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2032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 1224.docx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1224

四中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20101224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

一、请将下列各题中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填入表格中:

(1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1、A、所识穷乏者得我(感激)小大之狱(案件)陟罚臧否(好坏)

B、蹴尔而与之(践踏)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必以分人(把)

C、忠之属也(这)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惧有伏焉(语气词“啊”)

D、虽我之死(虽然)曾益其所不能(增加)叹息痛恨于桓灵(痛心遗憾)

2、A、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衣食所安(养)一鼓作气(击鼓进军)

B、弗敢加也(增加)庶竭驽钝(希望)诚宜开张圣听(扩大)

C、临表涕零(落下)人恒过(过失)以遗陛下(赠送)

D、深入不毛(草木)汝心之固(顽固)王之敝甚矣(主谓间助词,不译)

3、A、毕力平险(险峻)且焉置土石(哪里)生于忧患(在)

B、皆以美于徐公(认为)可以一战(凭借)孰视之(谁,哪一个)

C、此皆良实(善良、诚实)汝之不惠(同“慧”)衡于虑(梗塞,不顺)

D、方七百里(方圆)面山而居(对着)而后作(奋起,有所作为)

4、A、君子有不战(或者)降大任于是人(给)出入之迂(曲折,绕远)

B、杂然相许(互相)小惠未徧(遍及)躬耕南阳(亲自)

C、彼竭我盈(士气旺盛)劳其筋骨(劳累)皆朝于齐(到)

D、寡助之至(到)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致)而后喻(了解)

5、A、又何间焉(参与)寒暑易节(交换)面山而居(顺接连词)

B、神弗福也(赐福)期年之后(满)谤讥于市朝(诽谤)

C、望其旗靡(倒下)悉以咨之(询问)论其刑赏(判定)

D、以彰其咎(表彰)陟罚臧否(提升)再而衰(第二次)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

(10分)

1.下视其辙()   2.今齐地方千里()

3.优劣得所()  4.光先帝遗德()

 5.北定中原()   6.朝服衣冠()

7.莫甚于生()10.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0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

四、根据提示默写课文:

(10分)

1.,行道之人弗受。

2.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3.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4.,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对天下寒士无限关心,具有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借用典故,希望得到朝廷重新任用的句子是:

,。

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秦汉王朝兴衰的慨叹、感伤的句子是:

,。

10.李毅中在矿难频发、责难四起的时刻担当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可谓是“,”。

(用《出师表》中的句子填写)

五、阅读杜甫的《江汉》诗,完成相关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乾坤一腐儒”中“乾坤”指天地。

“浩浩天地间,一个不为世用的儒生”,这是何其反差强烈的图景!

请分析其妙处。

(2分)

(2)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时。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分)

(3)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2分)

六、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李氏之鸠(陈子龙①)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

日则飞翔于廊楹②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

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③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④易焉。

鸠觉其意,告主人曰:

“我居此久,不忍去。

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主人绐⑤之曰:

“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至贾家,则舍之去。

鸠竟不食,哀号告归。

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鸩乃食。

注释:

①陈子龙:

明末的一位忠臣义士.明亡以后,陈子龙忠于明朝,忠诚不渝,他被清兵逮捕,自杀殉国。

②楹:

堂屋前的柱子.③贾:

做买卖,经商。

④十金:

十两银子。

⑤绐:

欺哄.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1)我且不食()

(2)鸩乃食()

(3)愿以十金易焉()(4)则舍之去()

2、选出与“以鸠还李氏”中“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

A、以君之力B、以避狸鼠C、以塞忠谏之路D、必以分人

3、请用“/”给文中划线的文字断句。

(2分)

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

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2)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5、作者在人格化的鸠鸟身上歌颂其美德,寄托自己怎样的志向?

