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3714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导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任课教师:

刘淑丽

静海县大邱庄尧舜实验学校

 

尧舜实验学校集体备课教学导案

学科

科学

年级

单元

时间

主备教师

刘淑丽

课题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课型

授新

课时

1

使用教师

刘淑丽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

重难

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交流探讨。

教学

准备

(师准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

补充与修改

一、听听说说

1、师:

小猫是谁生下来的?

小鸡是怎么来的呢?

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

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

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

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

画在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  两名学生上来板书

3、师:

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师: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4、师: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揭题: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三、观察种子

1、师:

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

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说说自己的想法?

3、师:

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4、生:

观察植物的种子。

(完成观察记录表)

5、师:

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自己的发现。

6、师:

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8:

(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

1、师:

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师:

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

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激趣导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外部:

形状.颜色 大小  种皮 各不相同

植物种子的内部

内部:

胚根  胚芽

尧舜实验学校集体备课教学导案

学科

科学

年级

单元

时间

主备教师

刘淑丽

课题

种植我们的植物

课型

授新

课时

1

使用教师

刘淑丽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

重难

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观察实验。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

补充与修改

一、学习播种方法

1、师: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

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2、师:

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

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

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

1、师:

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

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

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

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

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

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

1、师:

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

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

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

3、师:

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激趣导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发表意见。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2.种植我们的植物

记住播种方法:

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关注种子生长:

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尧舜实验学校集体备课教学导案

学科

科学

年级

单元

时间

主备教师

刘淑丽

课题

我们先看到了根

课型

授新

课时

1

使用教师

刘淑丽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明确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等科学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教学

重难

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总结

教学

准备

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

补充与修改

一、(导入活动)问题导入

1、师:

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

2、生:

思考后回答。

3、师: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

(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们种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

4、师:

揭示并板书课题:

我们先看到了根

二、(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

1、师:

我们种下的四季豆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请你们认真地观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2、生:

学生观察自己在前几天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3、师:

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发现呢?

4、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5、师:

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三、(研究活动)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师:

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

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

2、生:

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

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下面,我们来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4、师:

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生:

讨论后回答。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6、师:

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

实验步骤如下:

参看P8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7、师:

过几天,试管中的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

8、师:

(总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争取巩固的同时有新发现。

 

教师最后总结,巩固本课所学。

3.我们先看到了根

             固定植物

植物根的作用

             吸收水分

尧舜实验学校集体备课教学导案

学科

科学

年级

单元

时间

主备教师

刘淑丽

课题

种子变成了幼苗

课型

授新

课时

1

使用教师

刘淑丽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明确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等科学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

教学

重难

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观察,交流。

教学

准备

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

补充与修改

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

活动导入:

1、师:

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2、生: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活动指导:

1、师:

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

2、师:

组织学生交流。

(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

3、师:

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

4、师:

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

二、我们的思考

1、师:

提出问题:

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

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呢?

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

2、生:

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叶为植物提供“食物”

1、师: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2、生:

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

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

4、师:

(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书P11页上内容。

5、师:

板书: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6、师:

(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指导学生正确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

 

介绍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积累。

 

 4.种子变成了幼苗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尧舜实验学校集体备课教学导案

学科

科学

年级

单元

时间

主备教师

刘淑丽

课题

茎越长越高

课型

授新

课时

1

使用教师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明确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等科学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

教学

重难

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教师总结。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

补充与修改

一、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

1、师:

(活动引入)我们已经知道: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

2、师:

(活动指导)①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

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

②利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学生在教P12页上画)。

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

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

③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

二、植物茎的作用

1、师:

(活动因入)植物的茎总是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茎内是什么样的,能承担这样一些功能呢?

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2、师:

(活动指导)

①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思考茎的作用的问题。

②引领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③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

);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设计实验(运输水分的实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收集信息);

得出结论(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生:

观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

4、师: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提醒学生注意

1、师:

提醒学生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

2、师:

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开花前的征兆。

 

 

介绍常用处理数据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总结。

 

注重观察和记录,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

5.茎越长越高

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尧舜实验学校集体备课教学导案

学科

科学

年级

单元

时间

主备教师

刘淑丽

课题

开花了,结果了

课型

授新

课时

1

使用教师

刘淑丽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等科学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

教学

重难

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实验,观察交流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

(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

补充与修改

一、提出任务

1、师:

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

2、师:

凤仙花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吗?

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

交流活动:

1、师:

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2、生:

学生分小组交流。

3、师:

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

1、师:

指导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2、生:

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3、师:

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

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

1、师:

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

2、师:

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3、师:

指导学生解剖花。

(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

提醒学生注意:

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

4、生:

学生解剖花。

(花的构造:

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四、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1、师:

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

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师:

引导学生关注完全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果实里面有什么?

(种子)

4、生:

学生观察凤仙花果实。

观察完了以后,学生汇报。

5、师:

教师总结。

 

 

小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发表意见。

 

注重讲解解剖花的方法。

6.开花了,结果了

花的构造:

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果实里面有种子。

尧舜实验学校集体备课教学导案

学科

科学

年级

单元

时间

主备教师

刘淑丽

课题

我们的大丰收

课型

授新

课时

1

使用教师

刘淑丽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等科学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

重难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交流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几张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

(学生准备)个人的观察日记或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

补充与修改

一、谈话引入

1、师:

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

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2、生:

赞成。

二、我们收获了种子

1、师:

统计一下,你观察的一株凤仙花大约收获了多少粒种子?

2、生:

(对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

3、师:

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三、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

1、师:

引领学生把观察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分析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

(见书P17页制作折线图的方法)

2、师:

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3、师:

指导学生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

4、师:

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5、师:

引领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师:

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7、师:

根据单元起始课学生记录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经历了这样的种植活动,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有了哪些提升。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

阅读“资料库”里《凤仙花》和《多种多样的茎》两篇文章。

了解凤仙花的有关知识;了解“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

 

简单介绍估算等简单的统计方法。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及时总结。

 

7.我们的大丰收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尧舜实验学校集体备课教学导案

学科

科学

年级

单元

时间

主备教师

刘淑丽

课题

第一单元练习

课型

授新

课时

1

使用教师

刘淑丽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绿色开花植物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植物根茎叶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练习,小组之间交流,掌握做题方法,巩固基础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仔细审题,认真做题的习惯。

教学

重难

对植物根茎叶作用的区分。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

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

补充与修改

一、填空:

1、凤仙花的植物体由六部分组成:

即()、()、()、()、()、()。

2、通过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可以分为两类,像黄豆、花生在它们的种子中含有()片大的子叶,叫双子叶植物;另一类如玉米、小麦等在它们的种子中只有()片子叶,教单子叶植物。

3、通过观察发现:

双子叶植物种子由()和()构成;单子叶植物种子由()、()和()构成。

其中胚由()、()、()、()四部分构成。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和();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在土壤中。

5、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结果。

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和()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来。

这个过程是光合作用。

二、判断

1、凤仙花是单子叶植物。

()

2、凤仙花、大豆种子的两片子叶萌发时变成了幼苗的第一对子叶。

()

3、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光合作用。

()

4、不论什么样的茎都具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

三、选择

1、下列种子中,是双子叶植物种子的是()

A玉米B高粱C小麦D花生

2、下列种子中含有胚乳的是()

A南瓜B向日葵C小麦D花生

3、凤仙花生长最快的阶段是()

A长出花蕾后B长出花蕾前C开花后

四、你有什么方法能观察到种子萌发的全过程,写出实验方案和步骤。

 

 

举例牢记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区分两者的概念。

 

区分根茎叶的作用。

植物

根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茎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