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语文教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7742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救语文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救救语文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救救语文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救救语文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救救语文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救救语文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救救语文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救救语文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救救语文教育.docx

《救救语文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救语文教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救救语文教育.docx

救救语文教育

救救语文教育

    在一次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座谈会上,研究专家透露,尽管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普遍存在着主题上混乱、功能上不统一等问题,许多大学甚至已经取消或者根本就没有开过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正遭遇着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CFP供图

    张海霞改动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学生获奖作品介绍。

 本报记者 高四维摄

 “我国约有8296万各种残障人士”,“硬件方便的更换更是方便之极”,“实现友好化的语音控制”……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教授张海霞手里的理工科大学生的文稿,写通顺了的没有几篇,她越看越生气,“这语文都怎么学的?

    于是,张海霞在网络论坛上疾呼:

“救救语文教育,救救我们的中华文化”。

她直陈:

“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是出大问题了!

我们的教育真是出大问题了,过度的强调数理化等技术学科的教育、英语的教育,而忽视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汉语的教育,这是怎样的一个耻辱和溃败呀!

    该博文在科研工作者聚集的科学网上发布后,激起了强烈反响,许多科研工作者撰文附议。

其实,这个问题在几年前就已有一些科研工作者关注到,部分理工科大学生,也许科研做得深入透彻,但要他们把自己的成果用母语表达出来,却面临巨大困难。

    上海大学教授戴世强在2010年就曾提出:

“理工科学子的语文水平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有些作品简直难以读懂”,他专门撰文建议他们应“学一点汉语语法”。

    理工科学生的语文教育因不受重视而导致失衡,至今,还是当前大学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

    70%的作品介绍被要求重写

    张海霞是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发起人之一。

这项比赛始于2007年,是面向大学生创新的年度竞赛。

    2013年1月中旬,张海霞与一名编辑讨论将2012年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生获奖作品结集出版《奇思妙想的物联网》(第二辑)。

每组获奖学生需详细介绍自己的作品。

    她与编辑浏览了近20组学生作品介绍,越看越觉得不解,“都不要说错别字、用错词和标点符号了,通篇语言混乱、逻辑不清、前后矛盾、图文不符、口语化……一篇4页的文章,能够写通顺的,占到全部稿件的1/3就不错了!

”最后,70%的作品介绍被要求重写。

    张海霞说,理工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几天前,她的一个硕士生把实验设备弄坏了,她让他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经过,结果,发来的两页事故报告格式混乱、语言不通,让她不忍卒读。

    她甚至还因此毙掉过一篇博士论文,“也是像这样的,我实在不能忍,100多页,我每一页都给他改了”。

她把修改后的论文寄回给该博士生,希望学生可以看到应该怎么改。

那学生后来回信,第一句话是:

“张老师,我不恨你,我特别感谢你,是你让我感觉到了做学问的认真,也是我读书这么多年第一次有人这么认真看我的东西并给我改。

    2009年,张海霞也曾在博客上抱怨经常会收到没有署名也没有主题,逻辑混乱、错字连篇的邮件,她还晒出过一封,认为学生应该注意格式和细节。

    但这一次,她对理工科学生的语文素养显得忧心忡忡:

“我们的孩子不仅不会用笔写字,连用汉字写文章、说话都成了问题,这难道不是我们的耻辱吗?

更可笑的是,这些写不好文章的人,还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学习英语,有些人还到处夸口:

‘我的英语表达比汉语好!

’”

    学生:

上大学语文课是在浪费时间

    理工科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上,不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和理解能力比较差,这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在受访的大学生看来,事态可能没有这么严重。

    陈诚是2012届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一名获奖学生,他负责的一项创新作品收入《奇思妙想的物联网》。

张海霞对他的作品介绍进行了细致的改动,也给出整体意见,“内容描述不清,重写”。

    陈诚觉得:

“我主要是为了把这个东西讲明白,所以用词、错别字、标点还有其他的细节问题就没有太注意,我以为审稿时会有编者来处理这个。

    陈诚的专业是集成电路。

“我语文水平不怎么样,能应付的就应付,能躲的就躲。

”陈诚说,他目前大四,已经被保送为本专业研究生,四年来论文写得不多,写科研论文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别人才会明白,但表达问题对陈诚来说并没有产生太大困扰,“我个人觉得和别人交流、讲话能讲明白就行。

    在陈诚所就读的大学,大学语文并不是一门必修课,他也从没有选修过这方面的课程,“我对科学比较有兴趣,对语文没太大兴趣,不会主动去看相关的书籍”。

    他身边的同学选大学语文的也不多,高考之后,语文课对他们来说几乎没什么上的必要了。

    接受采访的其他几个获奖同学都表示了相同的观点,他们中有的选择在本校读研,有的留学,还有的就业了。

    王汉学的是通讯工程,参加了两次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并都获奖,他在毕业后选择了创业。

他们的大学语文属于必修课,但他“现在基本上想不起来教了什么”,“老师都是泛泛地讲课,浪费双方的时间,还不如自己花时间去看自己想看的书。

    东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乔光辉曾经指出: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

在理工科大学上文化素质课,教师仿佛是一位跳梁小丑,在极力取悦学生,学生对教师所从事的研究却不以为然。

    上中学时,就对语文没兴趣了

    事实上,这些学生渐渐远离语文教育,从中学就开始了。

在采访中,多数理工科学生都提到中学语文教育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张海霞开始关住语文教育,也是因为上初中的女儿莉莉有一天跑回家告诉她,“反正我语文是学不好了,不想学了”。

