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2061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肿瘤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实验性研究与非实验性研究。

2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的几种重要类型。

(1)描述性研究包括肿瘤的地理分布、肿瘤的人群间差异、时间趋势、移民研究。

(2)分析性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队例研究、干预研究。

 强调干预研究在方法学上是最优越的。

3肿瘤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指标。

(1)发病率和死亡率。

(2)生存率。

(三)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对致癌机理的研究,发现致癌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分子流行病学一定会在肿瘤预防和机理研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章肿瘤的病因与预防

通过肿瘤病因学习,了解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对人体在基因水平上的影响,以及癌的发生、癌的形成和癌的发展过程。

学习肿瘤三级预防要领及防癌普查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

(二)掌握肿瘤病因及分类。

(三)了解肿瘤发病机理和发生的三个阶段。

(四)掌握肿瘤三级预防的要领和措施。

(五)了解防癌普查的意义和实施。

(一)肿瘤的基本概念

(二)病因分类:

环境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内在因素免役功能、遗传因素、其它因素。

(三)发病机理:

基因的改变,肿瘤发生的三个阶段。

(四)肿瘤的预防:

病因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五)防癌普查:

目的组织实施

第四章肿瘤诊断

在学习恶性肿瘤诊断方法的基础上,认识到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病理诊断的重要性。

(一)掌握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二)掌握临床诊断方法。

(三)熟悉肿瘤影像学诊断、肿瘤标志、肿瘤的内镜诊断和病理诊断。

(一)概况 重点介绍肿瘤早期诊断的意义及方法,早期作出正确诊断,是每个医生的重要责任,亦为采取正确治疗获得治愈的先决条件。

根据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肿瘤标志及病理作出正确诊断。

(二)肿瘤诊断的原则和计划

1早期作出正确诊断。

2充分结合各种诊断方法,尤其是病理学诊断。

(三)肿瘤诊断的方法

1临床诊断的方法: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2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包括普通X线检查,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诊断、核磁共振显像诊断、超声诊断等。

第五章临床肿瘤细胞学

学习临床肿瘤细胞学,加深临床肿瘤细胞学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进一步明确诊断肿瘤疾病的金标准为临床肿瘤细胞学和临床肿瘤病理学。

教学要求

(一)认识临床肿瘤细胞学的概念,掌握临床肿瘤细胞学的诊断价值以及采集肿瘤细胞的方法。

(二)熟悉正常细胞学及肿瘤细胞学。

(三)了解临床肿瘤细胞学误诊的原因。

教学内容

(一)临床肿瘤细胞学的诊断价值:

阳性率高;

方法简单、方便易行;

有助于确定诊断;

设备简单、易于推广。

(二)肿瘤细胞采集的方法:

表面刮、涂片法;

深部肿瘤分泌液或摩擦涂片法;

穿刺涂片法。

(三)正常细胞学:

复层鳞状上皮、柱状上皮。

(四)肿瘤细胞学:

癌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

良性肿瘤细胞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区别;

各种癌细胞的形态特征。

(五)肿瘤细胞学误诊的原因:

编号错误;

标本采取不当;

标本不新鲜;

涂片时选择不当;

染色不当;

细胞污染;

显微镜观察不仔细;

细胞学经验不足;

临床病史不足。

第六章 肿瘤的放射治疗

在了解放射源的种类和射线的生物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掌握影响肿瘤放射敏感性因素以及放射治疗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

(一)掌握两种基本照射方式。

掌握影响肿瘤放射敏感性因素以及姑息性放射治疗和根治性放射治疗。

(二)熟悉放射治疗设备的种类。

(三)了解放射源的种类,了解射线的生物作用机制。

概述:

放射治疗的定义

(一)放射治疗的物理基础:

1放射源的种类

  扼要介绍三类放射源,强调临床上用得最多的是γ射线。

2照射方法

介绍三类放射源以两种基本照射方式进行肿瘤治疗。

讲解体外照射和近距离照射。

3射线的质与量

指出射线的质表示该射线在物质中的穿透能力,能量高,穿透力强。

放射线的量可用放射线强度及放射剂量两种示方法。

(二)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1放射线的生物作用机制:

介绍作用机制中的直接作用及间接作用。

以及癌细胞受射线照射后,造成的各种损伤,强调要给足剂量,肿瘤细胞达到致死性损伤,肿瘤才不复发。

2影响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因素

(1)细胞动力学与放射敏感性

强调肿瘤放射敏感性与细胞分裂的活跃性成正比。

肿瘤细胞的类型是影响放射敏感性的重要因素,据敏感程度将肿瘤分成三类:

