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9825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壤有机质NPK测定要点文档格式.docx

试剂:

(1/6)·

L-1K2Cr2O7水溶液:

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天平上称取研细的分析纯K2Cr2O740g,放入1000ml烧杯中,加200ml水溶解(可加热助溶),冷却后加水至1L,摇匀后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此溶液不必标定。

标准溶液:

称取56g,或(NH4)80g于1000ml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10~15ml浓H2SO4后加水至1000ml。

溶液如果浑浊,可用滤纸过滤,滤液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1/6).L-1K2Cr2O7标准溶液(标定FeSO4用):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已研细并在130℃烘干3小时的分析纯K2Cr2O74.9036g,放入1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后,无损地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多次洗涤烧杯,洗液并入容量瓶,最后,用水稀释定容至刻度,摇匀,暗处保存,或以本液淌过的棕色瓶储存。

邻菲罗啉指示剂:

称取1.5g邻菲罗啉及或1.0g(NH4)于烧杯中,加水100ml溶解,混匀,储于棕色瓶备用。

FeSO4溶液的标定:

用移液管准确取(1/6).L-1K2Cr2O7标准溶液20ml两份于150ml三角瓶中,加浓H2SO45ml,加水稀释至60~70ml,加邻菲罗啉指示剂3~5滴后,用配好的FeSO4溶液滴定至终点。

计算FeSO4溶液的浓度。

邻菲罗啉指示剂用于深红色土壤时终不易辨别,此时可改用二苯胺璜酸或二苯胺指示剂,但滴定前应加入1gNaF以防止三价铁的干扰。

二苯胺指示剂应加十滴(为浓硫酸配制的%溶液)其终点颜色为兰绿色。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结果记录表

测定人:

~

测定时间:

    年  月  日

名称

室内编号

>

采样地点及环境

取样层次及深度

样品规格

平行测定次数

1

2

3

空白

样品重(g)

土+纸重

纸重

土重

:

K2Cr2O7用量(ml)

标准Fe2+

M=

滴定终读数(ml)

%

滴定始读数(ml)

用量(ml)

有机C(g/kg)

有机质(g/kg)

平均值

绝对误差(g/kg)

相对误差(%)

计算公式

计算草式

备注

;

2、全氮测定

(一)(开氏硝化法――标准方法)

(1)干燥100ml开氏瓶(颈长、底圆的硬质烧瓶、硬质试管等),差减法称量土样(过筛0.25mm)1g(粗天平),准确至小数点后四位(分析天平)。

(2)用皮头滴管加少量纯水润湿土样,粗天平称量硫酸铜、硫酸钠混合增温催化剂2.8g加于土样中,加浓硫酸5ml,瓶口插一~3ml的小漏斗,以减硫酸蒸发(或者加塞过夜,先碳化,次日消煮,则效果更好)。

将开氏瓶置于通风厨内的电炉上,瓶颈倾斜成45度角,不时转动开氏瓶以保证样品完全消化。

另外,可用远红外消煮器及不同规格的配套系列消化管和消化架以代替电炉和开氏瓶,其效果更好。

(3)消煮时先低温,后逐渐升温,消化至溶液呈淡蓝色,继续消化半小时至一小时,取下观察土样无原土样颜色,一般消煮后土样呈白色。

(4)稍冷,待消化液尚未结块时,缓缓加入少量纯水冲洗瓶口和小漏斗内外,使水流入开氏瓶中,再淋洗瓶颈内壁周围,使总体积约为30ml,若当天不蒸馏,应用胶塞塞紧瓶口,以防吸收空气中的氨影响结果。

如只用部分消化液蒸馏,则需将消化液全部转入100ml量瓶中定容摇匀备用。

(二)氮的测定(半微量开氏蒸馏法)

1、操作步骤

(1)先将半微量蒸馏装置如图装好。

开启蒸汽发生瓶加热电源,待瓶内水开氏沸腾时,开启冷凝水龙头,让冷凝水开始循环;

开启蒸馏瓶(内套瓶)蒸汽进口,并关闭蒸馏瓶废液排出口,用蒸汽冲洗蒸馏瓶3-5分钟,至冷凝管下端流出的水滴不使硼酸指示剂变色(或pH试纸检查显中性)为止。

关闭蒸馏瓶蒸汽进口,吸空蒸馏瓶内液体到外室中(注意!

