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9835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docx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

薄膜基本常识培训教材

★前言:

本教材仅供本公司培训职员使用

★第一节PVC胶布制品的分类

按产品用途分:

吹气玩具布、浴帘胶布、文具胶布、半硬质帖合布、灯箱广告、透心胶布、钢板贴合胶布、绊创膏自粘胶布、绝缘胶带布

按柔软程度分:

硬片、半硬质、软质

按卫生标准分:

毒性、微毒性(如:

EN-71标准、DOP)、无毒性(如:

医药用途)

按物理特性分:

耐寒制品、高弹制品,超透制品、阻燃制品、耐老化制品等

按颜色特性分:

一般色、珠光色、荧光色、金属色

★第二节PVC胶布的组成原料

共由7种基本物质组成:

PVC粉、增塑剂、稳定剂、加工助剂、填充剂、特种添加剂、色料

一、PVC粉

PVC粉是构成胶布的核心,属于一种聚合物,也称为塑料。

PVC粉具有可塑性,可以在一定的温度下融熔,当冷却的时候,重新变硬。

在PVC制品的加工中,常通过加热的方法,使PVC材料变软,再用外力使之变形,然后将冷却使之定型。

PVC作为一种聚合物,有其相应的聚合度大小。

聚合度越大,胶布强度越好,但软化点越高。

我们使用的薄膜,常用的粉聚合度为:

800、1000、1300、1700。

其中,用于吹气玩具用途的制品,以1300聚合度为多。

1.聚氯乙烯识别特性及性能

聚氯乙烯的燃烧特性为,难燃、离火即灭、火焰呈黄色,下端绿色,白烟,燃烧时塑料变软发出氯的刺激性味。

聚氯乙烯树脂是一种多组分的塑料,根据不同用途可以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因此随着组成的不同,其制品可呈现不同物理机械性能,如加入或不加入增塑剂就能使它有软、硬制品之分。

总的来说PVC制品有耐化学稳定性、耐焰自熄、耐磨、消声消震、强度较高、电绝缘性较好、价廉及材料来源广、气密性能好等优点。

其缺点是热稳定性能差,受光、热、氧的作用容易老化。

聚氯乙烯树脂本身是无毒的,如果采用无毒的增塑剂、稳定剂等辅助材料制成的制品,对人畜无害。

然而一般在市场上所见的聚氯乙烯制品所用的增塑剂、稳定剂大多数是有毒的,因此除注明无毒配方的产品外,均不能用来盛装食品。

(1)物理性能

聚氯乙烯树脂系无定型结构的热塑性塑料。

在紫外光下,硬PVC产生浅蓝或紫白色的荧光,软PVC则发出蓝色或蓝白色的荧光。

温度在20℃折光率为1.544,比重为1.40,而加有增塑剂及填料的制品密度通常在1.15~2.00范围内,软质PVC泡沫塑料密度为0.08~0.48,硬质泡沫塑料为0.03~0.08。

PVC吸水率不大于0.5%。

聚氯乙烯的物理机械性能取决于树脂的分子量、增塑剂及填料的含量。

树脂分子量愈大,则机械性能、耐寒性、热稳定性愈高,但加工温度也要求高,成型比较困难;分子量低则与上述相反。

填料含量增多,抗拉强度降低。

(2)热性能

聚氯乙烯树脂的软化点接近于分解温度。

它在140℃时已开始分解,而在170℃时分解更加迅速。

为了保证成型加工的正常进行,对聚氯乙烯树脂规定了两项最重要的工艺指标,即分解温度和热稳定度。

所谓分解温度就是大量放出氯化氢时的温度,所谓热稳定度就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常是190℃)不大量放出氯化氢的时间。

聚氯乙烯塑料长期暴露于100℃下,除非添加碱性稳定剂,否则也会分解,若超过180℃则则快速分解。

大多数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的长期使用温度不宜超过55℃,但特殊配方的聚氯乙烯塑料的长期使用温度可达90℃。

