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6526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38套.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138套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其中第Ⅰ卷共29分,第Ⅱ卷共121分,满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29分)

一、基础知识(共14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他这人很有意思,喜则开怀大笑,怒则切齿拊心,悲则发上指冠,乐则得意而忘形。

B.许多经济专家指出,皖江城市电子商务带发展论坛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论”完了就走,而是要通过论坛达成共识,搭建平台,最终变成实体的项目。

C.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的出。

D.近几个月来,国家有关部门开始联手,严厉打击在金融市场上翻云覆雨的“资金贩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在以“绿色唱响”为主题的公益演出活动中,壮观的场面、强大的阵容和超凡的歌声引来大量观众驻足围观;选手们带来的精彩表演赢得的阵阵掌声和叫好声不绝如缕。

B.他顿时觉得一股怒气涌上心头,憋闷异常,他彻底明白了,自己是被人家投闲置散,高高挂起了!

能享受现在这种待遇,还是人家给了很大的面子呢。

C.记者看到,在几家大型卖场,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热销的半大不小的商品,商场不给送货,消费者买后需自己搬回家去。

D.事故发生后,省市主管领导风尘仆仆连夜赶来,下车伊始,就来到事故发生现场,立即投入救援指挥工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其消费潜力不言而喻。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表示,要查处部分地区加油站超价销售或变相涨价等价格违法。

D.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狭小的心胸,一块小坷垃就会让其堵塞窒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尤其是不易磨损的精神上的山岳、湖泊与森林。

①而人生的美丽与否

②才能容纳众多的山岳、湖泊与森林

③如果人生的价值是可以衡量的话

④恰恰就在其一望无际、丰富多彩上

⑤那就看谁能在生命的旅程中创造更多更高的山峰和更多更大的湖泊与森林

⑥只有博大、宽厚的胸怀

A.③④⑥②①⑤     B.①④③⑤⑥②

C.⑥②①④③⑤D.③④①⑤⑥②

5.下列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叔父)沛公起如厕(去,往)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刻毒)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

)其意常在沛公(意图)是寡人之过也(过错)

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亡去不义(逃跑)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D、度我至军中(估计)吾其还也(表商量的语气,还是)以乱易整(代替)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6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

“甚急!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

“此迫矣!

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为何者?

”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

“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

“壮士!

能复饮乎?

”樊哙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

通“纳”,让……进去

B.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故:

特意

C.窃为大王不取也为:

D.此亡秦之续耳续:

后继者后续者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①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②愿得樊将军之首以献秦

C.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②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D.①因招樊哙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手总是软的,总是于心不忍。

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辩,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

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而抬举了项羽一番,难怪项羽愿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9分)

巨鹿之战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

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①。

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

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②。

高考资源网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

项羽曰:

“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曰:

“不然。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③;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故不如先斗秦、赵。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因下令军中曰:

“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

天寒大雨,士卒冻饥。

项羽曰: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

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

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

“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支吾④。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注:

①巨鹿城:

古县名,治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

②卿子冠军:

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

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

③承其敝:

承,趁;敝,疲惫。

④支吾:

抵抗。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胜则兵罢      罢:

通“疲”,疲惫

B.故不如先斗秦、赵斗:

使……相斗

C.立羽为假上将军假:

假扮

D.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壁:

营垒,军营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项羽有勇有谋的一组是(  )(3分)

①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 ②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③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 ④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 ⑤项羽为鲁公,为次将 ⑥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A.①②③B.②④⑥

C.②③④D.④⑤⑥

解析:

①③是项羽杀宋义的原因,⑤是楚王任命项羽为鲁公,为次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出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高考资源网

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

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

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会,“久留不行”,所以项羽杀了他。

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侯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地臣服。

第Ⅱ卷(主观题,共121分)

注意:

请将以下各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不要在试卷上作答。

三文言文翻译

13

(1)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6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16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4这首诗的前二句写了怎样的春景?

