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4838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docx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hn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

A.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C.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2.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D)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3.在甲午战争后,通过翻译《天演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根据的是(A)。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4.左宗棠开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C)。

A.湖北织布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福州船政局

D.发昌机器厂

5.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B)。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外敦和好

D.全盘西化

6.武昌起义的主力是(C)

A.同盟会会员

B.留学生

C.新军

D.人民大众

7.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B)。

①民主②民生③民族④民权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8.1924年初召开的中国国民党“一大”(B)。

①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②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

③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④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始

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②③

9.近代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是在(B)。

A.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C.甲午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10.导致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主要原因是(B)。

A.帝国主义侵略

B.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

C.封建主义压迫

D.经济技术落后

E.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11.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其主要精力是放在(B)

A发展党的组织B发动工人运动

C解决农民问题D开展军事斗争

12.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D)

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资产阶级立宪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3.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A)

A.四川懋功B.陕北吴起镇C.四川甘孜D.甘肃会宁

14.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

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

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15.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C

A、反清复明B、反满兴汉C、反对民族压迫D、反对封建统治

16.中共创立时的领导人是(D)

A李达B张国焘C毛泽东D陈独秀

17.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的事件是(B)

A.“四一二政变”

B.“七一五分共”

C.“九一八”事变

D.“一二九”运动

18.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运动的人是C

A.孙中山B.黄兴C.蔡锷D.宋教仁

19.1925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这支军队与以往各式军队的主要区别是(A)

A.重视思想教育,配置专职政治干部B.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

C.实行征兵制,提高军队素质D.通过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20.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C

①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②出任北有大文科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③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1.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B

A.戊戌变法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五卅运动时期D.一二九运动时期

22.孙中山晚年指出,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A)

A.外国势力的干涉B.军阀混战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D.不平等条约的存在

23.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这是指

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C.企业私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答案D

24.“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经济方针提出于

A.建国初期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A

25.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年限是:

A、1949--1954B、1952--1956C、1953--1957D、1954-1958

答案C

26.一二一运动的口号是

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B.反饥饿、反内战

C.反内战、反迫害D.反对内战,和平建国

答案A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史称

A.五二0运动B.一二三0运动C.一二九运动D.二二八运动

答案A

27.1948年,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文章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B

2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革命的对象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动力不同

答案B

29.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A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B反贪污、反腐化,反官僚主义

C反贪污、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D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答案D

30.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

A、国统区的示威运动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

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答案(D)

31.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领导人是

A.彭德怀B.许世友C.徐向前D.聂荣臻

答案A

32.在北平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剿共”总司令是

A.傅作义B.杜聿明C.白崇禧D.卫立煌

答案A

3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通电,提出(C)

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E、对日宣战

34.1934年4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领衔,发表(A)。

A《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35.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通过的侵华方针是(B)

A.发动全面侵化战争B.分裂中国,控制中国东北

C.扶植国民政府内部的亲日势力D.建立包括中国在内的“大东亚共荣圈”

36.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国共两党的矛盾B.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C.国内阶级矛盾D.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答案B

3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蒋介石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

其中最为险恶、影响最大、反共面目也暴露最彻底的一次件发生在(C)

A.1939年底B.1940年秋C.1941年初

38.1941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创办了盟报(A)

A.《光明报》

B.《大公报》

C.《文汇报》

D.《国闻报》

3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D.发展

40.邓小平说:

“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

”其主要原因是(A)。

A.“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41.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的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事变是(D)

A.中山舰事件B.马日事变

C.四一二政变D.七一五政变

42.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围绕的基本方针是(A)。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D.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C)。

A.1949年10月

B.1956年10月

C.1971年10月

D.1978年10月

44.毛泽东在1959年9月,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强调(C)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A.商品经济

B.社会实践

C.价值法则

D.市场经济

45.毛泽东最早改变八大决议中关于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正确分析,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是主要矛盾”的会议是(A)。

A.1957年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

B.1958年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

C.1959年的庐山会议

A.1962年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

46.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的基本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长达(A)

A.5年

B.6年

C.7年

D.8年

47.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B)国家

A.君主立宪

B.人民民主专政

C.民主社会主义民主

国家社会主义民主

48.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B)。

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

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

C.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统治集团的腐败

49.确立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个根本原则是在(B)

