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9936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docx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  

2011-09-2419:

05:

27|  分类:

医药卫生|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dyws1

五十一、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表:

现为腮部疼痛、肿胀、发热,且多伴有扁桃体炎。

其临床主要验方如下:

1.陈醋大蒜糊治流行性腮腺炎(痄腮)

[方  剂]陈醋、大蒜(去皮)等份。

[制用法]将醋与蒜共捣成糊。

敷于患处,每日1-3次,现捣现敷,直至:

炎症消退为止。

[功  效]消积解毒。

用治流行性腮腺炎(痄腮)及一般痈肿。

[验  证]马xx,男,13岁,患流行性腮腺炎,经用上方治疗痊愈。

2.赤小豆蛋清治痄腮

[方  剂]赤小豆70粒,鸡蛋清1个。

[制用法]将赤小豆捣碎为末,用鸡蛋清调和成糊状,敷于患处。

[功  效]清热,解毒。

用治作腮之肿痛。

[验  证]据《新中医》杂志推荐,该方效果极佳。

[备  注]据《朱氏集验方》介绍:

宋仁宗在东宫时,患痄腮,命道士赞宁治之,取小豆七十粒为末敷之而愈,中贵人任承亮后患恶疮、近死,尚书郎傅永授以药(即此方),立愈。

3.红黄白膏治痄腮

[方  剂]赤小豆100克,大黄100克,白矾20克,芒硝100克,凡士林300克。

[制用法]共研末,过细筛,将凡士林溶化与药粉调为膏。

外敷,每日数次。

[功  效]泻热解毒,活血化癖。

[验  证]据《四川中医》介绍典型病例:

李某,6岁。

寒热l周,继之左耳下酸痛,肿胀,吞咽咀嚼不利。

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

查左耳垂下方弥漫性红肿如手掌大,质硬微热,有压痛。

用此膏外敷3次而愈。

随访268例痄腮患者,采用红黄白膏外敷患部,均在3-5天治愈。

4.黄瓜霜治扁桃体炎

[方  剂]成熟大黄瓜l条,明矾适量。

[制用法]将黄瓜切开顶端,剜去瓜瓤、种子,填满明矾,仍以原瓜盖盖牢,挂于阴凉通风处。

数天后,瓜皮上不断冒出白霜,用鹅毛?

扫下,装瓶待用。

用时以细塑料管蘸药吹于喉侧病体,每日2-3次。

[功  效]清热解毒,通阳利水。

用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验  证郭xx,女,12岁,患痛桃体炎,服本方12次即好转。

3次后痊愈。

dyws1

2009-11-0810:

42

五十二、淋巴结核、慢性淋巴结核

    本病主要指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感染性疾患。

常结成串,累累如贯珠,故名“瘰痨”。

临床以起病缓慢,初结块如豆,皮色不变,坚硬无痛,后渐大成串,将溃时皮色暗红,溃后脓水清稀,久不收口,可形成窦道或瘘管为特征,又名“鼠疮”。

1.海甘消瘰汤治颈淋巴结结核

[方  剂]海藻、昆布各24克,浙贝母、郁金、甘草、青皮、枳实各9克,玄参12克,生牡砺、桔核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疗  效]治疗9例均愈。

[验  证]肖xx,女,10岁,学生,964年5月4日就诊。

主诉:

半年前右领下生1结节如蚕豆大,推之能动,不觉疼痛,经用清热散结之中药及链霉素肌注无效,且结节渐增,形如鸡卵,其父意欲转院治疗,因道路艰难未往。

诊时头已倾斜,面已改形,按之坚硬,推之不动,皮色未变。

西医诊断:

颈淋巴结结核;中医印象:

