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1960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8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docx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

课时:

2课时

单位:

枣庄第二十九中学姓名:

陈宣任

【复习目标】

1.知道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2.电路的基本组成。

3.初步认识串、并联电路。

会连接串、并联电路。

4.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5.会分析串、并联电路。

6.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为以后的欧姆定律和电功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认识和分析串、并联。

难点:

理解并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

【学具准备】

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电流表、投影仪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教师展示图片:

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及路灯图片;提出问题:

看到这些图片我们想到了关于电的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

电流和电路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回顾这一单元关于电的几个重要知识,从生活走向物理,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一、电荷

专题一知识点聚焦:

1、电荷和摩擦起电

物体有了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用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能吸引轻小物体)叫摩擦起电。

物体带静电

联系生活:

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这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摩擦起电现象,而吸引细小灰尘造成的。

2、电荷的种类(“+”、“-”)和作用规律

规定: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设疑:

怎么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学生思考并总结:

①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若能吸引轻小物体,则带电,否则不带电

②让被测物体靠近带电体,若相互排斥则带电(与带电体带同种电荷);若相互吸引则可能带与带电体不同的电荷或不带电,再换另一种相反电荷的带电体检验

③让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验电器的金属箔是否张开(电量越多,张开的幅度越大),若张开,则带电,否则不带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

①物质由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带正电)和原子核外的电子(带负电)组成;物质不带电,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相等。

②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摩擦起电过程中,电子发生(电荷转移过程中,总量不变);

巩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说明丝绸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玻璃棒上

B橡胶棒与其他物体摩擦后,橡胶棒一定带负电

C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则毛皮一定带正电

D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仍不带电,说明这两个物体没有电荷

4、电荷的多少叫,简称电荷,单位:

符合:

库仑是个较大的单位,通常情况下,一片雷雨云的带电量只有十几库仑。

中和现象:

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使两个物体都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

巩固:

用带电的橡胶棒去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原先张开的金属箔片恰好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橡胶棒带负电,与验电器带的电荷量相等

B、橡胶棒带正电,与验电器带的电荷量相等

C、橡胶棒带负电,比验电器带的电荷量多

D、橡胶棒带负电,比验电器带的电荷量少

5、导体:

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大地、人体、食盐水溶液

绝缘体:

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

设疑:

水是导体吗?

学生思考讨论:

(纯水不导电,现实生活中,“水”常常含有“杂质”所以导电)

温馨提示:

导体导电的实质: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电荷能够从导体的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的地方。

巩固:

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D)

A、玻璃杯B、陶瓷碗C、塑料筷子D、金属勺

设计意图:

这一专题的教学内容有:

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掌握并理解这些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题二】电流和电路:

专题二知识点聚焦:

1、电流:

电荷的形成电流。

可以是正电荷的定向移动,也可以是的定向移动,还可以是同时定向移动。

电流方向:

规定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温馨提示:

(在金属导体中带正电的原子核不能移动,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当堂巩固:

从显像管尾部的热灯丝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在电视机的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在显像管内(B)

A、电流的方向是从灯丝到荧光屏B、电流的方向是从荧光屏到灯丝

C、显现管内是真空,无法通过电流D、显像管中电流的方向不断改变

2、电路:

一个完整的电路至少有

①—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发电机②—消耗电能的装置电灯、门铃

③—控制电路的装置④—输送电能

当堂巩固:

下列各个电路图中正确的是(D)

 

3、电路的三种状态

①通路:

处处连通的电路②开路(断路):

在某处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

a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的两极相连;b电路中的一个用电器被短接;

4、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代表电源、开关、用电器,画出来的图叫

温馨提示: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

①电路图要画成方形,即导线要画成横平竖直,尽量将电路画得美观、大方、简洁

②所画符号和事物要相对应,使之均匀分布在电路中,元件符号不要画在拐角处

③避免导线交叉,交叉相连时,要画实心

练习:

下图中各个电路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请改正。

 

设计意图:

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使学生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然后得出形成电流的条件及电路的三种状态。

提醒学生画电路图需注意的问题,然后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达到学以致用。

【专题三】:

串联和并联

专题三知识点聚焦:

串联电路:

把两个(或多个)小灯泡(用电器)首尾相连,接到电路中,这两个小灯泡(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叫。

并联电路:

将两个(或多个)小灯泡(用电器)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接到电路中,这两个小灯泡(用电器)是。

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工作特点

任意一个用电器开路,其他用电器均停止工作

某一支路开路,其他支路上的用电器仍可工作

开关控制特点

电路中任意一个开关,都可控制整个电路的工作

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1、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会化简电路,画等效电路图)

思考并研讨:

如何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生思考、讨论并总结:

电流法:

“那里容易走,就走那里”

 

拆除法:

在串联电路中,只要拆除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在并联电路中,拆除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

节点法:

不论导线多长,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电压表等,导线两端均可看成同一个点;

2、电路图与实物图的相互转换

电路图实物图

先串后并法:

从正极开始,先连接电路中元件最多的一条支路,再将其他支路并联在此支路上

当堂巩固: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

 

实物图电路图

替换法:

将实物图中的元件用特定的符号替换下来,再将图形整理成规范的电路图。

按照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3、电路设计

试一试:

一商品仓库,后门进货,前门取货。

现有红、绿两只灯泡和一个电铃,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还有若干导线,请你为仓库值班人员设计一个电路。

要求电铃响同时红灯亮,表示取货人在后门按开关。

设计意图:

在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专题四】:

电流的强弱

专题四知识点聚焦:

1、电流:

大量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就是表示的物理量,用“”表示。

单位:

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2、怎样连接电流表(电流表连入电路前要调零)

电流表是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工具,用“

”表示

量程:

0—0.6A0.02A(分度值)

0—3A0.1A(分度值)

三个接线柱:

正接线柱(红色、标着“0.6”、“3”)负接线柱(黑色、标着“—”)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a.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b.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c.电流必须从电流表“+”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d.不能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电流表可看成一根导线)

温馨提示:

在不知道所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要用较大的量程试触,试触时,如指针偏转很小,可用小量程测量;如指针超过了最大量程则要换用量程更大的电流表。

电流表与哪个用电器(或支路)串联,测的就是通过哪个用电器(或支路)的电流。

当堂巩固:

⑴下列个图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个灯泡的电流?

⑵如图所示,电流表要测量通过L1中的电流,正确的电路图是(B)

 

3、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

确定量程、明确分度值;

读数:

当指针稳定后(不再左右摆动时)读数。

当堂巩固:

读出下图中电流表的示数

 

设计意图:

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出如何使用电流表利用课件连接电路,掌握电流表的使用

【专题五】: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专题五知识点聚焦:

串联:

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并联: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干路中的电流一定各支路中的电流。

实验设计:

利用电池组、电流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等设计实验。

提出问题:

1、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2、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总电流与各个支路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进行实验: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的A点、B点、C点,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

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1-2次。

1、实验表格: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B

C点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分析与论证

分析实验数据,论证猜想与假设是否正确,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相等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在这个并联电路中,选取三个关键的点A、B、C。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这三点的电流,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

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1-2次。

2、实验表格: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B

C点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分析与论证

分析实验数据,论证猜想与假设是否正确,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交流与评估

1、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操作中有没有失误?

2、根据实验结果,你的猜想和假设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3、电流表的量程你是怎样选择的?

4、此实验为什么不同时用三块电流表来测电流?

课外小实验:

若通过两只灯泡的电流相等,两灯泡一定是串联吗?

请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当堂巩固:

1、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时(D)

A、通过A点电流大于B点的电流B、通过B点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

C、通过A点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D、通过A、B、C三点的电流相等

2、如图所示、电流表A3的示数为0.8A,通过L2的电流为0.3A,那么A1的示数为0.5A。

三、训练反馈

1.如图1所示电路,灯L1和L2是完全相同的两盏灯,若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0.3A,则通过灯L1的电流大小为,则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为。

2.如图2所示电路,电流表A1测量的是通过灯的电流,A2测量的是的电流。

如果A1、A2的示数分别是0.1A、0.5A,则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为A。

 

图1图2

3.有两盏灯炮接在同一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0.5A,通过灯泡L2的电流是0.8A,于是可以判断这两盏灯泡是联。

4.有一电路上串联着20只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

()

A、10mAB、20mAC、200mAD、100mA

5.如图3是小明设计的电路,大家对他的设计进行了电路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开关S同时控制灯泡L1、L2

B.灯L1、L2是并联的

C.电流表测量灯L1的电流

D.电流表测量灯L2的电流图3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评价、总结归纳出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学生对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理解。

再让学生通过所学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1、关于课时的安排问题:

本单元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基础内容的复习安排2课时。

2、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板演出了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点拨矫正,可以其他的学生继续分析(谁能给他帮帮忙,谁能看出他的过程又什么错误),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同时又为教师的思考赢得时间,或者教师在学生讲评的基础上给与继续的讲评。

3、学生并进式探究实验,在探究之后可以让学生叙述实验的思路、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利用远程研修学习的思维导图布置学生课前知识梳理,便于提高课堂复习效果,并且在每个专题复习后面,有设置了专题知识点梳理,便于强化每个专题,及时落实所复习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