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1895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邻家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的体现,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由课文中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句子,体会母爱的伟大。

3.通过品读《母鸡》写法上的特点,初步懂的运用夸张、对比的修辞手法来写文章。

教学重点:

由课文中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句子,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母鸡》写法上的特点,初步懂的运用夸张、对比的修辞手法来写文章。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出示母鸡图片)这是什么动物?

你喜欢吗?

(说说喜欢的理由)你猜猜著名作家老舍爷爷喜欢母鸡吗?

正巧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母鸡》。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那么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作品,也许你就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巧过字词关

老师知道大家都有预习的习惯,接下来就要检查一下你的预习合不合格了。

第一组:

如怨如诉颤颤巍巍啼叫欺侮聋子雏鸡嘎嘎咕咕凄惨慈爱(指名读)

第二组:

可恶结起个小疙瘩

第三组:

一撮儿毛挺着脖儿挺着身儿

(二)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出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变化吗?

找找、划划,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齐读)

(1)我一向讨厌母鸡。

(2)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作者是如何把这两部分连起来的?

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是啊,作者利用了第4自然段,有一个关键的词语——(可是)连接了讨厌母鸡与不敢再讨厌母鸡两个部分的,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叫做——(指名回答)对啊,我们把这样的段落叫做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使文章的内容更连贯。

三、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语言特点

(一)讨厌母鸡

同学们,“我”一向讨厌母鸡中的“一向”是什么意思?

(一直,表示讨厌的时间长,可能是三年五年,可能是从出生讨厌到现在了。

)作者为什么长时间地、一直讨厌着母鸡?

读读课文1-3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

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划下来。

(品读句子,说感受)读这个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怎样的母鸡?

第一自然段:

叫声讨厌

(出示)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整理朗读,读好长句。

指名读;男女生对比读,读出母鸡的讨厌)

第二自然段:

欺软怕硬(引导学生说出词语,记在段落旁边,作积累,读)

第三自然段:

拼命炫耀

(出示)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读)

(为什么讨厌?

你试着叫出声来;叫出点什么内容来。

(不就是下了个蛋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母鸡还这样——拼命炫耀)

(作者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读)恨不能——就是聋子——夸张手法)

(作者多会写啊!

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母鸡爱炫耀的毛病,仿佛我们眼前就出现了一只爱炫耀的母鸡呢!

你能模仿这说一说,写一写吗?

(出示)慢吞吞的蜗牛不动的乌龟热情的小狗好动的兔子(先说后写,交流)

(三)不敢再讨厌母鸡

那后来又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写出了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你能把它找出来并划出来吗?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同学们真棒!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齐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呢?

(5-8自然段)默读课文的5-8自然段,你觉得每个自然段分别具体写了母鸡哪个或者哪些个品质,并填写好你的表格。

也请记得,找一找划一划,哪句话让你特别能体会出母鸡的这个品质的。

(找、读、感受)

段落

母鸡的品质

第5自然段:

勇敢、负责

第6自然段:

负责、慈爱、勇敢

第7自然段:

慈爱、辛苦

第8自然段:

辛苦

那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通过阅读课文、句子之后对母鸡的感受,真棒!

那么现在,我们觉得这只母鸡负责吗?

(负责)母鸡慈爱吗?

(慈爱)母鸡勇敢吗?

(勇敢)母鸡辛苦吗?

(辛苦)此时此刻,在作者的心中,这只母鸡仅仅是一种动物吗?

它还是一位——(母亲)我们作者是怎样称赞它的?

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读,出示)——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再读)

这个时候,作者对母鸡不仅仅是喜爱了,更是——(指名回答)所以,“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刻,我对母鸡应该喜爱的,应该尊敬的,应该尊重的。

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的第九自然段读一读!

一定要读出对母鸡的喜爱、尊敬、赞美之情!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们班谁朗读得最好?

大家推荐一下。

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

那么我为你配上音乐吧!

(指名读,齐读)

读着母鸡妈妈为她的小鸡雏们做的一切,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母亲。

因为我的母亲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她也是那样地爱着我。

我也要赞美一下我的母亲!

(出示改编版)

(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她有了我。

她伟大,因为她是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相信,你的母亲也是那么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

你也来赞美一下你的母亲。

(配乐指名读;齐读)

四、总结写法,进行迁移

同学们,老舍先生的这篇《母鸡》中,老舍先生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对母鸡的态度从一开始是讨厌母鸡,到后来的喜爱、尊敬,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在写讨厌母鸡时,老舍爷爷通过母鸡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三个方面具体地写出了讨厌母鸡的原因。

而后,老舍爷爷又通过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四个方面具体写了母鸡、母亲伟大的一面,以致于老舍爷爷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同学们,老舍爷爷的母鸡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请你试着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积累在属于你自己的文字库里。

板书设计:

16母鸡

叫声一不慈爱

欺软怕硬向敢负责

爱炫耀讨再辛苦

厌讨勇敢

母亲

教学反思:

《母鸡》是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

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母鸡》是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作为一篇名家名篇,作者的语言非常地有深度,带有京味儿的语言,往往让我们南方人觉得难读。

所以在字词教学上,我出示了四组词语,分别把文中的难读的词语找出来,一起来读读。

 教学中,我还抓住重点句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

讨厌到不敢讨厌,采用先扶再放的教学策略,再切入课文抓住重点句学习,理解作者讨厌母鸡是因为母鸡的叫声讨厌、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

而后,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抓住作者总写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让学生从文中找句子理解,并从句子中体悟母鸡作为母亲的优点。

最后解决为什么用“不敢”,让学生体会到,因为母鸡的辛苦、勇敢、慈爱、负责,所以作者敬佩母鸡。

  当然,在教学中还发现了很多不足,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是自己因为觉得这也好,那也好,而舍不得丢掉一些,反而使课堂容量过大,课最后来不及上。

还有自己上课节奏比较慢,学生反馈有重复的比较多。

 

阅读理解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

“织,织,织,织呀!

