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6505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

8-10课

27

36

10.1-10.12

国庆放假

7

10.15-10.19

11-园地三

37

44

10.22-10.26

12-14课

46

58

10.29-11.2

园地四

59

62

10

11.5-11.9

期中测试

11

11.12-11.16

15-16课

63

68

11.19-11.23

习作、园地五

69

73

11.26-11.30

17-19课

74

80

14

12.3-12.7

20-园地六

81

86

15

12.10-12.14

21-23课

87

16

12.17-12.21

习作、园地七

97

101

17

12.24-12.28

24-26课

102

107

18

12.31-1.4

27-园地八

108

112

19

1.7-1.11

复习

20

1.14-1.18

期末测试

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班级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8人,其中女6人。

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接受能力也较强。

经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个别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写字潦草,作业不是抄袭就是乱写一气,不爱朗读,阅读面窄,说话能力较差,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每个单元有习作、“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

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三、教学指导思想

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

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五、教学措施

1.注重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

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

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重视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

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

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

开始训练默读。

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

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

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

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六、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1---12课时

第二单元--------------------------11---12课时

第三单元--------------------------11---12课时

第四单元-------------------------11---12课时

第五单元--------------------------11---12课时

第六单元--------------------------11---12课时

第七单元--------------------------11---12课时

第八单元--------------------------11---12课时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2.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1.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2.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

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3.吃营养餐时有序领取,不浪费,不贪吃。

安静就餐。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2.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①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②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③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

  五、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1.进行防触电、防溺水、防雷击、防火、防汛、防地震等教育。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

  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

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3.如何加强教室安全?

  要注意教室的安全。

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

  4.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

  校门没开,一些学生在校外发生矛盾,无人调解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校门外拥挤,会造成意外伤害。

  5.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

  及时告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

  6.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

 7.安全小常识

   “119”----火警“110”----报警

  “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

  六、小结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

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时时处处讲安全。

第一单元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版块。

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有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校园生活的《大青树下的小学》;

有讲述自己用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的《花的学校》;

还有讲述孙中山小时候不懂就问的《不懂就要问》。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大意。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花的学校》这首诗写的是当东风吹过,雷响雨降的时候,一群一群的花开始盛开,他们就像放假后的孩子们一样,在狂风大雨中游戏,他们扬起双臂朝着天空呼唤着妈妈,因为他们的家是在天上星星住的地方。

诗歌充分展示了作者大胆的想象力,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勇敢向先生请教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学习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

会写26个生字;

正确读写“服装、鲜艳、打扮、安静、荒野、碰触、灰雀、诚实”等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学习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间的团结友爱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四、课时分配

1.《大青树下的小学》………………………………………2~3课

2.《花的学校》…………………………………………2~3课时

3*.《不懂就要问》…………………………………………1~2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4~5课时

五、教法与学法

学习本组课文,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大自然的神奇壮美。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描写的是在西南边疆一所建在大青树下的民族小学里,各民族的小学生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快乐地学习生活的情景。

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团结的自豪、赞美之情。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读书方法进行朗读,帮助学生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

运用引读、自读、赛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友爱和团结。

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进行语言积累。

学前准备

1.查找有关少数民族服饰、风俗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师生)

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

(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

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1.制作教学课件。

2.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插图引入,揭示课题(用时:

5分钟)

1.出示课文插图,教师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图中学校和自己学校的区别。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同学们穿着不同的服饰,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这所小学建在一棵大青树下。

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到的问题吗?

1.学生交流汇报:

(1)图中的校园有动物,我们学校没有。

(2)图中学生的穿戴和我们不一样。

2.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

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

1.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的还有哪些民族?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

22分钟)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教师重点指导“绒、摔、跤、凤”的读音及“晨、鲜、静、所”的笔顺。

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如:

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艳、洁”;

采用换偏旁的方法认识“扮、坝”等。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绒毛(ré

nɡró

nɡ)

摔跤(suāishuāi)

4.比一比,组词。

扮()扬()

纷()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

10分钟)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你对“大青树下的小学”有怎样的了解?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学生认真感知文章各部分内容。

2.概括每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写同学们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写同学们上课、下课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

结尾点题,抒发了对民族小学的热爱之情。

5.大青树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6.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

每部分写什么?