低温下软质聚氯乙烯制品会变硬。

聚氯乙烯分子中由于含有氯原子,因此它和它的共聚物一般能耐燃耐焰,具有自熄性,无滴落性。

(3)稳定性

聚氯乙烯树脂是一种较不稳定的聚合物,在光和热的作用下也会降解,其过程是放出氯化氢,发生结构的变化,但程度比较轻。

同时在机械力、氧、臭气、HCL以及某些活性金属离子存在时会加速分解。

聚氯乙烯树脂脱去HCL后,在主链上产生了共轭双链,颜色也会改变。

而随着氯化氢分解的数量增加,聚氯乙烯树脂则由原来的白色变为黄色、玫瑰色、红色、棕色以至黑色。

(4)电性能

PVC电性能取决于聚合物中残留的数量、配方中各种添加物的类型和数量。

PVC的电性能还与受热情况有关:

当加热使PVC分解时,由于氯离子的存在而降低其电缘性,如果产生大量的氯离子不能为碱性稳定剂(如铅盐)所中和,则会导致其电绝缘性能明显下降。

PVC不象聚乙烯、聚丙烯这类非极性聚合物,它的电性能随频率和温度而变,如介电常数随频率升高而降低。

(5)化学性能

聚氯乙烯有极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用以作为防腐材料极有价值。

PVC对大多数无机酸和碱是稳定的,受热不溶解而被分解释出氯化氢。

与氢氯化钾共沸制得棕色难溶的不饱和产物。

PVC的溶解性与分子量大小及聚合方法有关。

一般来说溶解度随着聚合体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乳液法树脂比悬浮法树脂的溶解性差。

它可以溶解于酮类(如甲己酮、环己酮),芳香族溶剂(如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四氢呋喃中。

常温下,聚氯乙烯树脂几乎不溶于增塑剂,高温下显著溶胀,甚至溶解。

(6)加工性能

PVC是无定型高聚物,没有明显的熔点,加热到120-150℃时具有可塑性。

由于它热稳定性较差,在该温度下含有少量HCL放出,促使其进一步分解,故必须加入碱性的稳定剂和HCL而抑制其催化的的裂解反应。

纯PVC是硬质制品,需加入适量的增塑剂才能使其柔软,对于不同的制品还需加入诸如紫外线吸收剂、填充剂、润滑剂、颜料、防霉剂等助剂以臻善PVC制品的使用性能。

与其他塑料一样,树脂的性能决定制品的质量及加工条件。

对PVC而言,与加工有关的树脂性能有:

颗粒大小、热稳定性、分子量、鱼眼、松密度、纯度和外来杂质、孔隙等。

对PVC糊状还有糊料的粘度和胶化性能等,均应设法测定,便于掌握加工条件和制品质量。

二、增塑剂

增塑剂的主要用途是改善PVC胶布的柔软程度,决定着胶布的基本物理性能。

常见的吹气玩具薄膜,其增塑剂的含量均占总重量的1/3左右,其余2/3几乎全为PVC粉。

增塑剂如果与PVC粉无法相容的时候,就会渗出胶布表面,造成油斑。

增塑剂的定义可以从它的化学成分和所起的作用来确定。

从化学成分讲,它是一种化学药品,通常是液态高沸点(沸点在230℃以上)的酯类或低熔点的固体。

从所起的作用讲,它能使比较坚硬的塑料变成柔软有韧性可以利用的材料,能改进其加工性能和树脂的基本性质,如增加塑料的柔软性、延伸性,减低熔融粘度,降低玻璃化温度等。

增塑剂使树脂柔软的原因是加增塑剂于聚氯乙烯树脂中,就使分子间相互吸引力减弱。

增大了高分子链与链之间的距离,使高分子能自由转动,从而增加了可塑性和弹性。

这种外界加入增塑剂效果的方法叫外增塑。

如果用化学方法,在分子链上,引入其他基团或在分子链与链间引入短的链段,破坏聚氯乙烯树脂的规整性,减弱分子之间作用力,而起到增塑作用叫内增塑。

增塑剂与聚氯乙烯树脂混合后,具有两种作用:

