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3560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doc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doc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

为深入了解我校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把握其思想脉搏,探索教育规律,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我德育处会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先后组织初一,初二年共500多位学生就中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问题进行调查。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

1、思想品质:

包括当代中学生的爱国情感、理想信念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关注程度。

    2、道德品质:

包括当代中学生道德品行的养成,以及道德判断、法制观念形成的标准和依据。

    3、心理品质:

包括当代中学生文明素养水平、心理健康程度和青春期人格取向形成的原因,以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烦恼。

    4、生活品质:

包括当代中学生对网络生活的认知程度、消费观念的形成原因,以及学习、生活等方面特性养成的背景因素。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积极的思想道德状况

学生的思想道德基本表现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质、生活品质等几个方面。

调查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学生信念正逐渐成熟,思想道德修养等正向健康积极方面发展。

主要表现在:

(1)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现实,具有浓厚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情感。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代中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民族尊严感,绝大部分学生对祖国都抱着一种正确的情感和态度,能热爱的祖国,对社会的关注度高。

其表现为:

①作为一名中国人,有75.86%的同学感到骄傲和自豪;②有95.57%的同学认为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责任;③对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前景的看法中,充满信心的占96.85%;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是比较敏感的,而且他们对社会热点表现出的关注倾向也是与他们自身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

(2)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调查中,大多数学生都重视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能摆正国家,集体和个的利益关系,42.36%以上的学生选择“为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56.65%的学生选择“权衡利弊,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在对“您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看法时,60.59%的同学选择“诚实守信”、54.19%的同学选择“待人真诚,善良宽容”、30.54%的同学选择“自尊自强”。

在问到:

“看到有人做出损害学校或晋江形象的事,你会怎么做”时,33.99%的学生选择“主动上前劝阻”,36.45%的学生选择“视情形而定,能劝阻的就劝阻”,只有0.49%的学生选择“与我无关,视而不见”。

在对自己的信仰问题上,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如在入团或入党的问题上有72.9%的学生认为是积极上进。

在社会公德意识上大多数学生反映出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如在买东西时,如果售货员多找了钱,91.63%的学生选择“主动退还”,在拥挤的公交车上,遇见老人、孩子或孕妇时74.88%的学生会马上起身让座。

在学习方面,我校58.62%的学生在学习上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当他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不上别人时,选择“佩服他,并努力赶上”; 34.48%的学生选择“发展自己的特长,在其他方面超越他”。

在课余生活方面,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并对这些活动产生了极大关注和热情,如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看法上,80.3%认为很好;对班级组织的联欢会、运动会等活动,64.53%的学生选择“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3)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和法制意识显著增强

  调查显示,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在他们回答“将来你选择职业的标准可能是什么”时,有56.65%的人认同的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否发挥个人特长”,有18.23%的人认同“职业将来的发展前景”,有16.26%的人认同“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

在回答“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很大的挫折和困难,你的态度是什么”时,选择“相信自己,征服困难”的人占了61.58%。

另外,从他们对学习态度的认同中,也可以折射出这种主体意识的增强。

在回答“你的学习态度主要什么”这个问题时,46.31%的被调查者认同“有选择地学习和吸取老师和同学的知识”,39.41%的人认同“根据自身特点,攻已之长,补已之短”,两项之和为85.72%。

至于合作意识,在问到“对班级举办的联欢会、运动会等活动,你会怎么做”时,有64.53%的人选择的是“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在问到“当你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你会如何处理”,有62.07%的被调查者表示要“沟通交流,化解矛盾”,有33.5%的被调查者表示要“宽容、忍让他”。

在问到“老师与你商量,将你的座位调到学习较差的同学旁边,你会怎么想”时,有39.41%的人选择的是“欣然接受”,表明大多数学生的心胸是开阔的。

  与此同时,他们还表现出较强的法制意识。

当问到“在上下学途中,当穿越马路遇到红灯时,有87.68%的学生选择“严格遵守交通法”。

此外,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我校中学生还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在人际交往中能较好的处理老师、父母、同学之间关系。

如在问到“当老师教导您怎样做人与父母教导不一致时,你的选择是什么”时,有63.05%的被调查者表示“谁对就听谁的”;在问到“在街上遇到曾经教过你的老师,你会怎样做”时,有85.22%的被调查者表示“主动问好”;在问到“你与父母交流吗?

”有45.32%的被调查者表示“主动交流”,有40.39%的被调查者表示“视情况而定”;在问到“每天进出家门时,你会怎么做”,有89.16%的被调查者表示“主动和父母打招呼”。

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有40.39%的学生认为“应当继承,并由成人发扬光大”,另外有55.67%的学生选择“努力了解,并从我做起”。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大多数的学生能较好的利用网络抵制不良内容的诱惑;在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态度和要求上,47%的学生认为对其影响较大的是“先进人物的事迹”,33%的认为老师的言传身教对自己的影响较大一些,29%的学生则认为是“思想政治课”对自己的影响较大一些。

从以上数据上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学生能够胸怀祖国,紧贴时代,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兴趣广泛,体现了新时期中学生鲜明的特征。

2、消极的思想道德状况

 调查结果同时也反映和暴露出当前我校学生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状况。

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品质上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是缺少远大的人生抱负。

调查表明,在学习动机中,48.28%的学生是为了“出人头地,提高社会地位,过好日子”,2.96%的学生学习是“迫于社会父母的压力”,1.97%的学生说是“没目的,得过且过”,只有46.8%的学生是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贡献”。

在职业取向上,56.65%的学生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否发挥个人的特长”,16.26%的学生选择“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18.23%的学生选择“职业将来的发展前景”,只有8.87%的学生选择“职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另一方面是思想观念上带有明显功利主义。

调查中,关于“考试时,老师因故离开时你看见有人作弊,这时你会怎样做”,有48.28%的学生选择“与我无关.”。

(2)、道德品质上出现一些偏颇。

调查表明,现在学生的价值观更加突出“利益”二字,现代青少年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并把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奉献统一起来,对奉献与索取统一的要求更为实际。

调查中,关于“奉献和索取的关系”中,有31.53%的学生表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12.32%的学生表示“奉献与索取应该完全相等”。

在问到用非正当手段能解决你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你会采用吗?