放射敏感及中等敏感的肿瘤,适合用放射治疗,放射敏感性低的肿瘤,就不能单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只能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2)氧张力与放射敏感性

肿瘤体积小,血运好,氧张力高,肿瘤细胞对放射敏感性高,疗效好,故肿瘤诊治强调三早。

(3)肿瘤的分化程度与放射敏感性

二者成正比关系,即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对放射治疗越敏感,强调分化低的肿瘤,要加化疗才能防止远处转移,提高疗效。

(三)放射治疗的设备

1X线治疗机

 现已不是主要治疗设备,主要用作辅助性加量及治疗浅表性肿瘤。

260治疗机

 高能射线,是治疗肿瘤的主要设备之一,具有穿透力强,保护皮肤及骨组织,散射线小,经济可靠等特点。

3直线加速器

 产生的X线能量高,深度剂量高,又可产生不同能量的电子束,应用广泛,方效好,深浅肿瘤均可用加速器治疗,现已成为放射治疗肿瘤的主力设备。

4后装治疗机

 用于近距离治疗,包括腔内,组织间照射及术中置管术后照射等。

5X刀

 是立体定向的放射治疗机器,X刀适合于单发小于4cm的肿瘤。

(四)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1治疗方针的决定

 讲述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强调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最有效的首选治疗手段。

 鼻咽癌多发生在中壮年人,总的5年生存率为34~53%,早期鼻咽癌治愈率达94%,所以确诊鼻咽癌后,应积极到有条件的单位做放射治疗。

第七章肿瘤的化学治疗

在了解肿瘤化学治疗的历史、发展概况及进展的基础上,学习肿瘤常用化疗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使用方法及常见毒副反应。

(一)了解肿瘤化学治疗的历史、发展概况及进展。

(二)熟记常用化疗药物的名称,掌握常用化疗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与非特异性药物)使用方法及常见毒副反应。

(三)熟悉化学治疗在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中所起的作用、地位及联合化疗的原则。

(一)肿瘤化学治疗的历史、发展概况。

化学治疗临床应用的方法:

“诱导化疗”、“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同期放化疗”。

(二)化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地位。

化疗药物的两种分类方法,代表药物。

(三)抗癌药物常见毒副作用,共有的、特殊的。

(四)联合化疗的原则、毒理学基础。

根治性化疗“完全杀灭”的概念。

(五)抗癌药的给药途径,静脉给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八章 肿瘤的生物治疗

在认识肿瘤的发生和免疫缺陷有关的基础上,学习各种生物反应调节剂的作用机理,生物治疗的原则及其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一)掌握生物治疗的基本概念、目的、原则。

(二)熟悉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的关系。

(三)了解生物治疗的种类。

(一)重点介绍免疫治疗的新概念—生物学应答调节剂疗法(BRM)的基本含义及机理。

(二)了解生物治疗发展的三个阶段:

尝试阶段、奠基阶段、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三)复习正常免疫及其功能,介绍肿瘤与免疫有关的临床证据:

免疫缺陷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免疫机能与肿瘤发展的关系,强调恶性肿瘤是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

(四)生物治疗的基础掌握:

 

1肿瘤具有抗原性并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是生物治疗的基础。

2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含义:

只存于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TSA)。

3肿瘤相关抗原(TAA):

非肿瘤细胞所有、正常细胞也存在的抗原,只是在细胞癌变时其含量明显增加,表现出量的变化而无肿瘤的特异性。

4机体抗癌的免疫机制:

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

(五)生物治疗的目的 

1恢复和替代免疫功能。

2防止由手术、放化疗引起的免疫抑制。

3诱导和加强潜在性的特意性免疫。

4调整免疫反应。

(六)生物治疗的原则 

1癌症尚未广泛传播的早期癌症患者。

2只能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辅助手段,不能单独治疗肿瘤。

3根据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选用适当的生物治疗。

4生物治疗前后查免疫指标。

(七)生物治疗种类 

1特异性生物治疗:

将处理过的自体肿瘤、培养细胞制成瘤苗治疗病人。

包括肿瘤疫苗、单克隆抗体。

2非特异性生物治疗:

无针对性,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

如免疫调节剂、细胞因子等。

3继承性生物治疗:

用效应细胞治疗,如LAK细胞、TIL细胞。

4肿瘤化抑制因子:

维甲酸、分化因子。

5新生血管抑制。

(八)生物治疗的临床应用 

1卡介苗(BCG):

主要作用机理是刺激局部防疫功能,应用最广泛。

瘤内注射、膀胱腔内灌注、皮肤划痕。

2短小棒状杆菌(CP):

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刺激作用,腔内注射。

3溶血性链球菌制剂 沙培林(OK-4.2):

全面增强机体免疫活性,疗效肯定。

皮下注射,腔内注射。

4左旋咪唑:

恢复细胞免疫功能。

5干扰素(IFN):

抑制病毒的繁殖,阻止病毒颗粒形成。

主要是肌肉注射。

6白细胞介素-2(IL-2):

增强细胞体液免疫活性。

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7LAK细胞(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

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全身、局部或腔内注射。

8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使骨髓前体细胞进入周围血,减少化疗感染率。

皮下注射。

9血小板生成因子(IL-11):

直接刺激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细胞祖细胞增殖,诱导巨核细胞成熟,增加血小板再生。

(九)生物治疗的适应症

白血病  皮肤癌  宫颈癌  肺癌黑色素瘤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

膀胱癌  结肠癌  乳腺癌 肾癌卵巢癌神经母细胞瘤子宫内膜癌

多发性骨髓瘤

第九章肿瘤介入放射学治疗

在对肿瘤的基本概念、病因、诊断及放疗、化疗掌握的基础上,学习肿瘤介入放射学治疗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掌握肿瘤的另一个重要治疗手段

(一)掌握肿瘤介入放射学治疗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与区域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

(二)熟悉介入灌注化疗常用药物和栓塞剂。

(三)了解Seldinger穿刺技术,瘤内穿刺注药与放疗、引流减症。

(一)基本概念 重点介绍肿瘤介入放射学治疗的概念和内容。

(二)经血管灌注与栓塞

1简述Seldinger穿刺技术。

2详述区域灌注化疗常用药物和栓塞剂。

3详述区域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重点介绍头颈部肿瘤、肺癌、肝癌、肾癌及盆腔肿瘤的临床应用。

(三)瘤内注药与插植放疗

1介绍瘤内穿刺注药方法与原理及常用药物。

2解述插植放疗的适应症、方法、原理。

(四)引流减压与通道建立

1介绍导管引流减压术的适应症,内引流和外引流术的概念。

2简述食道支撑架的安置。

第十章肿瘤综合治疗

在掌握恶性肿瘤常用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牢固树立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理念

(一)掌握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概念、原则和计划

(二)熟悉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法

(三)了解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发展史

三教学内容

(一)肿瘤综合治疗的定义

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二)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1放射治疗:

也是一种主要的治疗肿瘤的重要局部治疗手段,很多早期肿瘤根治性放疗的5年生存率与根治性手术相似,但最大程度保存了器官功能和美容效果

对手术治疗起到补充和挽救作用

代替手术治疗的作用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γ刀、x刀.

放射治疗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2化学治疗

仅对极少部分实体瘤起到根治效果

属一极动力学:

仅能杀灭一定比例的癌细胞

与手术放疗联合使用起到取长不短,协同作战的作用

对一些晚期肿瘤起到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的作用

3生物治疗

属零极动力学:

既一定数量的免疫活性细胞或抗体可以消灭一定数量的癌细胞

基因治疗~特异性靶向治疗

4中医中药治疗

能改善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

与放化疗联合使用可起到一定减毒增效作用

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对防治肿瘤复发和转移有一定作用

但对其作用规律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消除明显肿瘤的作用有限

5高温冷冻电化学治疗

(1)高温治疗当肿瘤局部温度升高到41~45度时,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和增加放化效果的作用

(2)冷冻治疗利用液氮-196度低温,起到冻伤肿瘤的作用

(3)电化学治疗将特制的铂金电极置入瘤体内,通过电离,电解,电凝作用,导致肿瘤细胞坏死

6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 当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时,这些受体的拮抗剂可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前列腺癌 雄激素拮抗剂

子宫内膜癌 大计量孕激素

7支持、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纠正营养不良 电解质紊乱 酸碱平蘅失调

对症治疗 抗感染治疗 镇痛治疗~癌痛的三阶梯镇痛方法

(三)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意义

提高5年生存率:

近40年综合治疗至少提高20%5年生存率,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约有70%肿瘤患者需要综合治疗

不影响生存率的前提下,尽量保全器官功能和美容效果

1乳腺癌肿块切除术+术后放化疗+内分泌治疗

2直肠癌术前放疗+保肛手术

3早期膀胱癌局部切除+术后放化疗

4四肢软组织肉瘤 骨肉瘤术前放化疗+局部手术切除+术后放化疗

(四)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和计划

1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

目的要明确,安排的顺序要符合肿瘤细胞生物学规律

(1)病人的机体状况

(2)局限与播散

(3)治疗给病人带来的益处和负担

安排要合理

重视调动和保护机体的抗病能力

2肿瘤治疗的基本过程

第一阶段尽量祛除肿瘤或减少肿瘤数量

第二阶段尽量恢复病人体力和免疫功能

第三阶段尽量强化治疗的同时联合保护免疫和骨髓功能

3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局部治疗不彻底或局部复发

远处播散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给肿瘤复发播散创造了有利条件

4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方式

手术与放射治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术前放射治疗

(1)缩小肿瘤,提高肿瘤手术切除率

(2)缩小手术范围

(3)降低肿瘤细胞的生命力,减少手术野内癌细胞的污染和播散

术中放射治疗

(1)术中一次放射治疗

(2)术中置管术后放疗

术后放疗治疗

(1)术后切缘病理证实肿瘤残留或安全界不够

(2)术中见肿瘤侵犯周围重要组织器官未能完整切除肿瘤

(3)多枚区域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包膜

(4)术后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肿瘤

手术与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

(1)缩小肿瘤,降低肿瘤细胞活力,提高手切除率

(2)消灭术前远处亚临床转移灶

辅助化疗(术后化疗)

防治远处转移

放疗与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化疗+放疗

放疗+化疗

化疗+放疗+化疗

放疗和化疗同时进行

肿瘤综合治疗的展望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任重道远.二十一世纪临床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1)尽快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变为临床研究;

(2)尽快将临床研究成果转变为临床实践;

(3)组织协作研究,尽快得出有科学性的成果,使肿瘤治愈率达到70%。

第十一章见习内容

在了解放射源的种类和射线的生物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了解肿瘤放疗的常见设备及其主要的应用范围。

(一)了解放射源的种类,了解各种射线的生物作用机制。

(三)熟悉常见病的放疗效果和放射线的选择。

(四)了解肿瘤放疗科医生的工作程序。

(一)放射治疗的设备

1模拟定位机

工作原理就是模拟各种机的摆位包括模拟照射野的形状、大小、角度、

人的体位等。

 结构、原理和临床应用;

射线的生物学特性

3X线治疗机

 结构、原理和临床应用与表浅的肿瘤

结构、原理和临床应用与组织间插植和近距离后装治疗

5直线加速器

 结构、原理和临床应用产生的X线能量高,深度剂量高,又可产生不同能量的电子束,应用广泛,方效好,深浅肿瘤均可用加速器治疗,现已成为放射治疗肿瘤的主力设备。

 用于近距离治疗,包括腔内,组织间照射及术中置管术后照射等。

是立体定向的放射治疗机器,X刀适合于单发小于4cm的肿瘤。

(二)放射科医生的工作流程

↗模拟定位-----计划-----验证-----放疗(普放)

选择临床病例——→CT扫描-----勾画靶区-----模拟复位-----验证-----放疗(三维)

↘病例-----计划-----放疗(后装)

(三)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1放射线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病种选择不同性质的射线。

 强调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最有效的首选治疗手段。

但是根据不同的目的又要求选择不同的射线。

而且不同射线的联合应用有时是治疗失败和成功的关键。

 

Ⅲ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实施机构:

由临床医学院肿瘤学教研室执行。

二组织内容:

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

采用启发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

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2.辅导形式:

课堂答疑。

四考核办法:

采用闭卷笔试,教学测量:

理论考试占85%,平时成绩占15%。

Ⅳ教学时数分配表

讲课内容

教学手段

时数

绪论

CAI

1

肿瘤流行病学

肿瘤的病因与防治

2

肿瘤诊断

临床肿瘤细胞学

肿瘤的放射治疗

肿瘤的化学治疗

肿瘤的生物治疗

肿瘤介入放射学治疗

肿瘤综合治疗

见习

合计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