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473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Word格式.docx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民主法制遭破坏的表现

①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任意践踏(冲击、批斗、抄家、刘少奇冤案)。

②“全面夺权”的展开,各级党政机关遭到破坏,社会秩序遭严重破坏。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2)深刻教训: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斗争问题;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依法治国;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四、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的建设

1、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1)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的方针;

平反全国各种冤假错案;

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2)民主制度的建设完善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982年,确立中共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1984年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建立:

1998年,核心内容: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五、“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一国两制的构想

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提出: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②“一国两制”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是完成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③“一国两制”的内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④实践:

1997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①七九停炮(1979年)——三十年来真正停火

②八七开放(中央政府提出“三通”台湾政府允许探亲、经济文化交流)——两岸关系历史性变化

③两会成立(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

④九二共识(一个中国)(1992年)

⑤汪辜会谈(1993年)

⑥胡连会见---60年后再握手(2005年)

第2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外交活动

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①“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屈辱外交,建立独立自主的平等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残余,取缔特权,奠定新型关系基础。

③“一边倒”---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使新中国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提出: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2)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③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④在世界,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参加日内瓦会议

①时间:

1954年

②内容:

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③特点:

这是新中国首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2)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955年

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国际会议。

③过程: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

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②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2)概况:

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提案。

(3)影响:

①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

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遏制与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及与苏联争霸处于守势地位。

②中国出于对抗苏联威胁,以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考虑。

(2)主要史实

①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

中美结束长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1978年12月,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接受在台湾问题上的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

③1979年,中美外交关系正式建立。

3、中日建交

①直接原因:

中美关系的改善

②过程: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翻开了睦邻友好的新篇章。

4、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影响

①对中国:

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局面,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②对国际:

有利于中国、美国、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1、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①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

②积极参与联合国和有关多边国际机构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工作

2、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①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2001年上海召开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现代史(经济部分)

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一五计划”(1953~1957年)

(1)背景

①国民经济的恢复;

②人民政权的巩固;

③现代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不全;

(2)目的:

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基本任务:

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二是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

(4)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把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有机结合。

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①重工业基础薄弱;

②国际形势严峻,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③苏联工业化的影响。

(5)工业化的成就:

鞍钢三大工厂、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一五计划经济指标顺利完成的原因:

①一五计划的制定符合实际;

②全国人民巨大的建设热情;

③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④苏联的援助;

(6)“一五计划”的意义

①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

②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953——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农业:

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

组织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影响下,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③实质:

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④意义: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1956-1976年)

(1)中共八大(1956年)

背景: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②一五计划顺利进行,工业化建

设成果显著;

③中共吸取苏联教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道路。

内容:

①指出主要矛盾:

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②确定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评价:

中共八在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和正确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但八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总路线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

但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直接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出现。

②大跃进

表现:

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违反客观经济规律。

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

公有制程度高;

一平二调:

绝对平均主义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④后果:

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还破坏了环境。

(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1965年)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

(4)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十年)

文革十年导致国民经济损失严重,但周恩来的调整和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使1973年、1975年经济形势较好。

从二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吸取的教训: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③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必须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④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⑤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①必要性:

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②思想基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③指导思想: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①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路线:

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③经济方针: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①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②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心)

(1)实行原因:

①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亿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2)主要内容:

①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的一些农村进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试点;

②然后,在全国普遍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③1983年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3)特点: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4)影响:

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真正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2、城市:

国有企业改革

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由于所有制成分单一,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使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企业和职工吃“大锅饭”的局面,从而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试点;

1984年全面展开;

1992年十四大后,加快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改革的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4)改革内容

①管理体制改革:

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②所有制改革:

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分配改革: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产权制度改革:

实行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目的:

加快放开搞活企业的步伐,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5)作用: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建立原因:

①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条件;

③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

④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2)建立过程

①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中共十四大(1992),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⑤21世纪初,我国已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①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的增长,创造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②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创办经济特区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海南岛)

(时间最早的是深圳,最晚、最大的是海南)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80年代中期)

①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刚开城市。

②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

3、浦东的开发和开放(90年代)

1990年,浦东成为开发开放的龙头。

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①目的:

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是学习先进经验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5、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现代史(文化部分)

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1、科技成就

时间

成就

地位、意义

 

核能技术

1964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打破了美国、苏联等国的核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力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84——1994

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我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效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航天技术

1970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99

“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2003年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杨立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杨利伟也成为中国航天历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生物技术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1973年

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被誉为“东方魔稻”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色革命”

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的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20世纪末

相继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合计划中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计算机

1983年

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2、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①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

②杂交水稻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③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①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获得了真正的独立自主,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②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和正确决策,制订了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③吸收人类文明成就,并在创新中求发展。

④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

⑤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

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提出的背景: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提出:

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是一个基本性的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方针。

3、贯彻情况和成果:

第一个贯彻"

百家争鸣"

的会议,讨论的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会议开的比较成功。

文学艺术硕果累累,老舍创作话剧《茶馆》,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4、遭到破坏:

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一些优秀作品受到批判。

如,青年作家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三月》等。

5、重新恢复:

文革结束后,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产生以反映“文革”为题材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改革实践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等。

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开基创业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

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建设人才;

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2、曲折的经历

文革时期,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大了。

3、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

①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全面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倡导尊师重教。

②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思想,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推动教育的持续发展。

③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化教育改革。

③改革基础教育,1986年制定《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④改革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

⑤改革高等教育:

建立学位制,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实行“211工程”计划。

⑥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

发展社会力量办学,启动希望工程。

⑦国家加大西部教育发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