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999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选择题按照试卷上的题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

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

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

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

‘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

“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

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

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

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前文说到周公训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

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

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

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

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

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

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

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尊者、长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

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摘自胡申生《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

“周公训子”就是这种文化最早最可信的源头。

1

B.《论语·季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事,后人归纳出了“庭训”“趋庭”“鲤对”“庭对”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C.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式,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

D.中国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国家训的源头谈起,论述了中国家训的丰富形式和中国家训的内容指向,重点论述了后一个方面。

B.周公戒伯禽的训词,是论证“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观点的典型例证。

C.文章列举中国家训文化的三方面指向,论证了中国家训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

D.文章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论述了中国家训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是在中国家训文化的萌芽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B.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部的自我控制,这样家庭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

C.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

D.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仇恨

安勇

袁五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

在我看来,这两个人都有置对方于死地的决心和勇气。

比如说吧,一条路,如果袁五谷刚走过了,袁丰登就说啥也不肯再走,宁可绕远走另一条路。

实在没有另一条路呢,袁丰登在这条路上走一步,就冲着想象中的袁五谷的背影吐一口唾沫,再走一步,又吐一口唾沫。

吐完了就骂一句:

袁五谷你真不是个人。

当然了,袁丰登也是如此。

我十岁那年,袁五谷从乡政府调到了县政府。

转年,袁丰登从乡中学调到了县教委。

没多久,上级就开始调查袁丰登的问题,查来查去发现,袁丰登这个同志是清白的,没啥问题。

袁丰登也弄明白了,是袁五谷给上级写了封信揭发他的问题,意思就是想把他再弄回农村去。

不久后,上级又开始调查袁五谷,查来查去,这个同志也是清白的。

不用问,是袁丰登回报了一封举报信。

某一天早晨,在县医院旁边的一座石拱桥上,袁五谷和袁丰登狭路相逢了。

两个仇人一东一西,像两轮不共戴天的太阳似的,升到拱桥中间的弧顶处时,就同时停住了。

袁五谷不说话,拿眼晴使劲瞪着袁丰登。

袁丰登也不说话,拿眼晴使劲瞪着袁五谷。

他们俩的影子投到桥下的河水里,一个伸着脖子,另一个也伸着脖子,看起来像两只斗架的公鸡。

袁五谷不肯让路,袁丰登也不肯让路,都是钉子似的,

在桥上钉着。

后来,两个人,四只眼,都瞪得要冒血了,四条腿也不停地打哆嗦。

这才同时把头转过去,冲后面“呸”地吐一声,下桥,找另一条路去了。

隔着河他们又同时回过头来,冲着对方“呸”了一声。

袁五谷和袁半登虽然仇深似海,但他们俩对我都非常好,他们一个是我的亲二叔,另一个是我的亲三叔。

而且在我心里,他们也都是挺不错的人。

我一直想搞清楚,在他们这对亲兄弟之间到底埋藏着什么仇恨?

当然了,我更希望他们能解开心里的疙瘩,丢开仇恨。

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相处,不是更好吗?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问过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二叔和三叔是为什么成为仇人的?

但每次问,他们都摇摇头说不知道,知道的就是他们俩有仇。

没办法我只好去问两位当事人,在这个问题上,二叔袁五谷和三叔袁丰登的回答是相同的,他们都告诉我六个字:

袁丰登(五谷)不是人。

我如果接着问为什么就不是人了呢,他们就都瞪着眼睛大发雷霆,摆出一副恨不得吞了对方的架势,闭口不提。

二叔和三叔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成了我心头最大的一个疑团。

后来我又问过好多人,他们都知道二叔和三叔有仇,有大仇,但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仇恨的根源。

我二叔袁五谷在七十岁那年得了重病,临死指名要见我最后一面。

我握着他的手泪流满面,想不起来该对他说点什么,最后竟然又问了他和三叔的仇很。

已经奄奄一息的二叔听到三叔两个字,立刻瞪圆了眼晴,从喉咙里挤出几个字:

他不是人。

这也是二叔临死说的最后一句话,算是他的遗言吧!

