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蛙常见疾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9315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林蛙常见疾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林蛙常见疾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林蛙常见疾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林蛙常见疾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林蛙常见疾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国林蛙常见疾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林蛙常见疾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林蛙常见疾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林蛙常见疾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林蛙常见疾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

2红腿病2.1病因红腿病又称败血症,为蝌蚪、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2]。

其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及乙酸钙不动杆菌的不产酸菌株等革兰氏阴性菌。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季饲养期间,传染快,死亡率高。

2.2症状发病个体伏地,精神不振,不进食,活动能力减弱,腹部膨胀,口和肛门有带血黏液。

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有并发炎症。

剖检可见腹腔有大量腹水,肝、脾、肾肿大并有出血点,胃肠充血并充满黏液。

2.3防治措施一是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定时、定量投喂食物,及时将发病个体分离治疗,控制疾病蔓延。

二是用1mg/L漂白粉溶液全区消毒;

用0.7mg/L硫酸铜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用氯霉素带动物全池消毒,使水体浓度达到10mg/kg,1次/d,连续3d。

三是用3%食盐浸泡病蛙20min,或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蛙24h。

四是用磺胺嘧啶2g拌虫1000g喂蛙3d;

用增效联磺1片加酵母2片,与饲虫拌匀连喂3d;

用土霉素、氟哌酸、畜用病毒灵等消炎抗菌药剂,每1000g饲虫拌药1g,喂蛙群有预防作用。

3胃肠炎3.1病因胃肠炎是中国林蛙蝌蚪、幼蛙和成蛙共患的一种常见病,病原为细菌,暴饮暴食也会引发胃肠炎,传染性强,死亡率高[3]。

3.2症状病蛙发病初期活动异常,躁动不安,不分昼夜的围着饲养圈跳,此时是治疗的最好时机。

发病3~5d后,部分病蛙开始不进食,个别蛙死亡,病蛙颜色变成青色,此时如及时治疗基本可治愈。

发病后期,大量病蛙不进食,反应迟钝,垂头弓背,机体消瘦,此时治疗难度很大,损失也会加大。

蝌蚪发病后多浮于水面。

解剖病蛙可见腹腔积水,胃肠壁严重充血、发炎。

3.3防治措施胃肠炎的发生多与环境卫生恶化、水质和饵料不洁有关。

因此,蝌蚪期要保持水质清新,可每600m2施用1kg生态增氧剂,7d施1次;

或用5mg/kg优碘消毒,10~15d进行1次。

蝌蚪期不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饵料投喂要定时、定量、定点。

蝌蚪发病后要及时换水,清除病死蝌蚪,防止病菌蔓延。

并在每千克饲料中加胃散片或酵母片1片、痢特灵1片,研成细末,混合喂给。

幼蛙和成蛙胃肠炎的防治:

加强饲养场的环境卫生管理,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胃肠炎的高发期,用12.5%病毒净500~1000倍液,或优碘1000倍液消毒,交替使用,每7~10d消毒1次,发病期每2d消毒1次(优碘要在日落黄昏时使用)。

在日常预防胃肠炎时可用黄粉虫5kg拌土霉素10g、环丙沙星20g,连喂5~7d,每月预防2次,并注意饵料要定时定量饲喂。

在发病初期,每千克饵料拌富美宁8g,连喂2d,也可每千克饵料拌欧速灵8g,连喂5d,并配合使用肠炎平每千克饵料拌8g。

当病情发展到第2、3阶段时,要立即清除所有死蛙,加强蛙场消毒,用欧速灵20mg/kg浸泡(幼蛙15min,青年蛙20min,成蛙30min),连续治疗恢复到正常进食时,可用5kg黄粉虫拌VA胶丸100粒、土霉素纯粉10g、兽用环丙沙星25g、多种维生素5g、酵母片40片混合拌匀,饲喂病蛙7~10d;

如饲喂无菌蝇蛆,可将无菌蝇蛆洗干净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消毒,将土霉素粉10g、环丙沙星30g、泻痢停10片混合研成细末,溶于少量水中拌麦麸喂蝇蛆,24h后将蝇蛆分离出来用消毒净1500倍液,或12.5%病毒净1000倍液消毒后,用土霉素纯粉10g拌蝇蛆5kg;

或环丙沙星20g、多种维生素5g、酵母片50片混合拌匀研成细末拌蝇蛆5kg饲喂病蛙。

刚治愈的病蛙很容易复发,在治疗后期应每千克黄粉虫拌8g肠炎平,让病蛙彻底恢复健康。

中草药防治:

用乌梅、五倍子、黄芩磨成粉面,撒到蛙池中;

或将磨成粉面后的中草药掺和到蛙食黄粉虫中,每天投喂3次。

4脑膜炎4.1病因脑膜炎是近年来在南方养殖中遇到的一种新病,比较少见,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难治愈等特点。

脑膜炎的病原为脑膜败血性黄杆菌,蝌蚪、幼蛙和成蛙均可感染。

4.2症状患病林蛙精神不振,行动迟缓,食欲减退,发病蝌蚪后肢、腹部和口周围有明显的出血斑点。

部分蝌蚪腹部膨大,仰浮于水面不由自主地打转,有时又恢复正常。

解剖可见腹腔大量积水,肝脏发黑肿大并有出血斑点,脾脏缩小,肠道充血。

4.3防治措施一是引种时严格检疫,养殖过程中勤换水,合理规划养殖密度。

二是发病后可以用3mg/kg红霉素溶液药浴,同时用漂白粉连池水带蝌蚪一起消毒,使水体浓度达到0.3mg/kg。

5气泡病5.1病因水中浮游植物多,在强烈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引起水中溶氧量过分饱和;

用土池时,地下水含氮过分饱和[4-5],或地下有沼气;

