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26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农艺机械技术检验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11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

第三章:

大豆、玉米农机标准化作业程序

第一节:

关于农业机械技术检验的解释:

一、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概述

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是农机监理机关对农业机械安全运行性能进行技术检查与审验的简称。

农业机械不公担负着运动运输作业任务,而且担负着诸多各种复杂的农田作业任务,这就要示农业机械必须保持良好的安全技术状态,才能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投入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农机事故的发生。

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是农机安全监理机关为了掌握和了解管辖区内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状况,督促农机户及时对农业机械进行保养和维修,以保持良好的安全技术状态而采取的一项监督管理措施,也是农机安全监理机关履行一项法定职责。

二、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的分类:

(一)、初次检验;

(二)、年度检验;

(三)、临时检验;

(一)、初次检验:

是农机安全监理机关对新购置的农业机械,申请注册登记及申领农业机械号牌和行驶证时对该农业机械原始技术状态实施的检验。

(二)、年度检验:

年度检验是对领取号牌和行驶证的农业机械,农机监理机关为监督其安全技术状况不致超过规定标准而进行的每年一次的安全技术检验。

(三)、临时检验:

是农机监理机关根据工作和季节的需要,认为有必要时对农业机械进行的检验。

 

第二节:

农机具安全技术检验标准

一、轮式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标准

1、整机

1.1车容整洁,号牌不破损,字迹清晰,悬挂位置正确。

外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无拼装、改型。

1.2车体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400mm,除后视镜、转向灯外,无超出车身外廓的凸出物。

1.3各部机件完整,工作可靠,安装符合技术要求,调整正确,铅封完好,仪表齐全,指示准确。

1.4发动机、车架编号规整,易见。

1.5照明设备、光、声信号齐全有效。

2、发动机

2.1发动机动力性能良好,运转平稳,怠速稳定,无异响、异烟,功率不低于额定功率的85%,油耗率不高于额定油耗率的15%。

2.2发动机起动性能良好,工作时,水温、油温、油压正常。

2.3供给、润滑、冷却系统、电气设备机件齐全,性能良好,油、水、电、气四不漏。

2.4起动装置部件齐全有效,工作性能良好。

3、传动

3.1变速箱、后桥、动力输出轴和起动机传动机构运转平稳,无异响、不缺油、不过热、外壳无裂纹。

3.2主离合器分离彻底、结合平稳,不打滑、不抖动,踏板力、自由行程符合技术要求。

3.3变速箱挂档轻便灵活,不跳档、不自动掉档,变速杆操纵力、动力输出轴操纵杆操纵力符合技术要求。

4、转向

4.1前轮前束、倾角调整符合技术要求。

4.2转向装置操纵轻便灵活、无阻滞;

车轮转到极限位置时,不与其它部件干涉。

4.3方向盘自由行程≤±

15°

4.4在平坦、坚实、干燥和清洁的道路上行驶,路感灵敏,不跑偏、方向盘无摆振。

4.5转向节、转向臂、转向横、纵拉杆及球销无裂纹、损伤、拼焊,球销不松旷,球头磨损不超限。

5、制动

5.1各制动零部件完好,连接牢固,无拼焊。

5.2最大制动效能在踏板全行程的五分之四以内实现。

5.3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符合设计规定,制动灵敏,踏板回位及时;

制动机构的联锁、锁定装置零部件齐全有效,空载时在20%坡道上双方向能可靠停车5分钟。

5.4拖拉机带挂车(空载)在平坦、坚实、干燥、清洁的水泥或沥青路面(路面附着系数为0.7)上的制动距离符合下列要求:

方向盘式拖拉机速度为20km/h,制动距离≤5.4m。

5.5方向盘式拖拉机速度为20km/h时紧急制动,跑偏量≤80㎜。

6、液压悬挂装置与连接

6.1悬挂装置部件齐全,牢固可靠,无渗漏;

在规定负荷、油温时,提升至最高位置时的时间≤3s,提升时不抖动,提升后切断动力30min,静沉降值≤15㎜。

6.2悬挂装置各杆件不变形,限位链与斜拉杆长度调整灵活,工作可靠。

6.3连接挂车时,安全链、安全销齐全有效。

7、安全防护装置

7.1动力输出装置能单独切断动力,外露旋转件有防护罩。

7.2拖拉机驾驶室坚固,不影响驾驶操作:

前风挡玻璃平整光滑,能见度良好,不准使用有机玻璃;

刮水器使用可靠;

驾驶室宽度不超过后轮外缘,后侧不超过后轮后缘。

7.3后视镜图像清晰,角度适宜(大中型左右各装一只,小型在左侧装一只)。

8、电气、仪表设备

8.1拖拉机的发电设备、用电设备、配电设备齐全有效、性能良好。

9、轮胎气压符合技术要求,驱动轮轮胎花纹方向正确。

10、整机不合格的确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整机不合格。

10.1.1号牌破损、字迹不清晰、悬挂位置不正确。

10.1.2擅自拼装、改型、增速。

10.1.3照明设备、光声信号不全、失效。

10.1.4噪声超过国家标准规定。

10.1.5发动机工作缺腿,怠速不平稳,有异响、异烟。

10.1.6排气管窜机油。

10.1.7功率低于额定功率的85%。

10.1.8油耗率高于额定油耗率的15%。

10.1.9燃油供给系漏油二处以上。

10.1.10车容不整,防护网、罩不全或失效。

10.1.11转向节、转向臂、转向横、纵拉杆拼焊、损伤,球头磨损超限。

10.1.12制动距离不符合规定。

10.2除10.1规定外,其余检验项目有两项不合格为整机不合格。

二、谷物联合收割机安全技术检验标准

1.1外观达到“五净、四不漏”,机件无开焊、断裂、缺损;

防护罩、板齐全有效,安装正确。

1.2号牌不破损,字迹清晰,悬挂位置正确,指示、安全反光标记齐全。

1.3各操纵件操作灵活有效,旋转部件转动无阻;

自动回位手柄、踏板回位及时。

1.4照明设备、仪表、传感器、指示装置、后视镜、雨刷器、音响、空调、光声信号齐全,准确有效。

1.5脱粒、分离、清选机构、粮箱等密封良好,外壳无≥2㎜的缝隙或孔洞,不漏粮。

1.6各部轴承、铰链间隙正常,润滑良好,防尘罩齐全。

1.7接头、阀门、螺塞、密封垫圈、油封、水封及垫片齐全完好,接合严密,不漏油、不漏气、不漏冷却液。

1.8电器设备齐全可靠,不漏电。

裸露接头及电器开关距燃料箱≥200㎜。

1.9各机构状态、转速符合技术要求;