有30.05%的学生表示“可能会”。

而对于“面临生活困境而采取不道德的行为获取钱财”的现象,你的看法是什么?

有9.85%的学生表示“赞成,我也可能这样做”。

调查还显示,目前少数中学生公德意识淡薄,缺乏诚信。

如在问到:

你是不是一个“做错了事勇于承担,绝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人?

25.62%的学生“视情况而定”,4.93%的学生回答“不是”。

这些数据表明了道德实践资源短缺制约了道德水准整体提升。

调查还表明,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大。

在对当前道德生活状况的看法调查中,55.67%的学生认为“部分人的社会道德不好”,11.33%的学生认为“完全认同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严重,对这一社会问题的治理缺乏信心”。

(3)、生活品质方面存有不良倾向。

在调查中还发现爱攀比、摆阔气、追求时尚等已成为当今一些学生的通病。

3、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因素

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人特质。

它包括个人的生理特质和心理特质,是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内在因素。

二是家庭因素。

中学生在家庭中与父母发生长期的面对面的互动,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是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塑造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显得更有优势。

学校教育具有正规、系统的特点,它不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基本理论的灌输,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培养思想品德的各种训练。

学校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即培养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而且学校教育有专业的老师,科学的教材并在学校这个专门的环境中集中、系统的进行,因此更具有科学性。

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青年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有新的要求,品德教育必须适应这种社会变迁的需求,学校与家庭比,对社会需求的反应更灵敏,而且也能更及时地把握方向,更新内容,紧紧跟上时代的脉搏。

四是社会心理因素。

当代中学生时刻受着各种大、小气候的影响。

这种种大、小气候主要是各种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大众传媒和舆论的影响。

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瞬间万变的时代,学生接受信息渠道便利畅通,每天都沐浴在信息之雨中。

而大量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和舆论来传播的,因此大众传媒和舆论已经成了影响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中充斥着许多不良信息,将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社会风气的影响。

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校园是八面来风。

各种社会风气、社会潮流一阵阵地涌向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们,他们去看、去听、去比较、去鉴别、去模仿或摒弃,这个过程就是在社会风气吹动下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

学生们虽然身在校园,但是眼睛却已经开始密切关注着社会,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社会为参照物来调整自己的品行。

3、校风、班风的影响。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良好的校风对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就如同适宜的水温条件对于正在萌芽的种子一样重要。

另外,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娱乐等等大部分活动都是以班集体的形式进行的,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也都在班级这个环境中度过,因此班级是他们的主要的活动空间,班风对他们当然也很重要。

  

4、同龄群体的影响。

同龄群体包括同龄朋友和同学。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旦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就与该群体融为一体了。

当他独自一人时,他可以以一种十分冷静和明朗的态度看待某一事物,但是,一旦置身于某一群体而且该群体表现出自己的倾向时,他就不再单独地依赖自己的判断看待事物了。

实践也证明,从众行为大量存在,尤其是朋友圈或其他同龄群体里,群体取向的压力是相当明显的,许多同学都不愿意孤立于群体而独行。

   中学阶段是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奠基的关键时期。

若在这一时期思想品德教育的失误和欠缺,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和缺憾,并给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因此,必须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对策

由于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工作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要靠学校的努力,也要靠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制定和实施好德育工作的方案:

1、加大新课改力度,强化课堂教育的育人功能。

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必须加大新课程改革力度,强化课堂教育的育人功能。

要切实改变“重智轻德”倾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如课堂教学应增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内容,注意密切联系实际;要遵循学生认识、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要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能和结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上适应新的需要。

另外,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有机统一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学德育课程体系。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德育体系,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和沟通。

学校尽管是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主阵地,但家庭、社区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社区各方面进行沟通,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常规联系,以使“三教”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

如可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建立家校必要的联系制度。

二是要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全面参入的德育评价体系,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教育者再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受教育者哪些方面存在缺点和不足,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增强德育针对性,提高德育的实效。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校德育内涵。

德育具有实践性,必须注重实践教育。

因此,学校德育必须走出以教师和课本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走向实践,走向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我们要从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及成长成才实际需要出发,围绕全面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富有成效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活动,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开阔视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既极大丰富学校德育内涵,又增强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4、积极做好各种宣传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我们要做好各种宣传工作,让全社会都积极营造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修养的环境。

一是文化部、公安部与当地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加强管理力度,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落到实处,使网吧管理走上正常化轨道。

二是主要教育网站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开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网页、专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育活动。

三是要加强校园内网站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充分发挥学校管理教育的功能,如在学校的网站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同学:

①不进网吧玩游戏;②进网吧上网必须征得家长同意;③上网要上健康网。

四是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教育手段,拓宽思想教育的渠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要理清新课改的工作思路,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勇于探索,积极构建新型德育体系,为学校德育的改进提供科学的理论,使学校德育走向现代化、科学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