(2分)

七.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试题。

人总得藐视点什么(陈鲁民)

①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否则,看什么都伟大,啥子都敬畏,处处低眉顺眼,事事谨小慎微,那就会把自已活得唯唯诺诺,可怜巴巴。

②曹操藐视天下英雄,在他眼中,袁术、孙策等众多英雄豪杰,成为“冢中枯骨”,或为“守户之犬”,或为“虚名无实”,或为“碌碌小人”,一无可取;谢安藐视苻坚,在他看来,什么百万之众,什么投鞭断流,无非一群“行尸走肉”,消灭尔等如“探囊取物”。

我辈或许没有曹、谢那样的博大襟怀,但一样可以藐视那些拍马溜须的谄媚之徒,不管他们再有权势,也决不与他们为伍。

③列宁藐视帝国主义,嘲笑他们是“泥足巨人”;毛泽东藐视“一切反动派”,断言都是“纸老虎”,原子弹也是“纸老虎”。

我们不可能有革命领袖吞吐宇宙傲睨天下的气魄,但仍然可以藐视那些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藐视那些鱼肉乡民的腐败分子,而且非常自信地“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

④阮籍藐视汉高祖刘邦,说他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李白藐视当朝权贵,让宰相杨国忠研墨,宦官头高力士脱靴,我们或许做不到阮、李“世人皆浊我独清”那般清高自傲,但也完全可以特立独行,洁身自好,藐视那些登龙有术的“新贵族”,发不义之财的暴发户。

⑤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藐视同行,傲睨诗坛,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北宋名士刘少逸恃才傲物,目无余子,有妙联曰;“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我等大可不必像这两位那样狂妄自负,愤世嫉俗,但可于心平气和中藐视那些炒作出来红得发紫的娱乐明星,藐视那些“用身体写作”热闹异常的美女美男作家。

⑥藐视,除了人,还有物,还有事。

那些小恩小惠,蝇头小利,鸡虫得失,别人争得你死我活,用尽浑身解数,我不妨冷眼旁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贪财图利者,我藐视!

还有评奖晋级,提拔升迁,评定职称,排名先后,别人眼中重如泰山,志在必得,不然就死不瞑目,我则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尽可一笑置之,如此沽名钓誉者,我藐视!

⑦打铁先得本身硬,藐视,也得有点资本才行,要“目空天下士”,自己就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要藐视天下英雄如无物,自己就得是那顶天立地的真英雄;要藐视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自己就得是冰清玉洁的真君子。

而且,要藐视点什么,不论对人还是对物,可能会让自己吃点亏,受点冷落,“进步”比别人慢点,“收益”比别人少点,“名气”比别人小点,但却能使我们抬头挺胸昂然平视,上不愧天,下不愧地,活得堂堂正正,坦坦荡荡。

⑧果真如此,那就会无所畏惧,不佞鬼神,哪怕你是世界首富,只要来路不正,沾腥带污,我就敢藐视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本文第②③④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分)

3、综观全文,文末的“果真如此”中“如此”指的是什么?

(2分)

4、举例谈谈你所藐视的人(或物或事),并简要说说你能够藐视的理由。

(3分)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雨韵(从维熙)

①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②按着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

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

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③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

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雨的各种音韵旋律:

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

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④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

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

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他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⑤老人说:

“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

”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乜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

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

老人出于心疼孩子,拼命想阻拦这场人与狗的雨中嬉戏,但他刚刚张开胳膊,那男娃和那条狗已然跑进了雨幕之中。

老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坐在我身旁的长椅上,对我说:

“您看……”我立刻截断他要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

“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

多好!

”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地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

多好!

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⑥雨丝,从其造型上去看,像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1.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

(4分)

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

(2分)

3.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

(4分)

(1)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

(2)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4.“老人和娃儿”在雨天各有什么不同的意趣?

老人为什么“最后与孩子笑在一起”?

4分

5.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

文章依次用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

(6分)

四中08级九(下)文言文单元测试设计:

王兰珍20101224

一、请将下列各题中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填入表格中:

(1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A

D

A

C

1、A、所识穷乏者得我(感激)小大之狱(案件)陟罚臧否(好坏)

B、蹴尔而与之(践踏)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必以分人(把)

C、忠之属也(这)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惧有伏焉(语气词“啊”)

D、虽我之死(虽然)曾益其所不能(增加)叹息痛恨于桓灵(痛心遗憾)

2、A、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衣食所安(养)一鼓作气(击鼓进军)

B、弗敢加也(增加)庶竭驽钝(希望)诚宜开张圣听(扩大)

C、临表涕零(落下)人恒过(过失)以遗陛下(赠送)