吸收作用------聚氯乙烯树脂吸收一部分增塑剂。

溶解作用------部分PVC树脂溶于增塑剂中。

由于这些作用的结果,树脂也就表现出膨胀状态,其膨胀的程度决定于增塑剂的用量、性能和树脂的性质。

增塑剂增加分量越多,其制品越软。

在聚氯乙烯树脂中加10%以下增塑剂,称硬质聚氯乙烯,加30%以上增塑剂,称软质聚氯乙烯,加10~30%增塑剂,称半硬聚氯乙烯。

软质聚氯乙烯制品大约要加入30~40%的增塑剂。

对增塑剂的基本要求是与聚氯乙烯树脂不发生化学作用,具有良好的增塑作用,低挥发性,相容性,耐溶剂性,非迁移性等。

作为聚氯乙烯树脂的代表增塑剂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因为它具备上述优点,是最佳标准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因其价廉也广泛地被工厂所采用。

但有促进树脂胶化、挥发性大、低温性差、水溶解度大等缺点。

磷酸酯类增塑剂,如磷酸三甲酚酯(TOP)使用最广,它有阻燃、电性能优良、被水、油等抽出性小的优点,也是聚氯乙烯的重要增塑剂。

PVC耐寒增塑剂以癸二酸二辛酯(DOS)、己二酸二辛酯(DOA)为主。

6~8个碳的脂肪酸三乙二醇酯和四乙二醇酯,只有混和性好,耐寒性优的特点。

环氧系增塑剂由于分子内有环氧基团与PVC树脂混和性好,而且在PVC分解时有吸收HCL的作用,从而起稳定剂的作用,近年来被大量采用,如环氧脂肪酸酯。

此外还有聚氯和氯化石蜡等也可作为PVC的增塑剂。

对硬质PVC制品可少加或不加增塑剂以提高耐蚀性和使用温度。

聚氯乙烯塑料作为包装、水管材料或输血输液器材等低毒或无毒制品时,就应注意选用无毒的增塑剂,如苯二甲酸酯、环氧大豆油、环氧四氢苯二甲酸酯等。

增塑剂由聚氯乙烯树脂混合后,使树脂易于加工,并使其制品具有柔软性和坚韧性。

但不是凡具有这种性质的物质都可以作增塑剂,还必须考虑增塑剂和树脂混合后的性能:

1相容性---------当PVC树脂与增塑剂混和时,如果没有相溶性,则会引起分离,使增塑剂渗出。

凡增塑剂挥发性低、不迁移、不渗出,此种增塑剂与树脂配合相溶则使塑料制品寿命延长。

2挥发性---------增塑剂在加工和使用过程,挥发性与制品内部增塑剂扩散的速度,以及制品表面增塑剂的有效蒸气压有关。

在配方时必须考虑增塑剂的挥发性。

3降低熔点---------PVC树脂的结晶度为10-20%,结晶熔点在200℃以上,这是不利于PVC的加工。

增塑剂的作用之一,就是降低它的熔点,降低加工温度,以易于成型加工。

4柔软性---------添加增塑剂的目的,是使PVC具有柔软性。

其柔软性程度与加入增塑剂品种有关。

按其产品要求及用途,增塑剂的分量也不同。

一般采用增塑效率值来表示它们的柔软性。

增塑效率值的意义是制品达到相同硬度所需增塑剂用量的比值。

5迁移性和惨出性---------凡与软聚氯乙烯接触的物质,都有产生增塑剂迁移问题,而更为严重的是增塑剂的渗出。

根据相溶性的广义说法,所谓挥发性、迁移性、渗出性都属于相溶性好坏的标志。

6电绝缘性---------无增塑剂的聚氯乙烯塑料的电绝缘性为1×1016Ω/㎝,而增塑剂的加入使电的绝缘性下降。

电绝缘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增塑剂的品种、性质和用量。

高极性的增塑剂电绝缘性能最好。

三、稳定剂

稳定剂的主要用途是确保PVC胶布的加工过程中,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分解。

同时延长加工可操作的时间,保持胶布有良好的色泽。

当稳定剂不足或消耗过量的时候,胶布经常出现发黄、发绿、粗粒、甚至分解变黑。

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差,特别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在受热的条件下便极易分解和变色,所以不管生产哪一种制品,都必须添加稳定剂。

