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8466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4Word格式.docx

∙D.序曲

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

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

5.我国各少数民族均拥有自己本民族独特的乐器,冬不拉是哪个民族特有的乐器?

∙A.维吾尔族

∙B.塔吉克族

∙C.苗族

∙D.哈萨克族

6.五线谱在记谱时,上下加线和间理论上是没有限制的,但在实际运用中,五线谱在五条线的上方或下方最多可加几条线?

∙A.三

∙B.四

∙C.五

∙D.六

7.“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此歌曲调取自______。

∙A.河南民歌

∙B.山西民歌

∙C.东北民歌

∙D.广西民歌

这首歌曲采用了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广为流传的民歌曲调写成,高亢、简练、有表现力,能反映梁山好汉的性格行为特点。

8.伯牙鼓琴、子期知音的故事传唱了两千多年。

请问,他们是以下列哪首乐曲而成为知音的?

∙A.《阳关三叠》

∙B.《梅花三弄》

∙C.《阳春白雪》

∙D.《高山流水》

D. 

9.下列标记中表示小快板的是______。

∙A.Allegro

∙B.Andante

∙C.Allegretto

∙D.Adagio

Allegro,快板、欢快地、较活泼的速度;

Andante,行板、徐缓、行进的;

Allegretto,小快板、稍快、比allegro稍慢的速度;

Adagio,柔板、从容的、悠闲的。

10.如果要为朱自清的著名散文作品《荷塘月色》配乐,你认为下列曲目最合适的一首是______。

∙A.《卡门》序曲

∙B.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

∙C.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D.《月光奏鸣曲》

1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D.风琴

12.《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族______歌曲。

∙A.小调

∙B.长调

∙C.短调

∙D.大调

13.《中花六板》属于江南______。

∙A.丝竹乐

∙B.打击乐

∙C.管弦乐

∙D.拉弦乐

《中花六板》为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旋律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是江南丝竹的代表曲目。

14.下面的歌曲片段出自作品______。

∙A.《可怜的秋香》

∙B.《黄河怨》

∙C.《西风的话》

∙D.《毕业歌》

15.调号相同的调称为______。

∙A.关系大小调

∙B.等音调

∙C.同主音调

∙D.同名调

16.______是发源于欧洲中世纪的爱情歌曲,通常在黄昏或夜晚演唱,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

∙A.夜曲

∙B.小夜曲

∙C.前奏曲

∙D.无言歌

17.构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是______。

∙A.乐节

∙B.乐汇

∙C.乐段

∙D.乐思

18.下列乐曲中属于舞剧体裁的是______。

∙A.《天鹅湖》

∙B.《卡门》

∙C.《塔索》

∙D.《六月》

《天鹅湖》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的代表作。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歌剧。

《塔索》是李斯特创作的一部交响诗。

《六月》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一首钢琴曲。

19.“国际标准音”在五线谱高音谱表上的位置是______。

∙A.第一间

∙B.第二间

∙C.第三间

∙D.第四间

20.以A为增四度音程的下方音,它的上方音是______。

∙A.D

∙B.bE

∙C.#D

∙D.E

21.调控音乐课堂的偶发事件,可能有多重处理方式,要因人、因事、因地而定。

几种方式可以结合起来运用,但要避免遇到矛盾回避,因为那样会造成问题的______。

∙A.温处理

∙B.热处理

∙C.难处理

∙D.冷处理

22.下列不属于音乐课程标准的性质的是______。

∙A.人文性

∙B.基础性

∙C.审美性

∙D.实践性

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是音乐课程标准的三大性质。

23.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以上的描述属于______教学法。

∙A.探究性

∙B.体验性

∙C.语言性

24.下列歌剧中被称为中国歌剧探索里程碑的是______。

∙A.《刘胡兰》

∙B.《白毛女》

∙C.《赤叶河》

∙D.《小二黑结婚》

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歌剧的里程碑。

25.指挥的手势是指挥工作的核心。

两手的基本分工是______。

∙A.右手拍子,左手各种提示,既有分工又有密切合作

∙B.右手各种提示,左手拍子,既有分工又有密切合作

∙C.左右手不一起按指挥图示打拍子

∙D.左右手视情况,轮换打拍子或各种提示

26.合唱协调不包括______要素。

∙A.音高

∙B.音色

∙C.音准

∙D.音量

27.1934年获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头奖的钢琴曲名是______。

∙A.《牧童短笛》

∙B.《摇篮曲》

∙C.《到敌人后方去》

∙D.《游击军》

28.歌曲《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亚洲雄风》《爱我中华》《辣妹子》《种太阳》,影视作品《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的作曲家是______。

∙A.黄自

∙B.马思聪

∙C.徐沛东

∙D.吕其明

29.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是______。

∙A.动作性、情感性、审美性

∙B.愉悦性、审美性、情感性

∙C.表演性、审美性、动作性

∙D.愉悦性、表演性、审美性

30.下列哪首音乐作品属于欢乐美的范畴?