此时应保证有其它蒸馏瓶的蒸汽进口是开启的,否则会因蒸汽无出口而导致蒸汽发生瓶爆裂伤人。

(2)打开废液排出口,将消化液通过加样杯转入定氮内室(此时应保证废液口开启,否则,加入的样液会被倒吸入外室而使测定报废),用纯水少量多次冲洗开氏瓶和加样杯,让洗液流入内室,但内容总体积不得超过50ml。

轻轻插入磨沙玻璃塞(过紧不易拔出),在加样杯中加1/2或者1/3的纯水密封以防漏气。

取100-150ml三角瓶,加入2%硼酸指示剂混合液约5ml,将此三角瓶置于冷凝管下端,冷凝管下端管口与瓶内液面的高度不得超过4cm。

从加碱杯中放入10mol·

L-1NaOH约20ml,此时应有棕色或者黑色絮状沉淀产生(否则加碱量不足)。

开启进气口,关闭废液排出口,开始蒸馏。

(3)蒸馏10-15分钟后,用pH试纸检查冷凝管下端流出的溶液不呈碱性即可关闭进气口,移开冷凝管下端的三角瓶用于滴定。

待内室的蒸馏液全部吸于外室后,将加样杯中的水分2-3次放入内室冲洗,此时可见到洗涤溶液很快被吸于外室。

最后,打开废液排出口,排尽废液。

如需要继续测定样品,此废液排出口切勿夹紧,而应开启,以防样品发生倒吸造成损失。

(4)用微量滴定管盛mol·

L-1标准酸滴定接收三角瓶内溶液至紫红色为止,记录标准酸的用量。

空白试验,除了不加土样外,其它同样品操作。

每个样品应做平行试验。

2、注意事项

使用蒸馏瓶时,应注意避免气路全部堵塞。

以防损坏仪器和因爆炸伤人。

#

烧瓶(蒸汽发生器)内最好加预先加热的纯水,即可缩短达到的沸腾的时间,也可保持烧瓶的清洁,不结水垢。

3、计算结果

N(g/kg)=M(V-V0)×

M――HCL的摩尔浓度

V――滴定样品时消耗的标准酸ml数

V0――滴定空白时消耗的标准酸ml数

――的HCL相当于0.014克氮

1000――换算成g/kg

4、试剂的配置

浓硫酸:

比重。

!

硫酸铜-硫酸钠催化增温剂:

称取分析纯硫酸铜10g和分析纯硫酸钠(或5分子结晶水的硫酸钠)100g于乳钵中混合研磨均匀后贮于瓶中备用。

10mol·

L-1氢氧化钠:

称取工业用氢氧化钠400g,加水溶解,(注意!

要发生高热,可置于冷水浴中配置)。

稀释至1000ml,放置沉清,贮于塑料瓶中。

mol·

L-1盐酸(或硫酸):

用已知浓度的mol·

L-1标准酸准确稀释即可。

2%硼酸:

称硼酸(H3BO3)20g,加水200ml,稍加热溶解,冷后稀释至1000ml。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称甲基红0.1g和溴甲酚绿0.5g于250ml烧杯中,加100ml95%酒精溶解后,用mol·

L-1NaOH调节至红紫色(由于颜色不好观察,调到褐色即可)。

硼酸-指示剂混合液:

取2%的硼酸液980ml,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20ml,用mol·

L-1NaOH调至紫红色备用。

pH试纸:

pH2-14。

^

3、有效氮测定(碱解扩散法)

(1)测定原理

土壤在碱性溶液中,一部分简单的有机氮被逐步分解为铵态氮,与土壤中原有的铵态氮一同形成气态氮,在扩散皿中扩散,用硼酸吸收后用标准酸滴定。

由于碱水解有机质受温度、时间、碱浓度和碱用量的影响,大家对碱解氮的测定条件作了统一规定,即五个一定:

碱解温度一定,40℃;

碱解时间一定,24小时;

碱的浓度一定,1mol·

L-1NaOH;

碱的用量一定,10ml;

土样规格和称量一定,1mm,2.00g。

(2)步骤

①称取过筛1mm风干土样2.00g,均匀铺在扩散皿外室中。

在内室中加2%硼酸―指示剂混合液2ml,在皿的外室边缘涂碱性甘油(或阿拉伯胶),用毛玻璃片盖好,使其完全吻合,再轻轻推开玻璃片,露出一窄缝,用定量加液器迅速加入10ml1mol·

L-1NaOH溶液于外室中,立即将玻璃片盖严。

②轻轻旋转扩散皿,使溶液与土壤充分混匀,用橡皮筋固定皿和盖,置于40℃恒温箱中保存24小时,恰好24小时取出扩散皿,用微量滴定管装mol·

L-1HCL滴定内室中的硼酸液(用玻棒操作)至淡紫红色。

记下HCL用量。

(本试验可不做空白)。

(3)计算

.