介质(油料、冷却液、制冷剂等)使用规范,液位正常。

1.10驾驶室完整、坚固、整洁,安全带可靠,视野良好。

1.11梯子和扶手齐全、牢固可靠。

1.12随机工具、急救药箱、防火工具、灭火设备、排气管灭火网罩齐全有效。

2、割台

2.1护刃器梁平直,护刃器安装牢固,间距相等。

定刀片不松动,各定刀片在同一平面上,偏差≤0.5㎜。

2.2刀杆平直,动刀片齐全,铆接紧固,无裂纹,在同一平面上,偏差≤0.5㎜。

每片刀片刃口不得有长于8㎜的缺口。

2.3刀杆与压刃器间隙≤0.5㎜,动刀片与定刀片前端间隙≤0.5㎜,后端间隙≤1.5㎜。

2.4割刀在两极限位置时,定刀片与动刀片中心线重合,偏差不大于规定要求。

2.5分禾器及扶倒器不变形,安装正确,工作可靠。

2.6推运器螺旋叶片与割台底面间隙、后档板间隙符合说明书规定,在推运器全长上一致,与切割器梁平行。

2.7带式割台的输送带完好,无破损,铆钉和搭扣牢固,接头处遮盖严密,主被动轴平行,输送带前后的挡草护板完整,运转无阻。

2.8拨禾轮轴平直,拨禾轮前后高低位置调节灵活可靠。

2.9拾禾器零部件齐全,状态完好,联结可靠。

2.10割台底的仿形滑撑齐全、滑撑的高度和倾斜度适宜。

2.11割台升降灵活,锁定装置有效。

2.12挠性收割台部件齐全、不变形,安装可靠,传动平稳。

电子仿形装置工作可靠。

2.13玉米收割台部件齐全、不变形,安装可靠,传动平稳。

行距均匀度小于10mm。

2.14拾禾台部件齐全、不变形,安装可靠,传动平稳。

输送带完整不变形,割台整体无漏缝、无孔洞。

3、整机不合格的确定

3.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整机不合格。

3.1.1号牌破损,字迹不清晰,悬挂位置不正确。

3.1.2安全防护板、网、罩不全或失效。

3.1.3操纵件操纵失效。

3.1.4旋转部件转动受阻。

3.1.5照明设备、仪表、指示装置、光声信号不全、失效。

3.1.6电器设备漏电、跳火。

3.1.7防火、灭火设施不全或失效。

3.1.8发动机工作缺腿、怠速不平稳。

3.1.9发动机有异响、冒异烟、串机油。

3.1.10发动机功率低于额定功率的85%。

3.1.11发动机油耗率高于额定油耗率的15%。

3.1.12燃油供给系漏油二处以上。

3.1.13转向垂臂、转向节臂变形,球头磨损超限。

3.1.14液压系统泄漏二处以上。

3.1.15梯子、扶手损坏、不齐全。

3.2除3.1规定外,其余检验项目有两项不合格为整机不合格。

(本检验标准也适用牵引式联合收割机和复式脱粒机)

三、自走式割晒机安全技术检验标准

1整机

1.3各操纵件位置正确、操作灵活有效,旋转部件转动无阻。

1.4照明设备、仪表、传感器、指示装置、后视镜、雨刷器、音响、空调、光声信号齐全、准确有效。

1.5各部轴承、铰链间隙正常,润滑良好,防尘罩齐全。

1.6接头、阀门、螺塞、密封垫圈、油封、水封及垫片齐全完好,接合严密,不漏油、不漏气、不漏冷却液。

1.7电器设备齐全可靠,不漏电。

1.8各机构状态、转速符合技术要求;

1.9驾驶室完整、坚固、整洁,安全带可靠,视野良好。

1.10梯子和扶手齐全、牢固可靠。

1.11随机工具、急救药箱、防火工具、灭火设备、排气管灭火网罩齐全有效。

2、收割台

2.1收割台零部件齐全,状态完好,联结可靠。

2.2收割台主梁平直,部件安装牢固。

2.3割台升降灵活,锁定装置有效、仿形可靠,左右高低差不大于20mm。

2.4护刃器梁平直,护刃器安装牢固,间距相等。

2.5刀杆平直,动刀片齐全、无裂纹,联接紧固,在同一平面上,偏差≤0.5㎜。

每片刀片刃口不得有长于4㎜的缺口。

2.6刀杆与压刃器间隙≤0.5㎜,动刀片与定刀间隙0.25-0.38mm。

2.7割刀在两极限位置时,定刀片与动刀片中心线重合,偏差不大于2mm。

2.8分禾器不变形,安装正确,工作可靠。

2.9拨禾轮轴平直总长直线度不超10mm,轴向窜动不超10mm;

