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304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注意事项最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护士能掌握抢救治疗的原则、顺序、抢救用药的剂量、监测内容、抢救的效果评价以及熟练掌握抢救技能与配合工作(抢救车)

各项护理观察工作有效及时,有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抢救技术管理

院内任何一个科室都会遇到病人抢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抢救技术。

抢救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病人生命安危,这些抢救技术的管理,除了常规和标准化管理及技术训练外,要经常组织技术演练和实践考核,常抓护士应急能力的培养。

(独立值班前必考)

抢救病人时对护士的要求

1.了解病人的病情,知道现在工作区域内发生了什么事情,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2.熟悉抢救物品,仪器及药物存放的位置,必须心中有数,保证仪器和药物及时应用

3.抢救病人时护士要沉着,冷静,准确,头脑清楚,反应敏捷

4.发现病人出现异常情况,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心跳呼吸骤停时,不许离开病人,一边采取急救措施一边呼叫

5.维持抢救现场秩序(病房,抢救现场绝对不要留家属!

6.保证吸氧管路畅通

7.建立静脉通路,保证用药途径畅通

8.迅速,准确地执行“有效”医嘱

9.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抢救操作

10.及时准确详细地记护理记录

护士要掌握抢救仪器及物品、药品的使用

气管插管、中心静脉插管配合

简易呼吸器、呼吸机监护仪、心电图除颤机输液泵、注射泵

各种急救药物的配制(血管活性药)

抢救护理记录

及时准确地记录第一手资料

医生写病程记录和抢救记录的依据

及时、详细、准确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

要特别注意记录病人病情变化的时间、表现、对病人采取的急救措施、用药剂量、用法及时间(准确到分钟)

抢救组织程序

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

分工合理、配合默契、动作迅速。

组织分工:

指挥者医生、护士长(高年资护士)

执行者责任护士

配合者低年资护士

举例:

EICU抢救

医生与护士

共识与思路

大家熟练操作流程

思路一致做法一致

医生为核心指导

护士为主动工作者

急危重症

抢救配合

护士与护士的配合

护士与医生的配合

护士与助理护士的配合

护士要分工合作实施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缩短黄金抢救时间。

抢救团队共同完成抢救任务,彼此不可缺少,彼此不可代替,彼此相互补充。

抢救原则

1、就地抢救(即抢救条件最近,最好的地方)

就地抢救?

?

就地←→搬动

搬动原则-在搬动病人过程中,不会因此使病情急剧恶化或危及病人生命

就近原则-时间就是生命,在最短时间里给予生命支持措施

专科原则-相应专业人员,实施相应专科技术,有针对性快速救治病人

2、先救命,后治病,处理疾病或创伤的急性阶段,而不是治疗疾病的全过程(生命支持)

抢救理念

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

忙乱?

有序?

有效?

评估:

危及病人生命是什么?

-就先做什么

什么事不马上做,病人立即会死亡-就先做

抢救路径:

气道→动力→通路

一、气道

气道抢救---最突显专业技术水平

01

清理气道

头偏一侧徒手清理

用负压(电动/中心)吸引,压力成人0.03-0.04mpa,小儿0.01-0.02mpa清理口鼻咽分泌物和异物

必要时在支纤镜下清理气道分泌物和异物

02

打开气道

仰头抬颌(颏)法:

最常用

急救者一手放在病人额上,手掌向后施力使头后仰,一手将颌(颏)部抬起.注意手指不要压向颌下软组织深处,以免阻塞气道

双手托颌法:

怀疑有颈部损伤病人首选

急救者双肘部放在病人仰卧的地面或床上,用双手托起下颌使头后仰,使下颌前移,注意勿用力过度

03

建立气道

吸氧:

中流量或大流量

给予人工通气导管

面罩加压吸氧或面罩呼吸机通气

配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

二、动力

胸外心脏按压

心脏泵胸外按压

多功能监护

除颤

三、通路

迅速建立2条以上有效的静脉通路

必遵医嘱抽血,静脉用药

要时配合医生行深静脉穿刺

静脉选择:

上肢静脉优于下肢静脉

原因:

上肢静脉有较健全静脉瓣,按压时可有效驱动静脉回心脏;

上肢静脉离心脏较近,血液直接流入上腔静脉后直接汇入右心房。

抢救时

液体应用

首选:

平衡盐、0.9%NS

内-平衡盐、5%GS、5%GNS

外-平衡盐、代血浆、5%GNS

儿-10%GS、5%GS

用药时注意配伍禁忌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抢救

护理配合

三人抢救法

1

甲职责

主管护士/高年资护士/护士长

主要负责呼吸系统,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接呼吸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负责抢救现场的全程指挥