瘰疬。

处方如上,水煎服至4剂,肿块全散,皮下波动;再加活血祛瘀之药2剂,脓液尽消,表皮皱壅,停药观察,10年未发。

[备  注]本方由《医学心语》消痛丸加味而成。

用海藻、昆布、浙贝化痰以清其源;青皮、郁金、枳实理气以解其郁;玄参、牡蛎、桔核软坚散结;用甘草取其激海藻助牡蛎软坚破结。

海藻甘革同用,虽属中药配伍禁忌(为本草“十八反”内容之一),但前人亦有破例运用。

如《医宗金鉴》海藻玉壶汤、“验方”内消瘰疬九。

实践启示:

在消瘰丸中加海藻甘草,软坚散结之力更强,未发现不良反应,且疗效满意,设想本方可能有抑制结核杆菌,促进病灶修复作用。

2.荔枝疗法治淋巴结核

[方  剂]鲜荔枝10枚。

[制用法]将荔枝洗净,捣烂如泥。

外敷患处,每日更换1次。

[功  效]生津益血,理气止痛。

用治淋巴结核、赤肿疗毒及小儿疹疮。

[验  证]据《新中医》杂志介绍上方疗效理想。

3.海带汤瘰疬瘿瘤

[方  剂]海带1000克。

[制用法]水煮。

饮汤,尽量服用。

[功  效]消痰软坚。

用治瘰疬、瘿瘤。

[验  证]据《医学衷中参西录》介绍:

一妇人起一瘰疬,大如小橘。

其人亦甚强壮无他病,俾煮海带汤,日日饮之,半月之间,用海带2斤而愈。

本品对甲状腺囊肿、高血压均有较好疗效。

4.甘草蜂蜜消淋巴结核

[方  剂]甘草、蜂蜜各适量。

[制用法]每次取适量甘草粉碎,加蜂蜜调成糊状。

涂在淋巴结核疙瘩上,并用纱布包好,每2天更换l次,几周后疙瘩自消。

[功  效]和中缓急,清热解毒。

[验  证]屡用效佳。

[验  证]甘xx,男,32岁,患淋巴结核,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后用上方痊愈。

[备  注]淋巴结核已破溃的不适宜此方。

5.蝌蚪红糖水治淋巴结核

[方  剂]蝌蚪15克,红糖适量。

[制用法]将蝌蚪捣烂成泥,对人红糖开水煨。

初起者服l次,已溃者3或4次可愈。

功  效]清热解毒。

[验  证]屡用效佳。

6.蛤粉治淋巴结核

[方  剂]  蛤粉20克,海蒿子2克,牡蛎25克,夏枯草30克。

[制用法]  共煎汤。

每日早晚分服。

[功  效]  软坚散肿。

用治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

[验  证]  马xx,42岁,经服上方痊愈。

7.蜗牛炖猪肉治淋巴结核

[方  剂]鲜蜗牛肉100克(干品减半),瘦猪肉150克,盐、酱油少许。

[制用法]蜗牛冼净,用沸水烫死,以针挑出蜗牛肉,再洗,然后同猪肉共炖。

饮汤食肉。

[功  效]养阴清热,消肿解毒。

用于淋巴结核、慢性淋巴结炎。

[验  证]据《卫生报》介绍本方在治疗淋巴结核时疗效独特。

8.蜈蚣蛋治淋巴结核

[方  剂]大蜈蚣1条,鸡蛋1个。

[制用法]将蜈蚣瓦上焙干,研为细末。

鸡蛋打一小孔,装人蜈蚣粉末,封闭小孔,放人有盖茶杯内蒸熟。

每晚食用1个。

[功  效]清热解毒,定惊止痛。

用治颈淋巴结核。

[验  证]据《医药保健》介绍本方效佳。

dyws1

2009-11-0810:

42

五十三、痔疮

    痔疮发作时,多现肛门坠痛或痔核红肿剧痛,或便时出血,兼有便秘、溲赤,唇干咽燥等热象。

本病病因多由素积湿热嗜食炙煿、辛辣之品,或过饮酒浆而致湿热内蕴,而湿热瘀滞即可导致痔疮的发作。

临床常用的偏方主要如下:

1.马齿览猪大肠治内痔

[方  剂]马齿览100克,猪大肠1截(15厘米长)。

[制用法]先将两物洗净,然后将马齿览切碎装入大肠内,两头扎好,放锅内蒸熟。

每日晚饭前一次吃完,连续服用。

[功  效]清热解毒,润肠止血。

[验  证]经治疗9O例,80例治愈。

10好转。

[备  注]无马齿觅,可用花椒120克代替。

2.乌药、大黄等治痔疮

[方  剂]  乌药、大黄、当归、血竭、地榆各150克,黄柏、菖蒲、红花各75克,黄连15克,冰片、枯矾各50克。

[制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过120目筛,加凡士林1500克调匀成膏,贮瓶备用(高压消毒)。

先用1:

5000以刃高锰酸钾液坐浴后,再将药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功  效]  消热解毒,散血消肿。

[验  证]治疗60例,其中炎性外痔23例,痊愈15例,好转7例,无效1例;血栓性外痔37例,痊愈26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

[备  注]引自1985年《辽宁中医杂志》(3)。

3.蝉冰膏治痔疮

[方  剂]蝉蜕15克,冰片12克,麻油30毫升。

[制用法]先将蝉蜕用微火焙焦存性、研末,入冰片同研成极细末,用麻油调匀即成。

每晚临睡前,先用金银花20克,大鳖子12克(捣碎),甘草12克,煎汤趁热熏洗患处,然后用棉签蘸油膏涂敷痔核上,连用5-7天。

[功  效]消炎、散结、止痛。

[验  证]治疗53例,全部痛除血止核消。

[备  注]引自1981年《辽宁中医杂志》(6)。

忌食辛辣、鱼虾等物。

4.硝冰膏治痔疮

[方  剂]芒硝30克,冰片10克,猪胆汁适量。

[制用法]先将前2味药共研细末,再用猪胆汁调匀成糊状(如痔疮表面有溃汤或分泌物多者加白矾10克),备用。

外敷于痔疮外,再用纱布棉垫覆盖,胶布固定。

每日早、晚各数l次。

[功  效]消肿止痛。

[验  证]试治数例,均愈。

[备  注]引自《外治汇要)。

5.麝冰散治痔疮

[方  剂]麝香、熊胆、冰片、猬皮各0.3克。

[制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备用(贮瓶勿泄气)。

外痔:

每日敷药3次。

内痔:

将药棉缠在如火柴杆粗的小棍上,浸湿蘸药末插入肛门内,随即将小棍抽出,任药棉留在肛门内。

[功  效]消肿止痛。

[验  证]屡用屡验、效佳。

[备  注]引自1988年《医学文选》(l)祖传秘方验方集。

又治痔漏,取蛇胆,阴干即成胆条,塞入瘘管内。

塞入时有凉的感觉。

五、六日瘘管随胆条脱出。

治愈人数不可胜举。

6.无花果治痔疮

[方  剂]无花果10-20颗(如无果,用根叶亦可)。

[制用法]将上药加水2000ml放在砂锅内煎汤。

于晚上睡前30分钟,熏洗肛门1次,连续7次为1个疗程。

无愈,可再继续1个疗程即愈。

[验  证]用本药治疗痔疮患者77例,均获痊愈。

一般无不良反应。

无1例复发。

[备  注]用本法时,须禁用酒类、酸、辣等刺激物,以免减低药效。

7.荆芥防风等治痔疮

[方  剂]荆芥、防风、土茯苓、使君子各9克,芒硝120克,马钱子6克。

[制用法]将上药放砂锅内加水煮沸。

然后,倒人罐内,令患者蹲在罐上先熏后洗,每晚1次。

[验  证]用上药治疗外痔患者100余例,一般熏洗1次后疼痛即可减轻,经2-5次后可以获得痊愈。

8.五倍子治痔疮

[方  剂]五倍子500克。

[制用法]取五倍子清洗并捣碎,浸泡于52.5%已醇1000ml中,密封放1-2个月,然后过滤后煮沸消毒备用。

用时,(l)器械装备:

消毒包内备有5ml注射器工具,6、7号针头各l个,中号弯血管钳2把,组织纷、手术剪各l把,中号圆针1根,10号丝线2尺,纱布数块。

(2)操作方法:

患者侧屈膝,充分暴露肛门,用1‰新洁尔灭液常规消毒肛门及件部,用2%普鲁卡因局部麻醉,血管钳固定痔核根部,再注入五倍子酒精液适量于痔疮内,使之成为紫色为度。

然后用弯血管钳反复挤压痔核,直至变为薄薄的焦痴。

最后,在痔核根部行“8”字缩缝扎.并松开根部血管钳。

如有多个痔核,再用同样方法处理。

术毕将部分残痔剪去,剩余痔核根部送人肛门。

并涂九华膏后,外加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便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用九华膏或黄连膏换药至痔核脱落,伤口痊愈。

[验  证]用上药治疗痔疮患者80例,均获治愈。

其中,10-2天治愈者21例;21-30天治愈者54例;30天以上治愈者5例。

9.五倍子、朴硝治痔疮

[方  剂]五倍子、朴硝、荆芥、防风、明矾、乌梅、穿心莲各30克。

[制用法]将上药加人清水1200ml,浓煎至600ml时备用。

用时取液200ml放人盆内兑开水或温热水800ml搅匀,用热气熏蒸,水温后坐浴15分钟左右。

按上法每日早、中、晚各熏1次。

血栓外痔较大者要圆利针刺破。

方法是患者取截石位或侧位,充分暴露痔核,用1%。

新洁尔灭液消毒患处后。

再用点刺的方法迅速地刺人血栓内,用泻法使痛感消失后出针,放出瘀血为度,随后用新洁尔灭棉球消毒揉按数下,此法隔日l次,1-3次为l个疗程。

[验  证]用上药治疗痔疮患者200例,痊愈l64例,好转36例,总有效率为100%。

其中炎性外痔100例,痊愈92例,好转8例;血栓外痔42例,痊愈38例,好转4例;肛门湿疹2例痊愈;混合痔58例,痊愈8例,好转48例。

10.炉甘石、女真叶等治痔疮

[方  剂]炉甘石、女贞叶、艾叶各30克,冰片3克,.芝麻油50ml。

[制用法]将前四味药分别为极细末,混合均匀,徐徐加人芝麻油中搅匀,贮瓶备用。

用时,根据痔疮大小,取药膏l-2克,涂搽患处,用药前应排净大便,不需包扎。

每晚用药1次。

3次为1个疗程。

[验  证]用本方治疗外痔患者125例,均于用药l-4个疗程,均获治愈。

11.蒲公英土茯苓治混合痔

[方  剂]蒲公英、土茯苓、苦参、芒硝、马齿览各30克,生大黄、生甘草各10克。

[加  减]若术后肛门水肿,加重芒硝至50克;若分泌物比较多,加重蒲公英、苦参、土茯苓、马齿觅至50克;若伤面有衡肉,加丹参、乌梅各15克。

[制用法]将上药加水适量,浓煎至600ml,自术后第1次大便后立即坐浴,坐浴时将肛门放松,清除粪便,一般坐浴时间以20-0分钟为宜,每日坐浴l-2次,浴后揩干患处,用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

[验  证]用本方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患者133例,经用药2-10天,均获治愈。

12.南瓜子煎熏治内痔

[方  剂]南瓜子l000克。

[制用法]加水煎煮。

趁热熏肛门,每日最少2次,连熏数天即愈。

熏药期间禁食鱼类发物。

[功  效]用治内痔。

[验  证]牛xx,女,32岁,用上方后内痔即痊愈。

13.茄子末治内痔

[方  剂]茄子。

[制用法]茄子切片,烧成炭,研成细末。

每日服3次,每次10克,连服10天。

[功  效]清热止血:

用治内痔。

[验  证]屡用效佳。

14.鲫鱼治内外痔疮

[方  剂]鲫鱼1条(重200克),韭菜适量,酱油、盐各少许。

[制用法]将鱼开膛去杂物留鳞,鱼腹内洗净,纳满韭菜,放人盖碗内,加酱油、盐,盖上盖,蒸半小时即成。

食鱼肉饮汤,每日1次。

[功  效]治疗痔漏、内外痔疮。

[验  证]杨、,女,35岁,患痔疮久治不愈,经服上方3剂好转,坚持服用后逐渐痊愈。

15.蝎蚕蛋治痔疮

[方  剂]全蝎6克,僵蚕6克,鸡蛋适量。

[制用法]全蝎、僵蚕(中药店有售)研成细末,共分为15份。

每日早晨取新鲜鸡蛋1枚,在蛋壳上打一个小孔,将l份全蝎僵蚕粉从小孔内装人鸡蛋,搅匀后用面粉将鸡蛋上的小孔糊上,放人锅内蒸熟。

服用时将鸡蛋去皮整个吃下,每日1个,连吃15天为一疗程。

如一疗程未能痊愈,可再吃一两疗程,以巩固疗效。

[功  效]理气血,除热毒。

[  验证]据《老年报》介绍,本方疗效良好。

16.猪汤绿豆清热润肠

[方  剂]绿豆200克,猪大肠1截,醋少许。

[制用法]先将猪大肠翻开用醋洗净(连续洗3次),把绿豆填人猪肠内,再用线绳将肠两端扎紧,放人水锅中煮约1个半小时即成。

食时切成段,一次吃完,每日l次。

[功  效]清热解毒,润肠通便。

用治内外痔便血。

17.猪肉槐花汤治痔疮

[方  剂]瘦猪肉100克,槐花50克。

[制用法]加水共煎汤。

日食l次。

[功  效]凉血,止血。

18.红糖金针菜汤消痔

[方  剂]红糖120克,金针菜120克。

[制用法]将金针菜用水2碗煎至1碗,和人红糖。

温服,每日l次。

[功  效]活血消肿。

对痔疮初起可以消散,对较重症有减轻痛苦之功。

[验  证]上述3方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

dyws1

2009-11-0810:

42

五十四、肛裂

    肛裂因粪便干硬,肛管皮肤受到损伤所致。

多发生于肛门后中线处,严重者裂口可深达肛门括约肌。

1.乳没膏治肛裂

[方  剂]乳香、没药各20克,丹参10克,冰片5克,蜂蜜30克。

[制用法]先将前4味药共研细末,用75%乙醇适量,浸泡5天左右,加入蜂蜜调匀,即行煎熬加工成油膏状,贮瓶备用。

用药前嘱病人排尽大便,以1:

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0分钟左右,再用双氧水溶液清洗创面裂日,再经干棉球拭干泡沫,再取药膏外敷创面处,然后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l次,直至裂口愈合。

[功  效]活血止血,止痛生肌。

[验  证治疗32例,效果颇佳。

止血效果:

32例中敷药后全部止血,大多数患者3-4天便血停止;止痛效果:

敷药后有23例患者在3-5天疼痛消失;裂口愈合效果:

经治疗后,除1例因伴有大哨兵痔疮面未愈合,一般愈合时间为7天左右。

[备  注]引自《百病中医青散疗法》。

2.润肤膏治肛裂

[方  剂]当归、生地各15克,麻油150克,黄蜡30克。

[制用法]先将当归、生地人油内煎熬,药枯后去渣,投人黄醋,即成半、液状油膏,备用。

每天大便后,清洗疮面,然后取药膏适量涂敷于患处。

每日换药1次。

[功  效]润肤生肌。

[验  证]用治上症,效果颇佳。

[备  注]引自《疡科妙方》。

3.生肌膏治肛裂

[方  剂]冰片、煅龙骨粉各6克,朱砂7.5克,煅炉甘石64克,煅石膏143克,凡士林264克,麻油适量。

[制用法]先取冰片及少许煅炉甘石共研成细末。

再人煅龙骨粉,朱砂及余下的煅炉甘石,混合均匀,掺人煅石膏,拌匀后倾倒凡士林内充分搅拌,最后加适量麻油调成软膏,备用。

肛门局部用红汞消毒后,据肛裂范围,涂满此膏,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

[疗  效]止血敛疮,封口止痛。

[验  证]治疗74例,效果满意。

肛裂愈合,无不良后应。

[备  注]引自1963年《中医杂志》(6)。

dyws1

2009-11-0810:

43

五十五、骨质增生症

    骨质增生,又名“骨刺”,古称“骨赘”。

是一种慢性骨质生长异常退行性疾病。

中老年人发病居多。

好发于脊椎、髋、膝关节、跟骨结节等处,尤以颈椎、足跟骨节处发病居多。

    多因风寒湿三气杂合,侵入肌肉,筋络关节,客于经脉,邪气壅阻,气滞血瘀,关节磨损所致。

或因跌仆挫伤,损伤骨络;过频;或低头弯腰,或行走站立过度所致。

凡此种种,尤其在肝肾亏虚时极易诱发本病。

  脊柱(颈、胸、腰、骶椎)、耽、膝关节、足跟骨节等处疼痛,或微痛,触之则痛剧,仰、俯、屈、伸、转侧、步履受限、功能活动不灵,或伴见头晕、麻木等症。

一般多发生在一处或多处。

1.川芎末醋调外敷治骨质增生症

[方  剂]川芍末6-9克,山西老陈醋适量,药用凡士林少许。

[制用法]将药末加老陈醋调成浓稠糊状,然后混入少许药用凡士林调匀。

随即将配好的药膏涂抹在患者增生部位,涂好后盖上1层塑料纸再贴上纱布,用宽胶布将纱布四周固封。

2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疗  效]  经治20例,其中颈椎骨质增生9例、肱骨外上髁骨质增生例、腰椎骨质增生2例、脚跟骨质增生2例。

经治疗后自觉症状消失者13例、好转者5例,有2例在敷药中出现局部灼痒,起丘疹停止治疗。

治疗次数最多18次,最少7次。

[验  证]杨xx,女,52岁,腰椎骨质增生3年余,腰痛及下肢麻木,多方治疗病痛未减。

用川芎末醋调外敷15次,痛麻基本消失,即能走15华里,随访5年症状无复发。

2.风湿威灵方治骨质增生

[方  剂]白花蛇(学名银环蛇)4条,威灵仙72克,当归、土鳖虫、血竭、透骨草,防风各36克。

共碾细末,过筛。

[制用法]每次服3克,每天服2次,开水送服。

以上为一个月药量,服完即症状消失。

[功  效]治疗骨质增生症。

[验  证]宛xx,女,52岁,本矿家属,1977年11月28日在我院X线腰椎右上呈雀嘴样骨质增生,摄片示:

第3腰椎右下,第4腰椎右上呈雀样骨质增生,第1、4腰椎椎体轻度状增生。

经对症治疗无效。

1978年3月开始服用本药。

连服1个月后,疼痛消失,恢复劳动,随访至1981年2月,腰痛未再发作。

3.威灵苁蓉汤(丸)治足跟骨质增生及老年骨关节炎疼痛

[方  剂]威灵仙15克、肉苁蓉15克、熟地15克、青风藤15克、丹参15克。

[加  减上肢麻、痛者加姜黄10克;下肢麻痛加怀牛膝10克。

[制用法]每天1剂,煎2遍和匀,l日2次分服。

或研末炼蜜为丸,每粒10克,每服l粒,日2次。

[功  效]主治颈椎、腰椎及足跟骨质增生,老年骨关节炎疼痛等。

[验  证]罗x/,男,61岁。

就诊日期:

