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898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

《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docx

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十二)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鸟瞰kàn     祈祷qí    允许rǔn    杞人忧天jǐ 

 B.忽略luè     翘首qiáo   惬意qiè    脍炙人口kuài

 C.剔透tì     妥帖tiē   双赢yéng   谆谆教诲zhūn

 D.憎恶zēng    斟酌zhēn   着落zhuó   刚正不阿ē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①索、挑②(检、拣)

判断:

“检”有“查”的意思,而“拣”的意思是“挑选”,所以横线①处应填“检”,横线②处应填“拣”。

B.①作、②怒(震、振) 

判断:

“震”有“情绪过分激动”的意思,而“振”有“奋起,振作”的意思,所以横线①处应填“振”,横线②处应填“震”。

C.①然自乐、②笑大方(贻 怡)

判断:

“贻”有“遗留”的意思,而“怡”的意思是“快乐、愉快”,所以横线①处应填“贻”,横线②处应填“怡”。

D.言简意①、惊涛②浪(骇 赅)

判断:

“赅”有“完备;全”的意思,而“骇”的意思是“惊吓、震惊”,所以横线①处应填“赅”,横线②处应填“骇”。

3.下列句中画线部分选填的成语或俗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做事情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做到         ,从长远利益出发。

②老人刚一上车,几位乘客便         地站起来给他让座。

③          ,这个实验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我们还需要别人的帮助。

④要学好英语必须坚持经常练习,反复练习,所谓                嘛!

A.①高瞻远瞩 ②不期而遇③独木不成林     ④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B.①高屋建瓴 ②不约而同③众人拾柴火焰高 ④磨刀不误砍柴工

C.①高瞻远瞩 ②不约而同③独木不成林     ④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D.①高屋建瓴 ②不期而遇③众人拾柴火焰高 ④磨刀不误砍柴工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

  修改:

“生活”后加“水平”或“提高”换成“改善”。

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修改:

删掉“否”。

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年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修改:

“大约”或“左右”删去一个。

D.通过“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修改:

删去“对”。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

B.旁边的人问:

“谁有药”?

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

C.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日关系。

D.学校开展“当一日校工”体验活动,包括巡查校园,分报递信,清除杂草……等内容。

6.对下面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理解: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B.“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理解:

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雪花洁白的颜色和漫天飞舞的美态。

描写细腻,语势连贯,突出了雪的美丽和灵动。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理解: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塞外雄奇的风光。

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相互映衬,表意凝练,引人联想。

D.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理解:

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提醒人们思考。

突出了物质基础是花儿红的首要原因。

二、填空。

(共8分)

7.背诵、默写。

(5分)

(1)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小孩快乐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        。

8.名著阅读。

(3分)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         ,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首诗,分为                 三部分。

其中一首选自《诗经·秦风》的《_____________》(诗名),作者用秋景起兴,主要写一个痴情人苦苦追寻心上人的心理和感受,也是现代流行歌曲《在水一方》的取材来源。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2)《论语》是孔子的再传弟子辑录                 的语录,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

其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则,阐述了_______的辩证关系。

三、综合性学习。

(共11分)

春风情深意暖,花海流溢飘香,春潮滚滚的五月是歌颂的季节,更是铭记和奋发的季节。

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建党90周年,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学校计划举行“红五月”主题教育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9.为了让同学们认识“红五月”,宣传委请你做一个知识展板,内容如下,请你把展板的标题补充完整。

(2分)

【材料】

人们通常把五月份称作“红五月”,为什么?

请看这组日历:

1920年5月1日,为纪念国际劳动节,全国多省市举行群众集会、游行。

1928年5月3日,日本侵占济南,屠杀我军民5000余人。

1919年5月4日,爆发“五四”爱国运动。

1947年5月20日,南京反动军警镇压为反内战游行的学生,制造了“五·二○”大血案。

1925年5月30日,镇压上海工人起义的“五卅惨案”震惊中外。

整个五月,自始至终都是斗争流血的日子,是用革命志士的鲜血染红,故称为“红五月”。

中华民族摆脱压迫的历史,就是无数先烈斗争流血的历史。

今天,祖国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标题是:

“___________  ,肩负未来”

10.作为学生代表,你要在本次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发言,请从下面所给材料中提取两条有关信息,作为你发言中“认识现在”部分的主要内容。

(4分)

【材料一】            

 中学生爱国意识调查表

 

如何看待每周

的升旗仪式

对国歌的看法

你喜欢读的作品

对日军侵华

历史的态度

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

30%

喜欢

4%

爱国题材

9%

愤慨

22%

是领导讲话前的程序

70%

没有流行歌曲有感觉

96%

武侠、言情

小说或漫画

91%

无所谓

78%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国内天灾人祸不断:

2008年南方大雪、汶川大地震,2009年西南大旱,2010年玉树地震,2011年沿海台风猖獗;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西藏、新疆不平安……当前,国际形势也不容乐观:

“3.11”地震后,日本当局公然将钓鱼岛划入自己的版图,并载入教科书;1970年以来,菲律宾开始入侵并占据中国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并于2011年4月5日正式向联合国提出相关领土要求,已构成对中国领土的侵犯;担心中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力量,日本逐渐向南转移其军事部署;日前,美国正向台湾地区大规模出售尖端武器,并把中国列为将用核武器和常规武器进行打击的潜在敌国……

信息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二:

                                                               

 11.为了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小记者走进同学当中进行了采访,下面是几个典型记录,请从中找出当前中学生爱国意识存在问题的三个原因,并提出一条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5分)

 学生甲:

我觉得除了枯燥的政治、历史书之外,我们接触的爱国题材的书几乎没有。

图书馆的这类书只适合给小孩儿讲故事,根本就不吸引我们。

  学生乙:

每天老早上学,回家还有好多作业,老师、家长天天跟我们要成绩,连看新闻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爱国呀。

  学生丙:

我觉得现在的爱国主义教育根本就不适合我们中学生,那些给小学生似的宣讲我们早听腻了。

原因:

                                                                  

     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共8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12——14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B.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C.皆以美于徐公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战胜于朝廷  喜不自胜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

(1)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4.邹忌为什么能说服齐王?

本文对你在向别人提意见或建议方面有何启发?

(4分)

五、现代文阅读。

(共31分)

(一)阅读记叙文《怀念一种声音》,回答15——17题(共15分)

怀念一种声音

①有一种声音,让人到中年的我越来越怀念了。

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

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

②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我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那座老屋。

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树,有两棵梧桐树,有缸荷花,还有几畦作观赏用的韭菜。

老屋为两层,砖木结构,上下呈现出一种古铜的色调。

③这种声音叫雨声。

雨声从我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

在我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④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⑤一下雨,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我叫到身边,告诉我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

“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虽听不懂,但我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⑥然后,我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

“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重复后,我的耳朵变得灵敏了:

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晒楼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的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

⑦古城有句俗语:

“落雨天,留客天。

”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爹的挚友。

雨是请柬吗?

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我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⑧雨声中,我长大了,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我生命最奇诡的底色。

下雨的日子,我也向儿子讲那些古人关于雨的诗句,我的画室也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

⑨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⑩突然有一天,这一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我携家人怅然搬进了世纪花园。

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

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

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

这不是我感觉过的雨声!

每逢下雨的日子,会觉得格外无聊,我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

⑪我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

我希望找回那声音。

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

我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

下雨的时候,我坐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听雨。

露台的前方是开敞的,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声音!

我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

⑫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

我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

⑬我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

15.文章记叙了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听雨的经历和感受,阅读全文填写表格。

(4分)

地  点

经 历

感  受

雨声中听爹讲古诗

雨声带有绚丽颜色

老屋厅堂里

听雨落下的声音

老屋厅堂里

如梦如幻

新楼房

听雨落下的声音

 

16.文章结尾说:

“我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4分)

17.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情感的。

(不超过150字)(7分)

(二)阅读说明文《警惕室内绿色杀手》,回答18——19题(共8分)

警惕室内绿色杀手

胡 楫

①一张发行过百万的地方报上,有一幅特大号彩色图片,教人在狭窄的卧室摆设一盆“顶天(花)立地(板)”的植物,还撰文介绍,说这样做可以“让春天在家中绽放……”

②这盆巨型的有毒植物称为痕芋头,摆设在卧室,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无异于“引狼入室”!

③根据《广州植物志》,痕芋头(又名野芋头)等天南星科植物,含多种对人有毒的酶,若其汁液触及皮肤,轻者痛痒难忍,重者则全身过敏。

若误入口中,会导致舌头肿胀,麻痹失音,直至窒息死亡。

与这种有毒植物密切接触,朝夕相处,更不利于健康……

④另外,最近英国一个研究睡眠的医学家小组,经过多年深入研究认为:

卧室摆放绿色植物也不利于人们睡眠,原因是房间中绿色植物同人争夺有限的氧气。

⑤绿色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所谓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将由根部吸收进来的水和由叶片上的气孔吸入的二氧化碳,在叶片内合成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的生理过程。

因此,白天绿色植物一般是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的。

⑥但是,我们还要知道,光合作用要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才能进行,这种光照强度大致相当于250~1000瓦的白炽灯对于1米距离表面的照明度。

当光照不足时,植物主要显示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

如果卧室绿色植物太多,深夜又没有一丝光线,植物的呼吸作用十分旺盛,加上人们又习惯于关门睡觉,甚至有时连窗户也关闭了,卧室空气不够流通,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睡眠。

⑦专家认为,在卧室不宜摆放绿色植物,尤其是有毒植物!