拨禾轮前后高低位置调节灵活可靠,驱动链挠度不超3mm。

3.1.13转向联接变形,球头磨损超限。

四、喷药机械检验技术标准

1、药泵工作可靠,压力稳定可调,有压力表,工作压力应在0.3—0.5MPa范围内。

2、药罐及管路清洁,状态良好,内部无腐蚀,各部无渗漏。

3、喷头雾化良好,各口间流量误差不超过3%,切口方向一致,相邻喷头重叠宽度5—15cm,无后滴现象。

4、有药液搅拌装置且状态良好,药罐口及药泵进出口有过滤装置,状态良好。

5、喷药架强度良好,喷杆平直,高度可调,两端有限位装置。

6、动力输出轴有防护罩。

五、联合整地机技术检验标准

1、外观整洁,零部件齐全完好,无缺损,不变形。

2、机架无弯曲、变形,各零部件无裂纹、严重磨损、锈蚀联结紧固,螺母、垫片齐全。

3、各安全装置齐全有效,杆件不变形,零件磨损不超限,安全销的材质和规格符合规定。

缓冲弹簧齐全,长度调整适当。

4、深松杆齿的工作幅宽偏差≤10mm。

5、各杆齿尖在同一水平面上,偏差≤±

5㎜。

6、深松铲柄不变形,安装不偏扭和歪斜。

铲尖安装螺栓方向正确。

7、铲尖刃口厚度≤2㎜。

铲尖与杆齿应紧密贴合,沉头螺栓紧固,螺栓头部不凸出,工作表面下陷≤1㎜。

8、起落机构零件齐全,起落灵活,磨损不超限,相互位置正确。

9、整机及碎土耙深浅及水平调节机构各零部件齐全完好,调节有效。

10、圆盘犁、合墒器悬挂架轴孔同心,磨损正常。

11、转动部件转动灵活、不松旷。

各部轴承、铰链间隙正常,润滑良好,防尘罩齐全。

12、液压元件齐全且工作可靠。

13、各机构工作灵敏,在最高压力下无泄漏、异响和管路振动。

14行走轮状态良好,气压正常,无硬伤、不漏线,左右轮胎花纹磨损大致相同。

15、空驶时的离地间隙≥300㎜。

六、耘耕机技术检验标准

10、转动部件转动灵活、不松旷。

11、液压元件齐全且工作可靠。

12、各机构工作灵敏,在最高压力下无泄漏、异响和管路振动。

13行走轮状态良好,气压正常,无硬伤、不漏线,左右轮胎花纹磨损大致相同。

14、空驶时的离地间隙≥300㎜。

七、通用播种机修后检查验收标准

1、外观整洁,零部件齐全,各部螺栓紧固,机架、悬挂臂不变形,调整正确。

中梁下垂量不大于10mm,种肥箱完好、无漏洞,箱盖安装挡帘。

2、开沟器加装种肥接口、散种舌性能可靠。

采取10cm间距,间距误差不超过±

2.5mm。

各单体最低点平面度±

3、开沟器导架不变形,各铰链点灵活、可靠、不摆动,圆盘开沟器摆动量±

1.5mm。

伸宿杆不变形,弹簧弹力一致,联结板在同一水平面。

4、输种管、种、肥盒不锈蚀、变形、裂纹。

槽轮及阻塞轮磨损不超限,除垢、选配安装。

播量能实现动态精量微调,每半台播机设标准流量口,单口流量允差,种子±

1%、肥料±

3%。

5、双层大拉网、小拉棒,拖拉机轨迹松土器、地轮松土器,划印器齐全、可靠、有效。

6、开沟器转动灵活,两盘相交处间隙应小于2mm,径向磨损不大于25mm,刃口损坏不超过3处,每处深度不超过1.5mm,,平面度偏差小于1.5mm,削土板不磨损,与圆盘开沟片的间隙小于2mm。

每半台播机配备百米流量试验补充盒和接种布袋各一个。

7、地轮转动灵活、摆动偏差小于3mm。

对应传动链轮在同一平面,传动系工作平稳、传递可靠。

8、安全设施齐全,播种机夜间作业照明灯光、安全绳、旗、笛可靠。

风镜、口罩、工作帽、铁钩子齐全。

9、辅助器械设备齐全,堑杆、堑旗、划线器、步弓子、称、天

平、计算器、作业规范、制度、岗位记录、流量测试记录本等。

八、精播机技术检验标准

1、部件完好无缺,各部螺栓坚固完好,各润滑点全部注满黄油。

2、开沟器园盘转动灵活,园盘偏摆不大于3mm,刃口厚度不大于0.05mm。

园盘最低点应在同一平面上,高低误差不大于5mm。

3、排种器装好后,排种轴用手转动灵活,排种轮与毛刷轮与壳体左右侧壁间隙均等,偏差不大于1mm,挡种梳梳齿不允许有任何变形。

4、同一轴上的排肥轮,工作长度之差小于1mm。

5、种肥箱外表光滑,内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箱体不允许有翘曲,箱盖开启灵活,不漏雨水,内隔板严密。