张海霞追问之后才明白,原来是女儿的阅读理解的答题与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大相径庭。

    陈诚说:

“中学我就开始讨厌语文了,主要是讨厌阅读理解的相关题型,‘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这类题目,如果没有这些反感,我可能还会看些书,现在是完全没有兴趣了。

    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的温儒敏近年来一直关注语文教育改革问题,尤其是中小学语文。

他受教育部委托,主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并主编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

    在他看来,“现今的语文课只是半截子的”,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语文课常受到挤压,很多学生和家长并不重视语文。

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综合性,要长期积累,所以在考试时就难于“拿分”。

一些学校甚至让语文课给其他课让路。

老师家长不让学生看“闲书”,就是做题。

“这是极其短视的行为,‘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

    温儒敏曾经要求北大各学院的低年级本科生对中学语文进行回顾与反思,其中约40%的学生对中学语文教育表示批评甚至反感,20%的学生既有批评也有肯定,另40%的学生比较肯定。

    批评中学语文教育的学生提到,“高中语文实际上就是字词句的机械记忆课、现代文阅读牵强理解课、作文应试造假课……”,有学生认为语文本是陶冶性情、思想体验最自由的课,可是在高考挤压下,硬是用死板模式去限定理解,使这门课变得“刻板、教条、贫乏和单一”。

    官方倡导效果不显著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贺阳2009年带队在北京4所高校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其调查结果显示,在对319名大学生进行的基础语文知识测试中,约70%的大学生成绩不足70分;在74篇书面作文中,49篇存在行文格式问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秉琦曾对目前我国理工科大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大致判断,他在西安5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本科生中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

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语文听、说、读、写基础能力评价均不高,尤其在“说”和“写”的能力上,普遍显得信心不足。

其中,认为自己“说”差的人占48.4%,认为自己“写”差的占64.5%。

    其实,目前国内高校几乎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并多以公共基础必修性质为主。

    新中国的大学语文教育始于1978年,恢复高考后,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与复旦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的倡导下,大学语文课程在全国各高校中逐步恢复设立,但并未引起重视。

1996年,原国家教委高教司提出要求,“希望有条件的学校,要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把这门课程的建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手段”。

此后,开设大学语文的高校日益增加。

    由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文学院院长、兼任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指导委员会主任陈洪教授2006年所组织的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调查显示,在100所大学里,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有88所,其中,开始5年以内的30所,5~10年的13所,10~15年的6所,15~20年的3所,20年以上的14所。

在学校类别里,综合性院校和文科为主的院校里,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的有53所,理工科和其他为主的院校里,只有9所。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了《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要求大学语文列入必修课,并明确规定: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然而,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大学语文,其效果并未显现。

    在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理工类高校中,华中科技大学属异类。

199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出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两年后,他在全校推行文科生学一年高等数学、理科生每年都要考大学语文的制度,而从1998年起,他要求他的博士生必须会背《老子》和《论语》,否则不接受其论文答辩。

    地位边缘化,师资匮乏,模式陈旧

    贺阳等人认为,当前的高校汉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地位边缘化,资源投入不足,教学模式陈旧和教学效果不佳。

    仅教材一项即混乱不堪。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

其中,也有专门针对理工科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

有人曾这样形容:

“《大学语文》教材已从十年前的‘西周时期’(一家独大,垄断市场),发展到‘春秋时期’(诸侯混战,乱成一团)。

    “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编成文学史的缩编本,一是编成应用写作的拓展版。

”陈洪称。

    1982年,陈洪以一人之力给南开大学9个系的学生教授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那时在南开属于限定选修课。

在他看来,师资水平的欠缺的确是导致大学语文处境尴尬的一大原因,“需要好的老师用好的文章激发学生对于优雅母语的兴趣”,“大学语文课是能上出魅力来的”。

    陈洪前些天碰到几个当年的学生,他们一起聊天,“有一个化学系的学生跟我说,‘您当时油印的讲义我还都留着呢’,我第一节课讲《诗经》里的《氓》,他们现在还记得。

    李淼则认为语文教育的现状与不重视文化的社会风气存在一定联系,“如果整个社会重视文化,校园里有这种风气,你只懂爱因斯坦但是不懂乔伊斯,人家会笑你,你就会学了。

    港台高校近年来日益重视汉语教学。

台湾的高校多设有“国文”课程。

其中,台湾大学的“国文”课,分两学期开设,每学期3学分,共计6学分。

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本科生汉语课程均为本科生必修课。

香港大学学规规定:

所有本科学生要取得毕业资格,须修习3个学分的“中文进阶”类课程。

    2012年3月,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秦和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切实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提案》。

提案中指出,“提高语文素养,应当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可以不作诗,不写小说,但不能丧失对文字的应用能力、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这是大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基础。

”秦和认为,“这个问题迫切需要国家政策层面予以考虑和应对”。

    对于文理科学生,大学语文教育可以有所区别,温儒敏说:

“文科学生要适当学习一些科技文章,了解科学前沿相关知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理科生则要多看一些中外人文的经典作品。

大学语文能给学生的,就是恢复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知道思维能力也与知识结构、阅读有相当大的关系,而写作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可以使大脑更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创意。

大学语文应当和通识教育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