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9500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Word下载.docx

第二课时“学以致用”,通过联语写作,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层次,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运用,将领悟转化为能力。

  从教学过程及对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的解决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第一,教学设计,应该选准突破口。

和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一样,过去本课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

我在教授此课时是围绕两条线索展开:

其一是感受独特情感,为此,我以音乐描写的鉴赏为突破口,品位它的描写方法及它的不同乐章;

其二是语言概括描述抽象情愫的能力,为此,我以对联导入,以此为突破口。

这样,感性又不失理性,表象又涉入深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第二,解读文本,必须突出重点。

本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时,围绕“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描写是解读这一主旨句的一个侧面,情感认同是另一个侧面,而“探讨研究”的过程,我主要是让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又为后文联语创作提供支点。

所以,短暂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并抓住重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对话交流,提倡积极互动。

在上过程中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在设计中,我以感悟——鉴赏——创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积极交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融和对话。

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引领下,师生互动,并将这种互动学习带到课外,正是语文教学的最有效的手段。

  今后的诗歌教学我们必须把握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欣赏对音乐的描写,品味诗歌的主旨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具体内涵。

  2.培养学生运用想像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鉴赏音乐描写。

  2.引导学生结合琵琶女和白居易的经历遭遇,透过琵琶曲旋律的变化想像琵琶女和白居易。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描写,品析琵琶曲旋律的起伏变化。

  【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法。

将全班分为8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感知,小组代表发言。

  2.点拨法。

在关键处,教师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3.诵读法。

学生集体读重点段落,在诵读中去感知。

  4.情感体验法。

在教学中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欣赏、感悟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方面:

做好课件,准备上课所用的教具。

  2.学生方面:

(1)利用工具书,自己解决生字词。

(2)通读全篇课文,熟悉故事,谈自己的感受,探讨自己感兴趣的句子。

(3)上网查找白居易、琵琶行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自始至终,轻轻低放《长门怨》的琵琶曲,作为背景音乐。

渲染气氛,进入情境。

  一、激趣导入

  (激趣引导,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氛围,配置图画,让学生渐渐进入诗的意境,激发学习热情。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已经穿越了《诗经》的河流,走过了几千年的光辉岁月。

一提起唐代,人们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才子佳人。

在唐代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也许他的名字早已被人们所淡忘,但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地流传下来,他就是唐宣宗李忱。

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已怆然。

  师问:

  1.诗中所写的这位诗人是谁呢?

  2.怎么知道的?

(学生立足悼亡诗,不难答出白居易,出示:

白居易头像。

  师: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修建了琵琶亭。

(出示琵琶亭的投影)琵琶亭位于九江长江大桥的东侧,因白居易的《琵琶行》而得名的。

琵琶亭是一座诗亭,是一个让古人流泪今人感慨的地方,站在亭阁上看尽千帆远影,聆听滔滔的江声,萧瑟凄凉涌上心头。

琵琶亭永远记载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也将这个美丽的故事流传下来。

  二、检查预习

  1.本首长诗记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读一篇文章,会产生知觉的感受和体验。

请各位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初读后的感受和体验。

(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师评:

倾听了大家的心声,我也深深地被感动了,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千年前浔阳江头的那个夜晚,走进了琵琶女和白居易的心灵。

的确,本文是一首真正的好诗,心底的歌。

那今天我们师生要放开心灵去感悟,去评判,去表达,好吗?

  三、小组合作、探究

  1.让我们首先聚焦音乐描写,化身为诗人,走近琵琶女,用心灵去聆听,去感受美妙的音乐。

  

(1)诵读第二段。

  ①集体诵读第二段。

  ②师指导朗读。

(帮助学生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分辨重音,掌握节奏和速度。

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如急雨:

形容乐曲之浊重沉响,节拍急促。

应大声速读。

  如私语:

形容乐曲之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读时应轻缓低沉。

  大珠小珠落玉盘:

形容乐曲之错落有致,明快清脆。

读时应轻快有力。

  间关莺语花底滑:

形容乐曲之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读时应流畅。

  银瓶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高潮部分应读出雄壮激昂。

  ③欣赏配乐朗读,要求大家闭目静听,把语言转化成我们头脑中的形象。

  ④请学生再读两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用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

  

(2)教师启发思考(多媒体投影):

  ①假如说琵琶女演奏的是一首江南小调,能否激起诗人内心的情感?

  ②长安对于诗人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听到京都声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强烈的愤懑?

  生回答,教师小结:

①江南小调所表达的是一种欢快的、流畅的感情。

而这首琵琶曲所表达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这种心情正符合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二者产生了共鸣。

②《霓裳》、《六幺》是唐代的宫廷名曲,容易引起诗人对往日宫廷生活的回忆,刺激了他敏感的神经,拨动了它脆弱的心弦。

  (3)赏析音乐描写。

琵琶女的弹奏让诗人将这种愤懑的情感释放出来,自己的感情之门也打开了,现在我们就欣赏有关音乐描写的千古绝唱。

我相信大家对描写音乐的句子喜爱的程度决不相同,对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好吗?