1980年10月2日。

患者腰痛、腿酸,步履乏力,已经1年余,X光照片示腰椎骨质增生,予本方先服汤剂2周,痛减大半,再予丸药连服2个月,腰痛腿酸均解,步履有力。

[备  注]骨质增生乃老年人常见病,系肾虚髓空血瘀、风寒乘隙入侵所致,故以肉苁蓉补肾阳、益精气,熟地滋肾阴填骨髓,威灵仙、青风藤祛风通络止痛,丹参活血化瘀止痛。

肾气得充,血活络通,通则不痛,故痛自止矣。

注意关节保护,避免过度负重,避寒就温,肥胖者宜注意饮食,设法减轻体重,以减少负重。

4.外用筋骨止痛酒治骨质增生症

[方  剂]生草乌10克、细辛10克、洋金花6克、冰片16克。

[制用法]先将前三味药研末,用50%酒精300ml浸人,冰片另用50%酒精200ml浸人,每日搅拌一次,约l周后全部溶化,滤净去渣,将二药液和匀,用有色玻璃瓶贮藏。

每次用棉球蘸药液少许涂痛处或放痛处片刻,痛止取下,每天2-3次。

[功  效]草乌、细辛祛风散寒止痛,洋金花解痉活血止痛,冰片通窍善于走窜,消肿止痛,浸酒外用,直接作用于局部,见效较速。

[验  证]尤xx,女,63岁。

就诊日期:

1952年10月15日。

脚跟疼痛2个月,影响走路,经骨科检查诊为跟骨骨刺。

予本方外用,当天痛减,1周后疼痛缓解。

[备  注]本方药性毒烈,只能外用少许不可内服,皮肤有破损及孕妇均忌用。

5.粉葛、秦艽等治骨质增生症

[方  剂]粉葛、秦艽、灵仙、当归各20克,白芍30克,延胡、制川乌、独活各10克,蜈蚣3条(去头足),天麻6克(为末吞服)。

[加  减]若偏寒者,加桂枝、细辛、白芥子、制附片、淫羊藿;若偏热者,酌加板蓝根、银花、连翘;若偏湿者,酌加茯苓、薏苡仁、苍术;若气虚血滞者,加入党参、丹参;若肾虚者,加枸杞子、巴戟。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分2-3次口服,每日1剂。

[验  证]用上药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患者257例,其中痊愈223例,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5例。

6.当归白芍等外敷治骨质增生

[方  剂]全当归、白芍各40克,川芎、炒艾叶、地龙、灸川乌、五加皮、木通、川花椒、草解、防风各30克,生姜汁100ml,陈醋适量,冰片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后,加人姜汁、陈醋成糊状,贮瓶内备用。

用时,以此药糊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1剂药一般可用2-3天。

2剂药为l个疗程。

[验  证]用本方治疗骨质增生患者65例,经用药1-3个疗程后,治愈者61例,显效者3例,无效者1例。

7.川芎没药等外敷治骨质增生

[方  剂]川芎、没药、乳香、红花、白芍各60克,草乌、川乌、防已、杜仲、川续断、牛膝各30克,羌活、白芷、干姜、秦艽各20克,冰片3克。

[加  减]若伴颈椎病和高血压者,去白芷、干姜,加葛根、透骨草各20克;若腰酸痛者,加鸡血藤、狗脊各2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陈醋和白酒各半调药末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1周为1个疗程。

[验  证]用本方治疗骨质增生患者200例,其中,治愈者185例;显效者10例;好转者3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9%。

8.威灵仙穿山甲等治骨质增生

[方  剂]威灵仙60克,乌梢蛇、穿山甲、土鳖虫各30克,白花蛇2条,皂角刺、透骨草、生川乌、生草乌、细辛、生乳香、生没药、川芎、豨签草各50克,冰片1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置于瓷碗内,用米醋或黄酒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