不论采取什么方法,能阻止聚氯乙烯树脂分解或从缓分解,这种现象叫稳定作用。

能阻止其分解或从缓分解的化学药品叫稳定剂。

狭义方面讲,稳定剂加入后,能消除对聚氯乙烯树脂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和引起降解的物质(如:

HCL)一般也叫稳定剂。

从广义方面讲,稳定剂加入后,它能阻止或抑制聚氯乙烯受外界因素而引起破坏作用的物质,即包括螯合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以及一般稳定剂,则照称稳定剂。

聚氯乙烯分解原因如下:

1热分解----------PVC树脂是高分子的一种,它不象低分子化合物那样,受到一定的热量到熔点就熔化,而是受热未达到熔点就分解,放出氯化氢。

先放出少量氯化氢,又促使它放出大量氯化氢,以致最终完全碳化。

2光分解----------PVC树脂在波长280~400nm的一般光波照射下最易分解。

这个波长范围主要是紫外线。

3氧分解----------由于空气中存在氧和臭氧,能促使树脂的分解。

4细菌分解----------细菌侵蚀,也会促使PVC树脂分解。

聚氯乙烯树脂受热颜色逐步变深,受热时间越长,则降解作用越激烈。

HCL的放出进一步引起脱HCL的连锁反应并形成深度的聚烯结构。

同时聚烯结构的存在还会引起紫外线的吸收,从而促使进一步氧化和脱HCL反应。

PVC树脂在热、光、氧的作用下都会使其结构发生变化、性能变劣,因此往往需要在其中加入适当的物质,使聚合物的结构不致被破坏或延迟其破坏。

所以无论是软质还是硬质聚氯乙烯制品必须加入稳定剂。

根据其对热、光、氧的分解程度,可分为热稳定剂、光稳定剂和氧稳定剂。

(1)热稳定剂:

热稳定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或防止PVC在加工过程中受热降解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热稳定剂应当是不影响制品颜色、透明性。

其耐久性良好,并具有加工性能好,与树脂、增塑剂等助剂相溶性好,并有优良的耐水性及物理化学安全性等。

有时还要求有无毒、价廉及使用量小等特点。

铅系稳定剂由于价格低廉,稳定效果好而被广泛大量使用。

它的特点是:

电气性能优越,常常应用于制造绝缘制品的配方中。

由于它与HCL反应生成稳定的PbCl,适用于制造不透明制品。

它吸水性小,适于潮湿环境下使用,但由于它有毒,因此不适宜作低毒或无毒制品。

另外它还具有硫化污染作用。

常用的热稳定剂有:

1三盐基性硫酸铅---------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稳定剂,热稳定效率高,遮光性好,耐气候性良好,最适于软质或硬质聚氯乙烯的制品。

但光稳定性不及二盐基性亚磷酸铅,缺乏润滑性,必须与适量的润滑剂并用。

与二盐基性亚磷酸铅并用,能进一步提高耐气候性;②二盐基性亚磷酸铅----------是耐候性优良的绝缘材料,它具有持久防止氧化及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用量过多或超过200℃的高温下加工时,制品可能起泡,宜和润滑剂并用。

在通常情况下,这此热稳定剂极少单独使用,而常采用它们的二元或三元的并用体系;③铅白(盐基性碳酸铅)---------是HCL良好的吸引体,各种性能均良好,主要用于普通压延制品、电缆护层,但不宜用于温度过高或加工时间较长的场合,因为此种情况下容易产生CO2气体而使制品起泡;④二盐基性苯二甲酸铅---------耐热性较好,适宜于耐热性制品,与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并用时相溶性好,光稳定性能亦好。

