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技术部门工具保管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682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弱电技术部门工具保管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弱电技术部门工具保管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弱电技术部门工具保管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弱电技术部门工具保管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弱电技术部门工具保管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弱电技术部门工具保管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弱电技术部门工具保管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弱电技术部门工具保管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弱电技术部门工具保管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弱电技术部门工具保管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弱电技术部门工具保管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带有牙口、刃口尖锐的工具及转动部分应有防护装置。

6.小型工器具放在工具袋中妥善保管。

②电动工具使用

一、电钻使用:

1、首先测试操作开关是否灵活可靠,运转是否正常,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

2、不要在雨中,过度潮湿或有可燃烧液体和气体的地方使用。

3、电源要远离热源油和尖锐的物体,电源线损坏时要及时更换,不要与裸露的的导体接触以防电击。

4、工具不用时要放在干燥的地方。

5、不要超过工具的工作能力来使用,不要用小功率的工具来做大负荷的工作,以免损坏。

6、按钻孔直径大小和加工件大小厚薄调整好适当的转速,钻孔直径越大转速应适当减小。

8、钻头必须是钥匙夹紧,不准使用其他工具敲击钻夹头。

9、根据钻孔工件需要调整好钻头上下行程距离。

10、钻孔工作应放置平稳、大型加工件应做好固定,小型加工件可用钳子夹持用手扶持,并在工作下面垫好木凳。

11、钻孔时不可用力过猛应受力均匀,发现转速降低及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钻,并切断电源查明原因,不要使用此工具做其他功能意外的工作。

12、操作时要穿工作服并戴防护眼镜,不准戴手套,清理铁屑时,不能直接用手直接拨出或用嘴吹,以免伤害手指和眼睛,应该用钳子扫除或毛刷。

13、工具不用时要拔掉电源线,以防止意外启动造成危险,在更换钻头时,请务必将电源断开后再安装。

二、角磨机的使用规范

1、首先注意检查工具开关是否灵活,电源线绝缘皮是否损坏,接头是否松动,进、出风口是否堵满油污和灰尘如果有需要及时处理。

2、带防护眼镜,打开开关后,要等待磨砂轮转动稳定后才能工作。

3、长头发职工严禁使用或将头发扎起来后使用。

4、切割方向不能向着人。

5、连续工作半小时后需要适当休息,防止因为手酸痛把握不住工具发生意外。

6、要经常检查刀片的磨损情况,防止刀片断裂发生意外,同时也应及时添加润滑油,保护角磨机机身。

7、不能用手捏住小零件加工。

8、工作完成后自觉清理工作环境。

③手动工具使用

一、挫刀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挫刀必须装柄后方可使用,否则挫刀的尾尖有可能扎伤手及手腕或身体的其他部位。

2、要正确地使用挫刀。

一般用右手握紧挫柄,左手握住或扶住挫刀的前边,两只手均匀用力,推进挫刀;

断面比较小的挫刀在使用时,施力不要过大,以免使挫刀折断;

挫削速度不要过快,一般在每分钟20~60次为宜。

3、挫刀和挫柄上防止油脂污染,正在挫削的工件表面也不宜被油脂污染。

防止挫刀打滑,造成事故。

4、挫削时不要用嘴吹切屑,以防切屑飞入眼内;

也不要用手去清除切屑,以防切屑扎破手指和手掌,应该使用刷子清扫除掉。

e)挫刀用后,应妥善放置,不应重叠摆放,以免损坏挫齿;

放在操作台上时,不要露出台面,以防掉下伤脚。

5、严禁将挫刀做其他工具使用,不能当扁铲、撬棍使用,以防折断伤人。

二、手锯使用规范

手锯锯条多用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制成,并经热处理淬硬。

手锯在使用中,锯条折断是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应根据所加工材料的硬度和厚度去正确地选用锯条;

锯条安装的松紧要适度,根据手感应随时调整。

2、被锯割的工件要夹紧,锯割中不能有位移和振动;

锯割线离工件支承点要近。

3、锯割时要扶正锯弓,防止歪斜,起锯要平稳,起锯角不应超过15º

,角度过大时,锯齿易被工件卡夹。

4、锯割时,向前推锯时双手要适当地加力;

向后退锯时,应将手锯略微抬起,不要施加压力。

用力的大小应根据被割工件的硬度而确定,硬度大的可加力大些,硬度小的可加小些。

5、安装或调换新锯条时,必须注意保证锯条的齿尖方向要朝前;

锯割中途调换新条后,应调头锯割,不宜继续沿原锯口锯剖;

当工件快被锯割下时,应用手扶住,以免下落伤脚。

三、螺丝刀使用规范:

螺丝刀是用来旋紧或松开头部带沟槽的螺丝钉的专用工具。

它的工具部分用碳素工具钢制成,并经淬火硬化。

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标准螺丝刀、弯头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快速螺丝刀。

螺丝刀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根据旋紧或松开的螺丝钉头部的槽宽和槽形选用适当的螺丝