对下文写情有什么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抒发感情能突破常理,结合诗歌的后二句加以赏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名句默写(5分,每小题一分。

1,荆轲和而歌,。

(《荆轲刺秦王》)

2,,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

3,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桃花源记》)

5,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沁园春长沙》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何兹全:

一个时代的结束

2011年2月15日20时,101岁的史学泰斗、教育家何兹全先生,在北京二炮总医院驾鹤西去。

作为当年史语所最后一位老人,何兹全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我生的时代,是世界、中国千载不遇的大变动的时代,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何先生曾说,“我是‘幸运’的,也是‘悲剧’的。

去年此时,我曾去北师大红楼访问何兹全先生。

我清晰地记得,何先生坐在电视机前,看冬奥会滑雪比赛的情景。

那天刚下过一场雪,何先生颇有兴致,想去外面看雪景。

他的学生——北师大历史系教授宁欣推他出去,摄影师还给他们拍了照。

我还记得,那天何兹全先生给我们讲述过往的人事。

平淡的语气,去除了一切跌宕起伏与惊心动魄。

何先生几乎经历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所有动荡,他本人也与中国现代史上很多重要人物有过交往。

他曾给投靠汪精卫的陶希圣写信:

“在重庆百万大军的基础上,对日本人才有和可谈;离开重庆,就只有投降,没有和平。

”1950年回国之前,胡适曾和他谈起国内对他的批判:

“国内这些人写的文章,其实不是真的在批判我,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一点我心里是清楚的。

”高考资源网

何先生的学生苏小华说,何先生上课总是天马行空。

本来是在谈“魏晋封建说”、“亚细亚生产方式”等问题,谈着谈着,就谈到伊拉克战争、非典、东北亚的国际形势、国民党的历史,或者就谈到胡适、傅斯年、何柄棣、启功去了。

“何先生跟他们亲自交往过,见解往往不同流俗。

”苏小华说,“比如,他说启功先生是道家,是庄子的道,不是老子的道。

先生将这句话讲给启功之后,启先生说,我以后就管你叫哥了,这个哥叫得有点晚。

”尽管何先生一生中的朋友形色各异,但他一直中间偏左,为人处事也始终保持中庸的态度——进步,但不过激。

这是何先生一生的写照。

“那时,讲课最受欢迎的是胡适、傅斯年、陶希圣和钱穆,不仅讲课生动,而且见解独到,”何兹全说,“老一代的学者,学问基础都很扎实,前四史、十三经都可以背诵。

傅斯年引用古书,要找出处,就整篇整篇地背诵,背完这篇,又背另外一篇。

学术上,何兹全受陶希圣的影响很大,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国农民战争》和考茨基的《基督教之基础》则让他接触到了辩证法和唯物论。

1944年何兹全进入史语所。

史语所由傅斯年于1928年创办,是当时中国最权威的学术机构,集中了陈寅恪、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李济、董作宾等一批学者。

晚年,何先生回顾自己一生的学术之路时曾说,史语所的经历奠定了他一生学术研究的基础。

当年,傅斯年、陶希圣等人迁往台湾,爱国心切的何兹全却放弃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职位,回到大陆,落户于北师大历史系。

1950年,他写出《汉魏之际社会经济的变化》一文,与毛泽东所倡导的“封建制度自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三千年左右”的论点相距甚远。

尽管如此,他还是继续写出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正式提出“汉魏之际封建说”。

高考资源网

不久,史学界就开始了对魏晋之际封建社会说的批判。

“文革”开始,何兹全被贴上“特务”和“反动学术权威”的标签。

1970年,他被分配到临汾干校劳动两年。

经历了“文革”的风雨,何兹全不再与人争辩,埋头于自己的学问。

1989年,标志他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中国古代社会》出版了。

这部书的主旨思想,发端于北大求学期间,历经半个多世纪,终于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

此时的何兹全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

10年前,在《九十自我学术评述》里,何兹全写道:

20世纪30年代初学写文章,到现在已近70年。

回头看看自己的成就,虽然有时也曾“骄傲”、“委屈”,但基本上大多时间还是虚心和甚或心虚的。

客观、公平地评估自己的一生,有四字可用:

“贫乏”但不“浅薄”。

如今,这位谦逊的老人走了,留下的是一套六卷本的史学著作集。

(节选自《南方人物周刊》)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去世前一年,作者去看望何兹全先生时,他的身体还一直不错,在电视里看过冬奥会滑雪比赛之后,颇有兴致地去外面看雪景。

B.何先生上课总是天马行空,往往讲到一个问题,就会联系到国际、国内过去或现在发生的一系列大事,甚至联系到个人。

C.学术上,何兹全受陶希圣的影响很大,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从陶希圣那里学到的。

D.1950年,他写了一篇文章,与毛泽东所倡导的论点相距甚远。

后来,他不顾史学界对魏晋封建说的批判,还是继续写出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

E.何先生静心研究学问,历经半个多世纪,终于完成《中国古代社会》这部他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2)何先生曾说,“我是‘幸运’的,也是‘悲剧’的。

”你是怎么样理解这句话的?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说文章画线句子“先生将这句话讲给启功之后,启先生说,我以后就管你叫哥了,这个哥叫得有点晚。

