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2172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docx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docx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1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陶集小学何莉

今年开学不久,我有一节数学课是排在体育课后面的,经常到了上课时间,学生还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后来,我每到这节课,就给学生讲一个数学小故事。

结果,学生不但没有因为体育训练而影响学习,反而体育课一结束就回教室安静地等着我来讲故事。

有一次,我给他们讲了小高斯发现数学定律的故事。

有一次上课,老师说:

“你们今天算从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的和。

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老师说完就看起小说来。

小朋友们开始计算:

1加2等于3,3加3等于6……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

但是不久,高斯便报告老师自己做好了。

老师以为高斯捣乱,可是看一看高斯写的数:

5050,不觉惊奇起来。

这个8岁的小高斯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

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他以后便认真教起书来,而且,在他的鼓励下,高斯成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

学生听完故事后,显得很激动,有位学生在日记中表示,要向高斯学习,开动脑筋,刻苦钻研,创造发明。

设悬念:

事实上,教材中很多应用题都属于数学故事题,但缺乏矛盾也缺乏悬念”。

下面是我改写的一道数学故事题,大家可作一番比较。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一只癞蛤蟆爬过来安慰道:

这井壁太高了,随遇而安吧。

我在这里生活了多年,慢慢也就习惯了。

蜗牛想:

“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癞蛤蟆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

”于是问癞蛤蟆道:

“癞大叔,请问这口井有多深?

”“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爬上去呢?

”蜗牛沉默不语,它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它顺着井壁往上爬。

到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

“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

”然而,它太累了,便决定睡上一觉。

早上,蜗牛惊奇地发现自己睡着后从井壁上滑下了4米。

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

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蜗牛又滑下4米。

爬呀爬,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

小朋友你算出来了吗,蜗牛爬上井台用了几天时间?

我也说几句: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自我控制能力弱,再加上数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如果老师不改进教育方法,总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来讲授,那么,肯定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了。

要想当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就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悉心推敲每节课的讲授方法,只有学生喜欢,才会注意听讲,而不是一味地强制学生去听。

学无止境,让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与魅力吧!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

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大箕小学陈海霞

教师要有一颗年轻的心,涌动着青春的激情。

当然幸福并不永远表现出轻松自在的人生,幸福便是一种由内而外流淌出来的甘霖,有丰富的人生内涵而又有无尽的生命回味。

在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很多事情难忘忘记,其中最难忘的那是发生在几年的一件事。

那年我带毕业班的数学课,这天我进行单元检测,在教室里,我没有什么事情,就要求最右排的学生交基础训练。

我让组长帮我打开基础训练,突然在一本书里面掉出来一张纸条。

我拣了起来,上面写着:

XXX:

51392010我一生就爱你一个!

我本来打算课后再处理这件事情,没想到几个调皮的学生看见了。

他们问:

“老师,上面写了什么呀?

这时,其他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了我,问:

“老师,上面写了什么呀?

“没什么。

”我说。

“我知道,是要传递的情书”一个调皮的男生脱口而出,“老师,念念看。

“好,那我就念给你们听。

”我把纸条慢慢地展开了,我就一本正经地念道: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随后,我就把纸条折了起来,把它放入口袋里。

旁边一个男生问:

“老师,就这个?

“当然了。

”我郑重地告诉他,“学习不就是这样吗?

我朝她那里看了看,发现她的脸一直红到了脖子。

我又接着说:

“继续认真做题。

第二天中午,她来到我的办公室里,低着头红着脸不敢说话。

我说:

“在你们这个年龄段,男女同学之间相互有好感,这非常正常。

因为你们的年龄到了青春的发育期,但是你们毕竟还是孩子,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不告诉你的家长,也不告诉其他教师,但是希望你今后好好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功课成绩。

因为你们今后的路还很长,你知道吗?

她点了点头,眼里噙着泪花.

最后,那位女同学非常用功的学习,在她毕业考试时数学成绩是班级前3名。

记的有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

“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

”确实,通过陈陈的事例,我深深感到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多么重要。

精神是行为的支撑。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多从精神上关心孩子,教化孩子,那么对孩子行为上的过错,我们也会多一份理解,对孩子的迷惑行为我们也可以找准标本兼治的对策。

我认为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态。

“幸福的家庭都是类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我是做教育的,我的工作理念是:

“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互动性

大箕小学陈海霞

新课程强调,数学课应是活动课,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参与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要提高数学课堂的互动性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要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需要教师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嫉妒心理。

在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主动地倾力相助,细心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异常言行,及时与学生谈心。

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敌意与戒备心理,化解同学间的小矛盾。

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班集体的温暖,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

二、创设好的数学问题、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善问。

为此,应在课堂上给学生适当地点拨、示范,指导学生提问的方向和思考问题的途径。

教给学生正确的质疑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应多给学生一此探索、猜测的空间,逐步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由于创新源于问题,问题生于情境,要使学生能提出好的问题,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来启发学生思考。

三、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数学课应是活动课,通过多开展数学活动,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数学课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能交流地学习数学和学习数学地交流。