A.古田会议

B.三湾改编

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D.《战争和战略问题》

50.1927年下半年,中国革命呈现出的根本趋势是(A)

A.中共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B.中共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城市

C.中共发动了一系列罢工,反对国民党统治

D.中共党内出现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5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答案】A

52.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带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A.洪秀全B.洪仁玕C.石达开D.李秀成

【答案】B

53.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成果后,于1914年5月炮制了()

A.《戒严法》B.《中华民国约法》C.《钦定宪法大纲》D.《暂行新刑律》

【答案】B

54.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经过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C)

A.1945年9月3日B.1945年9月19日

C.1945年10月10日D.1946年1月10日

55.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C

A.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D.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56.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C)

A.《孔乙己》B.《药》

C.《狂人日记》D.《阿Q正传》

57.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D)

A.珠海经济特区B.汕头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D.海南经济特区

58.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达到高潮是在(C)

A.鸦片战争爆发后

B.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D.中法战争爆发后

59.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同于鸦片战争的是:

(C)

A.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

B.列强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D.大规模商品输出开始

60.鸦片战争期间人民群众的抗英斗争未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原因是A

A.受到清政府压制

B.未与官军进行联合

C.其武器装备落后

D.属于农民自发反抗

61.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地阐述了(C)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62.魏源在其(B)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夷情备采》

D.《盛世危言》

二、多项选择题

6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动,其主要表现是(ABCD)。

A.地主阶级本身发生了某些变化

B.部分农民阶级向贫农或雇农转化

C.工人阶级的诞生

D.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

64.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撤销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三省是(BCD)。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云南

65.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共同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BC)。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

D.都以失败告终

66.参加中共一大的上海代表有AB

A.李达

B.李汉俊

C.何叔衡

D.董必武

67.下列对中共成立初期党员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有(ABC)

A.出身小资产阶级的党员占有相当大的数量

B.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受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严重

C.党员中工人阶级的人数不多

D.新生的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有深刻认识。

68.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地土地政策共同点是(ACD)

A.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B.消灭封建剥削制度C.维护农民基本利益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69.中国近现代女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宋庆龄的主要事迹有(ACD)

A.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B.领导一二·九运动C.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70.建国前夕,鉴于我们党即将成为执政党,毛泽东特别强调全党务必继续保持

A、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B、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C、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D、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E、艰苦奋斗的作风

答案DE

71.1939年7月,中共明确提出(CDE)三大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反对一切反动派-

C.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D.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E.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72.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有民主,(ABCD),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

A.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B.又有统一意志

C.又有个人心情舒畅

D.生动活泼

73.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ABCD)。

A.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

B.为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克服思想僵化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C.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D.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74.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即(ABCD)。

A.自主创新

B.重点跨越

C.支撑发展

D.引领未来

75.建国初期,国营经济建立的作用是

A.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B.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准备了物质力量

C.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D.有利于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答案ABCD

76.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选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公私兼顾

答案ABC

77.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等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主要原因是(ABCD)。

A.中共犯严重错误时,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改变

B.中共能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C.中共犯错误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很多重要成就

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依然存在,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

78.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AD)。

A.敌我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79.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创办了的专门供工人阅读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刊物有()

A.《劳动界》

B.《劳动音》

C.《工人月刊》

D.《济南劳动月刊》

【答案】ABCD

80.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

A.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

B.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展开斗争

D.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答案】ABCD

81.下列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无产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B.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

C.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答案】ABD

82.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其具体表现是()

A.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B.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D.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答案】ABCD

83.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ABC)

A.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

B.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团结

C.中国人民英勇的民族抗争

D.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援

84.下列科技成果诞生在文革期间的有()

A.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中国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

D.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答案】B、C、D

85.下列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面临的严重考验的是()

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遗留大量残兵土匪特务尚未肃清

中国的经济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与亚洲许多国家相比经济水平相当

以北约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企图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威胁中国从而搞垮新中国

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答案】A、D

三、判断题

86.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

87.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的纲领性文件是《资政新篇》(ⅹ)

88.在1919年五四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9.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90.第一次国共合作采用的是“党内合作”的形式。

9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因批判孔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92.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与当时国民党当局采取的不抵抗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93.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其中,反对宗派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

94.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又称红一方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95.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

9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要概括。

(√)

97.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98.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

(√)

99.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的基本方针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和敌我矛盾。

(ⅹ)

100.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