”的作用是什么?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题(10分)

18.将下列文字所提供的信息,按事情的进程写成三个短句。

学者专家们通过论证,证明了许多人对铁道部工程人员提交的关于利用现有铁路在京沪杭间全面提速的可行性报告进行分析后得出的不同结论是不科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0个字,标点符号不计在内。

)(5分)

据新华社报道,文化部在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通知中作出新规定:

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必须由其监护人陪伴;未成年人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每日8时一20时进入“网吧”,在线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不得容留未成年人夜间在“网吧”上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20.请以“选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写人叙事的文章。

要求:

明确立意;运用细节、环境等描写手法;详略得当;主旨明确;字迹工整。

 

2013~2014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答案:

A2答案:

B投闲置散:

置于闲散职位。

谓不被重用。

3答案:

B解析:

A项,最后一句三重否定,不合逻辑;C项,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违法”后加“的行为”;D项,句式杂糅,删去“围绕”,或删去“以”和“为中心”。

4答案:

C解析:

根据语句结构内容的联系及关联词的搭配作选。

5答案:

D(A项①告辞,②拒绝;B项①召见,②表示被动;C项①把……当做边邑,②浅陋的;D项都是“谢罪”。

)6答案:

C7答案:

C8答案:

B9答案:

A10答案:

C解析:

假:

暂时代理。

11答案:

B12答案:

C解析:

A.此句是宋义骂项羽鲁莽的话。

B.此项是宋义的话,“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也是无中生有。

D.“诸侯的军队”是楚军的盟军,“臣服”也不对。

高考资源网

13答案:

(1)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兵却徇私情,这不是国家的大臣。

(恤:

体恤,顾念。

徇。

社稷。

否定判断句。

一点一分。

句意一分。

共5分)

(2)这时,楚兵为诸侯军中最强大的。

(是时,冠,句式,以及句意各一分。

共4分)

(3)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他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若,舍,东道主,行李,乏困,以及最后一句,一点一分,错一出减一分,满分6分)高考资源网

(4)众大臣大惊,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臣们全都失去了他们的常态。

(卒,不意,尽,度,以及句意各一分,满分5分)

14这首诗的前二句写了春草丛生、柳丝飘拂、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生机盎然的春景。

(2分)作用是从反面衬托出(2分)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2分)

15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

(2分)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拟人手法,构思新奇,曲折巧妙。

(3分)

16略17实用类文本答案:

(1)CD(选对一个得3分,选对两个得5分。

)解析:

C.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从恩格斯等人那里学到的。

D.事件先后顺序不对,先写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而后魏晋封建说受到批判。

(2)①何先生所生的时代,既是世界、中国千载不遇的大变动的时代,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

②何先生是幸运的,他几乎经历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所有动荡,但最终幸运的活下来,而且他本人也与中国现代史上很多重要人物有过交往,他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个见证。

③悲剧体现在:

一生经历太多动荡,影响学术研究。

(每点2分,共6分。

)(3)①为了论证何先生跟很多大人物都亲自交往过,并且见解往往不同流俗。

②说明何先生对启功的看法非常准确,启功很佩服,有“相识”恨晚之感。

(每点2分,共4分)

18答案:

铁道部工程人员提交了关于利用现有铁路在京沪杭间全面提速的可行性报告;

许多人对这一可行性报告进行了分析后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学者专家们通过论证证明了这种不同的结论是不科学的。

(一句2分,两句3分,三句5分。

顺序错误减2分。

信息缺少一处减1分)

19答案:

文化部作出规定,未成年人出入“网吧”将受限制。

(文化部,规定,未成年人,出入网吧,受限制各占一分,意思对即可。

共5分。

)点拨:

1.未能很好地注意信息筛选的层次。

有的学生可能会概括成“文化部出台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新规定”而忽略了这条新闻重要的内容。

2.概括用语的表达不够恰当和通顺。

有的学生可能会在如何概括“规定”的三项主要内容上遭遇困难,或有遗漏,或出现病句。

文言文参考译文:

章邯击败了项梁军队以后,就以为楚国的兵力不足以忧虑,于是引兵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兵。

这时,赵歇作赵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任相国,都逃进了巨鹿城。

楚王召见宋义,与他议事,非常喜欢他。

因此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出兵救赵。

其他将领都为宋义部属,号为卿子冠军。

行军到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再前进。

项羽对宋义说:

“我听说秦军在巨鹿围住赵王,我们应该尽快带兵渡过黄河,楚军攻打他们的外围,赵军在里面响应,必定可以击破秦军。

”宋义说:

“不对。

现在秦国进攻赵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