土壤碱解氮mg/kg=MV×

14×

M――标准盐酸的摩尔浓度

V――标准盐酸的ml数

W――土样干重=样重×

14――毫摩尔的标准酸相当于14毫克氮

1000――换算成1000克土的改算值

(4)试剂的配制

1mol·

L-1NaOH溶液:

取化学纯氢氧化钠40克,加纯水溶解,冷却稀释至1000ml。

  硼酸-指示剂混合液:

见全氮测定。

  mol·

L-1HCL(或硫酸):

量取浓盐酸,加水至1000ml。

此液浓度约为mol·

L-1,经标定后准确吸取一份,用纯水稀释10倍,计算其准确的摩尔浓度。

  碱性甘油:

取100ml甘油,加十几粒固体氢氧化钠溶解即可。

土壤全氮的测定结果记录表(开氏蒸馏法)

|

HCL

mol·

L-1=

HCL用量ml

用量(Vi)

N(g/kg)

平均值N(g/kg)

·

4、全磷测定(NaOH熔融法)

1、待测液的制备

(1)称取过0.25mm筛孔的风干土样0.2000g(磷含量高的称0.1500g,含量低的称0.2500g)于镍坩埚底部,切勿粘附壁上,用几滴无水酒精润湿固定土样。

用粗天平快速称取2g固体NaOH(优级纯)于坩埚内,用玻璃棒(勿使玻璃棒接触土样!

),盖上坩埚盖(如不及时加热熔融,应存放于干燥器中,以防吸水潮解)。

同时做一空白。

(2)将坩埚盖移开一小缝,置于1000-1200瓦电炉上,加热使NaOH熔融以排除水分。

取下置石棉网上(注意放平!

)盖严埚盖,冷却后移入高温电炉中。

打开电源,使温度逐步提升至700-720℃,保持15分钟,使样品熔融完全。

切断电源,打开炉门,待炉内温度降低到100℃以下,用长柄坩埚钳取出,置石棉网或水泥台面上冷却。

(3)用滴管取热纯水洗坩埚盖几次,洗涤液应通过漏斗无损流入100ml量瓶中;

坩埚内熔物同样用滴管少量多次加热纯水溶解(可用小玻璃棒摩擦熔块助溶,并注意及时转移溶液),溶液和坩埚内溶物全部通过漏斗转入100ml量瓶中。

用热纯水少量多次反复洗坩埚,直至确认洗净为止。

注意洗涤液总量不能超过80ml。

(4)向容量瓶中加mol·

L-1硫酸10ml,摇匀;

观察溶液中是否有白色絮状沉淀,如有,则说明酸的用量不足,可适当再加少量硫酸,直至无白色絮状沉淀后放置,使冷却至室温(或浸于冷水中加速冷却),然后用纯水定容,摇匀,静置沉清备用。

(或者用无磷滤纸干过滤,滤液可贮于150ml干三角瓶中,加塞备用。

)贴上标签,此待测液除供全磷测定之外,还可保留作土壤全量钾,钙,镁,铁,锰等元素的测定用。

2、磷的比色测定

(1)用胖肚吸管准确吸取清液5~10ml,(全磷高的样品吸5ml,含量低的吸10ml)于25ml量瓶中,加-二硝基酚(或-二硝基酚)指示剂2滴,观察待测液颜色变化,如为黄色加1mol·