二叔死后,三叔大笑了三天,逢人就说那个不是人的家伙袁五谷死了,第四天早晨睁开眼睛,三叔还准备接着笑时,突然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我们大家赶到时,三叔已经不行了,如果三叔也死了,那么我心头的疑团就永远也解不开了,所以一见面我就毫不犹豫地问三叔。

当时,三叔的脸上还有一缕没来得及绽放的笑容,那笑容花骨朵一样在肉皮里含着。

这次三叔没有告诉我袁五谷不是人。

他好像仔细想了想,然后重重地摇了摇头,告诉我四个字。

四个宇刚说完,一歪头就走了。

我三叔袁丰登的墓地在县城的一小山上,左边是棵老松树,右边是另一个墓地,是我二叔袁五谷的墓地。

安葬了三叔后,我在两个叔叔的墓碑前哭了一整天,边哭边想着三叔说的最后四个字,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三叔说的竟然是:

记不清了。

这四个字是三叔在世上说的最后一句话,也算是他的遗言吧!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谷丰登”象征着物阜民丰、安居乐业,寄寓了人们最美好的心愿,但小说中却五谷反目、丰登成仇,这样的设置充满了讽刺。

B.小说开篇就指出了袁五谷和袁丰登是“仇敌”,既设置悬念,吸引了读者的兴趣,又自然引出了后文中两人互相敌对的荒唐故事。

C.作者计划着让二叔和三叔解开心里的疙瘩,让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相处,可见他早就料到他们二人之间应该并不存在什么深仇大恨。

D.二叔和三叔为了一桩“记不清”的仇恨而老死不相往来,情绪的膨胀会让人失去理智的判断,仇恨中的生存状态令人悲叹。

5.文中画线段落生动再现了三叔在二叔死后的反应,运用了哪些手法?

请简要分析。

(6分)

 

6.“不是人”这几个字在文中出现多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2

材料一:

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

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

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

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

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

古语云:

“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

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

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

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

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

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

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

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

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

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期)

材料二:

一场二胡直播吸引21.5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

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

平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

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

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2000人左右。

这还是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

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

(摘自人民网2016年4月7日)材料三:

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

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

“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

”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

“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200个剧种,”田青表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

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

这一修养就迎合。

(摘自《中国日报》2015年3月3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所谈内容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时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

B.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材料二侧重谈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

C.从材料二可知,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让观众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乐器,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

D.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让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

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以季羡林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需要亲近普通民众。

B.材料一提出不能“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材料三提出“坚守住本质的东西”,都是为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来迎合观众的口味。

C.材料一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才能焕发新一轮的蓬勃的生命力。

D.材料三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底线,如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的昆曲古琴,就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

9.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題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徐处仁,字择之,应天府谷熟县人。

中进士甲科,为永州东安县令。

蛮人叛,处仁入峒,开示恩信,

..

蛮感泣,誓不复反。

知济州金乡县。

以荐者召见,徽宗问京东岁事,处仁以旱蝗对。

问:

“邑有盗贼乎?

道都总管,卒于郡。

(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三十》,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橫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B.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橫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C.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橫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D.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皆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橫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最后一级考试即会试通过者的称号,它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B.免丧也称服阕,谓守孝期满,除去丧服。

古人为哀悼逝者需穿丧服,服饰、时间都有限制。

C.侍读,是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之官,对提高皇室修养和执政能力有积极意义。

D.潜藩中的“藩”指封建时代的属国、属地,借指边防重镇。

潜藩指帝王作为王侯时的封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处仁抚民有方,平息叛乱民患。

任东安令时,他对反叛者施以恩惠,晓以信义,蛮人终被其诚意所动;代理开封府事,当地得以大治,狱中常无系囚。

B.徐处仁坚持己见,惨遭排挤夺职。

之前童贯想平抑物价,徐处仁与之不和,出言反对。

之后徐处仁替没获得赦免的百姓上奏,童贯借机排挤,徐处仁终遭削夺职务。

C.徐处仁胸怀天下,忧心兵民之困。

他认为兵强民富方能立国,然而天灾人祸,兵民皆贫困不堪,应当早做准备,以防止后患。

此言深得徽宗认可。

D.徐处仁坚决主战,抗击金兵南侵。

金兵来犯,他广储粮草,集合上万精兵为国效劳;积极进言献策,奏请御驾亲征,反对割让土地,态度果断坚。

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转运使阿贯意,劾其格德政,倡异论,侵辱使者。

曰:

“有之。

”上谓处仁不欺,除宗正寺丞、太常博士。

摄开封府,裁决如流,囚系常空。

丁母忧,免.

丧,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徙知永兴军。

童贯使陕西,欲平物价,处仁议不合,曰:

“此令一传,则商.