D、深入不毛(草木)汝心之固(顽固)王之敝甚矣(主谓间助词,不译)

3、A、毕力平险(险峻)且焉置土石(哪里)生于忧患(在)

B、皆以美于徐公(认为)可以一战(凭借)孰视之(谁,哪一个)

C、此皆良实(善良、诚实)汝之不惠(同“慧”)衡于虑(梗塞,不顺)

D、方七百里(方圆)面山而居(对着)而后作(奋起,有所作为)

4、A、君子有不战(或者)降大任于是人(给)出入之迂(曲折,绕远)

B、杂然相许(互相)小惠未徧(遍及)躬耕南阳(亲自)

C、彼竭我盈(士气旺盛)劳其筋骨(劳累)皆朝于齐(到)

D、寡助之至(到)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致)而后喻(了解)

5、A、又何间焉(参与)寒暑易节(交换)面山而居(顺接连词)

B、神弗福也(赐福)期年之后(满)谤讥于市朝(诽谤)

C、望其旗靡(倒下)悉以咨之(询问)论其刑赏(判定)

D、以彰其咎(表彰)陟罚臧否(提升)再而衰(第二次)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

(10分)

1.下视其辙(下车)    2.今齐地方千里(方圆,纵横)

3.优劣得所(才能低的人)  4.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5.北定中原(向北)     6.朝服衣冠(穿戴)

7.莫甚于生(比)8.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办法)

8.弗敢专也(独占)10.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三、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0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

四、根据提示默写课文:

(10分)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对天下寒士无限关心,具有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借用典故,希望得到朝廷重新任用的句子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秦汉王朝兴衰的慨叹、感伤的句子是: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0.李毅中在矿难频发、责难四起的时刻担当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可谓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用《出师表》中的句子填写)

五、阅读杜甫的《江汉》诗,完成相关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2)“乾坤一腐儒”中“乾坤”指天地。

“浩浩天地间,一个不为世用的儒生”,这是何其反差强烈的图景!

请分析其妙处。

(2分)

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

天地宇宙之大,正反衬出宦游无成、读书无用的书生之微。

“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

(2)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时。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分)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3)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2分)

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第一种答案:

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

诗中提到“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第二种答案:

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

不同意。

诗歌中的片云、孤月、落日、秋风、老马等意象传达出的是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

诗的结尾两句更流露出一种报国无门的怨愤。

(老马尚能识途,我竟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

六、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李氏之鸠(陈子龙①)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

日则飞翔于廊楹②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

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③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④易焉。

鸠觉其意,告主人曰:

“我居此久,不忍去。

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主人绐⑤之曰:

“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至贾家,则舍之去。

鸠竟不食,哀号告归。

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鸩乃食。

注释:

①陈子龙:

明末的一位忠臣义士.明亡以后,陈子龙忠于明朝,忠诚不渝,他被清兵逮捕,自杀殉国。

②楹:

堂屋前的柱子.③贾:

做买卖,经商。

④十金:

十两银子。

⑤绐:

欺哄.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1)、我且不食(将、将要)

(2)、鸩乃食(才)

(3)、愿以十金易焉(它,指“鸠”)(4)、则舍之去(离开)

2、选出与“以鸠还李氏”中“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D)

A、以君之力B、以避狸鼠C、以塞忠谏之路D、必以分人

3、请用“/”给文中划线的文字断句。

(2分)

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

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鸠鸟每看到僮仆婢女中有私自拿东西或采摘花朵的情况,就一定报告它的主人.

(2)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你果真要把我卖到别的地方去,我将绝食

5、作者在人格化的鸠鸟身上歌颂其美德,寄托自己怎样的志向?

(2分)

寄托自己忠于朝廷,至死不渝的情怀。

译文:

李氏有一只鸠,能说人话,说话的能力超过鹦鹉,非常聪明,李氏已经养它好几年了.它每天就在走廊厅堂的帘幕之间飞来飞去,从不飞远,晚上就睡在笼子里,来躲避狸猫,老鼠的侵扰.它看到男女仆人有私下里偷拿东西的,摘花毁绿的,一定要报告给它的主人.

