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4370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docx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

 

*****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及保护

 

*****水务局

二O一一年九月

 

*****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保护

一、基本情况

*****地处北纬34°57′~35°12′,东经108°57′~109°09′,海拔699.0~1339.9米,东北邻...,西南与...毗邻,东南与...相接。

南北长27.1km,东西宽18.5km,土地总面积163.8km2,辖2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39个行政村126个村民小组,20个社区。

总人口214700人,其中农村人口41359人,劳动力1.95万人。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初步统计,全区常住人口为200230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30%。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44.2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5.7%。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75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9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55亿元,增长14.9%。

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042元,较上年增长22.5%。

三次产业结构1.69∶45.01∶53.3。

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完成10585万元,增长32%,实现财政总收入37927万元,增长25.4%,人均财政总收入1805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9元,比上年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5453元,比上年增长20.1%。

***地势北高南低,纵观全区地貌轮廓,大致分为土石山地、川原和丘陵沟壑残原三种类型。

境内河流为漆水河,属渭河二级支流,是我区主要河流。

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主要受来自北方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气候干燥寒冷,雨雪稀少;夏季主要受来自南方的暖湿气团控制,气候温暖湿润,雨水较少;春秋两季受这两个气团的交替影响,气候多变。

主要特点是:

四季分明,冬长夏短。

年平均气温10.6。

C,七月份最热,一月份最冷。

年平均降水量589.2mm,7、8、9三个月是全年降水的高峰期,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实施意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全面掀起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努力为王益经济社会发展提速、百姓更加富裕提供有力保障。

三、实施的重大项目及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5-10年时间,使我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主要河流防洪标准得到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着力构建人水和谐的现代水利六大体系。

一是有效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规划建设孙家河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二是逐步完备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加快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实施漆水河等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完成七一、韩塬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建设一批小型抗旱水源工程,不断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

三是较为完善的民生水利体系。

整合优化一批规模集中的村镇供水工程,基本解决全区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实施节水示范、基本农田建设等项目,到“十二五”末,基本农田面积达到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万亩,发展集雨节灌面积1.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加快小河沟、王家河等池塘标准化改造、北雷水库休闲渔业等水产养殖示范项目建设。

四是高效的水资源节约保护体系。

实施城市雨水集蓄利用、节水器具推广、供水水源保护、农村雨污排水、矿井水处理等项目,不断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

五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水保生态体系。

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坝系、重点流域水保生态修复、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水保生态工程,“十二五”末,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

六是现代化的行业管理体系。

实施防汛抗旱指挥能力建设、水利执法服务机构建设、水保水资源行业监测能力建设等项目,加大农民用水者协会、水利基层服务体系等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水利行业科学治水、依法管水能力和水平。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前人多年的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的地层结构及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与赋存特征。

但是,就推进城镇化进程、改善居民生活饮用水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需求而言,尚存在以下几个不足:

1、已有水资源勘查精度不高,局部还存在空白区。

以往开展的水文地质工作,受工作性质、目的及经费投入的限制,勘查深度与精度不够、资料不完善,勘查年代跨距大,一般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工作手段、方法均不统一,尚需进一步开展工作。

2、缺乏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以往勘查工作,多为专门性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按照各自的目的分区分块实施,缺乏对全区地下水资源做出系统地分析和科学的评价;在地下水开发可能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问题等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评价不够;缺乏对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研究,造成不同程度的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

避免和防止该地区环境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

3、不同系统在本区开采不同资源缺乏统一的规划。

本区煤炭资源丰富,地下水相对比较贫乏,在开采煤炭资源时,没有充分考虑其对地下水的影响,煤矿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塌陷,使得浅层地下水渗漏到老窑,水质受到污染,地下水遭到破坏。

4、洪涝灾害频繁,防洪安全仍缺乏保障。

全国在90年代的10年中有6年发生大水,特别是1998年的严重洪涝灾害,人们仍记忆犹新,每年洪涝灾害都造成上千亿元的经济损失。

虽然我们的防洪形势每年都有明显的改观,但总体上看,大部分防洪工程系统还没有达到已经审批的规划标准。

同时堤线越来越长,堤防越来越高,洪水蓄泄空间越来越小,致使许多江河在同样流量的情况下,洪水位不断提高,造成加高加修堤防与抬高洪水位的恶性循环,防洪负担和防洪风险也不断加重。