另外,在聚氯乙烯泡沫塑料的配方中与偶氮二甲酰胺并用,发泡性很好,有吸收紫外线性能,电绝缘性好。

⑤二盐基性硬脂酸铅---------白色粉末,能溶于乙醚,有毒,无可燃性及腐蚀性。

这种稳定剂在正常的操作温度下不会熔化。

润滑性能好,无析出现象,电绝缘性好,一般常与三盐基性硫酸铅或二盐基性亚磷酸铅并用。

与硬脂酸铅以适当的比例并用获得接近透明的制品;⑥硬脂酸铅---------热稳定性能好,与钡、钙、镉、皂并用效果好,对初期变色有抑制能力,广泛用于挤压、压延及模压制品,它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但塑化性差。

(2)金属皂类稳定剂:

这类稳定剂同时兼有润滑性,其中很多是无毒的,大多数能用于半透明制品,少数受硫化物的污染,应用较为广泛。

常用的金属皂类稳定剂有:

1硬脂酸钙---------称硬钙,白色粉末,又是润滑剂,可以在没有润滑剂条件下应用,兼有热、光稳定性,对乳液聚合的PVC特别有效,它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其他金属皂类并用。

而且价格便宜、无毒、常用作食品包装薄膜的无毒稳定剂。

其缺点是在高于160℃及加工时间较长时,使PVC塑料制品逐渐变为微红色。

在二氧化钛存在的场合更为明显;②硬脂镉----------简称硬镉,白色粉末,有毒,是聚氯乙烯树脂的良好稳定剂及润滑剂,透明性优,可与钡皂、有机锡或螯合剂配合制成透明制品;③硬脂酸锌----------硬脂酸锌极微量时起稳定作用,略多反会促使聚氯乙烯分解。

它具有能抑制初期着色、无毒、润滑性等优点。

一般不能单独使用。

常与钡皂、铅皂并用,得到更好的效果;④硬脂酸钡----------简称硬钡,白色粉末,能溶于苯及非极性溶剂,不溶水,有毒,热稳定性不及硬脂酸铅,但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及润滑作用。

是在PVC成型中用得较多的一种稳定剂,经常与锌皂、镉皂等一起用于协同混物中。

(3)有机锡稳定剂:

有机锡稳定剂虽价格比较贵,但因用量少,而且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皂类并用,其透明性与稳定性好,所以是聚氯乙烯树脂中主要稳定剂之一。

它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对硬质PVC特别适用。

这类稳定性能比较理想,特别其透明度超过其他金属皂类稳定剂,并且能与游离基相互作用,因而不仅能抑制聚氯乙烯的热分解脱出HCL,而且能抑制热氧化结合分解脱出HCL,封闭降解中心,与聚氯乙烯中的双键相互作用。

常用的锡有机化合物有脂肪酸盐型、马来酸盐型和硫醇盐型三种。

具体品种有:

1月桂酸二丁基锡-----此种稳定剂能制成十分透明的制品,常被选用于软制品中,它的加工温度不太高,对软制品的加工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及良好的光稳定性;②二顺丁烯酸二丁基锡-----特别适用于硬质PVC注射成型挤压制品;③马来酸二丁基锡-----是白色粉末,适用于硬PVC制品,它的透明度优于月桂酸二丁基锡,如果加入少量镉皂、钡皂效果更好;④环氧羧配二丁基锡-----国内称40号有机锡,是棕色液体,适用于聚氯乙烯的透明硬质、软质制品,具有优良的光稳定性。

(4)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由于光引起的塑料性能的变劣,多数是由于塑料受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的结果。

