90~100

76~92

9.5

50~75

60~80

4.75

20~34

34~62

2.36

15~26

20~48

1.18

14~24

13~36

0.6

12~20

9~26

0.3

10~16

7~18

0.15

9~15

5~14

0.075

8~12

4~8

注:

用于SMA路面的木质素纤维不宜少于0.3%,矿物纤维不宜少于0.4%。

(2)混合料性能要求

SMA沥青砼路面中,上面层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下面层AC-16性能应满足下表所列要求:

技术指标

要求

沥青混合料类型

SMA-13

AC-16

试验方法

马歇尔稳定度,KN

≥6.0

≥8.0

T0709

流值,mm

2~4.5

T0709

空隙率(VV),%

3.0~4.0

2~4

T0708

矿料间隙率(VMA),%

≥17

10

T0708

沥青饱和度(VFA),%

75~85

55~70

T0708

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85

≥80

T0790

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

≥80

≥75

T0729

低温弯曲破坏应变,με

2500

2000

T0728

击实次数,次

两面各50

两面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