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检验标准 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9286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检验标准 4.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手机检验标准 4.docx

手机检验标准4

手机镜片测试规范

目录TableofContents

1前言5

2范围5

3规范性引用文件5

4术语和定义5

5不良缺陷定义5

6手机测量面的定义7

7缺陷代码对照表7

8手机检验条件及环境的规则7

9IMD镜片的检验7

9.1IMD镜片的外观要求7

9.2硬度测试8

9.3耐化妆品测试8

9.4耐手汗测试8

9.5耐磨性测试8

9.6表面印刷、背面印刷的附着力测试9

9.7抗冲击测试9

9.8恒温恒湿试验9

9.9尺寸及配合检查9

10IML镜片的检验9

10.1IML镜片的外观检验9

10.2硬度测试10

10.3耐磨性测试10

10.4抗冲击测试10

10.5高低温环境试验10

10.5.1恒温恒湿试验10

10.5.2高低温存储试验11

10.5.3温度冲击试验11

10.6盐雾试验(只针对有蒸镀效果的IML镜片)11

10.7尺寸及配合检查11

11加硬片材切割镜片(蒸镀)的检验11

11.1外观检验11

11.2硬度测试12

11.3耐磨性测试12

11.4背面印刷的附着力测试12

11.5抗冲击测试12

11.6恒温恒湿试验13

11.7盐雾试验(只针对蒸镀效果的镜片)13

11.8尺寸及配合检查13

12注塑并加硬处理(背面印刷)的镜片检验13

12.1外观检验13

12.2硬度测试13

12.3耐磨性测试13

12.4背面印刷的附着力测试13

12.5抗冲击测试14

12.6尺寸及配合检查14

13玻璃镜片(包括镜面镜片)的检验14

13.1外观检验14

13.2硬度测试15

13.3耐磨性测试15

13.4背面印刷(或镀膜)的附着力测试15

13.5抗冲击测试15

13.6尺寸及配合检查15

13.7印刷或图案的外观要求15

13.7.1字符或标识的外观要求15

13.7.2大面积印刷的外观要求16

14摄像头镜片检验16

14.1透光率16

14.2其它要求16

1前言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在于规范生产手机的研发、试生产、IQC来料检验、QA增强性试验等各个阶段对手机镜片的检验。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机镜片的外观要求及性能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手机的镜片检验,并且适用于手机的研发、试生产、批量生产、IQC来料检验、QA增强性试验等各个阶段。

3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5不良缺陷定义

点缺陷

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手印

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异色点

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缩水

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硬划痕

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细划痕

没有深度的划痕。

飞边

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塑料废边。

填充不足

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原因,使融熔树脂无法到达模腔内的某一角落而造成的射料不足现象。

银条

在塑料件表面沿树脂流动方向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流纹

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

崩裂

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缺口

因外力作用将产品边缘碰掉一小块。

油渍

在产品表面所残留的油污。

气泡

由于原料在成型前未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气化而形成气泡。

凹坑

由于模具的损坏等原因,造成在平面上出现的高低不平。

彩虹现象

指透明区域在反光条件下出现彩色光晕的现象。

透明度差

指透明区出现模糊、透明度不佳的现象。

透光

印刷区域有漏印的部位,造成光线能从背面穿到正面,称为透光。

压印

模具内部有异物进入,造成注塑出来后镜片表面有凹坑。

镀坏

由于蒸镀工艺没有控制好,造成镀层表面颜色不均匀(发黑)。

冲墨

注塑过程中油墨被塑料冲走而造成图案的变形。

折皱

由于注塑过程中由于膜重叠而造成的。

包边不到位

由于膜在模具内放不到位或移位,造成膜包不位图纸规定的区域,所以在镜片的边缘区域露出基材。

IMD镜片

工艺:

薄膜-丝印-模具内注塑(只将油墨转印到镜片表面,薄膜从模具内流走),所以此镜片表面是一层油墨。

IML镜片

工艺:

薄膜-丝印-将薄膜放在模具内注塑,所以此镜片表面是一层薄膜,油墨夹在薄膜与塑料的中间。

加硬片材切割镜片(蒸镀)

工艺:

板材-加硬处理-切割成镜片-蒸镀-丝印,所以此镜片均是平板型的,没有弧度。

注塑加硬镜片

工艺:

注塑-加硬处理-背面丝印。

(有的镜片只是白片,背面没有丝印)。

玻璃镜片

工艺:

玻璃片材-切割-蒸镀-丝印。

手机测量面的定义

0测量面

手机上显示信息的重要区域,如镜片的信息显示区。

I测量面

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如镜片的非信息显示区。

缺陷代码对照表

缺陷代码对照表见表1。

表1缺陷代码对照表

代码

名称(单位)

代码

名称(单位)

N

数目(个)

D

直径(mm)

L

长度(mm)

H

深度(mm)

W

宽度(mm)

DS

距离(mm)

S

面积(mm2)

手机检验条件及环境的规则

a)距离:

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mm~350mm;

b)时间:

每片检查时间不超过10s(10s内检验不出的缺陷可以不算);

c)位置:

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15°;

d)照明:

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500mm~550mm(照度达800Lux-1200Lux)。

IMD镜片的检验

IMD镜片的外观要求

外观检验见表2。

表2IMD镜片的外观检验

序号

不良项目

0测量面(信息显示区)

I测量面(非显示区)

1

同色点(如黑屏上有黑点)

D≤0.20mm(S≤0.03mm2),

且N≤2

D≤0.25mm(S≤0.05mm2),

且N≤2

异色点(如黑屏上有白点)

D≤0.15mm(S≤0.02mm2),

N≤2

D≤0.20mm(S≤0.03mm2),

且N≤2

2

细划痕

L≤2mm,W≤0.05mm(S≤0.10mm2)且N≤1

L≤2mm,W≤0.05mm(S≤0.10mm2),N≤1

3

硬划痕/碰伤

不允许

不允许

4

流纹/银条/填充不足

不允许

5

透光(印刷区域)

不允许

6

缩水

参照限度样品

7

飞边

H≤0.10mm且不锋利

8

手印/油污

不允许(以反光能检查到为条件)

9

彩虹现象

不允许

10

透明度差

不允许(必要时签限度样品)

11

桔皮纹

不允许(必要时签限度样品)

12

双面胶

不允许有溢胶、移位、老化变质等问题

13

灰尘

附在镜片表面的灰尘,必须能够被压缩空气吹干净

14

脏污

不可擦除的脏污不允许

15

字符或标识

参照第13.7.1条

16

背面大面积的印刷

参照第13.7.2条。

17

其它不良缺陷

参照限度样品

备注说明:

1)点缺陷包括同色点、异色点、气泡、颗粒等所有呈现点形状的缺陷。

2)宽度小于0.02mm的细划伤可忽略不计。

3)要求两个缺陷之间的间距DS≥15mm。

4)当本标准与实际效果有出入时,以限度样品为准。

硬度测试

参照国标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用3H三菱铅笔,将铅笔削至露出圆柱形铅芯3mm长度左右(注意不能损坏笔芯),握住铅笔使其与400号水砂纸成90度角,在砂纸上面不停划圈以摩擦笔芯端面,直至获得端面平整边缘锐利的铅芯时为止(边缘不得有破损及缺口);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不同位置),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

结果判定:

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硬划痕),当有1条以下时为合格。

耐化妆品测试

先用无尘布将镜片表面擦拭干净,将凡士林特效润肤露(干燥滋润配方)涂在镜片表面上(薄薄一层),将产品放在恒温恒湿箱内(温度设定在60℃±2℃;湿度93%±2%),保持48h后将产品取出,将化妆品擦拭干净,并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h以上后检查镜片外观。

结果判定:

镜片表面无变色等异常为合格。

耐手汗测试

将汗液浸泡后的无尘布贴在镜片表面上并用塑料袋密封好,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4h后。

试验完成后将镜片表面的汗液擦拭干净,并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h以上后检查镜片的外观

结果判定:

产品的外观无变色等异常

注1:

汗液的成份为氨水1.07%,氯化钠0.48%,水98.45%(按重要比进行配制)。

注2:

用于配置汗液的氨水(分析纯)为江苏永华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出品,浓度为25%-28%。

耐磨性测试

测试方法:

用1cm×1cm面积的4个0级的钢丝绒,垂直加1.0N力,在镜片表面摩擦100次(50个循环),试验完成后检查镜片的外观。

结果判定:

镜片表面无明显划痕时为合格。

表面印刷、背面印刷的附着力测试

先用纯棉布蘸无水酒精(浓度≥99.5%)对印刷部位脱脂,等其干燥后将3M600胶带粘在印刷区域,并使用铅笔橡皮擦擦拭接触部位,以加强胶带与待测区之接触面积,静置(90±30)s后;用手抓住胶带的一端,在垂直方向迅速扯下胶带,同一位置测试5次.

