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8年级滑轮组练习题与解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6814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8年级滑轮组练习题与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8年级滑轮组练习题与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8年级滑轮组练习题与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8年级滑轮组练习题与解析.docx

《初中8年级滑轮组练习题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8年级滑轮组练习题与解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8年级滑轮组练习题与解析.docx

1.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图1

2.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

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A.40牛,20牛  B.20牛,40牛

  C.40牛,40牛  D.20牛,20牛 

3.如图3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A质量为2千克,物体B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103厘米3。

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

 A.物体B将沉到杯底 B.物体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

C.物体B将离开水面上升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 

图2

图3

图4

4.如图4所示,G1=20N,台秤示数8N,不计滑轮重,物体G2(左)重()

A.2NB.18N

C.28ND.20N

5.如图6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F1

F2

F3

A.F1>F2>F3B.F1<F2<F3C.F2>F1>F3D.F2<F1<F3

图5

6.图6中A是____滑轮。

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

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

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

 

G

G

G

F1

F2

F3

7.如图7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牛。

图6

图7

图8

8.图8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60N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__________,F2=_________,F3=_________,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M1

M2

9.如图9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1=5kg,那么M2应等于__________kg。

图9

图10

图11

10.如图10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F1=____G,F2=____G。

 

11.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力为G的物体(滑轮重力和摩擦力不计),在图11中分别根据对绳子拉力F的要求,画出绳子的绕法。

12.小智需要将一个25kg的物品吊到2楼,但是只有一根最大承重能力为100N的长绳,另有若干重20N的滑轮,他该怎么处理才能将物品吊上去而绳子不断。

请在右图画出示意图。

滑轮组练习题答案解析

1.B令物体与地面摩擦力为f,甲是定滑轮,F甲=f,乙为动滑轮,F乙=12f,丙是滑轮组,有三段绳子提供动力,F丙=13f。

2.A甲是定滑轮,F甲应与摩擦力相等,乙是动滑轮,两段绳子提供动力,所以F乙=12×40N=20N。

F1

F2

3.B如图,A的重力=20N,通过定滑轮后,对动滑轮的一端的拉力,也就是F1等于20N,此时,最左端绳子的拉力也是20N,也就是说,物体B受到来自动滑轮的拉力F2=40N,另外,物体B还受到浮力,F浮=ρgv=1000kg/m3×10N/kg×10-3m3=10N,F2+F浮=GB,所以物体B在水中悬浮。

F2

F1

4.B与上题类似,分析对象是G2,先从滑轮组开始,G1=20N,则F2=F1=10N,另外G2还受到台秤对它的支持力

F支持=8N,所以G2=F2+F支持=18N

5.D与第1题类似,设物体与地面摩擦力为f,左图为定滑轮,F1=f,中图为动滑轮,F2=12f,右图也是动滑轮,但是用法不同,但是由动滑轮的规律:

动滑轮中心承受的力等于两端绳子的拉力之和,或者是其中一端绳子的两倍。

所以F3=2f。

6.动,上,26,4如上题,动滑轮中心承受的力所挂物体与本身重力之和,算拉力时要算上滑轮A的重力2N。

7.4,22,40分析方法与第3题类似,加上动滑轮的重力。

8.60N,30N,20N第一个为定滑轮,两端绳子拉力相等,第二个滑轮组,起点在定滑轮上,有2段绳子分担物体重力G,第三个起点在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分担。

9.10与第3、第7题类似。

10.15,14把两个定滑轮遮住,左图有5段绳子分担重力G(方向都向上,与重力G相反),右图有4段绳子分担。

F

F

11.如图 12.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