四、课堂小结(用时:

3分钟)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

7.读拼音,写词语。

zǎoché

nxiānyà

n

()()

zhuānɡdǎbà

nɡà

iānjì

第二课时

1.了解大青树小学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并体会其中的含义。

3.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2.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如:

自读、互读等,进行感悟。

制作教学课件。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

1.复习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

3.引导学生围绕“喜爱”和“赞美”这两个词来学习全文。

1.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这所小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学生自由探究:

作者为什么会喜爱这所边疆小学呢?

8.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喜爱和赞美这所边疆小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段读议,体会情感(用时:

2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2.齐读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了解这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4.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最后一自然段,以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5.引导学生思维拓展:

课文结尾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1.学生读后交流:

抓住课文中的三个“从”、三个“有”、三个“向”,从上学路上的景色、学生的服饰及到校后的活动等展开想象。

2.了解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学生研读“上课”和“下课”的内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动物、景物的和谐美。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4.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评价。

5.拓展:

发挥想象,你还能往下写些什么内容呢?

9.读句子,回答问题。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写出了孩子们的什么特点?

(2)句中描写小动物有什么作用?

三、感悟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用时:

你还喜欢哪些句子?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0.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回顾课文,开展活动(用时:

1.引导学生说说对大青树下的这所小学的感受。

2.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或同学。

1.假如你也是这所小学的学生,你会喜欢这所学校吗?

为什么?

2.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

选一个场景说一说。

教室里操场上大树下

11.介绍自己的学校或同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花的学校

花的学校

本文选自泰戈尔最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课文以孩子的口吻向妈妈讲述自己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通过读去感受文中的语言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一朵美丽的花去读课文,随着文中一个个情景的变化,让学生完全融入文本之中。

1.查找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2.自己预习课文,想象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学习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联想感知,激趣导入(用时:

1.用一两句话说说我们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

如果不信,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板书课题)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齐读课题,质疑。

1.用一两句话介绍自己的学校。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

20分钟)

1.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1.学生画出文中生字、词,标出小节。

2.听课文录音,认真听生字发音。

3.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4.理解“狂欢”,用“急急忙忙”说话。

2.给加点的字注音。

荒地()狂欢()

处罚()猜想()

3.用“急急忙忙”写句子。

三、学写生字,书写评价(用时:

1.出示本课要写的13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点。

2.重点指导“荒、舞、臂”的写法。

1.仔细观察字形。

2.“荒”字不能多一点;

“舞”有四短竖;

“臂”要写得上宽下窄。

读了课文,谈谈你读懂了什么?

画一画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谈谈读课文的感受。

4.绘画。

(画一画你心目中的花的学校)

1.通过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

想象花的学校的样子。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灵性、童真童趣。

对花的学校的了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课件。

一、复习导入(用时:

1.复习本课生字、词语。

2.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1.学生开火车复习生字。

2.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用时:

15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跳出来呢?

花孩子是什么样的?

2.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3.你觉得哪些想象最有意思?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互相补充。

3.自由品读语句。

6.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跳出来?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用时:

1.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画的“花的学校”,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2.点评学生绘画,选一段配画朗读。

1.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作品中的内容。

2.配画朗读课文。

6.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

四、介绍作品,推荐阅读(用时:

1.介绍作者泰戈尔。

2.推荐阅读泰戈尔的《新月集》。

1.认真听老师介绍,并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2.课后阅读。

3*.不懂就要问

不懂就要问

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在教学设计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认知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得。

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孙中山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学课件。

1课时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