∙A.《春节序曲》

∙B.《小放驴》

∙C.《创世纪》

∙D.《威尼斯船歌》

欢乐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形态之一,它是人类乐观精神的直接表现。

《乐记》曰“乐者乐也”,可见“欢乐美”在音乐美中的地位是很重要、很突出的。

它往往以清新、明快、流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轻盈的和声、明亮的大调性和较快的速度等音乐表现要素来表达。

《小放驴》属于音乐美范畴的喜剧美。

《创世纪》属于崇高美。

《威尼斯船歌》属于优美。

二、音乐编创题(总题数:

1,分数:

10.00)

31.为歌曲《歌唱祖国》片段编配和声及键盘伴奏音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为旋律编配伴奏时先划分好乐句,在半终止处一般选用属和弦。

(2)判断清楚调性或者译成首调。

(3)在选用和声上最好选择简单一些的和弦,如T,S,D,D7等。

(4)在选用伴奏型上最好选用两种,一种是柱式和弦,一种是分解和弦。

三、音乐作品分析题(总题数:

15.00)

32.分析歌曲《渴望春天》谱例,写出:

(1)调式调性;

(2)曲式结构;

(3)旋律特点。

(分数:

(莫扎特所写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

D大调6/8拍既轻快、活泼,又不过分张扬。

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

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

曲式结构单纯、紧凑;

音乐素材运用节省而富于表现力。

第一、二、四乐句采用同一材料加以变化,第三乐句则运用变化音、离调和音程大跳等手段推动乐句的发展,典型的启承转合句式,从而使整首歌曲听起来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在结构上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

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

和弦选择以主、属和弦为主,色彩明亮,手法简练,有效地起到了烘托旋律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二度创作,通过音乐的声音手段恰如其分地将它们再现出来,从而将作品所蕴藏的情感意义和思想内涵深刻而有意味地传达给学生。

四、教学设计题(总题数:

35.00)

33.对《渴望春天》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要求]

(1)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环节:

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渴望春天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演唱、欣赏、自制打击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感受音乐。

教学重点:

歌曲的演唱。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弱起起唱。

教具准备:

铜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视唱法、创作法。

教学过程:

教师演唱歌曲《田野的春天》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唱歌曲《田野的春天》。

师:

同学们好,刚才我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我非常喜欢的歌曲《田野的春天》,因为从这首歌中,我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再随着美妙的歌声去寻找春天的踪影!

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呢?

请同学们来谈谈时春天的印象!

生:

描述。

同学们喜欢春天吗?

你们想知道音乐大师又是怎样表达他对春天的喜爱的吗?

请听我为大家演唱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歌曲《渴望春天》。

二、学唱《渴望春天》

1.教师范唱歌曲《渴望春天》。

请学生仔细聆听,请同学们说一下你从这首歌中感受到什么?

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及作者(课件出示)。

(歌曲以少年儿童那纯真的稚气,活泼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小鸟歌唱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

3.熟悉歌曲旋律:

用“啦”代替歌词轻声演唱。

4.视唱曲谱:

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弱起起唱及装饰音。

5.用钢琴伴奏,学生填词演唱。

6.用拍手和拍桌子打节奏为歌曲伴奏。

为了更好的渲染气氛,我们一起为这首歌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过渡:

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渴望春天》这首歌曲。

三、巩固练习

想一想:

1.歌曲是几拍子的?

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

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

为什么?

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四、拓展:

创编表演动作

在我们感受了春的美,音乐的美之后,大家有没有想跳舞的冲动?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

五、教师小结

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春是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代言词,希望同学们像春天那样充满活力!

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

34.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第一次给一个出了名的“差”班上课,上课后她坐到钢琴前正要弹奏,忽然看到琴盖上有一个粉笔盒里面好像有东西在动,她先是感到奇怪,但很快地反应过来:

一定是学生在搞恶作剧,里面放个小动物来吓唬老师。

这位老师笑着说:

“听说你们班有个‘传统’,就是每一位新老师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不知我今天收到的是什么?

”然后,她壮着胆子打开粉笔盒一看,是一只青蛙,尽管她很害怕青蛙,但还是故作镇定,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说:

“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青蛙,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小青蛙》,但是,下课后,这只青蛙必须要放掉,因为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当保护它们。

好,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有关小青蛙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想听!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就这样,课堂的紧张气氛化解了,师生之间的隔阂也消除了,不但这堂课上得异常成功,而且这个班在以后也逐渐从一个“差”班,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班级,这位老师也成为同学们亲密的朋友。

请对这位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瞬息万变,随时会有许多意料之外的偶然事件出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音乐教学事件”。

对于这种音乐教学事件处理妥当与否,会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应变能力,掌握一定的应变策略,面对意外发生的音乐教学事件时,能够作出及时妥善的处理,以确保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温处理是教师用一种温和的态度、自然的方式,直面此事并顺其自然地过渡到原教学过程的轨道。

这位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发难时做到了沉着冷静,并且巧妙温和地做出了反应,可见这位教师有着非常好的教学机智。

六、课例点评(总题数:

35.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

[要求]对教学设计进行客观评价。

我爱钢琴

教学目标

一、了解钢琴的发展史及其特点,尝试即兴钢琴演奏,进而使学生喜爱钢琴。

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其成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平时在音乐教室上课,接触到的最多的乐器是什么?

