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7132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12套.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112套

江西省奉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遒劲(jìng)绯闻(fěi)刀俎(zǔ)图穷匕见(bǐ)

B.塑料(shuò)屏息(bǐng)吐哺(pǔ)忸怩不安(ní)

C.青荇(xìng)笨拙(zhuó)叱骂(chì)痛入骨髓(suí)

D.创伤(chuāng)渐染(jiān)说服(shuō)将(qiānɡ)子无怒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正值豆蔻年华的宝玉在温香软玉的包裹中,虽有着几分富家公子的任性,但作者着笔更多的还是他对女性的关注、尊重和更为深广的生命意识。

B.历来人们都称颂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我认为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理解“刺秦”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C.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

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D.大堰河逢人便夸赞自己的儿子,就连做梦也情不自禁地盼望儿子得到幸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

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人“网虫”的人数激增。

C.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九州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D.“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到底去不去?

我的小姑奶奶。

”爸爸对着眼睛看着电视、嘴里嗑着瓜子、双手玩着手机的女儿吼道。

B.“十•一”旅游黄金周,天气宜人。

南昌绳金塔的庙会、婺源的“古装穿越”“秋收运动会”等活动都赢得了不少人气。

C.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等,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D.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考在一种奇怪的现象:

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9分,每小题3分)

为汉语的处境忧心不平

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

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

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

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

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

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托福成绩考试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

诗人余光中说得好:

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

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语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退。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

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

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7.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的一项是()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8.对“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

B.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

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

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9.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

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我们可以乐观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虽然全球“汉语热”不断升温,我们的后人也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汉语危机”不断的呼声却使我们不能尽展欢颜。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题3分,共9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

“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杨喜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乃自刎而死。

10.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壁:

营垒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

跟随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罪:

过错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

遭受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B.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以其无礼于晋

C.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D.项王瞋目而叱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古诗文阅读(共20分)

13.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每小题4分,共12分)

(1)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2)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1]。

[1]渔阳:

本为秦代郡名,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及以东各县,治所为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

据《史记·陈涉世家》,秦二世元年,发闾左谪戍渔阳。

后因以“渔阳”称代征戍之地。

(1)这首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

(4分)

答:

(2)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

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

(4分)

答:

五、默写(注意:

5题限选4题。

每空1分,共8分)

(1)真的猛士,         ,          。

(2)又前而为歌曰:

“      ,     !

(3)女也不爽,      。

士也罔极,     。

(4)呦呦鹿鸣,。

,鼓瑟吹笙。

(5)      ,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21分)

荆轲塔断想

柴福善

荆轲塔,在河北易县荆轲山上,后人为纪念荆轲而建。

  当初,周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都于蓟,即今北京房山琉璃河,世称燕上都。

后迁都易水之滨,为燕下都,都城长达十几里,居战国都城之首,世事沧桑,今也只存断壁残垣,任凭野草掩映,风雨剥蚀,荒台下落日,山水有余情了。

想燕昭王励精图治,招贤纳士,修筑黄金台,从而使燕国由弱而强,终于战败齐国。

千年来,李白来此凭吊,特作《古风》: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谁知笔锋一转: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不免以古思己,有些哀怨了。

  其时,秦统一天下,已大势所趋,太子丹凭借荆轲一介武夫,刺杀秦王,就想保住江山社稷,太异想天开了。

而荆轲带秦舞阳赴咸阳,舞阳色变震恐,荆轲展图现匕,行刺未果,命丧殿上。

读《史记》刺客列传,总觉司马迁笔下有些演绎。

难怪,史书本身就是断简残篇,过去的历史是无法原本再现的。

  荆轲未刺死秦王,即使真刺死了,马上就会有另个秦王站出来,区区燕国依然要亡的,天下依然要统一的。

这么说,我无意否定荆轲的英雄壮举,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可以荆轲为代表。

而这一壮举,令后人景仰,尤其在易水河边,太子及宾客皆以白衣冠送,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歌流传至今,当地人谈此,竟念出续句: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

”易县今有白虹村,传说因荆轲仰天呵气,直贯夕阳,化成一道白虹,见者称异而得此村名。

  我们常吟咏英雄壮举,其实还有个尾声:

那击筑相送的高渐离,后变名姓为人庸保,因善击筑受秦始皇召见,识出,秦惜其技艺,赦免一死,乃矐其目(即用马粪熏炙使其失明)。

后在演奏时,以铅置筑中,举筑扑击秦皇不中被诛。

荆轲一样的英雄,历史不应该忘记。

  我来时,天蒙蒙细雨,怎奈山路湿滑,不便车行,只得在车中远远地凭窗而望:

塔高十三层,每层八隅悬有风铎,微风摇动,清脆悦耳,声传四野。

幽幽地,耳畔似有所闻。

16.文章第一段以一句成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4分)

 

17.联系李白《古风》内容,请你想象一下,当年李白作《古风》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4分)

 

18.作者是否赞同太子丹让荆轲刺秦王?

