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8428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人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23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和练习Word格式.docx

斗争矛头:

指向。

3、核心思想:

(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崇尚人性;

发对教会提倡的,抨击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冒险)

4、主要成就

(1)文学:

但丁(先驱):

长诗《神曲》,率先对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薄伽丘:

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彼特拉克:

《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

(2)美术: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与、合称为“美术三杰”。

(3)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哈姆雷特》

5、影响

(1)把人和人性从封建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对推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直接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二、宗教改革(时间:

1、导火线(直接原因):

罗马教皇在出售。

2、兴起

(1)序幕:

1517年,发表《》。

(2)主张:

“”、“”(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3、影响

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第7课启蒙运动(时间:

1、爆发的原因

经济:

西欧进一步发展

政治: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科学:

自然科学的发展,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2、内容

1.核心:

(指人自己,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2、主要内容:

提倡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

三、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伏尔泰(法):

①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③主张“天赋人权”;

④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代表作:

《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2、孟德斯鸠(法):

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②提出了“”的学说;

(内容:

立法权属议会,行政权属国王,司法权属于法院,三者互相独立,相互监督。

意义:

奠定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理论基础。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代表作:

《论法的精神》

3、卢梭(法):

“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

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但是不反对私有制;

《社会契约论》

4、康德(德):

(1)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2)主权在民;

(3)天赋人权;

(4)要自由,更要自律。

《纯粹理性批判》

四、理解启蒙运动的影响:

对欧洲的影响:

①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2)在启蒙运动的冲击下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对世界的影响:

①在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练习巩固

1、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

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

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

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2、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l票通过。

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

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

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A.伏尔泰:

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B.孟德斯鸠: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C.卢梭: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D.康德: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3、下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

事件

A.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B.社会思想呈现宗教化趋势

C.社会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D.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

意义

地理大发现

视野开阔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思想

宗教改革

否定教会权威

启蒙运动

理性精神质疑宗教

达尔文进化论

神学受到严厉考验

现代科学及教育发展

教会影响力减低

4、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西方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③孟德斯鸠——社会契约,民主共和④伏尔泰——君主立宪制,人生而平等

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

“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

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

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

”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D.使得神学思想逐步受到质疑与挑战

6、“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

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

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

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D.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7、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

路德辩论说:

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8、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说:

“瞧!

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

”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因信称义”

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D.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9、“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

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

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

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

它的思想在驰骋。

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知

10、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A.王权演变B.教权演变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D.市民权力变化

11、下面是某班学生在整理过去的错题中的一道。

题干,组合选项,正确答案分别如下:

()

根据选项及答案判断该题比较的应该是: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B.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

C.董仲舒新儒学和启蒙运动D.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12、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

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

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

13、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

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

“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

……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

”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化B.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

C.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D.都主张古典文化的复兴

 

13、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世界的共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

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

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2: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1)据材料1,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

(2)列举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

(3)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4)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家在促成社会变革的作用方面远远不及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分)

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1、四大发明及外传

西汉时出现,东汉蔡伦改进。

它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出现雕版印刷,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最初称作“司南”,出现于时期,北宋时应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中国古代发明。

唐末用于军事,北宋军事上广泛使用。

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1)造纸术:

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原先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2)指南针: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3)火药: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摧毁了欧洲封建堡垒

(4)印刷术:

推动了和,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数学

《九章算术》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以计算为中心的完整的体系

珠算

制作简单,价廉物美,运算如飞

天文历法

《》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浑仪

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授时历》

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它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农学

《氾胜之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业科学著作

《农书》

古代成就此卓著的四大农书之一

《农政全书》

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博采古今,吸纳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医学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学誉为“万世宝典”

《本草纲目》

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二、古代中国其他领域成就

3.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

中国:

重、重

西方:

  国别

项目  

中国古代科技

西方近代科技

科技内容

应用科学,是对经验的总结,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

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以实验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科技方法

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理综合,总结经验

注重理论分析,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

服务范围

农业为主

工业为主

发展趋势

明清进入总结阶段,发展趋于停滞

发展较快,日益与工业结合,形成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1.《诗经》

(1)内容:

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总集,收录了西周到____________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________、______

、______三部分。

(2)特点:

以________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________强。

(3)影响: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1)特点:

屈原以____________为基础,采用________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式________,易于表达情感,又称“_骚体_”。