L-1硫酸调至黄色刚退。

如试液无色,应加2mol·

L-1NaOH调至黄色,然后用mol·

准确加入ml硫酸钼锑抗混合显色剂,定容至刻度,摇匀,最后酸度即为mol·

L-1〔H+〕。

(2)放置30分钟使呈色稳定(室温低于20℃时呈色较慢,应放置1小时,该液显色后可稳定24小时,但仍以及时比色为好)。

然后在分光光度计上用660nm比色。

用零浓度的标准液调整分光光度计的消光度值在0位或透光度100处,然后测定待测液,读取消光值,空白试验与待测液同样比色读数,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Pμg·

ml-1值。

3、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μg·

ml-1标准磷液0、、、、、于25ml量瓶中,加纯水5~10ml(标准液量少的加10ml,量多的少加或者不加水),加二硝基酚指示剂2滴,用2mol·

L-1NaOH,或者·

L-1H2SO4调节至溶液黄色刚好消失,准确加入硫酸钼锑抗混合显色剂,定容摇匀,即得、、、、、μg·

ml-1的标准磷液,放置30分钟后,与待测液同样进行比色。

在方格坐标纸上以消光值为纵坐标,磷的μg·

ml-1值为横坐标绘成曲线。

4、计算结果

P(g/kg)=μg/ml(测得值-空白值)×

(显色体积/呈色吸取量)×

(待测液总体积/烘干土重)×

10-3

=μg/ml×

(25/5)×

(100/烘干土重)×

5、试剂的配置

(1)%酒石酸锑钾溶液:

称0.5g分析纯酒石酸锑钾溶于100ml纯水中。

(2)mol·

L-1〔H+〕硫酸钼锑贮存液:

取180ml分析纯浓硫酸,缓缓加入到400ml纯水中,不断搅拌,冷却。

另称取分析纯钼酸铵20g溶于约60℃的300ml纯水中,冷却。

将硫酸溶液缓缓倒入钼酸铵溶液中,不断搅拌,再加100ml%酒石酸锑钾溶液,冷却后用纯水稀释至10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中保存。

(3)硫酸钼锑抗混合显色剂:

于100ml硫酸钼锑贮存液中加入1.5g抗坏血酸,此试剂有效期24小时,宜用前按照实际用量新配。

(4)2mol·

称8g分析纯NaOH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ml。

(5)·

L-1H2SO4液:

量取分析纯浓硫酸缓缓注入100ml纯水中。

(6)%2,6-二硝基酚(或2,4-二硝基酚):

称0.2g指示剂溶于100ml纯水中。

(7)mol·

量取分析纯浓硫酸25ml加到约80ml纯水中,不断搅拌冷却稀释至100ml。

(8)3mol·

量取分析纯浓硫酸加到约94ml纯水中,不断搅拌冷却稀释至100ml。

(9)磷(P)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经45℃烘干4~8小时的分析纯磷酸二氢钾2.1968g于烧杯中,加100ml纯水溶解后,缓缓加入5ml浓流酸,小心转入1000ml量瓶中,反复洗涤此烧杯,洗涤液一并倒入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此为500μg·

ml-1的磷标准溶液。

准确吸取此溶液50ml于1000ml量瓶中,加入30ml3mol·

L-1H2SO4,用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为25μg·

ml-1的磷标准溶液;

用前再准确稀释为μg·

ml-1的磷标准溶液,以此液配置一系列标准磷液。

(10)无水酒精:

R级,用滴瓶装,备用。

(11)氢氧化钠:

R级

5、有效磷测定(NaHCO3法)

提取时规定四个条件:

(1)提取剂:

,·

L-1NaHCO3

(2)提取温度:

25℃为标准温度,其它温度条件下测定结果,通过“温度校正系数”校正。

即:

有效Pmg/kg=测定mg/kg×

温度校正系数

有效磷测定结果温度校正系数表

温度℃

校正系数

'

10

18

27

11

19

28

12

20

29

13

@

21

30

14

22

31

15

23

32

16

24

33

17

26

34

(3)提取时间:

振荡提取30分钟

(4)土水比:

  土:

提取液体积=1:

1、称取通过1mm筛孔的土样2.00g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一平匙(或称取0.5g)无磷活性碳后准确加入,mol·

L-1NaHCO340ml。

振荡30分钟(从加液起计时、时间一定要准确,冬天气温低可在恒温振荡机上振荡)。

用定量滤纸(或无磷滤纸)干过滤入另一三角瓶(过滤时先摇浑,滤出的前几滴混浊液应弃去!