  (欣赏音乐美,感悟语言,让学生大胆发言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一教学过程,须由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致,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畅所欲言,品味本小组喜欢的`句子,然后选代表发言,教师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并启发深化。

出示部分多媒体课件供参考。

  2.小组讨论乐曲的旋律。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四段精心剪辑准备的琵琶曲,让学生品判这四段琵琶曲分别属于旋律起伏的哪一阶段,并结合琵琶女和白居易的经历遭遇,想像琵琶女弹奏时的所思所想和白居易听到琵琶声时的所思所想,体味琵琶曲中渗透的缕缕情思。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点拨。

(播放四段乐曲)

  (让学生感悟音乐美,展开想像的翅膀,勾勒脑海中的画面,将声音转化为文字,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最高水平。

  

(1)第一曲是前奏曲。

浔阳江边,瑟瑟秋风,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调弦定音中不经意流露了对往事的伤怀,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仿佛从沉寂中唤醒记忆,白居易听到此曲想到自己贬谪江州的境遇,也不禁心情低沉。

  

(2)第二曲是欢快曲。

琵琶女弹奏此曲时陷入了对昔日生活的回忆。

当时她红极一时、色艺双全、艺压京城、艳盖群芳,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所以旋律清脆圆润,轻快舒缓。

白居易听到此曲可能回忆当年高官厚禄、才华横溢、名满朝野的骄傲。

  (3)第三曲是沉思曲。

琵琶女“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弹奏此曲时,怎不肝肠寸断?

所以旋律变得艰涩凝滞。

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白居易听到此曲则可能想起晚年因犯颜直谏贬江州的遭遇。

  (4)第四曲是悲愤曲。

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独守空船,难以派遣幽怨,所以旋律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薄情的强烈控诉。

白居易听到此曲则可能引起压抑在内心的对不公平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本环节理解“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感是音乐的灵魂。

琵琶声中渗透的两人哀怨愁苦的缕缕情思,虽然他们的身世不完全相同,但沦落天涯的命运却完全一样,体现全文的主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请大家用一句话,代教师为本节课做一个结束语

  (本节课师生配合默契,真正做到师生互动。

开放的课堂中,让学生亲自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激发参与的兴趣。

  学生纷纷谈本节课的收获、感受。

  教师顺势总结:

一千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头的悠悠流水,瑟瑟的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那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如今,那哀婉的琵琶仍在回荡,回荡在历史的长廊,回荡在我们心间,那就让我们从中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做一位生活的有心人吧!

  五、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欣赏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用文字描绘生动的图景)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也可以指同时代的人同病相怜,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下节课交流给大家。

(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2.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3.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重难点:

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教学方法:

朗读、探究

  学生分析:

  1、学习特点:

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较低,但富有朝气且对本课学习有浓厚兴趣。

  2、学习习惯:

知识面仍较为狭隘,对琵琶的了解不多,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且想象和联想能力不强。

  学法指导:

  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

本诗是唐诗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尤其是对琵琶声的音乐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应引导学生多多诵读,品味语言的艺术魅力,感悟意境,特别是集中描写音乐的第二部分更要细心玩味。

诵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加强了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一箭双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以复习第一课时内容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解到诗歌中一共描写了三次音乐的演奏,你发现哪一次的音乐写得最为精彩的吗?

  明确:

是第2自然段

  二、朗读感知

  1、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2、教师正音,朗读指导

  3、个别学生朗读

  三、具体研读

  1、找出第二段中描写音乐的八个比喻句(边提问边板书)

  音乐特征情感

  转轴拨弦和缓低沉(序曲)先有情

  低眉信手声声思

  轻拢慢捻抹复挑(过渡)无限事

  如急雨粗重急骤

  如私语轻微委婉

  珠玉落盘清脆圆润

  莺语花底宛转流畅

  冰泉冷涩阻塞压抑幽愁暗恨

  银瓶乍破激越奔涌(高潮)

  铁骑突出高亢雄壮

  如裂帛短促急迫(曲终)、余韵悠悠

  2、八个比喻句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

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1)、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为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

(视觉、听觉融通——通感)

  

(2)、以形摹声(视觉角度)

  (3)、听者与弹者情感交织

  (4)、景特描写烘托气氛

  四、拓展训练

  听蜀僧睿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要求:

学生先在课堂上用练习本,独立自主完成,再给时间让学生交换答案,互相讨论和交流,教师提问和总结放最后。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五、指导背诵

  六、课堂小结

  全班再读课文精彩部分第二自然段收束全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重创设情景,意在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高超,体会人物以曲传情的情怀。

对诗中运用的比喻句很形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充分调动起了他们的想象力。

在拓展训练中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原文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的能力。

  2、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较好文言文基础,能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分析理解文本,在教师相应指导下,能够理解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学时难点:

  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墨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板书课题《琵琶行并序》

  【推进新课】

  一、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在同学们按预习提示要求讲述后,老师补充)

  1、作者: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

  2、作品: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

”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适时补充“歌”、“行”文体常识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二、阅读并疏理课文思路。

  序言部分:

交待写作动机。

第三段:

江中听诉身世苦。

  第一段:

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四段:

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二段:

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五段:

重问琵琶青衫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