尤其伴有氧的存在时,老化更快。

除了机械强度变化外,塑料的颜色也发生了改变,由白色变黄色,由黄色变棕色。

太阳光的波长从280~550nm,其中300~400nm的波长万分称紫外线,占太阳能的5~6%。

加入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后,照射来的光大部分被吸引而透过很少一部分。

从而提高了塑料的耐老化性能。

理想的光稳定剂应具有:

高度紫外线吸引效果,长期曝晒在日光下必须稳定,无色或接近无色利于透明塑料的使用。

热稳定好,在加工过程中不分解。

与塑料有良好的相溶性。

化学上是惰性的,不与树脂及其他组分发生作用。

无毒或低毒。

常用的光稳定剂主要有:

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淬灭剂和颜料。

1紫外线吸收剂-----它具有强烈的紫外线吸收能力,但是它本身不因吸收紫外线而发生化学变化,只是起到保护塑料的作用。

紫外线吸引剂主要包括有:

邻羟基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等。

具体名称、品种,如:

二羟基二苯甲酮、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羟基4烷氧基二苯甲酮、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羟基4-正辛基二苯甲酮、2基己基2-氰33′二苯基丙烯酸酯、2基-2-2氧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等;②紫外线淬灭剂-----此类化合物本身可能不是紫外线吸收剂,但它可以淬灭高聚物分子由于吸收紫外线而产生的“激发态能”,防止高聚物由于紫外线的照射发生分解而产生游离基。

但其本身并不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起到光稳定的作用。

这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镍铬化合物,如硫化烷基酚锌络合物、EDTA镍铬合物等。

紫外线淬灭剂很少用于原制品,多半用于薄膜和纤维中,在实际应用中常和紫外线吸收剂协同使用;③颜料(光屏蔽剂)-----这类化合物主要用于原制品及不透明制品中。

最为人们熟知的颜料,如炭黑、钛白粉、活性氧化锌等。

炭黑是效能最高的光屏蔽剂。

氧化锌对PVC也有良好的防紫外线稳定作用。

四、加工助剂

加工助剂主要用途是用来辅助、改善加工时胶布的性能,使其易于成型。

较软的胶布,可不必添加加工助剂。

五、填充剂

填充剂主要是用来降低胶布的成本。

少量添加时,可改善透光的雾面效果,提供胶布制品的强度。

六、特种添加剂

主要是用来使胶布获得一些特殊的性能。

如:

抗静电性能、防紫外线性能、防氧化性能、防霉性能、增韧性能、开口性能等等。

七、色料

色料主要用来给胶布制品配制颜色。

主要包括2类色料:

染料(物性差,鲜艳,如荧光)、颜料

又可以分为有机色料,无机色料。

由于粉状颜料会飞扬,所以除少数颜料外,我们基本采用的是饼状的颜料,称为色饼。

吹气玩具布要求所有的色料必须是无毒的。

色料的认识:

一般色料可分为:

1.染料:

可溶于溶媒中

其特性如下:

1大多色彩鲜艳、着色力高。

2完全透明。

3可迅速溶于比颜料差。

4明显地牢度比颜料差。

5易影起湛色。

2.颜料:

不可溶于溶媒中,可分为无机颜料,其特性如下:

1大多着色力比有机颜料低;

2具高遮盖力,完全不可溶;

3大多具有高耐热及高牢度;

4相对地比重较高。

有机颜料,其特性如下:

1大多具高鲜艳度及高着色力;

2大多半透明;

3并不绝对溶于溶媒中;

4低比重。

3.色料的功能

当色料粒子被均匀分散于树脂制品中,即可达到着色效果。

其色彩产生原理,依粒子分析,有下列情形:

1经光源投射,由粒子表面反射之现象。

如白色颜料TiO2。

2投射光被粒子所吸收,除镜面反射光外,大部份没有或仅极少量反射,如黑色颜料、染料。

3光源投射到粒子后,再散射出之现象,经粒子内部后,一部分光谱被吸收,余下光谱反射,而呈现各种的有色体。

★第三节颜色配制

所谓颜色配制,就是将几种颜色混和起来,形成一种新的颜色。

我们现有25种基本的色料,而所配出的颜色,现在已达750几种。

颜色最基本的是红、黄、蓝三种颜色。

由于不可能有单一色相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是一种杂合体,这给配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配色中,往往是利用一些颜色的偏向达到配色目的的。