你从哪几句原文看出来的?

作者赞同什么?

(7分)

 

19.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围绕荆轲塔进行了哪些断想。

(6分)

 

七.(65分)

20.语言综合运用(15分)

观察下图,把它想象为某种常见的事物或情景(如日升日落,彩虹凌空或隧道拱桥,凉帽帐篷等),然后拟定一个以该事物或情景为内容的标题,并加以描写,不少于200字。

要求:

(1)以描写为主,运用烘托手法突出主体内容

(2)必须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精炼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这是包含忧伤的泪光。

张韶涵在《你的泪光》中唱道:

“我应该是带着爱的希望,快乐的为你飞翔,不想再将伤心绑在身上,回应着你的泪光,我有个愿望,只想快乐不想悲伤,眼泪我会擦干,只留幸福在我脸上……”这是追求阳光般温暖快乐的泪光。

泪光中折射着行为的价值,泪光中蕴涵着人们对生活的种种体会。

不同境遇的人看到他人的泪光体会各不相同。

而对泪光蕴涵的意义的理解,则是人与人沟通理解的一种重要方式。

请以“你的泪光”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立意自定,

角度自选,

不少于700字。

 

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2.C(项羽在垓下时候有八百多人,过淮河后只剩下一百多人。

20.参考例文:

光头别躲

我们班同学小李,人称光头李。

不知为什么他的头上是寸草不生,在太阳映照下光亮如镜,同学们一个劲“光头”“光头”地喊,使他自卑不已。

一日,老师叫他上讲台朗诵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乡愁,余——光——”一个“光”字刚读出口,同学们就笑开了。

光头李顿时涨红了脸,躲在讲台下抹眼泪,只露出半个光光的脑袋。

老师在一旁教育大家要尊重同学,同学们也表示不喊他外号了。

瞧,那半个脑袋正从桌下向上升呢!

小李破涕为笑了……

一顶旧草帽

夕阳西下,晚霞的余晖染红了大地,也染红了眼前一片高粱地。

远处的村庄已升起了炊烟,倦鸟也正在归林。

可就在那片高粱地里还有一顶草帽在移动。

那是一顶退色并破了边沿的草帽,一顶历经沧桑的草帽,一顶留传了三代的草帽。

很快万籁俱寂,惟有那“草帽”还在田间饱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酸。

汗水从帽檐下沁出,浸透了它主人的衣裳,滴落在锄把上,也滋润了脚下这片肥沃的土地。

这就是咱们心中的劳动者,一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的草帽。

半轮月

夜空,挂满了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天边的云儿镶上了一条银白的边,月亮像一个新娶的媳妇,羞答答地躲在后面。

渐渐地,它开始撩起薄薄的面纱,先是露出一线,如银丝一般。

忽儿,银线渐宽,如柳叶,如娥眉;一眨眼,已经露出了半张圆脸,像美玉一般皎洁明亮。

虽不是满月,却把银辉洒满人间。

我望着那半轮月,心想,此时该有多少游子盼着月圆人更圆啊!

天涯孤冢

这是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也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

没有野花,只有枯草;没有落叶,只有漫无边际的碎石和黄沙。

孤单的,一座小小的冢。

略略隆起的土堆,光秃秃的,仿佛连杂草也不愿寄居于此。

这是一位无名英雄,还是一个寻常百姓?

孤零零地,在这望断天涯的地方,是沉睡,还是守望?

21.[写作导引]

这是一个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的作文题,也很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在审题过程中,对“你”的理解是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你”既可以指具体的某一个人(包括身边的人,近到老师、家长、同学,远到国家领导人、各界名人;也可是古代和近代的历史人物,或者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等等),也可以指某种动物或者植物,采用拟人手法,借它的泪光写某种社会现象,反映社会中的一些问题。

“泪光”中是喜悦还是悲伤,是激动抑或感怀,林林总总,尽在“泪”中。

根据提示,写成记叙文或者散文是较容易完成的,写某些人或物的泪光,从而写出泪光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交融。

但如果想得高分,还需要在思想和内容上加强深度和广度,使其具有更广泛地社会意义。

附:

文言文参考译文

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刘邦的汉军和诸侯兵又层层包围上来。

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

“难道汉军完全取得了楚地?

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

”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

有美丽的虞姬,一直受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

这时候项羽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

“力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

骓马不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

”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

项羽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流眼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

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

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

“往左边走。

”项羽往左走,就陷进大沼泽地中,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

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项羽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

“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打了七十余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未失败过,因而能称霸,拥有天下。

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过错啊。

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过错。

”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

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在后面追赶项羽,项羽瞪大眼睛呵斥他,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

这时候,项羽就想东渡乌江。

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

“江东虽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希望大王急速过江。

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

”项羽笑道:

“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

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纵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让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

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羽难道内心没有愧吗?

仅项羽一人就杀死了数百人。

项羽身上受了十余处伤,最终自刎而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