2

乙职责

中年资护士

主要负责循环系统

快速建立多个大的静脉通抽血,配血,输血

上心电监护,协助医生除颤,必要时作外心脏按压

执行所有的口头医嘱,配合医生作各种穿刺检查

3

丙职责

低年资护士

必要的压迫止血包扎

抢救临时记录及连络工作

 

二人抢救法

主管护士,高年资护士,护士长

负责呼吸系统,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跳呼吸骤停

时间就是生命-早起动

早评估病情、早呼救、早到达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心肺复苏的“黄金6分钟”

抢救原则:

分秒必争,就地抢救

启动急救系统

初级生命支持(BLS)

4分钟内建立

CPR、AED

高级生命支持(ALS)

8分钟内建立

氧疗、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药物支持、止血包扎固定

医护配合

人员分工

护士乙﹙管循环﹚

1、当病人送入抢救室时,护士乙首先判断,床边呼救或叫旁人呼救,使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上。

2、当病人平卧后,立即松开病人紧身衣裤,迅速行胸外心脏按压:

①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处(即剑突上两横指)

②按压深度:

成人大于5cm,儿童5cm,婴儿4cm

③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分

④按压与呼吸频率:

30:

2。

(医生、护士甲进入抢救室)

护士甲(管呼吸)

将气管插管盘、呼吸气囊、吸痰盘放至床头治疗车或床头柜上。

使用简易呼吸器行面罩球囊控制呼吸,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

保持呼吸道通畅。

连接吸引器、打开呼吸机,调节呼吸机参数,检测呼吸机,连接呼吸机。

使用除颤监护仪:

了解心跳骤停类型,准备除颤和起搏用物。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抢救。

甲护士:

“管呼吸”,指导抢救工作,尽可能不离开病人,准备急救物品、仪器,协助医生气管插管等抢救操作。

乙护士:

“管循环”。

要求从发现病人心脏骤停至抢救后安全护送病房。

严格、准确、及时执行医嘱,严密观察用药反应、复苏效果。

抢救站位图

保持气道通畅,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给药途径的选择

目前国际一致公认的方法有三种:

经静脉给药、气管内给药、骨髓腔输液,其中以静脉内给药安全可靠,为首选给药途径。

(2010骨内注射)

抢救用药的护理

护士在心肺复苏用药过程中,要掌握各种急救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

肾上腺素(首选)1mg1次/3-5minIV/IO

垂体后叶素40U可取代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IV/IO

胺碘酮首剂300mg第二剂150mgIV/IO

胺碘酮的应用应置于利多卡因之上,广谱、高效、安全,被指南列为

抢救室颤和无脉性室速的规范程序中的首选用药

利多卡因(无胺碘酮时),1.0一1.5mg/kg,总剂量不超过3mg/Kg

阿托品首次1mg,后0.5mg,1次/5min,总剂量为3mg

不建议常规使用,已从ACLS流程中去除,治疗严重心动过缓和心搏停止

简易呼吸囊

面罩应用相关知识

简易呼吸囊-面罩通气CE或0K手法:

面罩与呼吸囊要连接紧,大拇指与食指压在面罩上,其他三指将下颌向上提形成0K手式

取体位:

平卧位,头后仰。

★选择面罩及呼吸囊大小合适,现有呼吸囊:

成人用的有:

1000ml(麻醉科);

2100ml规格。

儿科有大中小几种规格。

★面罩:

有充气和不充气的二种,充气的每天注意检查有否漏气,使用面罩注意扣压紧脸部罩住口鼻不漏气。

呼吸囊频率:

心肺复苏按压与呼吸比30:

2,无呼吸有心率:

10-12次/分,约5-6秒/次。

★呼吸囊连接:

有氧源:

呼吸囊连接储氧袋。

无氧源:

呼吸囊不用连储氧袋。

★通气量:

400-600ml(6_7ml/kg),球囊挤压1/3。

700-1000ml,球囊挤压2/3。

★单人、双人操作:

注意观察胸廓起伏情况

除颤仪应用

除颤相关知识

连接监护仪电极板时,贴电极时应避开准备除颤的位置;

涂电极膏:

在没开始调节能量时涂好

选择除颤方式:

心肺复苏-非同步(机默认)心率失常-同步(按SYNC)

能量选择:

360J(单相)、200J(双相)

放电板位置:

右:

心底部:

锁骨中线第2-3肋间

左:

心尖部:

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

放电时:

注意全部人员离床

步骤:

1(能量选择)2(充电)3(放电)

抢救环境

管理

维护好抢救秩序,把与抢救无关的人员和物品撤离现场,使抢救现场有足够的空间。

抢救过程中的污物、污衣尽快清除,保持环境的清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家属

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的病情危重,家属大多是焦急痛苦的心理表现,所以负责联络的护士在空隙时间给家属做好安抚工作,必要时将抢救进展告知家属。

即使抢救失败也让家属有心理准备。

(注意言行、举止、说话方式)

急诊科

常见风险因素

分诊失误、技术操作不熟练、知情告知不到位、护医患沟通不到位、病情判断不到位、药械管理不到位、用物准备不到位、急会诊不到位、急救措施不及时、应急预案不全面、制度执行不到位、人员配备不到位、细节服务不到位、安全防护不到位、环境设施不到位、各项记录不规范、不遵守行为规范......

