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9119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Word格式.docx

C。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这是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成为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桑代克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有“教育心理学之父”之称。

此知识点经常会考。

3、答案:

4、答案:

群体差异

5、答案:

课堂社会环境

6、答案:

控制

7、答案:

自然

8、答案:

学与教

9、答案:

反馈

 

第二章中小学心理发展与教育

1、小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经常使用相关的实物教具,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

(2005)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哪个时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

(2006)

A.学前期

B.学龄期

C.青年期

D.成年早期

3、埃里克森认为下列哪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2007)

4、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最为明显。

5、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A.关键期

B.发展期

C.转折期

D.潜伏期

6、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处于()。

A.0—2

B.2—7

C.7—11

D.11—15

7、【填空题】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的过程。

(2005、2009)

8、【填空题】认知方式可分为沉思型和()。

9、【填空题】认知方式可分为场依存型和()。

10、【填空题】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面临的主要矛盾是()。

11、【填空题】儿童已有发展水平和在他人帮助下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

12、【填空题】心理发展的四个特征为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

13、【判断题】在认知风格中场独立要比场依存好些。

14、【判断题】一个人如果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就怎么也学不好外语了。

15、【判断题】小学生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

16、【判断题】场独立比场依存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更高。

1、【答案】C。

(1)感知运动阶段(0-2)。

儿童的认知活动仅局限于感知运动,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

表现为儿童刚刚能区分主体与客体,智力已先于语言发展,到后期有了表象,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

其思维的特征是:

思维的单向性、思维的刻板性和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

(3)具体运算阶段(7-11)。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

特征是:

多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等。

(4)形式运算阶段(11-16)。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已经摆脱了具体事务的束缚,能把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推理的必然效力。

思维特征是可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思维,思维此时已具有了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还经常使用实物教具,则是因为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概念,但是还需要具体实物的支持。

2、【答案】C。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1.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1.5-3)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3.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4.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5.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30)亲密感对孤独感

7.成年中期(30-50)繁殖感对停滞感

8.成年晚期(50岁以后)完善对绝望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A。

关键期最早是由动物学家劳伦兹提出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技能的发展存在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条件,这种行为或技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例如,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6、【答案】B

7、【答案】心理自我

8、【答案】冲动型

9、【答案】场独立型

10、【答案】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1、【答案】最近发展区

12、【答案】差异性

13、【答案】错误。

认知风格无好坏之分。

14、【答案】错误。

人类的行为学习与动物完全依赖于本能的学习不同,有的能力经过补偿学习仍有可能获得发展。

15、【答案】正确。

有些小学生在高年级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而且小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只是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持。

16、【答案】错误。

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是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的方式,无优劣好坏之分,不能决定学习或问题解决水平高低。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奥苏伯格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机械的发现学习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D.机械的接受学习

2、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笼”实验,证明了学习是()。

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B.认识同化的过程

C.知识构建的过程

D.信息加工的过程

3、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出这一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为()。

A.泛化

B.消退

C.获得

D.分化

4、构建主义理论强调()。

(2010)

A.情景学习

B.接受学习

C.潜伏学习

D.机械学习

5、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存在,只不过未表现出来。

也就是在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2011)

A.操作性行为

B.辨别学习

D.获得

6、【填空题】斯金纳把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

7、【填空题】斯金纳认为,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可能性的手段,都可以称为()。

8、【填空题】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

9、【判断题】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性行为。

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10、【判断题】只需采用惩罚就可以消除一个人的不良行为。

11、【判断题】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A。

刺激的泛化指在条件反应建立初期,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能诱发条件反射。

构建主义认为:

世界是客观的,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不同的人由于原来的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

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产出新的经验。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

支架式学习、情景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

C

操作性行为

强化

准备率

正确。

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时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性行为,所以两者的结合效果会更好。

10、答案:

错误。

惩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适应性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会更有效。

11、答案:

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会引起行为变化,但不能称之为学习。

第四章学习动机

1、下面哪位心理学家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A.马斯洛

B.韦纳

C.班杜拉

D.阿特金森

2、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C.需要层次论

D.强化理论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与安全

B.社交与尊严

C.求知和审美

D.自我实现

4、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内部的、()因素。

A.稳定、可控

B.不稳定、可控

C.稳定、不可控

D.不稳定、不可控

5、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奥苏泊尔

D.韦纳

6、【填空题】对于成败归因理论,归因的三个维度有内外性、稳定性与()。

(2005、2007)

7、【填空题】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

8、【填空题】成就动机理论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

力求成功和()。

9、【填空题】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把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从事某一活动的主观判断称为()。

(2008)

10、【填空题】将强化分为正强化、负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2001)

11、【判断题】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唯一条件。

B。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也即是说,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

过高或过低的动机水平对于顺利完成任务都是不利的。

应该根据任务难度设定恰当的动机水平。

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当学习任务较为简单时,学习动机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

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强弱关系分为高低不等的五个层次。

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将归因因素分为三个维度和六个因素。

三个维度是:

内外部因素、稳定非稳定因素、可控非可控因素。

六个因素是:

能力、难度、努力、运气、身体状况和外部环境。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包含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先行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期待。

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

成败经验(最重要);

替代性经验;

言语信息;

情感状态等。

可控性归因

自我强化

避免失败

自我效能感

斯金纳

因为学习动机只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还有许多主客观条件也会影响学习效果。

第五章学习迁移

1、关系转换学说强调下面哪个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2005、2007)

A.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

B.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

C.通过对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

D.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

2、由于过去的反复经验而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具有某种倾向性或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即()。

