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5662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

动脑筋想想,然后4人小组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

(学生讨论。

(8)利用口诀顺口、方便。

1个5是5,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

“一五得五”。

你们能编出下面的口诀吗?

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

上。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和学生对口令记口诀。

(2)任意两小组“开火车”背口诀。

(3)同桌一人说口诀,另一人口答相对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4)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有哪些进步?

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板书设计:

数 松 果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的乘法口诀

5=5  一五得五      2×

5=10 、二五一十

5=15 三五十五4×

5=20 四五二十

5=25 五五二十五5×

6=30五六三十

7=35五七三十五5×

8=40五八四十

9=45五九四十五

 

教学反思:

数学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充分运用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思考,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他人合作交流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

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

虽然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乘法口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对5的乘法口诀甚至是脱口而出,所以教师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运用,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做家务

教材第32、33页。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

(投影仪出示主题图)

2、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小明在做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做家务)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2)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

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2、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

想一想:

共要摆几次。

(9次)要求边摆边说:

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3)你摆了几双筷子?

共几根?

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

1,2,3,4,·

·

,18根;

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

2,4,6,8,·

,18根。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

3、填一填。

(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

几双筷子123456789

几根筷子24681012141618

(1)观察思考。

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

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你填的数是几?

为什么填这个数?

说说你的算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①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

(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

(同桌交流、汇报。

老师板书:

2=2。

②2双筷子呢?

(2个2)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汇报。

2=4。

③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

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

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

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交流订正。

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

(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

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

仔细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游戏(对口令)。

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

如,2×

3,3×

2,对口诀二三得六。

2、圈一圈。

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没有圈起来的数呢?

3、综合拓展题(1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课堂总结。

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做 家 务

2的乘法口诀

2=2  一二得二       2×

2=4  二二得四

3=6 二三得六2×

4=8 二四得八

5=10 二五一十2×

6=12二六十二

7=14二七十四2×

8=16二八十六

9=18二九十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了亲切、自然、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能力。

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归纳整理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第六课时回家路上

教材第40、41页。

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重点:

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讲故事,展现信息。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

真巧,正好赶上小动物们放学。

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

1、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2、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

二、利用信息,提出问题。

1、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组合作写出所提的问题看哪一小组提的问题最多,同时找一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所提问题。

船上有几只小猫?

4=16(只)

桥上有多少只小狐狸?

2=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5=10(朵)

3、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

三、运用信息,解决问题。

1、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2、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3、有没有不会解决的问题?

4、同桌合作,你问我答。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基本应用。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1~3题。

(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

2、拓展应用。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并请你喜欢的同学帮你解答问题。

(引导学生应用口诀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自觉地记忆口诀。

五、走出课堂,感受数学的价值。

1、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商店中你留心看就会发现很多的乘法问题。

2、出示一箱酸奶,谁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下课后,请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我们的教学楼内找一找、到操场上找一找;

放学后,我们走出校园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场中找一找,你一定会有许多欣喜地发现。

6、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进步了?

这是一节综合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课。

通过小动物放学回家的情境提供了很多数学信息,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时,往往把相关的条件省略。

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选择、重组情境中的相关信息,建立已知与未知相应联系的过程。

因此,必须让学生明白:

数学问题包括已知条件和问题这两个组成部分。

要培养学生完整地描述数学问题的习惯。

第七课时练习三

教材第42、43页。

1、通过1~5的乘法口诀和1~5乘法口诀以内两个数相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创设情境,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竞争能力。

重点:

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难点:

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2~5的乘法口诀。

1、口算。

2、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提供数学信息。

(1)老师星期天去超市,观察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请同学们看。

(老师边往黑板上贴图片,边让学生说出图片上商品的名称和价钱。

(2)这样贴,好不好?

那应该怎么办呢?

谁能帮帮我?

(把它们整理整理,归归类。

(3)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对贴在黑板上的图片进行整理。

2、提出数学问题。

(1)看着黑板,同学们能提乘法问题吗?

(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三、数学活动。

1、出示卡片,用“开火车”的形式,说出乘法口诀。

2、找朋友,用数学语言描述题中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汇报成果。

(完成第3题)

四、游戏。

1、谁能说说青蛙的形状。

2、播放歌曲《数数歌》片断。

3、独立填写第4题。

4、小组相互检查。

5、集体交流反馈。

(完成练习一第4题)

五、找新家。

1、“找新家”活动,将算式写在卡片后,让学生扮演小动物上台“找新家”。

2、对号入座。

悄悄的进入新家,然后说明原因。

六、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练 习 三

×

1

2

3

4

6

7

8

9

12

14

16

18

21

24

27

28

32

36

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学过的乘法口诀。

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利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更简便。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同时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评价别人。

学生在观察思考的活动中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取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成长的快乐。

第三课时课间活动

教材第34、35页。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生活场景,能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会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并掌握乘加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与方法:

课件、引导法、自主探究法、数形结合。

一、复习准备。

背诵2的乘法口诀。

我能准确口算:

2+2+2+2+2+2+2=7×

2=2×

5=7+7+7+7+7=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乘法,而且还学习了2和5的乘法口诀。

这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用这些跟乘法有关的知识来帮助老师一起解

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灵活运用,巩固复习。

1、出示“课间活动”主题图,引导观察。

请你先认真看图,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具体的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交流汇报

2、引导完成活动一:

说一说,5×

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呢?

