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7998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知识点1:

营养素

食物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六大营养素。

拓展延伸 1.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属于无机物。

2.蛋白质、多糖、油脂在人体内一般不能被直接吸收,需经消化才能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物质,蛋白质、糖类和油脂是能够给人体提供能量的三种营养素。

【例1】人的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需要能量,下列物质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无机盐       B.水       C.糖类       D.维生素

知识点2:

蛋白质

蛋白质

蛋白质

错误警示  食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水产品,不但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残留的福尔马林还能使消化道内的蛋白质变性而危害人体健康。

拓展延伸  1.CO的中毒机理,一氧化碳也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约是氧气的200~300倍。

只要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达到千分之一左右,就可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一半左右结合成一氧化碳合血红蛋白,人便会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2.蛋白质被灼烧时,产生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羊毛、蚕丝等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利用灼烧的方法将其与化学纤维进行区别。

3.消化的过程:

人们消化吸收食物就是靠酶的催化作用完成的。

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余下的淀粉由小肠中的胰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的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

4.蛋白质受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等)和化学因素(如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如酒精、甲醛等)的作用,其结构被破坏,从而失去生理活性,这种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

【例2】 下列属于蛋白质类食品的是(  )

A.米饭       B.鸡蛋       C.黄瓜      D.菜油

知识点3:

糖类

1.糖类的组成

糖类是一种高能量的物质,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物生命活动中的主要能源,如淀粉、葡萄糖等。

2.糖类(见表1)

表1

物 质

化学式

物理性质

用 途

来 源

淀粉

(C6H10O5)n

白色粉末,部分溶于

水,没有甜味

人体主要营养物质,

葡萄糖的主要来源,

酿酒

谷物、植物块茎,大米、

面粉、玉米、土豆

葡萄糖

C6H12O6

白色粉末状固体,

能溶于水,有甜味

人体从事各种活动及

维持体温的能量来

源,可制酒精

植物光合作用可生成,

淀粉在人体内水解可

生成,血糖中含有

蔗糖

C12H22O11

白色晶体,易溶于

水,有甜味(比葡萄

糖甜)

食品的甜味剂:

制白

糖、冰糖、红糖

甘蔗、甜菜

易错警示  1.富含糖类的食品如大米、面粉、玉米等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否则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2.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有甜味的也不一定是糖,如甜味添加剂木糖醇不是糖。

拓展延伸  1.淀粉的检验:

淀粉遇碘呈蓝色,可用碘水(或碘酒)检验。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

6CO2+6H2O

C6H12O6(葡萄糖)+6O2。

生成的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3.人类所摄取的蔗糖和淀粉等必须先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葡萄糖可不经过消化过程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因此体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补充营养。

【例3】 葡萄糖(C6H12O6)供给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所需要能量的反应可表示为:

C6H12O6(葡萄糖)+6O2

6CO2+6H2O+能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医疗上可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输液以补充能量

B.葡萄糖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

C.葡萄糖氧化产生的CO2如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则血液的pH将增大

D.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较,CO2和H2O的含量增加了

知识点4:

油脂

 

油脂

 

拓展延伸 1.淀粉属于糖类,人体摄入过多糖类或脂肪均会“发胖”。

多余糖类在人体内也会转化为脂肪。

多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消耗脂肪。

2.完全不摄入脂肪,可导致人体四肢乏力,面容消瘦,不能盲目“减肥”,否则会影响健康。

 【例】 在全球性减肥热潮中,脂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甚至“谈脂色变”,身上的脂肪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种看法科学吗?