有个晋国人在吴地经商,见到了这只鸟,愿意拿十两银子把它买下来.鸠已经觉察到他的意图,就告诉主人说:

"我住在这里已经好久了,不忍心离开.你果真要把我卖到别的地方去,我将绝食."主人哄骗它说:

"我有二个朋友想要看看你,看完了就带你回来."到了那个商人家里,主人就抛下它离开了.鸠整天不吃东西,哀呼号叫,要求回去.商人很同情它的忠诚和意志,而且还担心鸠死了而又不能取回银子,于是留下了十分之二的银子作为补偿,把鸠还给了李氏.鸠才吃东西

七.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试题。

人总得藐视点什么(陈鲁民)

①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否则,看什么都伟大,啥子都敬畏,处处低眉顺眼,事事谨小慎微,那就会把自已活得唯唯诺诺,可怜巴巴。

②曹操藐视天下英雄,在他眼中,袁术、孙策等众多英雄豪杰,成为“冢中枯骨”,或为“守户之犬”,或为“虚名无实”,或为“碌碌小人”,一无可取;谢安藐视苻坚,在他看来,什么百万之众,什么投鞭断流,无非一群“行尸走肉”,消灭尔等如“探囊取物”。

我辈或许没有曹、谢那样的博大襟怀,但一样可以藐视那些拍马溜须的谄媚之徒,不管他们再有权势,也决不与他们为伍。

③列宁藐视帝国主义,嘲笑他们是“泥足巨人”;毛泽东藐视“一切反动派”,断言都是“纸老虎”,原子弹也是“纸老虎”。

我们不可能有革命领袖吞吐宇宙傲睨天下的气魄,但仍然可以藐视那些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藐视那些鱼肉乡民的腐败分子,而且非常自信地“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

④阮籍藐视汉高祖刘邦,说他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李白藐视当朝权贵,让宰相杨国忠研墨,宦官头高力士脱靴,我们或许做不到阮、李“世人皆浊我独清”那般清高自傲,但也完全可以特立独行,洁身自好,藐视那些登龙有术的“新贵族”,发不义之财的暴发户。

⑤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藐视同行,傲睨诗坛,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北宋名士刘少逸恃才傲物,目无余子,有妙联曰;“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我等大可不必像这两位那样狂妄自负,愤世嫉俗,但可于心平气和中藐视那些炒作出来红得发紫的娱乐明星,藐视那些“用身体写作”热闹异常的美女美男作家。

⑥藐视,除了人,还有物,还有事。

那些小恩小惠,蝇头小利,鸡虫得失,别人争得你死我活,用尽浑身解数,我不妨冷眼旁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贪财图利者,我藐视!

还有评奖晋级,提拔升迁,评定职称,排名先后,别人眼中重如泰山,志在必得,不然就死不瞑目,我则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尽可一笑置之,如此沽名钓誉者,我藐视!

⑦打铁先得本身硬,藐视,也得有点资本才行,要“目空天下士”,自己就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要藐视天下英雄如无物,自己就得是那顶天立地的真英雄;要藐视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自己就得是冰清玉洁的真君子。

而且,要藐视点什么,不论对人还是对物,可能会让自己吃点亏,受点冷落,“进步”比别人慢点,“收益”比别人少点,“名气”比别人小点,但却能使我们抬头挺胸昂然平视,上不愧天,下不愧地,活得堂堂正正,坦坦荡荡。

⑧果真如此,那就会无所畏惧,不佞鬼神,哪怕你是世界首富,只要来路不正,沾腥带污,我就敢藐视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

2、本文第②③④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分)

事实(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3、综观全文,文末的“果真如此”中“如此”指的是什么?

(2分)

不仅要有藐视人、事、物的勇气,而且要有藐视的条件(意思相近即可)

4、举例谈谈你所藐视的人(或物或事),并简要说说你能够藐视的理由。

(3分)

示例1:

我藐视那些弄虚作假、谋取个人利益的人,因为我主张事实求是、不谋私利,尽管没有得到某些利益,但也心安理得。

(意思对相近即可)

示例2:

我藐视那些靠托关系、走门路来谋求私利的人,因为我主张公平、公正、公开,尽管可能失去一些机会,但也无怨无悔。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雨韵(从维熙)

①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②按着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

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

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