织,织,织,织呀!

”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________    辛劳——________

(2)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3)文段中最后一段话是全文的________,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

(1)和谐;辛苦

(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

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感情或行动上一致;感情好,没有隔阂和抵触。

辛劳—辛苦劳作。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和谐、辛苦

(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

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

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

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

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

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科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别具匠心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

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

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3-6年级)》2016年第2期)

(1)解释词语。

声名狼藉:

________

别具匠心:

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中,“鼻子”一词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

这和文章前面一句________相呼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苍蝇是非常脏的动物,所以它一无是处。

B. 苍蝇是依靠嗅觉神经细胞闻到气味的。

C. 科学家仿制的小型气体分析仪的探头是金属。

(4)你还知道哪些模仿生物的发明呢?

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答案】

(1)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

;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2)这里说的鼻子并不是真正的鼻子;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

(3)B

(4)科学家模仿鱼鳔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

【解析】【分析】

(1)声名狼藉:

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

别具匠心:

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2)引号的主要作用有:

表示引用。

表示特定称谓。

表示特殊含义。

表示讽刺和嘲笑。

突出强调。

做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3)本题可以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进行判断。

(4)本题属于积累拓展,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

⑴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

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⑵这里说的鼻子并不是真正的鼻子;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⑶B;⑷示例:

科学家模仿鱼鳔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因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做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的引号的作用,不同的语境作用也不相同,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

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4)根据自己的积累进行解答。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节选)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

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

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

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

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

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

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

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候,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

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

(选自《蝴蝶的一个吻触》,作家出版社)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大—________   困难—________  灵巧—________  

(2)破折号的作用有:

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的递进;③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④表示语音的延长;⑤表分项列举。

画横线的句子中应该是________的用法。

(3)“鬼门关”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这里把狭小的通道比喻成“鬼门关”,表示________。

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答案】

(1)狭小;轻易;笨拙

(2)①

(3)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进一步说明了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与“鬼门关”一词相互呼应

(4)我们不能强行干涉自然的法则,帝王蛾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能扬起帝王的翅膀。

【解析】【分析】

(1)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从文章中找出和它意思相同的词语。

(2)本题给出了破折号的作用,做题时结合句意进行理解。

(3)理解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句子的作用时要结合上下文。

(4)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故答案为:

⑴狭小;轻易;笨拙;⑵①;⑶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进一步说明了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与“鬼门关”一词相互呼应;⑷我们不能强行干涉自然的法则,帝王蛾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能扬起帝王的翅膀。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反义词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

(2)本题主要考查的破折号的作用,不同的语境作用也不相同,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作用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感悟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主旨。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渔夫和金鱼(节选)

  从前,大海边泥棚里面住着一对老夫妻,老头子心地善良,老太婆贪婪狡猾。

  一次老头儿出海,打上来一条金鱼。

金鱼请求说:

“您放了我吧,您要什么都可以。

”善良的老头儿就说:

“你走吧,我什么也不要。

  老头儿回家说到了打鱼的事。

老太婆大骂:

“我们那个盆太破了,哪怕去换个好点的盆也好啊!

”老头儿来到海边。

金鱼听了说:

“老太婆会实现这个愿望的。

”老头回去了,老太婆又破口大骂:

“再去要个木屋!

”老头来到海边,金鱼又答应了。

可是,老太婆又要当个贵妇人。

老头跪倒在海边。

金鱼看到老爷爷的样子,答应了。

  两周后,老太婆大叫:

“我要做女皇。

”老太婆要打老头儿。

金鱼出于对老头的同情,又一次满足了老太婆。

  没多久,老太婆又要做女霸王,还要金鱼亲自来伺候她。

这次,金鱼什么话也没有说,直接游走了。

  老头回到家里,看到老太婆衣襟褴褛地坐在门前,而她面前还是那只破木盆……

(1)给下列语境中的“打”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打:

①击,敲,攻击;②放出,发出;③揭,破,凿开;④捕捉,获取。

打上来一条金鱼。

________

老太婆要打老头儿。

________

(2)从哪里能看出老头儿心地善良?

在文中用“  ”画出来。

(3)文中的老太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④;①

(2)善良的老头儿就说:

“你走吧,我什么也不要。

(3)文中的老太婆是一个不断提出要求,永无止息的人。

我想用贪得无厌、凶狠粗暴来形容她。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得无厌,只想获得,不想付出,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

【解析】【分析】

(1)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品质。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⑴④;①;⑵善良的老头儿就说:

“你走吧,我什么也不要。

”⑶文中的老太婆是一个不断提出要求,永无止息的人。

我想用贪得无厌、凶狠粗暴来形容她。

⑷示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得无厌,只想获得,不想付出,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

【点评】

(1)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座。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