一定要摆设一些植物装点卧室时,建议使用富贵竹之类水培植物,或小巧玲珑的肉质植物稍加点缀即可,没必要将斗大的卧室装点得花枝招展,更不能在卧室摆放痕芋头、万年青、曼陀罗、胡敏藤、一品红、夹竹桃、虞美人、郁金香等有毒植物。

                

18.阅读选文,说说对付卧室内“绿色杀手”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3分)

19.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解释材料中卧室内盆花导致一家三口都感到意识模糊,全身乏力的原因(5分)

【链接材料】

据《健康报》报道:

2010年11月初,哈尔滨一户人家担心花木晚上受冻,将阳台上的十几盆花搬入卧室过夜,翌晨一家三口都感到意识模糊,全身乏力,经医生诊断,原来是卧室内的盆花所致。

(三)阅读议论文《传统文化须敬畏》,回答20——22题(共8分)

传统文化须敬畏   

  张文珍

     ①前不久,有两件事情引起格外关注。

先是孔子、老子两位古人画像被穿上西装、打起领带,成为商家推出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再是韩国有人宣称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

这两件事虽都有些可笑,却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在的活力。

  ③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确乎不怎么客气。

发生于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曾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元气大伤。

固然,传统文化有不容回避的缺陷,有让人诟病的糟粕,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它的保守拘泥,僵化固执,不善开拓,应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承担责任。

但话说回来,世界上有哪个民族的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鞭挞、摧残得如此绝情?

相反,我们恰恰到处可见人家对传统的爱惜与保护,包括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殿堂、一座故居,都尽可能保存其原有的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

  ④有缺点不是不可以批评,我们一贯的主张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也不是不能变,我们一直强调立足时代,推陈出新。

只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应当非常慎重,应秉持一种庄严与神圣的感觉,致力于挖掘其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其高贵的精神品格,以此丰富我们的时代精神,突显民族个性。

开头所讲的两件事情从另一个侧面表明那些打着“创意”、“文化”的旗号对古人的所谓“开发”,除了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商业的利用之外,还能给人什么样的启示与教益呢?

一个不尊重古人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也不可能赢得尊重。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着力爱护、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也有被他国“抢走”的可能。

  ⑤实际上,彻底否定传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庞朴认为:

“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

……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

”既然不能像包袱一样一丢了之,就不如好好地对待它,改造它,变化它,更新它,注入新的精神与血液,让它焕发神采,激发它的活力,清理、挖掘、弘扬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现代化服务。

当年梁启超曾说:

“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

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

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

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

⑥文化是灿烂的,也是脆弱的,它需要精心的照料和培育。

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严峻挑战,但致命的伤害往往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文明传承者的随意亵渎与践踏。

20.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1.文章开头提到的两件事与中心论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4分)

22.联系全文,说说传统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哪些挑战。

(2分)

第Ⅱ卷 (共50分)

六、作文。

(共50分)

23.刘禹锡居室简陋,却能以苔痕草色为乐;欧阳修仕途坎坷,却能以百姓安乐为乐。

生活虽贫困,温馨的亲情却能带来快乐;学习虽紧张,丰收的知识却能带来快乐;家庭虽不幸,甜蜜的友情却能带来快乐……

请以“其实很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②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共12分,每小题2分)    

1.D      2.C    3.C  4.D     5.A   6.B

二、填空(共8分)

7.

(1)乱花渐欲迷人眼  

(2)千里共婵娟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共5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8.

(1)诗歌总集    风、雅、颂  《蒹葭》 

(2)孔子及其学生  儒  学与思(学习与思考)(共3分,每空0.5分,有错字不得分) 

三、综合性语文学习(共11分)

9.铭记历史 (共2分)

10.信息一:

绝大多数中学生的爱国意识比较淡漠。

   信息二:

近年来我国国内天灾人祸不断,当前国际形势也不容乐观。

(共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11.原因:

①适合中学生的爱国主义题材的书籍很少。

  ②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学校家庭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够重视。

③当前的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不吸引学生,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策略。

 办法示例:

多出版一些适合中学生读的爱国题材的书籍;学校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关注学生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的培养;学校与家庭要相配合,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合力;学校应该采取多种学生喜爱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

开展革命历史知识竞赛、做日军侵华历史社会调查、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走访老红军、请专家做“现代军事科技与国际形势发展”报告等。

(共5分。

原因3分。

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办法2分。

针对材料任意一点即可)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12.C(共2分)

13.

(1)(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美)。

(2)众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门庭像集市一样。

(共2分,意思对即可)

14.原因:

①邹忌并不直接说明而是委婉规劝齐王:

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国事进行比较并把过错归于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最后得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这样既充分尊重了齐王而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

②齐王重贤明理,虚心纳谏,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

所以邹忌才劝谏成功。

启发:

在向别人提意见或建议时,要讲究说话方式,语言要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对方乐于接受。

 (共4分。

原因2分,启发2分,意思对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共15分)

15.①老屋的台阶上   ②雨声美妙,充满音乐美   ③雨声中听爹和挚友的交流  ④雨声呈现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共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6.我希望通过画画来再现逝去的自然、祥和的生活环境和淳朴和谐的人际关系,借以抒发强烈的怀念之情,排遣孤寂之情。

(共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示例一:

作者先写以前在老屋的台阶上边听雨声,边听爹讲古诗,感到雨声具有“绚丽颜色”,然后写在厅堂里听雨声,听爹和挚友的交流,感觉到雨声充满音乐美。

然后再写如今在新楼房里听雨声,感觉雨声呈现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压抑。

对比手法的运用鲜明地表现了前后变化,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淳朴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怀念。

答案示例二:

作者先写以前在老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