洪水灾害仍然是我们的心腹之患。

5、水资源出现严重短缺,水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导致生产开工不足,饮用水发生危机,造成了巨大社会经济损失,显现出水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6、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污水,他们一方面污染了水源,导致水资源功能下降,使本来就具有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给经济环境带来极大不利影响,严重的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恶化的世界性难题,污水处理回用已迫在眉睫。

7、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它们对环境所造成的冲击,尽可能将其对环境所形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样水利工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也只有这样,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五、水资源开发利用

1、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量

就全国来讲,多年平均降水总量6.2万亿立方米,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立方米。

据最近调查铜川市水资源总量为2.295亿立方米,而***水资源总量约5300万立方米,按2002年人口统计,人均不足270立方米。

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立方米为用水紧张,可见***水资源的形势是极其严峻的。

2、水资源需求

十多年来,在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能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改善区内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饮水质量已迫在眉睫,加之该区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总体上相对匮乏,加之地下水资源勘查工作滞后,开发利用率低,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供需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水资源的短缺已经严重地阻碍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了城市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严重制约着生态环境改善。

本区的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改善都迫切需要水资源的支撑。

据《陕西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到2010年铜川市在丰水年(25%)、平水年(50%)、枯水年(75%)地下水需水量分别为0.79、0.82、0.85×108m3/a,到2030年铜川市在丰水年(25%)、平水年(50%)、枯水年(75%)地下水需水量分别为0.76、0.80、0.83×108m3/a。

3、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地下水开采主要集中在王家河、小河沟、史家河沟、塬畔、周家村、黑池塬等地区,开采层位为第四系松散层底部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资源在本区富水性较贫乏,且含水层厚度薄,目前地下水没有大规模的取水工程,仅有当地居民施工的大口径井,主要供当地分散居民的生活饮用,其次为小煤窑的抽排放。

据本次调查资料,在王家河沟、小河沟、史家河沟地区,当地居民主要是在河谷阶地施工供水管井,开采冲积层地下水。

最大开采量为王家河水厂机井,开采量为720m3/d,狼沟塬畔村机井,开采量为220m3/d。

一般民井,在王家河沟、小河沟、史家河沟一口井仅供一户村民生活饮用,在塬畔、孙家坳、周家村、黑池塬村,一口民井供当地一个自然村生活饮用,开采量每天几方到数十方不等。

本地区主要为水泥生产工业区,工业生产本区仅有个别厂矿开发利用地下水,其中最大的就是声威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根据调查资料,该厂目前施工两口深井开采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开采能力约为2400m3/d。

4、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本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漆水河以西地区和史家河的上游地区。

本区地表水利用主要有三个途径:

一是在漆水河、王家河、小河沟、史家河河谷区,当地居民直接利用地表水灌溉农田,灌溉面积较小。

其次,在王家河中游的王家河水厂直接汲取王家河沟地表水、铜川市北关水厂直接汲取漆水河地表水,经过处理后供当地居民生活饮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铜川市兴修大型供水工程,引用区外的桃曲坡水库水供铜川市城区居民生活饮用,每年引用库水1200—1500万m3,解决了铜川市的水荒问题。

第三,在小河沟、黄堡西沟、史家河上游分别修建了北雷水库、七一水库、战斗水库。

三座水库的库容量分别为5600m3、25300m3、51480m3,入库流量分别为62m3/d、242m3/d、624m3/d。

这三个水库除了防洪蓄水、农田灌溉之外,主要就是供当地村民的生活饮用。

比如韩塬水库(又名战斗水库),国家投资数167万元,修筑饮水工程,解决了王益乡韩塬、店子坡、小豆、墙下塬等四个村群众的生活饮用水问题。

5、工程建设情况

我区“十五”、“十一五”期间的农村饮水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

按照“南塘北窖关中井”的工程布局。

结合我区实际,广泛发动群众,因地制宜,挖掘水源,依托项目,大办小型水利工程,建站抽水、打井提水。

修建水库三座,已除险加固小

(二)型病险水库一座,正在除险加固小

(一)行病险水库一座,总库容218.69万立方米,形成了一定的年供水能力;完成沮河取水工程向桃曲坡水库调水,基本保证了市区居民生活用水,有自流干渠2条,总里程为15公里;建设黄堡东塬集中供水工程等人饮灌溉工程35处,解决农村人饮困难3.29万人;水利设施灌溉面积达到1.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85万亩;已累计完成集雨窖2255眼;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7.58平方公里,占全区总水土流失面积144平方公里的39.9%;累计加固河道堤防8.7公里,整治沟道13条。