(幻灯片呈现问题:

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

提问:

你能先说说5×

2表示什么意思吗?

那么在这幅图中,你知道5×

2要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在情境图中,找一找哪里有5个2,哪里有2个5。

3、引导完成活动二:

说一说,算一算。

(1)出示第二部分两幅图。

师:

老师从操场上单独取出了两幅图,请同学们看一看,你能不能根据图中

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数学问题呢?

(2)提问:

怎样列算式?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3)学生汇报交流,师提问,你用到了哪个口诀计算?

能说说你列的算式表

示什么意思?

4、引导完成活动三:

一共有多少盆花?

(1)找数学信息

老师还想统计一下操场上的花一共有多少盆。

咱们先来找一找,看看哪

里摆着花,这些花都是怎样摆放的?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

尝试解决。

(3)学生列完算式,跟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交流

完后,指名学生个别回答。

(三)练一测,突破难点。

1、教材35页练一练第1题:

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再列式计算。

注意引导学生明确每图表示

几个几,注意与第三幅图的区别进行对比。

2、教材35页练一练第2题:

算一算。

教材35页练一练第3题。

3、教材35页练一练第4题:

他们各需要付多少钱?

课间活动

2:

表示操场两边一共有多少面红旗。

表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拔河。

5+5+5+3=18(盆)5×

3+3=18(盆)

让学生结合图来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的运算顺序。

这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在主动的、相互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资源,体现在不断的体验中形成能力,在多元化的评价中共同提高。

第四课时需要几个轮子

教材第36、37页。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

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掌握3的乘法口诀。

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

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

2、板书:

3的乘法口诀。

3、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

3辆呢?

9辆呢?

二、直观操作,解决问题。

1、画一画、说一说。

(1)你们能在这张草稿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如果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在一个方格里,你准备画几个小圆圈代表它的轮子呢?

请同学们来画一画。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2)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辆车有几个轮子吗?

3辆车呢?

9辆车呢?

2、填一填,议一议。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6页,每个同学都动笔把“填一填”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学生动手填,教师加强巡视。

(2)“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

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

(3)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4)小结:

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

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

三、利用表格,编制口诀。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6页,利用“表格”,独立完成“3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1)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

(2)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

2、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

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有什么好办法?

四、加强练习,熟练口诀。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7页,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同桌进行“过河”比赛。

五、总结收获,体验成功。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谁愿意来说一说?

需要几个轮子

3的乘法口诀

3=3 一三得三       2×

3=6  二三得六

3=9 三三得九3×

4=12 三四十二

5=15 三五十五3×

6=18三六十八

7=21三七二十一3×

8=24三八二十四

9=27三九二十

学生学习2和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能够增强他们学习3的乘法口诀的自主性与自信心。

日常生活中的数数,5个5个地数或2个2个地数是常见的,而3个3个地数数比较少,所以学生对3的乘法口诀比较陌生,因此要特别强调如何记住3的乘法口诀。

探索记忆口诀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感受算法的多样化,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和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

学生的知识是通过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获得深化和发展的。

第五课时小熊请客

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4的乘法口诀。

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吧!

2、课件出示:

小朋友们,你们好!

我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那一天,我想请大家吃果子串。

可是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们能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帮帮忙?

我想给每桌小朋友串9串果子,每串请串4颗。

二、探究新知。

1、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

3串、4串、9串分别有多少个呢?

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

(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红果有几串123456789

红果有几个4812162024283236

(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

(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

2、板书算式和口诀。

3、帮助了小熊,你感到开心吗?

4、请仔细观察你们串的果子,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5、你们会看着果子提问了吗?

能不能把问题解决了?

请四人小组试一试!

6、请2个四人小组来汇报活动成果。

7、谁来评一评,他俩说得怎么样?

如果你们四人小组说得跟他们一样棒,请你送给自己一些掌声!

你们小组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你帮助了别人,你感觉怎么样?

8、你有信心把个表格填对吗?

给你3分钟时间。

填好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

(用数的,用加法,用乘法。

9、你们都很棒!

看到这个表格,你能猜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什么吗?

(板书:

4的乘法口诀)有没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编出4的乘法口诀?

请打开书38页动手试一试。

4一四得四2×

4二四得八

4三四十二4×

4四四十六

5四五二十4×

6四六二十四

7四七二十八4×

8四八三十二

9四九三十六

10、小熊也把口诀写出来了,你们写的跟它一样吗?

请你大声读出来。

11、谁来说说,编这些口诀时,你是怎样想的?

12、请你把4的口诀读给同桌听,看谁能最快把乘法口诀背出来。

13、谁记得这些乘法口诀?

然后抽2至3人背一背。

14、小朋友,你们观察这些口诀,相邻两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

相邻两个口诀之间相差4。

15、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让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记忆口诀。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

背好了请同桌互背;

师生对口令;

小组选代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2、说一说。

请你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

3、“练一练”第2题“连一连”。

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