温度突然升高,造成水中溶解的气体过分饱和。

这些过分饱和的气体形成气泡,蝌蚪取食过程中不断吞食气泡,在蝌蚪消化管内聚集,便引发气泡病。

气泡病为蝌蚪常见病,及时诊治很容易治愈,但是如果诊治不及时也会造成大量死亡。

5.2症状蝌蚪肠道充满气体,腹部膨胀,身体失去平衡仰浮于水面,严重时,膨胀的气泡阻碍正常血液循环,破坏心脏。

解剖后可见肠壁充血。

5.3防治措施投喂干粉饵料要先用水稍加浸湿,植物性饵料要煮熟以后投喂。

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控制池中水生生物数量。

发现气泡病,可以将发病个体分离出来,放到清水中,2d不喂食物,以后少喂一些煮熟的发酵玉米粉,几天后就会痊愈。

另外,可以向养殖池加入食盐进行治疗,1m3水体加食盐15g。

6水霉病6.1病因南方冬季气温比较高,在中国林蛙越冬期、蝌蚪期常发生水霉病,病原体是水霉,由于有外伤而引发。

该病病程长,死亡率低,多发生在蛙的四肢,如果不及时治疗常造成蛙残疾,并引发其他疾病。

6.2症状水霉的内菌丝生于动物体表皮肤中,外菌丝在体表形成棉絮状绒毛,菌丝吸收蝌蚪和蛙体的营养物质,使蝌蚪和蛙体消瘦,烦躁不安。

菌丝分泌的蛋白水解酶还使菌丝生长处的皮肤、肌肉溃烂。

6.3防治措施一是运输、分池过程中小心操作,谨防造成外伤。

进入场地以前要用10mg/kg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min;

定期用漂白粉(水体浓度为0.5mg/kg)进行全池消毒。

二是发病后用20mg/kg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min,2次/d;

也可在水池内加福尔马林,浓度为20mg/kg。

7难产7.1病因在南方养殖中国林蛙,由于冬季冬眠期气温高,而且温差变化大而频繁,如果冬眠期间水温控制不好,中国林蛙反复从冬眠状态中苏醒,很容易导致中国林蛙难产甚至不产卵[6-7]。

主要原因如下:

①休眠期间干扰过多,造成林蛙体力消耗过大;

②雌蛙年龄过大,体质虚弱;

③雄蛙数量不足,雌雄比例不协调;

④产卵池环境不适于产卵,如水位过深、不够安静;

⑤种蛙在产卵前受到严重惊吓;

⑥产卵时间把握不准确。

7.2症状雌蛙腹部膨大,已经完成跌卵,但是卵滞留在子宫内无法产出。

解剖以后在子宫内可见黑色卵团已经溶烂[8]。

7.3防治措施为产卵的雌蛙营造安静的环境,按合理的雌雄比例搭配种蛙(雌雄比可为1∶1),对没有按时产卵的雌蛙及时注射催产药物,催产药物的用量为每只中国林蛙注射10只青蛙或蟾蜍的脑垂体提取液。

8寄生虫病8.1水蛭水蛭又称蚂蟥,叮咬在蛙体皮肤上,吸允蛙体液,影响林蛙健康和越冬,严重时造成林蛙死亡。

用6.0~7.5kg/hm2叶蝉散对水50L/hm2喷洒于水中,能杀死大量水蛭,对蝌蚪和成蛙无害。

还有一些寄生虫在林蛙体腔内,用丙硫比唑防治,每1000g饲虫拌药5片,连喂3d效果较好。

8.2车轮虫病早期车轮虫寄生在蝌蚪皮肤表面和鳃部,病蛙鳃部出现青灰色斑点,尾部发白,游泳迟缓,生长停滞而死亡。

防治措施:

清池消毒,控制放养密度,保持池水清洁;

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喷洒有较好的疗效。

8.3舌杯虫病和纤毛虫病主要是放养密度太大,水质污染,寄生虫大量发生所致。

可及早更换池水,疏散蝌蚪;

用1mg/L硫酸铜全池喷洒防效较好。

9参考文献[1]王春青,潘秀花.怎样防治林蛙烂皮病[J].中国农村科技,2019

(1):

28.[2]崔岩,杜人杰,崔春月.中国林蛙红腿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中草药药敏实验[J].林业实用技术,2007

(2):

32.[3]赵凤春.林蛙胃肠炎的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03(10):

35.[4]车轶.中国林蛙常见病防治[J].水产养殖,2019(6):

15-17.[5]王春青,吴梅艳.圈养林蛙夏季饲养期的疾病防治[J].农牧产品开发,2019(11):

39.[6]车轶,孟宪国.中国林蛙集约化养殖技术[M].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9.[7]卫庆功,白秀娟,丁庆东,等.林蛙养殖技术[M].北京:

金盾出版社,2019.[8]胡茂刚.科学养殖致富100例[M].北京:

金盾出版社,2019.6.3防治措施一是运输、分池过程中小心操作,谨防造成外伤。

7难产7.1病因在南方养殖中国林蛙,由于冬季冬眠期气温高,而且温差变化大而频繁,如果冬眠期间水温控制不好,中国林蛙反复从冬眠状态中苏醒,很容易导致中国林蛙难产甚至不产卵[6-7]。

金盾出版社,2019.其他参考文献[1]熊飞.本量利分析方法在高校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任婷,石芬芳.高校成本管理研究综述[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万楚军.高校成本性态分析与管理[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

48-49.[4]李玉周,聂巧明.基于成本视角对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5]陈祥有.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09.6:

99-100.[6]江其玟.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领域的成本计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7]贾洁萍.领导决策成本的界定[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0:

80-81.[8]郑益乐.教育机会成本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4:

80-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