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地理长江流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5089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长江流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长江流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长江流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长江流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长江流域教学设计.doc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长江流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八年级地理长江流域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长江流域教学设计.doc

课时计划

教学内容

第二节长江流域

教材分析

(简要)

长江流域是一个横跨东西,跨越东、中、西部和地势三级阶梯的区域,内容丰富,综合性较强。

因此本课设想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直观了解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著名景点风光、富饶的自然资源、繁华的经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合理设置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分析长江流域内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及意义;

2、明确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能结合长江流域相关经济数据解释长街流域为何被称为中国的“黄金腰带”;

3、认识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群,学会分析长江流域上下游地区在城市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掌握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5、认识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条件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6、认识长江流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能提出主要的治理措施。

教学重点

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

教学难点

1、结合地图、图表数据资料对长江流域地区的资源、经济、环境问题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简单复习上学期所学习的有关长江的知识,指明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流域地区。

回忆长江知识

让学生复习巩固上册所学知识。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活动一

在图中找出长江流域地区的具体范围?

流经哪些地形区?

活动二

学生探究:

了解长江流域优势的自然条件,长江流域有哪些种类的自然资源?

(展示长江流域的风光图片:

长江源头的雪山、高寒草原;横断山区的森林;长江三峡风光;三峡、葛洲坝;鄱阳湖、洞庭湖的渔获;长江中下游的水乡、沃野;上海国际大都市城市景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九寨沟黄山、张家界风光等)

结合多媒体图片,课本P42的图7.19/7.20知识之窗和课本P44~45中的图片、案例,探究认识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

活动三

阅读P42图7.19结合地图册相应内容,认识长江流域矿产资源和主要矿产地。

A.长江流域矿产资源种类多样,主要矿产资源包括煤、铁、磷矿、有色金属等

B.长江流域主要的铁矿产地有安徽马鞍山、四川攀枝花;

煤矿产地有贵州的六盘水、江西的萍乡;

贵州开阳、云南昆明、湖北荆襄、四川金河、湖南浏阳、江苏锦屏是我国六大磷矿生产基地;

主要有色金属基地:

江西德兴铜矿、湖南水口山的铅锌矿、湖南锡矿山的锑矿等等

活动四

为什么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完成课本P43的探究活动1.

活动五

播放介绍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视频,结合课本P44“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案例,小组讨论,完成课本P44探究活动。

A.三峡水利枢纽为长江流域提供更多的电力,改变长江中下游能源短缺的局面,使工农业交通等行业产值增加;

B.三峡水利枢纽带来的效益:

发电、防洪、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减少大气污染等等。

学生观察地图,小姐归纳长江流域的范围

阅读课本归纳

学生读图查找长江流域矿产资源和主要矿产地。

小组合作探究,归纳知识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归纳知识

通过一系列照片,学生感受到长江流域地区面积广大。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资源多种多样,

明确资源的分布及流域内的主要资源在全国的地位。

培养学生的读图查找能力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归纳知识的能力

课堂训练

1、关于长江沿江地带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较合理的是

A、在上游发展内河航运B、在长江沿线大力发展旅游业

C、在上游地区大力发展造纸业D、在下游发展水力发电

2、长江流域分布有常绿阔叶林的气候条件特点是

A、气候炎热湿润B、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温凉,冬季寒冷D、终年高温多雨

3、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

A、矿产资源丰富B、净流量大C、水力资源丰富D、航运价值高

小结

长江流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资源多种多样,尤其长江干支流丰富的水能资源和良好的水运条件,为该流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中国的“黄金腰带”

活动六

1、读P45图7.26,P46图7.27~7.30,小组合作交流

1、完成P45探究活动,从中归纳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特点

2、了解长江流域主要农产品的分布位置,分析其分布原因是什么?

活动七

结合课本P47活动的数据资料,认识长江流域只要的矿产资源、工业基地、工业产品及产量占全国的重大比例,明确长江流域地区的工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讨论分析其原因?

三、沿江分布的人口和城市

活动八

1、阅读课本P49图7.36,认识长江干流沿线的主要城市和主要

旅游景点,重点找出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群,认识它们的位置。

(展示四大城市和主要旅游景点图)

2、分小组讨论。

探究,完成课本P49活动第

(1)、

(2)题,分

析长江流域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线的原因;比较长江上、中、下游城市人口的比例和城市密度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活动九

阅读课本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小组讨论、探究,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学生读图,小组合作归纳知识

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归纳知识

小组团结合作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归纳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归纳知识的能力

拓展延伸

活动十

展示长江流域生态问题的图片,长江流域经济发达,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长江流域也面临着众多的生态坏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查找资料,分小组讨论、探究长江各河段所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并讨论、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查找资料分析归纳知识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课堂训练

1、以下表述不是长江沿江地带的优势条件的是

A、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B、降水丰沛,四季分明

C、水能资源丰富D、油气资源丰富

2、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指的是

A、重庆B、长沙C、南京D、上海

3、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是

A、长江源头B、重庆至宜昌C、中上游D、下游地区

4、长江沿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大多依托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B、便利的河运条件C、充足的劳动力D、充裕的外资

5、“黄河在流血,长江也在流血”,说明了长江近年来

A、水量增大B、水流增强C、水里含雪D、水土流失加剧

小结

长江流域是我国通航能力最大的河流,有着“黄金水道”的美称。

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

长江三角洲犹如长江流域的经济龙头,带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其辐射影响力沿着长江沿岸深入西南内陆。

此外由于长江流域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航运也促进了沿岸人口与城市的集中,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作业布置

基础题

扩展提同步精炼P27~37

一、位置、范围

二、资源

1、资源特点:

丰富多样

2、主要资源:

水、水能、矿产、水运、森林、旅游等

(1)主要矿产:

煤、铁、磷、有色金属

(2)水能资源:

集中在长江上游

三、经济

1、特点:

经济发达——“黄金腰带”

2、四大城市群: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3、农业发展

(1)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2)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工业发展

5、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