请说说你的观点。

答案:

不科学。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能为身体提供热量。

在正常情况下,人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它能为人体提供日需能量的20%~25%,是重要的供能物质。

同时它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起到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因此应每天吃点含脂肪的物质,否则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知识点5:

维生素

 

维生素

 

易错警示  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不同于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既不能给机体提供能量,也不是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但在人体中的作用很大。

拓展延伸  1.维生素属于有机物,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

2.维生素C能溶于水,易被氧化而破坏,食用凉拌蔬菜可以获得较多的维生素C。

【例4】 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少但又有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且大多数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的是(  )

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维生素

知识点6:

均衡营养、保证健康

为了人体的正常活动和健康,我们每天都要进食种类不同、分量适当的食品,既在热能和营养素上达到生理需要量,也在各种营养素之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的平衡。

即均衡饮食,健康保证。

【例5】 我市从今年春季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计划,表2是某校为学生制定的营养中餐食谱:

表2

主食

米 饭

副食

花生米、炒牛肉、清蒸鱼

饮料

牛奶

从营养学角度考虑,食谱中缺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用你所学的知识,建议学校应增加的食物是(  )

A.麻辣豆腐      B.清炒鸡蛋      C.凉拌黄瓜     D.红烧排骨

考点1:

能根据标签中提供的内容判断物质所提供的营养素

  【例1】 某种营养素补充剂的标签如图所示。

[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大豆油、明胶……

[功效成分及含量]每100g含:

钙20.3g:

维生素D0.28mg

[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品,不宜超过推荐量或与同类营养补充剂同时食用

(1)标签中的“钙20.3g”,这里的“钙”是指     (填字母)。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2)该营养素具有补钙功能,同时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写出一种即可)。

 

(3)淀粉是人们食用的最主要的糖类,由于淀粉能与碘作用显     色,因此常用碘水(或碘酒)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4)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人如果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鱼会危害身体健康,其原因是     。

 

考点2:

营养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2】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可溶于水,具有酸性,且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

 

  A.食盐      B.纯碱      C.硫酸钾        D.苛性钠

(2)你认为,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的维生素C?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知识点1:

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

1.人体中主要元素的种类及含量

组成人体的元素有50多种,其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具体含量见表1:

表1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O

C

H

N

Ca

P

K

S

Na

Cl

Mg

质量分数/%

65.0

18.0

10.0

3.0

2.0

1.0

0.35

0.25

0.15

0.15

0.05

2.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1)氧、碳、氢、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

(2)钙、磷、钾、硫、钠、氯等几十种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3.人体中元素的分类

(1)人体中含量较多的一些元素(如表2),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超过0.01%,称为常量元素。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O

C

H

N

Ca

P

K

S

Na

Cl

Mg

(2)在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一些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如表12-2-3是人体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Fe

Co

Cu

Zn

Cr

Mn

Mo

F

I

Se

易错警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2.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虽然很少,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很大,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但任何物质的摄入都应适量,少了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多了还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例1】 纯净水不宜长期饮用。

因为天然水中含有硒等元素很难从食物中摄取,而在制取纯净水时,硒等元素也被除去了。

硒是人体必需的(  )

A.蛋白质      B.微量元素      C.稀有气体元素      D.维生素

知识点2:

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些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见表4。

表4

元 素

人体内含量

对人体的作用

成人适宜摄入量

(每天)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2kg

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800~1200mg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元 素

人体内含量

对人体的作用

成人适宜摄入量

(每天)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80~120g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的K+和Na+各自保持一定的浓度,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体液恒定的pH

2000~2500mg

缺钠会引起肌肉痉挛、头痛等;过量会引起水肿、高血压、贫血等

每人每千克

体重含钾2g

2000~2500mg

缺钾会引起肌肉不发达、心律不齐等;过量会导致恶心、腹泻等

4~5g

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20~25mg

缺铁会引起贫血,长期大剂量服用会引起中毒

2.5g

影响人体发育

15.5~19mg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14~21mg

有防癌、抗癌作用

50 μg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25~50mg

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

150 μg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2.6g

能防治龋齿

1.4mg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

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巧记速记  缺铁易贫血、缺钙骨疏松、缺碘脖子大、缺锌发育迟、缺氟生龋齿

拓展延伸  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的物质。

如在食品中添加含钙、锌、碘、硒、锗的化合物,或制成补钙、补锌等的保健药品或制成加碘食盐、加铁酱油等来增加人们对这些元素的摄入量。

【例2】 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畸形的是(  )

A.铁             B.氟            C.钙              D.锌

考点1:

根据药品或食品的标签进行有关问题的解答

【例1】 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

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    mg。

 

(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

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

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    g。

 