水利在保障饮用水安全、防洪减灾、粮食生产、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农民增收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优质水源。

六、水资源可采量计算

(一)地下水可采资源量

1、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

根据本次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区内黄土丘陵区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含基岩风化裂隙水)中大口径井平均单井涌水量为89m3/d,按照平均布井法,单井之间距离为500m,可布井面积61km2,可布设大口径井约60口井,则可开采资源量为5340m3/d。

据《陕西省地下水资源评价》,邻区耀州区黄土台塬开采资源模数为2.43×104m3/km2.70d,据此开采模数推算,本区可开采资源量为5236m3/d。

河谷区面积约34.2km2,漆水河河谷可布井面积约7km2,漆水河河谷单井间距为200m,单井涌水量为400m3/d,共布设40口井,则可开采资源量为16000m3/d;王家河河谷可布井面积约27.2km2,河谷长度约21km,单井间距50m,约布设420口井,单井涌水量为5m3/d,则可开采资源量为2100m3/d。

另外,据《陕西省地下水资源评价》,漆水河开采资源模数为22.17×104m3/km2.70d,据此推算,漆水河河谷区可开采资源量为7779m3/d。

王家河河谷可开采资源量为379m3/d。

2、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开采井沿断裂带布置,单井间距1km,宜布井长度约为24km,可布设20口井,单井涌水量根据区内声威水泥建材有限公司供水管井单井涌水量为2000m3/d,则可开采资源量为40000m3/d。

综上所述,为提高可采资源量的保证程度,各计算结果取最小值,所以本区两个含水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总和为53394m3/d。

(二)地表水可采资源量

利用陕西省黄土丘陵亚区各水文站观测到的基流总量资料,分别求得的各河流的径流模数计算地表水平均径流量。

再根据当地实际可利用率计算地表水可采资源量。

据收集资料,本区地下水径流模数M为1.992×104m3/km2·a。

本区实际面积S为162.2km2,地表水可全部利用(可利用系数K=1.00)。

地表水平均径流量=M·S·K

=323.102×104m3/a(8852m3/d)。

漆水河全长64.2km,流域面积773.4km2(引自铜川市国土规划)。

据原耀县水文站资料,漆水河最大洪水流量84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3158×104m3。

本区面积为162.2km2,则***地表水径流量为662.306×104m3/a(18145m3/d)。

综上所述,为提高可采资源量的保证程度,地表水可采资源量为323.102×104m3/a(8852m3/d)。

七、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改革

1、改革水的管理体制

从目前和长远需要看,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必须创新。

从当前的迫切性看,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改革。

①水资源要实行统一管理

根据水资源自身的特性,必须强化国家对水资源的权属管理,对水的问题,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

同时,对城乡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涉及事务,也必须统筹考虑,积极研究和推进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

要以实施取水许可制度为手段,以强化水权管理为龙头,以加强水资源统管为核心,以水务改革为突破口,真正把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起来,把农村水、城市水统一管起来,把节水、供水、排水、治污结合起来,真正形成有效调动高效利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②引入市场机制

首先,要建立水资源市场。

这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水资源市场的建立提供了背景;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水资源市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使建立水资源市场成为必然产物。

其次,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很多效益都是公益性的,根据这样的特点,单纯依靠国家财政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依靠市场发展水利。

要对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分开,实行不同的运作方式。

经济效益明显的供水,水力发电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

对已建水利工程,公益性部分要建立补偿机制,经营性部分实行市场化运作。

在逐步加大国家公共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扩大水利建设资金来源,调动人民群众参加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③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

新时期的水利工作,已在经历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深刻变革,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促进水利建设现代化。

2、抓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良性运行和滚动发展的新机制。

以五小水利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改革解决水管单位存在的诸多问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运行机制,同时,也要加快水利投资体制,建设管理体制,水价形成机制的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3、抓好水价形成机制改革

稳定农业灌溉水价,分类调整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水价,从而逐步实行小型水利工程社会化,价格市场化,投入多元化。

形成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科学的水价体系是水利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调解器。

现行的水利工程水价核定基本依据是《水利工程供水生产成本、费用核算管理规定》(水利部水财〔1995〕226号)、《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令第4号)、《陕西省水利工程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省物价局、水利厅陕价价发〔2006〕167号)文件要求,推动水利工程水费计收工作的全面展开,使水利工程由无偿服务转向有偿服务,对水利工程正常运转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它是计划市场经济的产物,与目前市场经济难以接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定价原则极不合理,导致水费标准偏低。

