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4965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档格式.docx

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孟子》中有: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元,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即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举进士,指参加进士科考试。

B.谏议大夫,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

隋唐仍置谏议大夫,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

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

C.庙号是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唯一名号,如高祖、明宗、太宗。

D.字指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

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

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学校。

太学博士是学校里学位最高、学问最渊博的人。

B.忧,又称丁忧。

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居丧,期间不准为官。

C.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拜,本是一种礼仪,后来引申为接受官职或封赐,受职者不拜表示不接受封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B.“迁”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C.古代表示任命,授予官职的词语有“拜、除、授、赏、封”等等。

“除”是去旧职授新职。

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

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礼记·

曲礼》: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的父亲。

皇考,就是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

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

“先考”;

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

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

C.冠,即帽子。

免冠,就是脱帽。

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18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

笄礼是年满16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D.《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

《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

1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理寺,中央司法机构。

北齐定制,历代沿置,掌司狱定刑,长官为大理寺卿,文中的周三畏和薛仁辅都曾担任大理寺卿一职。

岳飞和岳云被捕后都关押在大理寺的监狱中。

B.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河”,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

文中所提到的“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域。

C.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文官地位比武将要高,宰相的权力比较大。

文中的秦桧,为了控制诸将,特意把岳飞、韩世忠、刘錡等人的军职罢免,转为文官。

D.雅歌投壶,是古代秦汉以后贵族内部的吟诗与游戏活动,雅歌谓歌《雅诗》,投壶就是将箭矢投入到装有小豆的小口壶中,能够投中者即获胜。

后常用以指武将之儒雅行为。

15.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人有名有字。

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所取,以便和人交往时用来自称。

B.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

C.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的自称。

D.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

“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C.行伍,我国古代兵制,十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D.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出,指京官外任;

除,指授予官职。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B.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

C.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

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1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

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19、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从材料看,在我国这一传统节日里,人们主要是祈盼()

A.婚姻美满B.合家团圆C.健康长寿D.子嗣兴旺

20、如果要从《史记》中查阅有关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陈胜的相关历史资料,应查阅该书中的()

A.本纪B.世家C.列传D.书

21、中国历史上纪年方式多种多样,直到中华民国时期才统一使用公历纪年。

《梅花岭记》中写道“顺治二年乙酉四月(1645年2月),江都围急。

”此处采用的纪年方式是()

A.天干地支纪年法B.帝王年号纪年法

C.王公年次纪年法D.年号和干支兼用

22、农历每月的十五,按照特定称谓纪日法叫做()

A.朔B.望C.既望()D.晦

23、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大发明。

2009年1月26日我国进入农历己丑年,也即进入了牛年。

有位先生与新中国同龄,他的生肖应是()

A.鼠或牛B.牛或虎C.虎或马D.上述说法都不对

24、《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是参加了()

A.乡试  B.会试  C.院试  D.殿试

25、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在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称黄甲、金榜。

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开始出现于()

A.隋朝、北宋、南宋B.唐朝、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明朝D.隋朝、唐朝、北宋

26、先秦和秦汉文学中常出现“关”和“山”,如“关中”、“山东”等。

请问“关”和“山”分别指哪那道关和哪座山()

A.山海关和泰山B.雁门关和太行山

C.玉门关和贺兰山D.函谷关和崤山

27、下列作品中不是以谥号来命名的是()

A.《聊斋志异》B.《王文公文集》

C.《欧阳文忠公文集》D.《范文正公文集》

28、好汉宋江、林冲所受的刑罚是()

A.黥刑  B.膑刑  C.宫刑  D.劓刑

29、“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

在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

A.空手B.顿首C.稽首D.肃拜

30、五岳中“东岳”指的是()

A.华山B.泰山C.嵩山D.衡山

31、下列关于古代音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

B.古代各种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被称为“雅乐”。

C.《阳春》、《白雪》都是古代秦国的歌曲名。

D.《六幺》是唐朝有名的古筝曲名。

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

B.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

C.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主要分国讳、家讳两类。

D.古人讳言死:

天子死曰崩,大夫曰薨,庶人曰死。

33、指出内容有错误的一项()

A.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髫(tiao)”指童年,“不惑”指四十岁,“黄发”指老年。

(长寿老人)

B.《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人定初”指二更刚开始。

C.古代“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以时祭祀,十分看重,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古代学校有:

“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为“监生”。

3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教义。

B.在古代,“亲戚”中的“亲”主要指(族)内亲,“戚”指外亲。

C.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簸箕的坐姿叫做“长跪”,挺直上身而跪叫做“箕踞”。

D.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

35、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36、“豆蔻年华”和“弱冠之年”分别指女子和男子的岁数是()

A.13、18 B.15、20C.15、18D.13、20

37.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位卑处下位。

而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

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因此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

A坐东面西B坐西面东C坐南面北D坐北面南

38、在称呼上,古人常常把几种特征杂在一起来称呼,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请说一说前两人的称呼依次是用其什么。

A、籍贯、姓、名及字

B、籍贯、姓、字及名

39、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陆游诗云: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下面列出来的哪一个不属于九州?

A、中州、B、扬州、C、梁州、D、荆州

4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臣子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

B、尚书省下设吏、礼、兵、户、邢和工六部。

刑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兵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C、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谷”“寡人”,随着秦朝建立,秦王政创立皇帝称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

这个称谓一直流传至帝制终结。

D、文渊阁始建于明代。

功用早期主要在于藏书、编书。

著名的《永乐大典》就是在南京宫中文渊阁开馆编纂的。

4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B.“高祖”是古代帝王的谥号。

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C.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

“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或王后的死。

D.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天下文官(四品以下)的任免、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4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

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

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

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

(注: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