其中后者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要内化数学语言,并学习用其反映自己的思考,将语言与思考逻辑地连接于数学世界,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

因此,数学课应尽量创设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四、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使学生乐学、勤学。

在数学课堂中,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语言,撩拨学生上进心和创新的欲望。

尽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书本的质疑,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

要相信任何一个学生都可变得更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激励每一位学生,使其进步。

切记“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要激励学生,还要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帮助其树立理想,增强信心;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消除挫折感;让学生学会“避已之短,扬已之长”。

塑造好学生健康的人格,才有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好地互动。

 

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大箕小学陈海霞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要让学生学好数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是直观形象思维,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对学生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

这样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像是被捆住了手脚,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会逐渐产生怨学情绪。

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将使学生受益非浅。

在此我就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兴趣谈谈浅见。

一、尽量用形象生动的数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尽量用形象生动的数学语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

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让学生背诵顺口溜:

“1象粉笔,2象鸭子,3象耳朵,4象小旗,5象钩子,6象口哨,7象银锄,8象葫芦,9象蝌蚪。

”以此来帮助学生形象记住字形。

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设计两次操作活动。

第一次,给每组学生提供6个长方形硬纸板,让每一组学生糊一个长方体纸盒。

学生在挑选纸板糊纸盒的时候,就会体验到只有相对的两个长方体硬纸板大小相等、形状相同,才能糊成长方体纸盒,从而对长方体面的特征产生感性认识。

第二次,让学生利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让学生在插框架的过程中,体验到只有把12根木条分成3组,在相同方向上有4根长短相等的木条才能插成长方体框架。

从而对长方体棱的特征产生了感性认识。

再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教师的提炼,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手脑达到有机的结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增强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数支配,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

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学生才愿意学,主动学。

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会产生厌烦感,给学生以新异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我们教师切忌课堂“无味”而高压学生,应尽最大的努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要让孩子们热爱数学,就必须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孩子们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转化为努力学习,从而达到轻松愉快、乐于学习的教学目的。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大箕小学陈海霞

“7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本人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增长见闻,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有所成。

1、主动探究,自编口诀。

学生已经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经了解口诀的一些特点,如每句口诀的第一个字是按顺序排列的,第二个字都是一样的,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

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先画图,再写算式,最后自编口诀。

通过向全班展示,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

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等一些基本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2、利用规律速记口诀。

7的口诀相对较难记忆。

引导学生利用上下两句口诀的规律和生活常识来记忆。

学生发现、总结出规律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和练习,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大部分学生会根据规律来记忆。

3、多种形式的练习设计。

对口诀的记忆如果单纯的依靠读、背,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

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如:

师生、生生对口令、看谁算得快、算一算《山行》这首古诗有几个字、算电子琴的白键个数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

4、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景。

教学中我充分的利用了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学习新知,并结合已经有的经验自己总结7的乘法口诀。

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自编并熟悉乘法口诀而感到很高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课外延伸都进行了很好的关注。

5、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主性。

课堂上,我充分的让学生观察、交流、合作、尝试,整个教学过程都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思考和交流中体验学习的过程,注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生活素材的挖掘,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过于苍白,针对性不强,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评价语言的运用。

展望未来,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养,使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带来收获。

 

《分一分》教学案例

大箕小学陈海霞

[引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家吃东西是独自一个人吃,还是和家里人一起分着吃?

你们是如何分着吃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一分。

[板书课题]:

分一分

把6个圆片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1、教师在黑板上摆出6个小圆片。

(同时让学生拿出6根小棒代表6个小圆片)

(请三个学生在黑板上分,其余学生在书桌上分。

2.待学生们完成后,总结出3种分法:

即可分为1和5;2和4;3和3。

(教师同时用图示表示)

特别强调第三种分法:

每堆都分3个,是一样的。

3、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让学生齐声朗读)

4、让学生翻开书71页读例1,看看你们分小棒和他们分星星是否一样?

5、学生应用:

如果同学们有8根小棒,老师请你们平均分成两堆,该如何分呢?

有10根小棒呢?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大箕小学陈海霞

1、出示实物:

手绢、练习本、画片。

  让学生观察后,找出哪些是角。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

这些角都是直角。

  2、看书P40例3。

  看国旗、椅子、运动员做动作组成的角都是什么角。

  3、出示直角三角板,教师让学生指出哪个是直角,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三角板上的直角。

(教师板书直角,并标出直角符号)

  4、折直角。

  讨论:

怎样用一张纸,折出直角来?

学生动手试一试。

  5、判断直角的方法。

  教师说明:

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讨论:

应该怎样比?

  6、画直角。

  教师说明:

能不能用三角板画直角呢?

教师边说画法边示范。

  画的方法:

画直角时,应先画一个顶点,然后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边,再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一条边与它重合,再沿着三角板直角的另一条边画一条直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教师要一步一步带着学生画一个直角后,再让学生独立画,教师巡视检查,订正指导。

  完成P41的做一做。

  

(1)说说周围哪些物品的角是直角?

  

(2)在方格纸上画直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