主要表现在农业按水成本收费,其成本不包括农民投劳折资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使得现行水费标准不到供水成本的一半,造成水费偏低;②没有将供水列入商品范畴进行定价和管理;③水费标准背离市场价值,市场调节机制失灵。

水费标准一旦确立,难以改动,其水费不能反映市场的价值,市场调节机制严重失灵;④水资源本身的价值被抛弃。

水资源本身具有价值,此价值的产生是有水资源所有权所确定的,在水价确定时,完全没有考虑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国家所有权的丧失;⑤缺乏科学的水价体系,现有的水价体系,没有充分地考虑各地水资源状况,缺乏调控的能力,导致地表水、地下水等价格比例失调,难以刺激地表水、地下水及降水等联调,导致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

3、要加大依法治水力度,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新《水法》的颁布为依法治水和依法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证,我们要深入抓好新《水法》的贯彻实施,推进水行政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4、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出发,按照确保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用水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用水安全的要求,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开发非传统水资源,搞好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水资源需求。

加强水资源统管,维护水利建设秩序,保护水利建设成果。

通过改革,促进和保证水利发展。

六、充分利用水资源的保障措施

针对面临的问题,水资源的总体战略是: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要从七个方面实行战略性的转变。

1、人与洪水协调共处的防洪减灾战略

在防洪减灾方面,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

为此,要从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转变为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达到人水和谐共处。

2、以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战略措施

在农业用水方面,要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

一是把提高水的利用率作为节水高效农业的核心;

二是实行水旱互补的方针,重视发展旱地农业;

三是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征和当地水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优化种植结构,选育高产节水优良品种;

四是开展科学调控节水。

3、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在城市和工业用水方面,要进一步明确节流和治污的必要性,以“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作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战略,以促进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

4、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污减灾战略

在防污减灾方面,应从以末端治理为主转变为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战略。

5、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

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的用水。

6、解决水资源短缺的调水战略

就***甚止铜川市来讲,要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有步骤地实施调水或加大调水力度。

调水是极其必要的,在***地下水资源极其贫乏,无大量开采的价值,同时,***水资源极度缺乏,又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几乎所有河流有河无水,有水皆污,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目前仅从外调入少量水而维续现有的用水,若人口继续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调水且要加大调水力度。

7、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要因地因水制宜,大力调整农、林、牧业的生产结构,注意要着重发展舍饲畜牧业及相应的畜牧产业。

要进行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在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仍要继续加强沟壑治理和基本农田建设等工程措施,并发展蓄集雨水的抗旱补灌,解决农村饮水困难。

在国家的支持下,对已建的灌溉工程,进行以节水高效为中心的水源工程和渠系设施的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工程。

有条件的地方,运用可能的水源建设节水高效的新的误区,同时,充分利用调入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对一些缺乏发展条件,生态环境十分严峻的特殊贫困地区,应下决心迁移人口,严格保护河流的水质,防治污染。

七、水资源保护

随着经济社会、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将大幅度增加。

用水量的增加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之间的矛盾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供需不平衡、水资源的短缺,再加上水资源使用不合理、大量污、废水排入水体,使地下水、地表水水资源水质恶化而失去使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缺水的矛盾。

过度开采地下水,可引起泉水消失、地下水水位下降、含水层枯竭、水质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保护水资源。

1、加强地下水、地表水水资源的保护

要保护地下水溢出量常流不衰,动态变化稳定,必须首先保持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不变。

这就要求地下水的补给区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大气降水的补给强度和方式都不能发生变化;其次要保持地下水溢出排泄通道畅通,要求河网不受淤塞、侵蚀基准面不变或不断加深等。

本区主要饮用水源为地表水。

地表水极易受污染,禁止矿坑水城镇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地表水。

本区的大小河流,流经城镇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据收集资料,铜川市每年排入漆水河的废、污水达420万m3,主要污染物(悬浮物、COD、BOD5、酚、石油类等)总量约为25000t,水质污染严重,综合指数介于15—22间,尤以枯水期最为严重。

逐步建立完善城市污水处理排放网络,坚持不达到地面污水排放标准不排放的规定。

城镇结合部要注意垃圾的堆放、处理。

2、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在开发中要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综合开发

作为组成完整水文系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在自然条件下相互转化,本勘查区地表水、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开采利用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另一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之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勘查区的西部和北部,地表水资源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部,因此,一方面,在开发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