结果判定:

印刷无可视性脱落时为合格。

注:

不适用镜面银油墨。

抗冲击测试

用冲击试验机,将Φ32mm130克的不锈钢球,从10cm的高度自由跌落在镜片表面上(将镜片固定在前壳上),1个镜片共冲击5次,允许镜片上出现有凹坑,但不允许镜片上有裂纹出现。

恒温恒湿试验

将带有保护膜的样品放置在70℃±2℃;湿度93%±2%的恒温恒湿环境下存贮48h;试验完成后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h以上后撕去产品上的保护膜,观察产品表面的印油是否有剥落、变色等异常,并按第9.4条的方法测试正面印油的附着力。

结果判定:

产品表面无异常、且附着力测试按9.6测试合格。

尺寸及配合检查

测量镜片的重点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IML镜片的检验

IML镜片的外观检验

见表3。

表3IML镜片的外观检验

序号

不良项目

0测量面(信息显示区)

I测量面(非显示区)

1

同色点(如黑屏上有黑点)

D≤0.25mm(S≤0.03mm2),

且N≤2

D≤0.25mm(S≤0.05mm2),

且N≤2

异色点(如黑屏上有白点)

D≤0.2mm(S≤0.02mm2),

N≤2

D≤0.25mm(S≤0.03mm2),

且N≤2

2

细划痕

L≤2mm,W≤0.05mm,(S≤0.10mm2)且N≤1

L≤2mm,W≤0.05mm(S≤0.10mm2),N≤1

3

硬划痕/碰伤

不允许

不允许

4

流纹/银条/填充不足

不允许

5

透光(印刷区域)

不允许

6

缩水

参照限度样品

7

飞边

H≤0.10mm且不锋利

8

手印/油污

不允许(以反光能检查到为条件)

9

彩虹现象

不允许

10

透明度差

不允许(必要时签限度样品)

11

桔皮纹

参照限度样品

12

双面胶

不允许有溢胶、移位、老化变质等问题

13

灰尘

附在镜片表面的灰尘,必须能够被压缩空气吹干净

14

脏污

不可擦除的脏污不允许

15

镀坏

参照限度样品

16

压印

参照同色点的规格要求

17

折皱

不允许(必要时签限度样品)

18

膜包边不到位

参照限度样品

19

冲墨

不允许

20

翘曲/变形/膜起翘

装配后不允许

21

字符或标识

参照第13.7.1条

22

图案外观

参照第13.7.2条

23

其它不良缺陷

参照限度样品

备注说明:

1)点缺陷包括同色点、异色点、气泡、凹坑、颗粒、压印等所有呈现点形状的缺陷,凹坑、压印按照同色点计算。

2)宽度小于0.02mm的细划伤可忽略不计。

3)要求两个缺陷之间的间距DS≥15mm。

4)当本标准与实际效果有出入时,以限度样品为准。

硬度测试

参照国标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用2H(1H)三菱铅笔,将铅笔削至露出圆柱形铅芯3mm长度左右(注意不能损坏笔芯),握住铅笔使其与400号水砂纸成90度角,在砂纸上面不停划圈以摩擦笔芯端面,直至获得端面平整边缘锐利的铅芯时为止(边缘不得有破损及缺口);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不同位置),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

结果判定:

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硬划痕),当有1条以下时为合格。

备注:

PET薄膜的IML镜片硬度要求为2H;PC薄膜的IML镜片硬度要求为1H。

耐磨性测试

测试方法:

用1cm×1cm面积的4个0级的钢丝绒,垂直加0.5N力,在镜片表面摩擦50次(25个循环),试验完成后检查镜片的外观。

结果判定:

镜片表面无明显划痕时为合格。

抗冲击测试

同第9.7条要求相同。

高低温环境试验

恒温恒湿试验

将样品放置在70℃±2℃;湿度93%±2%的恒温恒湿环境下存贮48h;试验完成后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h以上后检查镜片外观及与前壳的配合情况。

结果判定:

1)要求镜片无明显变形。

2)外层的薄膜无脱落、鼓起等异常。

3)镀层无发黑、变色等异常。

高低温存储试验

将产品先放置在温度为-40℃±2℃的低温环境存贮24h;接着在温度为70℃±2℃的高温环境内存贮24h;试验完成后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h以上后检查镜片外观及与外壳的配合情况。