——钢琴。

那你对这个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了解有多少呢?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认识一下钢琴。

二、授新

1.钢琴的诞生与发展

大约在三百年前,意大利一位制造羽管键琴(钢琴的前身)的能手为一位意大利王子制造了一架崭新的乐器,这个发明改变了音乐的未来。

人们觉得它很有趣,就把它叫作“轻重琴”,后来就简称为“钢琴”。

在20世纪以前,钢琴一直是人们享受音乐的主要乐器,可电唱机、收音机和电影发明之后,人们欣赏音乐的途径就变得多种多样了。

为了竞争,发明家们制造出了自动钢琴(又称“魔鬼”钢琴),只要把编排好的纸筒装上去,它就会自动演奏音乐。

人们可让钢琴“弹”起来,自己却不必去学了。

在现在的自动钢琴上,人们已经用光盘代替了纸筒。

演奏者甚至还可以把光盘放到钢琴里面,一边弹钢琴,一边就把自己的演奏录下来。

2.钢琴的性能与特点

前面提到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为什么它的地位如此之高呢?

这无疑来自钢琴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能和审美价值。

诸如钢琴音域宽广达6~7个八度:

音量从最弱到最强可以自由调控;

基本音色清脆、明亮而富有穿透力,但通过触键等技术处理,又可以使音乐变化多彩。

在演奏乐曲方面,钢琴不仅可以弹奏单声部的旋律,而且能够演奏多声部的和声、复调、和弦:

不仅能够独奏、伴奏,而且还能用来重奏乃至合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台钢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功效。

那它到底是靠什么来发音的?

发音原理又怎样?

同学们想不想深入了解一下它的内部结构呢?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钢琴的神秘面纱。

(打开琴盖,展示钢琴内部结构。

三、即兴演奏

1.触摸琴键,感受声音

(单个学生轮流上台触摸琴键,试着控制乐音的强弱。

2.四手联弹,即兴发挥

(两两学生坐到琴凳上配合表演。

3.播放音乐,模仿表演

(推举班上表演最好的学生和着音乐模仿钢琴家的舞台表演。

曲目一:

肖邦《波兰舞曲》;

曲目二:

勃拉姆斯《摇篮曲》;

曲目三:

贝多芬《命运》。

4.教师现场演奏

经过学生的参与(动),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首完整的现场版钢琴曲(静)。

(师演奏《梦中的婚礼》,学生边听边看小槌是如何击打琴弦的。

刚才老师弹奏的这首曲子是被誉为钢琴“浪漫王子”理查德·

克莱德曼的一首代表作。

他1953年出身于法国巴黎,父亲是钢琴教师。

5岁学琴,6岁时指法纯熟流畅,被誉为天才。

12岁时考取巴黎音乐学院。

1984年在纽约某饭店举行的一个庆祝音乐会上,当时的美国第一夫人南茜·

里根给他一个贴切的称号——浪漫王子,理查德·

克莱德曼从此成名。

20世纪80年代,他以古典音乐为基础,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融为一体,使乐曲更加优美。

他与生俱来的法国人的浪漫气质,使其演奏愈加精彩,让全球乐迷为之疯狂。

(复听《梦中的婚礼》,感受音乐旋律的优美抒情,钢琴音色的清脆明亮。

当学生还沉醉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时结束本节课。

(这堂课的选题和设计都很别致。

以乐器之王——钢琴作为一堂课的教学主题,从钢琴的诞生与发展,到钢琴的性能与特点介绍,再到学生与教师的现场即兴演奏,整堂课围绕着这一件乐器来进行设计和展开,这在我们以往的音乐课中是极少见的。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了解钢琴的发展及其特点,尝试即兴钢琴演奏,进而使学生喜爱钢琴。

仅从这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来看,这堂课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就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钢琴是音乐艺术中重要的乐器,是社会和家庭音乐生活中常见和常用的乐器,其演奏艺术和大量优秀作品是高雅音乐的代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因此,学生应该了解它,熟悉它,喜爱它。

它应该是音乐教学目标之一。

其次,目标中的“尝试即兴演奏钢琴”是一个非常好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计,是音乐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为全面实施课程目标进而喜爱钢琴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本课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授新课,主要由教师来介绍“钢琴的诞生与发展”和“钢琴的性能与特点”。

很显然,这部分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活动基本没有,这点应该是本课的缺陷和不足。

第二部分“即兴演奏”则完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由学生触摸钢琴、感受琴声开始,到学生弹奏、即兴发挥,再到学生随着音乐模仿钢琴家的表演,最后由教师进行现场演奏。

整个过程充满了即兴性、互动性、音乐性和趣味性,相信一定会有好的课堂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