6、镇压轮安装在同一孔位上,零压胎完好无损,转动灵活。

7、深松铲与主梁不垂直度不大于5mm,所有铲尖应在同一直线上,最大误差不大于10mm。

8、起垄铧分土板开角应一致,均调到同一孔位上固定。

9、各传动链轮互相对中,误差不大于2mm。

10、输肥管不得有变形开口,不得漏肥。

种肥箱内、排种器壳体内充满肥料或种子的情况下,用手应能转动半台排肥轴或排种轴。

九、进口播种机技术检验标准

1、各部件完好无缺,运转部件灵活、螺栓坚固完好、润滑点黄油注满。

2、播种机降低到适当的作业作业深度,播种机机架处于同一水平(前、后、左、右),更换地块要重新检查。

3、所有单行播种器处于水平位置并且保持与地面平行,保证种子深度一致,通过手轮或限深轮的调整。

4、播种箱固定可靠,排种体内塑料耐磨垫片平滑、状态好。

5、播种圆盘孔数和孔径要与播种的种子类型一致。

种盘上如有环形划伤,划伤深度不能超过种盘厚度的1/3。

6、刮种器与种盘的间隙要适当,不要与种盘接触,而且刮种器要干净。

7、合理确定镇压轮的压力,依据播种的作物确定镇压轮的压力。

8、清石破土装置完好,根据土壤墒情进行调整,入土深度一般为2-3cm。

9、种肥箱内表面光滑,箱盖开启灵活,密封好。

10、行划印器调整适当。

划印器长度是行数乘以行距,这个尺寸等于从播种机中心到划印器圆盘刃口距离。

11、真空软管不破损、风扇皮带不松弛。

12、液压系统完好,软管和接头不泄漏。

13、电脑指示器完好、设置有效。

•第一节、作业前的准备

包括机组准备、田间准备、人员思想准备,计划、组织及物资供应等准备。

1.1、机组准备

作业前应根据农业技术要求,和本单位机具配备及本地区土壤气候条件特点,来确定拖拉机和农具的编组。

在编组前应对农具进行检修和调整,把存在的问题排除在作业之前。

机具准备的好坏是影响工作作业质量和功效的重要因素。

1.2、田间准备

作业前应清理好田间障碍,把残株堆秸杆清理干净,田间道路和桥梁要修好铺平,沟渠要疏通,暂不能排除的障碍应有明显标志。

对田间要进行周密调查,了解土壤的温度、有无积水、能否陷车等,做到心中有数。

1.3、做好田间区划

根据作业种类区划小区宽度、地头宽度、行走方法等。

在小区规划中,应考虑要适应分区集中作业,以便于统一协调指挥。

1.4、人员的准备

在作业前应开大会或者小会,岗前培训。

把作业任务、质量要求、完成日期等让参加作业的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任务明确,都能主动采取措施努力去完成任务;

并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让机组人员和参加作业有关人员,讨论研究制定安全措施,争取做到安全无事故、优质高效、文明生产。

机组安全设施,无证无照机车不允许作业,参加作业人员100%安全教育、100%签字,播种车组有安全旗,有可靠的安全信号,参加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牌。

1.5、物资的准备

要统一协调地安排工作,要专人安排作业期内的物资供应和职工生活等。

第二节、田间作业

2.1、深松作业质量标准

作业方法:

先松枕地、横松、顺松、斜松。

作业要求:

1、深度适宜、地头整齐、松向直、不漏松、不破坏表土。

2、深松要在土壤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严禁湿整地。

3、深松机工作部件间距合理,杆尺式深松机深松间距在35cm以内,允许误差±

1cm,超过5cm为不合格。

4、深松深度在30-35cm,以破碎犁底层为原则,各行深度一致,误差不超过±

2cm。

5、往复结合堑为35cm,允许误差±

6、地头起落整齐,松到头,松到边。

地头宽度为5cm。

两侧距林带或田间道1m,并用大犁圈边。

验收标准:

对深松作业后的地块,随机取3点,一是检查结合堑是否超标,二是深松深度是否符合标准。

2.2、翻地作业质量标准

先翻枕地、横翻、顺翻、内翻、外翻。

在土壤含水率小于25%,茬高小于20厘米,拖拉机驱动轮滑轮率不大于20%的条件下应达到:

1、平翻作业的耕翻深度在22厘米以上,植被覆盖率80%;

浅翻深松的翻深16-18cm,深松30cm以上,植被覆盖率40%以上。

2、耕堑直,百米弯曲度小于15厘米,耕幅一致,实际幅宽与设计幅宽误差小于±

5厘米。

3、不漏耕,地表平整,无立垡、回垡。

4、不重耕,重耕面积小于2%,地头横耕整齐。

5、开垄间隔40米以上,开垄宽度小于30厘米,深度小于15厘米;

闭垄要窄浅,高度不大于10厘米。

6、必须配带合墒器进行作业。

耕地作业质量检查与验收:

作业方法的检查。

根据耕作地块的长、宽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