)。

同时做一空白试验,并记录测定时的温度。

2、吸取滤液10ml于25ml量瓶中(有效磷高时取5ml),加2,6-二硝基酚指示剂2滴,此时溶液显黄色;

用3mol·

L-1H2SO4调节溶液酸度,至瓶内溶液呈浅黄色后,改用mol·

L-1H2SO4调节至溶液刚好无色为止。

注意在此过程中有大量CO2产生,应轻轻摇匀以排除气泡,更不能加塞以免溶液冲出瓶外(注1)。

待气泡消尽后,准确加入硫酸钼锑抗混合还原剂,轻轻摇动量瓶,混匀溶液,放置片刻,观察至无CO2产生,用纯水定容,加塞摇匀。

待显色稳定后(30分钟)用660nm波长在分光光度计上比色测定、读取消光度值。

同时测定标准系列与空白。

3、比色时,用零浓度的标准液调整比色计到消光度为零位(或透光度100),再用待测液比色,反复三次,取平均值。

然后在磷的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μg·

标准曲线的测定和绘制参考全磷的测定。

有效磷(P)mg/kg=(测定值μg·

ml-1-空白值μg·

ml-1)×

稀释倍数×

稀释倍数=(40/土样干重)×

(显色定容体积/待测液取用体积)

(1),·

L-1NaHCO3:

称分析纯NaHCO342g,用纯水溶解后再稀释成1000ml,检查pH,若不足,用NaOH溶液调节(用pH计检查)。

(2)活性碳:

三级纯,不含磷,若含磷,可先用NaHCO3溶液浸洗,再用纯水清洗至无磷反应(用空白测定方法检查),烘干。

(3)3mol·

L-1H2SO4:

取浓流酸加到94ml纯水中,边加边搅动,然后稀释至100ml备用。

1.5mol·

L-1HCL:

取分析纯稀释至1000ml。

其它试剂同全磷的配制方法。

注1:

此步骤也可以不作。

因此钼锑抗还原剂的作用酸度范围在~之间,不必一定要在准确的范围内。

也可在不调节酸度的情况下直接改用的钼锑抗还原剂,以试剂中多余的酸中和提取剂(但提取液的显色取用体积只能用10ml)。

其配制方法如下:

  取分析纯浓硫酸,缓缓注入已装有约400ml纯水的1000ml烧杯中(烧杯最好浸在冷水内),搅拌冷至室温。

另称取分析纯钼酸铵20g溶于约60℃200ml纯水中、冷却。

然后将冷却了的硫酸溶液徐徐倒入钼酸铵溶液中,不断搅拌,再加入%酒石酸锑钾溶液,用纯水稀释至1000ml,摇匀,贮于棕色试剂瓶中,用时取100ml加1.5g抗坏血酸,溶后呈微黄色的溶液即为的钼锑抗混合显色剂。

加抗坏血酸后的试剂不能久存,故应在用前按需配制。

土壤全磷的测定结果记录表

定容体积(ml)

{

呈色吸取量(ml)

呈色体积(ml)

消光值(E)

查得浓度(μg·

ml-1)

*

P(g/kg)

平均值P(g/kg)

&

标准曲线

浓度(μg·

6、全钾测定

操作步骤:

1、待测液制备:

与全磷测定相同(利用全磷测定制备的待测液)。

2、准确吸取澄清(或滤清)待测液5ml(视钾含量可少取和多取)于25ml容量瓶中,纯水定容后,于火焰光度计上测定。

3、以6400型火焰光度计为例介绍:

(1)插上空气压缩机电源插头,打开燃气阀门,立即按动仪器右侧的点火器点火。

(2)调节燃气和助燃气阀门,使仪器压力表上的压力每平方厘米在-1.5公斤之间,使锥形火焰边缘清晰,稳定,呈兰绿色。

(3)将毛细管插入事先配制好的标准钾溶液的零浓度中,待指针稳定后,调节“调0”旋钮,使指针到零位,其次换用15μg·

ml-1的钾标准液调节灵敏度旋钮,使读数在60-80之间,然后将毛细管插入盛有纯水的小烧杯中,以清洗管道系统,使指针回复到零位。

`

(4)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测定系列标准溶液,读取每个浓度测得的格数,并在方格坐标上绘制标准曲线。

(5)重新用纯水清洗管道和燃烧头(直接将毛细管插入纯水中,洗至火焰呈兰绿色为止)并校正零位。

(6)待测液测定前,可随机或选取含钾量高的样液进行试测。

如果检流计指针迅速移至表头外则表示待测液浓度太高,需要稀释后再测定。

注意:

在测定过程中,每测定4-6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