纠纷

防范

尽早尽快完善医疗程序

听到呼叫第一时间赶至病人身旁

迅速了解病情,急救措施立马到位

用药治疗及时执行

言行谨慎

不当病人面指责医生或护士处置不当

不在病人面前讨论治疗的合理性或质疑抢救设备的性能

不给病人家属十分肯定的结果承诺

病人质疑时,立即解释落实,不留悬念

技巧

抢救时尽量隔离家属,保持抢救的封闭性

在家属接受前可以适当延长抢救时间,让家属有接受死亡的心理适应过程

04

及时沟通

无法改变死亡结局时及时与家属沟通

沟通时选择病人家属中的核心人物

多次反复有效沟通

沟通

尽量用简洁的语言在合适的不被打扰的环境下和家属沟通。

若家属无心理准备,逐步试用以下措施告知病情。

1)10分钟护士患者情况很不好,我们正在积极抢救;

2)10分钟医生虽然积极抢救,但生命体征还是没有恢复,恐怕希望不大;

3)10分钟负责人患者始终没有恢复生命体征,在做最后一次努力

4)5--10分钟患者去世

许家属有一定程度的感情宣泄,但要控制局面,通知家属后,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解答他们的问题,对遗体适当处理以便家属告别,及时通知总值班,尤其是有潜在医疗纠纷的时候

抢救中

分工与配合

当我们是三个人的时候

主管或高年资护士位于病人的床头,负责呼吸系统,协助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如吸氧、吸痰、辅助呼吸,固定插管,观察病情,安抚病人等

负责治疗的护士位于病人左腰位,负责循环系统管理,建立静脉通路,协助除颤,上抢救仪器,按医嘱用药等

协助、巡回护士位于床尾,负责准备抢救用物、配合甲乙护士工作、传递用物,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包扎、止血、固定等

当我们是两个人的时候

另一人位于病人左腰位,负责建立静脉通路,上监护仪,按医嘱用药,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包扎、止血、固定等

两人共同承担协助和巡回的工作

注意

一切行动听指挥

必须明确抢救负责人:

通常是站在患者头侧负责气道的那个人。

每次抢救只有一个负责人!

所有人员必须听从负责人的指挥。

抢救负责人必须:

熟悉所有抢救设备,熟悉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和中心静脉置管

具有沟通能力:

家属、一线医师、兄弟科室、上级医师。

由抢救负责人指定每个人的任务

抢救车/除颤仪/监护仪/硬板/氧气/吸引器

建立气道(建议呼吸器,气管插管)

胸外按压,检查循环

建立静脉通路,给药,留取标本

联系有关人员(上级医师,急诊/ICU/麻醉科医师,家属)

记录医嘱和抢救时间

我们争取

做到最好

医护配合默契,合作愉快

家属理解,不干扰抢救,无过激行为

做到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好

抢救后

医护协作

及时核对和补开口头医嘱

完善病例和护理记录,抢救记录

内容一致,医护及时沟通与提醒

所有抢救记录6小时内完成

抢救药品、仪器、设备

抢救室用物四定、三及时

四定:

定品种数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维修

三及时:

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抢救室所有仪器设备、药品必须处于备用状态,人人均有为下个病人抢救做准备的意识

最后

总结

加强护士急救技能的培训,模拟医护配合抢救训练,多练兵。

熟练掌握急危重症病抢救流程及抢救流程图。

护士做到三熟练:

熟练常见病抢救程序,熟练抢救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熟练抢救药物剂量及作用。

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定量定位,用物齐全,物品完好,处于备用状态,做到五定,每班护士负责检查登记。

抢救完毕及时清理环境,及时补充抢救用物、药品。

抢救时至少有1名医生参加抢救,护士听从医生的组织指挥,各施其责,抢救人员位置相对固定。

医护加强协调配合,相互多提醒,多沟通,默契配合完成急救工作。

不断总结抢救经验及教训,加强能力的培养,才能在抢救中做到迅速、紧张、及时、有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