(2)《离骚》:

想象奇特,具有____________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

3.汉赋

________华丽,________夸

张,内容丰富,表现出________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2)代表作:

西汉________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______》。

4.唐诗

(1)原因:

①唐朝________与________的社会环境。

②____________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讲究严格的格律,________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前期的诗歌开朗奔放、刚健清新;

后期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3)发展概况:

时期

代表诗人及作品特色

初唐

初唐的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人。

盛唐

①高适、岑参的________,写出了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

②孟浩然、王维的____________,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富于诗情画意。

③李白以____________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

④杜甫以____________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中唐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5、宋词

(1)原因

①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的繁荣。

②________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能适应____________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________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句子____________,便于抒发感情。

6、元曲

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______一起,合称元曲。

元曲大多____________,豪放飘逸。

代表:

____________《窦娥冤》、____________:

《秋思》

7、明清小说

(1)兴起背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领域手工业、商业繁荣,________________出现。

③________阶层壮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代表作品

①四大名著②其他:

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和讽刺小说《____________》等。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

(1)演变①起源:

汉字是世界上________的文字之一。

起源于“________”。

②成熟:

至________,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③演变:

汉字按照________、大篆、小篆、________、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演变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

2.书法

五种主要书体:

①篆书

②隶书

楷书——特点:

笔画详备,结构____________。

代表:

魏晋的钟繇、王羲之,唐朝的欧阳询、________、柳公权。

发展:

________楷书有定鼎之功,________楷书步入盛世。

草书——特点:

__________,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______。

________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东晋的王羲之、________,唐朝的张旭、________等。

行书——特点: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______价值,又具______价值,雅俗共赏。

东晋的________、唐朝颜真卿、北宋________、元朝________、明朝文征明等。

(细节点拨 涉及书法、书体特点内容的记忆较多,复习过程中可以图片为模本,结合特点记忆。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中国画又称国画,注重____________,追求“得意忘形”。

1.先秦时期

(1)远古:

彩陶画《____________》是其中的杰作。

(2)战国:

帛画,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2.秦汉时期:

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

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等。

3.魏晋时期

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2)代表:

东晋画家________留下了《女史箴图》《__________》等传世佳作。

4.隋唐时期

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________、________等外来美术风格。

展子虔的《游春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

这一时期,____________的壁画,更是盛极一时。

5.两宋时期

____________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

________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____________》。

6.元明清时期

士大夫的______成就最为突出。

文人画集文学、________、绘画及________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________,讲究借物抒情,追求____________。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________。

明代徐渭的《牡丹礁石图》等。

三、中国的戏剧艺术

1、________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2、京剧:

清___________形成徽汉合流,京剧出现;

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

民国以来逐渐走向世界。

京剧表演的内容主要是历史故事。

角色分为:

生、旦、净、丑四大角色。

练习:

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

“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实用B.重理论C.重民众D.重实验

2.“梨园”的引义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写就的《观云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在这里。

杜甫将“梨园”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

A.元曲B.乐舞C.杂剧D.京剧

3.有学者认为:

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

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

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京剧

4.在论及元杂剧时,明朝的王骥德感叹:

“(文人的贫穷)由天地开辟以来……俟夷狄立中华,于是诸词人一时林立。

”此话反映了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是

A.元代城市经济繁荣B.迎合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

C.文人贫穷地位低下D.继承发展了前代戏曲精华

5.欧阳修上疏说:

“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6、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

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

根据时间,A、B、C、D分别指的是哪几种字体()

A.A:

篆书;

B:

甲骨文;

C:

行书;

D:

草书

B.A:

B:

草书;

小篆

C.A:

D:

甲骨文

D.A:

小篆;

行书

7.电影《梅兰芳》真情演绎了国剧大师、绝世名伶梅兰芳先生的传奇人生。

下面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8.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  )

①毛笔、纸张 ②一叠印刷的书籍 ③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王羲之的《兰亭序》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③D.①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经典力学

1.背景:

(1)、____________运动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16世纪末17世纪初,伽利略发现了____________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____________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____________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建立:

(1)、提出:

1687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

物体运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3)、特征:

①以________为基础。

②以________为表达形式。

(这是近代物理学的突出特征。

3.地位及作用:

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后来,根据________________,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二、相对论的创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