刀;

不能用较小的螺丝刀去旋拧较大的螺丝钉;

十字螺丝刀用于旋紧或松开头部带十字槽的螺丝钉;

弯头螺丝刀用于空间受到限制的螺丝钉头。

2、螺丝刀的刀口损坏、变钝时应随时修磨,用砂轮磨时要用水冷却,无法修补的螺丝刀,如刀口损坏严重、变形,手把柄都裂开或损坏应报废。

3、不要用螺丝刀旋紧或松开握在手中工件上的螺丝钉,应将工件夹固在夹具内,以防伤人。

三、手钳:

手钳是用来夹住工件或剪刀工件的专用工具,钳口不是固定的,钳口表面有锯齿和剪切刃口,所以也叫夹剪。

另一种是电工用手钳,主要用于剪切线材。

使用时应注意:

不要将手钳当成扳手使用,防止损坏钳口内锯齿,造成工具损坏,剪切线材短头时,为防止飞出的短头伤人,短头应朝地下,作业者应戴上护目镜,电工手钳把柄处必须加绝缘套。

四、锤子

锤子是主要的击打工具,由锤头和锤柄组成,锤头材质多为45号钢。

根据被击打工件的不同,锤头也有用铅、铜、橡皮、塑料或木材等制成的软锤子使用手锤时,要注意锤头与锤柄的连接必须牢固,稍有松动就应立即加楔紧固或重新更换锤柄,锤子的手柄长短必须适度,合适的长度是手握锤头,前臂的长度与手锤的长度相等在需要较小的击打力时可采用手挥法,在需要较强的击打力时,宜采用臂挥法;

采用臂挥法时应注意锤头的运动弧线,手锤柄部不应被油脂污染。

使用锤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锤头与把柄连接必须牢固,凡是锤头与锤柄松动,锤柄有劈裂和裂纹的绝对不能使用。

锤头与锤柄在安装孔的加楔,以金属楔为好,楔子的长度不要大于安装孔深的2/3。

2、为了在击打时有一定的弹性,把柄的中间靠顶部的地方要比末端稍狭窄。

3、使用锤子的时,严禁前后左右都不要站人,防止锤头脱落伤人。

4、羊角锤既可敲击、锤打,又可以起拔钉子,但对较大的工件锤打就不应使用羊角锤。

钉钉子时,锤头应平击钉帽,使钉子垂直进入木料,起拔钉子时,宜在羊角处垫上木块,增强起拔力,不应把羊角锤当撬具使用,应注意锤击面的平整完好,以防钉子飞出或锤子滑脱伤人。

二、工具的保管制度

①制度适用范围

该制度适用于现场施工的所有工作人员。

②工具保管机制

1、确定工具管理人员

现场施工的工具由班组组长向项目负责人提出工具领用申请单,项目负责人通过后统一向部门库管支领,核对数目,并填写好支领工具清单,项目负责人需把施工工具指派给项目内的一个专人保管。

2、工具的分发领取制度

工具的分发支领由项目负责人指定的专人发放,由该人负责施工工具的协调分配。

分别分配给各施工班组,在由各班组组长分发给个人。

该工具负责人,负责所有工具的清点分类、报修、交接、发放。

3.工具的保管制度

Ø

工具采取谁支领,谁保管,谁丢失,谁负责的管理制度。

工具在交接时务必做好交接记录,检查工具数量及质量,如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反馈。

避免出现因交接不清责任落实不到个人或班组的情况。

如果出现这种问题该班组及工具保管人员都要承担起赔偿责任,且责任不均摊。

工具使用人使用工具时必须注意安全、小心爱护,严格按照工具安全规范操作,使用完毕后立刻清理工具,妥善保管。

因使用、保管不当造成的工具损毁、丢失等人为原因造成的工具损失,由使用人承担,班组组长及工具负责人负起监管责任,如果监管不到位择由班组长及工具负责人承担责任。

工具正常损坏须说明原因,并报告给班组组长,由班组组长向工具负责人交旧领新,避免造成工作延误,同时工具负责人需要及时上报给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向部门库管支领工具或申请采购。

③赔偿制度

1、因工具损坏

领用工具时,如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反馈;

工作中发现因人为损坏工具的(包括使用不当),根据情节按原价的的20%-100%或100%-300%进行罚款。

同时需原价购买新设备,如果设备再保,择只需交罚款即可。

工具按照安全规范正常使用时,由于设备老化或质量的原因,突然损坏的,使用人不负赔偿,须及时上报给班组长处理。

2、因工具丢失

工作中,由于个人丢失的工具,需要个人承担起全部责任,照价赔偿。

工具保管人员对所有工具整理并做好防盗措施后,工具被盗的情况,该责任由部门主管上报公司高层领导适情节讨论决定赔偿办法。

工具交接时,发现有些设备丢失,但由于交接单没有登记,责任落实不到个人的,设备赔偿由班组组长和工具负责人共同承担,照价赔偿。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