由于色相上的差异,色浓度上的差异,常常会使同一色号的颜色看起来有区别,这就是色差。

另外,表面上看起来一样的颜色,有时透光看不一致,这称为底色不一致。

一般来讲,同一种色号,胶布的厚度与其它色料的使用量是成反比例的。

厚度1×色料量1=厚度2×色料量2

我们的色号代码是有其规律性的:

1.第1位:

表示颜色的种类,包括:

白色、黄色、橙色、红色、绿色、蓝色、紫色、黑色、棕色、荧光色(F)、银色(S)、金色(G)、珠光色(P)。

2.第2位:

表示颜色的偏向,包括:

浅色的偏黄、偏红、偏蓝、深色的偏黄、偏红、偏蓝、透明及暗色。

3.第3位和第4位表示顺序代码。

4.第5位:

表示色方的价格。

5.第6位:

如果有的话,仅能为X,代表该颜色配方具有毒性。

★第四节胶布的生产

PVC胶布的生产,是将PVC树脂粒料和其它的配合物均匀混和后,在一定的加工温度下,通过一定的成型工艺,最终压延定型成薄膜。

整个过程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

重要的生产五一节包括:

下料、搅拌、混炼、挤出、压延、定型、撒粉、包装。

其中压延过程是整个加工过程的核心,压延主机也是最昂贵、要求最高的设备。

我们常称,沿胶布生产运动的方向为纵向:

与之垂直的方向为横向。

在一卷胶布上来观察,沿门幅方向为横向,与之垂直的方向为纵向。

另外,在横向上,靠近胶布机操作台的那一侧称为操作侧;靠近胶布机马达的那一侧为驱动侧。

#1生产线与#生产线这2个方向正好相反。

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胶布机靠卷心管的胶布,应该是先生产的,最外层是每卷最后生产的。

一般来讲,胶布的生产是按重量生产的,原理上根据的就是:

ρ=M/V的公式。

每一卷胶布都有其相应的门幅,长度、厚度。

V=门幅×长度×厚度。

M=磅秤称出的重量。

对于一种固定的配方来说,密度ρ是一个定值。

计划部门就可以通过密度、门幅、所需的用量(长度)、厚度,计算出需要生产的质量M。

以上式子也可变形为:

长度=M/(ρ×门幅×厚度)。

由于生产中,M总是不变的,因为这是按单生产,按单领料的。

所以,如果ρ×门幅×厚度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大,必须造成长度变小,也就是常说的:

“领了足够多份量的料,仍是缺料。

”如果是收缩的原因造成缺料,其缺料的最终表现,必须反应在门幅变大了,或厚度变厚了。

重量(㎏)=厚度(㎜)×宽度(英寸)×长度(码)×对应比重×0.0232

胶布的生产常见的有:

新料生产、半余料生产、全余料生产。

在余料生产,必须保证余料的质量,不允许有分解的料,更不容许有杂质混在其中。

如果在刀口料中混入杂质、铁块,万一进入胶布机,将会造成胶布机损伤,造成重大的损失。

★第五节胶布的品质控制

分类:

●尺寸类:

可以用尺、厚度计等度量具体数值的品质。

●外观类;照光、整体外部形象等,不容易用具体数值度量的品质。

●物性类:

胶布自身具有的性能,与使用的原料,胶布内部分子结构有关的性能。

一般需要较为复杂的仪器才可以测试。

尺寸类:

1.厚度:

用厚度计测量获得的数值。

●真厚度:

不具压纹的胶布厚度,是胶布的真实的厚度。

●压纹厚度:

胶布具有压纹时,厚度值比原来的增加,这部分增加的厚度叫压纹厚度。

●假厚度:

带有压纹的胶布厚度值,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