考点2:

从利与弊两个角度认识微量元素摄入量

【例2】 表5摘录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

表5

项 目

溴化物

碘化物

硅酸

溶解性固体

指标(mg/L)

≥0.20

≥0.20

≥0.20

≥0.01

≥1.0

≥0.20

≥25.0

≥1000

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表中的锂、锶、锌、硒在这里是指     (填“元素”、“分子”或“原子”)。

 

(2)饮用天然矿泉水对人体健康有益,原因之一是矿泉水的pH与人体血液的pH相似。

已知某种矿泉水的pH为7.2~7.5,该矿泉水的酸碱性为(  )

A.强酸性        B.弱酸性        C.强碱性       D.弱碱性

(3)有人说:

“矿泉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越多越好”,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

谈谈你的看法。

                         。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知识点1:

有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一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1)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

(2)大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而且容易燃烧;(3)大多数有机物不易导电,熔点较低。

3.有机化合物的数量:

有机物中除含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氯、氮、磷等,分子中含有的多个碳原子之间互相连接形成碳链或碳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就不同,也因此使得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如乙醇、葡萄糖等,称它们为小分子;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如淀粉、蛋白质等,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为有机高分子。

【例1】 在日常生活中,碘盐、味精、蔗糖、淀粉、植物油、小苏打、食醋等物质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你对此判断的依据是    。

 

答案:

味精、蔗糖、淀粉、植物油、食醋;碘盐和小苏打;除个别情况外,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均是有机物

点拨:

判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一般标准是看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元素,但要注意CO、CO2、H2CO3及碳酸盐等特殊情况。

知识点2:

有机高分子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

 

2.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1)塑料

(2)合成纤维

(3)合成橡胶

易错警示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它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

纤维有合成纤维(如涤纶等)和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等)等;橡胶分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如橡胶树产生的橡胶)。

拓展延伸  1.具有热塑性的高分子材料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能制成薄膜、拉成丝或压制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用于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

2.某些纤维燃烧现象的比较见表1:

表1

纤维种类

燃烧情况

气 味

灰 烬

棉纤维

易燃、直接燃烧

烧纸的气味

灰色、细而软

羊毛

起泡成球,不延续燃烧

烧焦羽毛的气味

黑褐色小球,易碎

合成纤维

先熔化再燃烧或边熔化边燃烧

特殊气味

黑色或褐色硬块

【例2】 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

小明燃烧棉花、羊毛、涤纶三种纤维得到表2所列气味:

表2

纤维编号

灼烧时的气味

特殊气味

烧纸气味

烧焦羽毛气味

则棉花、羊毛的编号分别为(  )

A.①②       B.③①       C.②③       D.无法判定

知识点3:

“白色污染”的问题

一些塑料制品的废弃物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最严重的是食品包装袋、原料包装袋的废弃物。

由于它们是一种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因而造成的危害很大。

塑料制品除少数可回收利用外,大部分被焚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污染大气,危害健康;残留在土壤中的塑料制品难以降解,使土壤板结,耕种困难;“白色污染”也会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

另外,塑料制品易被动物误食,使动物染病或死亡。

2.消除“白色污染”的方法

(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拓展延伸  常见的塑料名称、代码与对应的缩写代号,见表3:

表3

塑料名称

聚酯

高密度聚乙烯

聚氯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聚苯乙烯

其他

塑料代码

01

02

03

04

05

06

07

塑料缩写代号

PET

HDPE

PVC

LDPE

PP

PS

Others

【例3】 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大部分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如图1所示。

图1

(1)请结合图说出“白色污染”的危害           。

 

(2)对此情况,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考点:

服装标签与化学、生活知识的综合

【例】 图2是某服装标签,仔细阅读后可知(  )

 洗涤说明

一、小心手洗

二、不可氯漂

三、蒸汽熨烫

四、常规干洗

五、悬挂晾干

规格:

165/88A

货号:

面料:

 羊毛  100%

里料:

 棉  100%

图2

  A.该服装不可水洗              B.熨烫时温度越低越好

C.该服装面料为天然纤维          D.市售洗涤剂均可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