贾弗行,而积藏者弗出,名为平价,适以增之。

”转运使阿贯意,劾其格德政,倡异论,侵辱使者。

处仁赴阙。

久之,以显谟阁直学士知颍昌府。

民有得罪宫掖者,虽赦不免,处仁为奏上。

童贯乘是挤之,

夺职,提举鸿庆宫。

徽宗访以天下事,处仁对曰:

“天下大势在兵与民,今水旱之余,赋役繁重,公私

凋敝,兵民皆困,不及今谋之,后将有不胜图者。

”上曰:

“非卿不闻此言。

”明日,除侍读。

进读罢

..

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上称善,诏置裕民局讨论振兵裕民之法。

钦宗即位,金人犯京师,处仁储粮列备,合锐兵万人勤王;奏乞下诏亲征,以张国威。

奏至,朝廷适下亲征诏书,以李纲为行营使。

即移书纲,言备御方略。

金人请和而归,处仁奏宜伏兵浚、滑,击其半济。

召为中书侍郎。

入见,钦宗问割三镇,处仁言:

“国不竞

亦陵,且定武陛下之潜藩,不当弃。

”吴敏荐处仁可相,拜太宰兼门下侍郎。

高宗即位,为大名尹、北

..

3

(2)金人请和而归,处仁奏宜伏兵浚、滑,击其半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人王令①的诗,完成下面14~15题。

感愤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②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③太平。

 

【注】王令:

(1032~1059)北宋诗人。

诗人短暂的一生在贫困中度过,曾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

他在世期间,北宋常受到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

②蜺:

古同“霓”,虹的一种。

玉蜺,指白虹。

③却:

此处是“返回”意。

④去:

作“来”讲。

⑤浑:

简直。

⑥夸俗:

拔俗,脱俗。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奇肆的笔触勾勒了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俊伟慷慨的自我形象,显示出一种浩乎沛然的正气。

B.颔联诗人感叹自己虽然不甘身世贫贱,但奈何老去,只好消极地等待明主出现,返回到太平盛世去。

C.诗人曾经谦虚地说“狂搜得无奇,狂吐复自吮”。

颈联“狂”字和此处的“狂”字都是诗人兴酣落笔情状的自我写照。

D.本诗直抒胸臆,用语劲直,直接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种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15.诗题为“感愤”,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抒发了哪些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离骚》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

其中作者以香草来比喻自己之所以遭受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句子是:

“_____,___。

(2)《孔雀东南飞》中“,”两句写出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告别时忧愁伤感的样子。

(3)孔子用北极星来比喻“为政以德”的作用的句子是“,。

”(《论语·为政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影片《芳华》上映后,大量普通观众都提到这部电影巨大的“后劲”,它在观众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但同时,也有不少朋友抨击影片在叙事上显得支离破碎。

....

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除了需要纪律监督,更需要党员干部坚守底线,自觉自律。

党员干部令行禁止,

....

反腐才能标本兼治。

③台湾新政府预算计划对教育给予了额外的资金投入,但诸多大学校长认为这些预算只是沧海一粟,根

....

本无法解决学校目前的经费短缺问题。

④近些年纷纷落马的“大老虎”,虽都罪大恶极,但罪不容诛,让他们现身说法,让人们听一听他们的

....

忏悔之言,一定会起到更大的警示作用。

⑤钱钟书的文学赏析文字无一字无来处,东方的、西方的、古典的以及现代的,他都广泛吸收,融会贯

...

通,开创了全新的学术体式。

⑥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因坚持传统教学的理念在国内中国画界脱颖而出,在教学上主张筑基于传统文

....

脉,以经典解读、研习为桥梁,连通造化与心源。

A.①②③B.①②⑤C.③④⑥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讲究多子多福的中国人突然不爱生孩子了,这得归因于生育成本的上升,孩子的养老功能被削弱和对孩子高质量的培养要求而造成的。

B.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C.为了避免楼市调控不陷入尴尬的局面,各地方政府须继续“给力”限购政策,切实调整供应结构,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D.据脑科学家研究,天赋所起的作用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他没有天赋的领域成为世界级的大师。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是考研还是就业,毕业季的我思考了很久,我的家人也来信、来电话奉劝我三思后再做决定。

B.他不过是个孩子,不与他一般见识,我是长辈,还能没有这点雅量?

C.您多次诚意邀请,恭敬不如从命,我就敬谢不敏了,明天一定准时赴宴。

D.朋友的老父亲去世了,我给他发了一条内容为“令尊仙逝,万分悲悼,请节哀!

”的短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就地球上的生物来说,虽然品种形态多种多样,①______。

因此科学家们探索其它星球上是否有生命时,都是以是否有碳氢化合物存在为前提依据。

②______,那么这个星球上至少有了同地球生命相似的信息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