A.定势

B.顺应

C.变式

D.同化

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迁移理论。

A.关系转换说

B.相同要素说

C.形式训练说

D.认知结构说

4、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5、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A.温故而知新

B.学而时习之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书山有路勤为径

6、【填空题】迁移理论中形式训练说的理论基础是()。

7、【填空题】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以及迁移的()。

8、【填空题】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9、【填空题】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反对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而提出了迁移的()。

10、【填空题】认为心理的各种官能可以通过不断地训练得到提高,并且被提高的官能可以自动迁移到其他情景,持这一观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11、【判断题】在同化性迁移中,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是在最初的学习中建立起来的。

12、【判断题】定势对问题解决总起着积极作用。

13、【判断题】学习迁移的概括说认为两个学习活动存在共同成分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关键。

1、B。

对情景中关系的顿悟是迁移的实质。

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景具有共同成分、原理、规则而自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所以选择B。

A选项是相同要素说强调的内容,C选项是概括说强调的内容,D选项是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强调的内容。

2、A。

定势是指先前操作形成的一种倾向性,他将支配人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续活动。

3、B。

相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有条件的,只有具备相同的或相似的内容时,才能发生迁移。

4、B。

垂直迁移也叫纵向迁移,主要是出于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5、A。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说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

或者说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的运用于另一种情景,在“温故知新”之间,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地方,可以实现迁移。

6、【答案】官能心理学

7、【答案】程度

8、【答案】概括

9、【答案】相同要素说

10、【答案】形式训练说

11、【答案】正确。

因为原有经验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12、【答案】错误。

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如解决一般问题时,定势可起促进作用,而对特殊问题,定势很可能起到阻碍作用。

学习迁移的概括说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而不是两个学习的相同要素。

认为两个学习活动存在共同成分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关键的是相同要素说。

第六章知识学习

1、学生在掌握了“猫”“狗”“牛”等概念后,再学习“动物”的概念,这种学习是()(2006)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2、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为()个组块(2008)

A.5±

2

B.6±

C.7±

D.8±

3、学生在掌握了“铜”“铁”等概念后,再学习“金属”的概念,这种学习是()(2009)

D.派生类属学习

4、知识遗忘的进程是()(2010)

A.先慢后快

B.均衡递减

C.先快后慢

D.逐渐加快

5、回答事物“是什么”?

“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属于()

A.操作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条件性知识

6、【填空题】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以把知识的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2005)

7、【填空题】根据知识表述形式不同,可以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2009)

8、【填空题】认为遗忘发生是因为学习者不想记住而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这一遗忘理论是()(2011)

9、【判断题】陈述性知识回答的是“做什么”和怎么做“(2006、2008)

参考答案

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先学习猫等概念概括程度低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动物的概念,属于上位学习。

故选A。

短时记忆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为7±

2个组块。

故选C。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对遗忘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他绘制的遗忘曲线中能够发现:

遗忘过程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陈述性知识是指人类心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由于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言语的方式来陈述这种知识,故而得名。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故选B。

命题学习。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我们可以把知识的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故填命题学习。

程序性知识。

依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故填程序性知识。

动机说。

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动机而引起的非自然的遗忘,即遗忘是因为记忆内容本身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形象,导致学习者不愿意记住而将记忆信息压抑到潜意识中,也称“压抑理论”。

因为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体能用言语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做什么”和“怎么做”属于程序性知识或操作性知识回答的问题。

第七章技能学习

1、下面不属于技能的是()(2005)

A.骑自行车

B.解两步应用题

C.打排球

D.眨眼

2、心智技能的形成首先需要()(2006)

A.原型定向

B.言语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3、下列对心智技能描述不正确的是()(2008)

A.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B.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

C.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

D.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而成

4、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2007)

A.驾驶汽车

B.洗衣服

C.解两步应用题

D.听到声音

5、下列哪个不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2009)

A.物质性

B.外显性

C.观念性

D.展开性

6、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并在头脑中确立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初步印象,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2010)

B.原型模型

7、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2011)

A.跑步

B.阅读

C.唱歌

D.写字

8、【填空题】操作技能的学习要经过定向阶段、模仿阶段、()、熟练阶段。

9、【填空题】在技能练习的中期,练习成绩出现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

10、【填空题】心智技能也成为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借助于()在头脑中完成的心智活动方式。

11、【填空题】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原型定向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明确活动的方向,这一阶段属于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12、【判断题】技能不是本能(2005)

13、【判断题】技能是习惯(2008)

14、【判断题】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15、【判断题】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16、【判断题】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识。

1、【答案】D。

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而非本能行为。

眨眼是一种生理动作,不用练习就会。

故选D。

2、【答案】A。

心智技能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因此说原型定向是心智技能的形成首先需要原型定向。

3、【答案】C。

技能的特点有:

(1)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排除A;

(2)技能是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形成的,区别于本能,排除D;

心智技能也称认知技能和智力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排除B;

心智技能特点有:

(1)动作对象具有观念性;

(2)动作进行具有内隐性;

(3)动作结构具有简缩性。

操作技能特点:

(1)动作对象具有物质性;

(2)动作进行具有外显性;

(3)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

故选C

4、【答案】C。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或认知技能,它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

比如写作构思的技能、言语翻译的技能等。

而A、B属于操作技能,D属于本能。

5、【答案】C。

操作技能的特点有:

动作对象具有物质性、动作进行具有外显性、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

据此,可选C。

6、【答案】A。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原型操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以获得完备的动觉映像。

原型内化是指心智活动的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