结果判定:

1)要求镜片无明显变形。

2)外层的薄膜无脱落、鼓起等异常。

3)镀层无发黑、变色等异常。

温度冲击试验

试验方案:

将样品放入温度冲击试验箱中;先在-40℃±2℃的低温环境下保持1h,在1min内将温度切换到70℃±2℃的高温环境下并保持1h,共做24个循环(48h)。

试验完成后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h以上后检查镜片外观及与外壳的配合情况。

结果判定:

1)要求镜片无明显变形。

2)外层的薄膜无脱落、鼓起等异常。

3)镀层无发黑、变色等异常。

备注1:

将IML镜片装在前壳上面或装在整机上面后进行各种环境试验。

盐雾试验(只针对有蒸镀效果的IML镜片)

参照国标GB/T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对镜片进行盐雾试验,条件为:

35℃±2℃的密闭环境中,湿度>85%,PH值在6.5-7.2范围内,用5%±1%的Nacl溶液连续48h盐水喷雾后,要求镜片的蒸镀区域无黑点生成。

尺寸及配合检查

同第9.9条要求相同。

加硬片材切割镜片(蒸镀)的检验

外观检验

见表4。

表4加硬片材切割镜片的外观检验

序号

不良项目

0测量面(信息显示区)

I测量面(非显示区)

1

同色点(如黑屏上有黑点)

D≤0.25mm(S≤0.03mm2),

且N≤2

D≤0.25mm(S≤0.05mm2),

且N≤2

异色点(如黑屏上有白点)

D≤0.2mm(S≤0.02mm2),

N≤2

D≤0.25mm(S≤0.03mm2),

且N≤2

2

细划痕

L≤2mm,W≤0.05mm,(S≤0.10mm2)且N≤1

L≤2mm,W≤0.05mm(S≤0.10mm2),N≤1

3

硬划痕/碰伤

不允许

不允许

4

透光(印刷区域)

不允许

5

手印/油污

不允许(以反光能检查到为条件)

6

脏污

不可擦除的脏污不允许

7

透明度差

不允许(必要时签限度样品)

8

背胶

不允许有溢胶、移位、老化变质等问题

9

灰尘

附在镜片表面的灰尘,必须能够被压缩空气吹干净

10

镭射字体

字体粗细差异≤15%;

倾斜度≤3°;

贴的要平整,从正面看无气泡、凹坑、折痕、漏光等不良;

用3M600胶带直接贴2次,要求镭射纸无脱落。

11

其它不良缺陷

参照限度样品

备注说明:

1)点缺陷包括同色点、异色点、颗粒等所有呈现点形状的缺陷。

2)宽度小于0.02mm的细划伤可忽略不计。

2)要求两个缺陷之间的间距DS≥15mm。

3)当本标准与实际效果有出入时,以限度样品为准。

硬度测试

参照国标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用3H三菱铅笔,将铅笔削至露出圆柱形铅芯3mm长度左右(注意不能损坏笔芯),握住铅笔使其与400号水砂纸成90度角,在砂纸上面不停划圈以摩擦笔芯端面,直至获得端面平整边缘锐利的铅芯时为止(边缘不得有破损及缺口);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不同位置),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

结果判定:

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硬划痕),当有1条以下时为合格。

耐磨性测试

同第9.5条要求相同。

背面印刷的附着力测试

同第9.6条要求相同。

抗冲击测试

同第9.7条要求相同。

恒温恒湿试验

将样品放置在70℃±2℃;湿度93%±2%的恒温恒湿环境下存贮48h;试验完成后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h以上后检验镜片的外观。

结果判定:

产品内部无黑点生成,背面的印刷层及蒸镀层无脱落。

盐雾试验(只针对蒸镀效果的镜片)

参照国标GB/T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对镜片进行盐雾试验,条件为:

35℃±2℃的密闭环境中,湿度>85%,PH值在6.5-7.2范围内,用5%±1%的Nacl溶液连续48h盐水喷雾后,将样品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常温下放置2h以上后检验产品的外观。

结果判定:

产品内部无黑点生成,背面的印刷层及蒸镀层无脱落。

尺寸及配合检查

同第9.9条要求相同。

注塑并加硬处理(背面印刷)的镜片检验

外观检验

同第9.1条(表2)中的要求相同。

硬度测试

参照国标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用2H(1H)三菱铅笔,将铅笔削至露出圆柱形铅芯3mm长度左右(注意不能损坏笔芯),握住铅笔使其与400号水砂纸成90度角,在砂纸上面不停划圈以摩擦笔芯端面,直至获得端面平整边缘锐利的铅芯时为止(边缘不得有破损及缺口);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不同位置),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

结果判定:

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硬划痕),当有1条以下时为合格。

备注:

PMMA材料的注塑镜片硬度要求为2H以上;PC材料的注塑镜片硬度要求为1H以上。

耐磨性测试

同第10.3条要求相同。

背面印刷的附着力测试

同第9.6条要求相同。

抗冲击测试

同第9.7条要求相同。

尺寸及配合检查

同第9.9条要求相同。

玻璃镜片(包括镜面镜片)的检验

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见表5。

表5玻璃镜片的外观检验

序号

不良项目

0测量面(信息显示区)

I测量面(非显示区)

1

点缺陷

同色点(如黑屏上有黑点)

D≤0.25mm(S≤0.03mm2),

且N≤2

D≤0.25mm(S≤0.05mm2),

且N≤2

异色点(如黑屏上有白点)

D≤0.2mm(S≤0.02mm2),

N≤2

D≤0.25mm(S≤0.03mm2),

且N≤2

2

细划痕

L≤2mm,W≤0.05mm(S≤0.10mm2),

N≤1

L≤2mm,W≤0.05mm(S≤0.10mm2),N≤1

3

硬划痕/碰伤

不允许

不允许

4

缺口/崩裂

不允许

5

镀层或丝印区透光

不允许

6

脏污

不可擦除的脏污不允许

7

油污/手印

不允许(以反光能检查到为条件)

8

镀层不均匀

参照限度样品

9

镀层有阴影

参照限度样品

10

反射性(针对镜面镜片)

黑色背景下镜面反射图像要清晰。

11

透光性(针对镜面镜片)

开机状态时,不论外界强光照射与否,LCD显示屏上的图文清晰可见。

12

色泽(针对镜面镜片)

黑色背景下色泽呈现“白色”为佳;偏离“白色”越多(即发黄或兰)越差。

具体的色泽参照限度样品。

13

镭射字体

粗细差异≤15%;

倾斜度≤3°;

贴的要平整,从正面看无气泡、凹坑等不良;

用3M600胶带直接贴2次,要求镭射纸无脱落。

14

其它外观不良

参照限度样品

备注说明:

1)点缺陷包括同色点、异色点、颗粒等所有呈现点形状的缺陷。

2)宽度小于0.02mm的细划伤可忽略不计。

3)要求两个缺陷之间的间距DS≥15mm。

4)当本标准与实际效果有出入时,以限度样品为准。

硬度测试

参照国标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用6H三菱铅笔,将铅笔削至露出圆柱形铅芯3mm长度左右(注意不能损坏笔芯),握住铅笔使其与400号水砂纸成90度角,在砂纸上面不停划圈以摩擦笔芯端面,直至获得端面平整边缘锐利的铅芯时为止(边缘不得有破损及缺口);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不同位置),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

结果判定:

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硬划痕),当有1条以下时为合格。

耐磨性测试

测试方法:

用1cm×1cm面积的4个0级的钢丝绒,垂直加2.5N力,在镜片表面摩擦300次(150个循环),试验完成后检查镜片的外观。

结果判定:

镜片表面无明显划痕时为合格。

背面印刷(或镀膜)的附着力测试

同第9.6条要求相同。

抗冲击测试

用冲击试验机,将Φ32mm130克的不锈钢球,从10cm的高度自由跌落在镜片表面上(将镜片固定在前壳上),1个镜片共冲击10次,允许镜片上出现有凹坑,但不允许镜片上有裂纹出现。

尺寸及配合检查

同第9.9条要求相同。

印刷或图案的外观要求

13.7.1字符或标识的外观要求

见表6

表6字符或标识的外观要求

序号

不良项目

规格描述

1

字体内容

符合公司文件规定

2

字体大小

偏差≤20%

3

字体组细

偏差≤20%

4

字体扭转

偏差角度≤3º

5

字体锯边

锯齿高度≤0.10mm

6

字体扩散

扩散高度≤0.10mm

7

字符偏移

中心值±0.20mm

8

字体变形

参照限度样品

9

色泽不均

参照限度样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