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3334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7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docx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

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1

序言

孩子的成长,一般都要经历三个叛逆期,即:

二三岁时的“宝宝叛逆期”、七八岁时的“儿童叛逆期”、十二岁以后的“青春叛逆期”。

其中,七八岁时期是最令人头疼、最讨人嫌的叛逆期,正如俗语所说:

“七岁八岁讨人嫌,惹得小狗不待见。

在五六岁的时候,孩子可能还很听话,我们说什么可以玩,他们就去玩,什么可以做,他们才去做,走到哪儿都招人喜欢,这让很多妈妈心里乐滋滋的,甚至还庆幸自己生了一个听话的乖宝宝,这下可以省省心了。

但没想到的是,到了七八岁,乖宝宝却来了一个惊天大逆转,变成了一个十足的“问题”儿童,每天弄得我们焦头烂额、心力交瘁!

随时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拿起十八般武器,与他们斗智斗勇。

原来很懂礼貌的孩子,却突然出现数不胜数的毛病。

例如,爱胡搅蛮缠,知错不认错,只爱听表扬,爱狡辩、找借口,见人不打招呼,做事拖拉、磨蹭……很多个人行为习惯也变得让人无法忍受:

睡觉前不刷牙,爱睡懒觉,早上起来从不叠被子;吃饭时总是满嘴流油、满桌饭粒,碰上爱吃的菜,就像是饿极了的猫见到老鼠一样,骨头都剩不下;不爱干净,走到哪儿,无论地上是不是干净,就一屁股坐了下去,不管是衣服上,还是书包上,总是左一块鼻涕、右一点污渍……

每天为大人制造出来的困难,一个比一个更有挑战性。

什么是错的、不被允许的、危险的、缺德的,他们虽然都很明白,却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屡屡尝试,屡屡要跟我们拧劲儿干,一定要把东西弄碎弄坏,一定要把事情搞乱搞砸……他们希望自己可以自由自在、无法无天:

玩电脑,最好是没有时间限制;不去上课,不做作业,最好是没有人过问;想吃饼干时,最好是可以撑到肚子装不下……

每天随口而出的问题,会像迸豆儿似的,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总让人应接不暇,焦头烂额,弄得我们一会儿上网查这个查那个,一会儿又捧着《百科全书》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我们离太阳有多远”……最后弄得我们都要“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了!

对于孩子的叛逆行为,很多父母采取的是硬碰硬的方式,对孩子只是简单地训斥、打骂,而这样做的结果,最后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让他们的叛逆心理变得更加强烈。

七八岁的孩子,对世界万物都充满着好奇,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的自我意识慢慢觉醒,认识事物的能力也在逐渐提高,他们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主了。

但是,很多父母却无视孩子的成长,总是把孩子当成婴儿,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比如孩子想给花儿浇水,我们怕孩子打破花盆不让;孩子想自己洗袜子,我们担心孩子弄湿衣服不准……正是因为父母这也不许、那也不准的强硬态度,结果导致孩子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这也是造成孩子叛逆的原因之一。

虽然,孩子的叛逆心理让我们头疼不已,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它也有积极的一面。

叛逆心理包含着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比如勇敢、自我意识强、有闯劲、能创新等。

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孩子叛逆行为的合理性和利、弊双面性,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合理引导,逐步改变他们的叛逆行为。

鉴于此,本书从多个角度,以生动个案为例,结合相关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心理变化、认知学习、父母关系、人际交往、娱乐活动等几大方面的叛逆行为,进行了透彻的心理学分析,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帮助家长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目录

序言1

上篇纠正不良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3

1几乎每个孩子都爱吃零食3

2睡懒觉是孩子的共同嗜好8

3孩子为何不讲卫生、不爱干净13

4孩子乱花零钱与父母教育有关18

5不爱收拾整理是家长娇惯出来的23

6孩子拖拉、磨蹭是可以改变的28

下篇适度放手,塑造孩子优良个性32

1孩子活泼、好动,手脚闲不住33

2个性倔犟的孩子该如何引导37

3孩子爱发脾气、使性子怎么办42

4孩子胡搅蛮缠该怎么引导46

5爱搞破坏、恶作剧也很正常51

6爱拆装东西的孩子有出息56

7做事莽撞、不讲道理该怎么引导61

8孩子过分自私自利要不得66

上篇纠正不良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

 

1几乎每个孩子都爱吃零食

 

叛逆期案例

小伟是一个二年级的男孩,学习成绩不错,平时也比较听老师和父母的话,但他有一个不良习惯,就是特别喜欢吃零食。

家里的零食自然是不断,冰箱里塞满了薯片、虾条、巧克力和可乐等。

小伟一放学回到家就打开冰箱,左手一袋,右手一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每次妈妈都会劝说他:

“乖儿子,一会就要吃饭了,别吃那么多零食了。

”可是小伟哪管什么时候吃饭,只知道现在就要过嘴瘾,再说了,妈妈做的饭哪有零食美味?

所以任凭妈妈怎么劝说,他就是不听,妈妈也拿他没办法,只能逐渐减少零食的供应量。

但是问题又出来了,妈妈减少了从超市给他购买的零食,他却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了更多的零食。

平时总不能不给他零花钱吧?

妈妈真的感到很为难。

小伟他们学校周边有很多小门面和小卖部,经常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那里炸肉串、炸鸡翅、煎香肠、炸臭豆腐、珍珠奶茶等小吃应有尽有,每当放学的时候这些小吃都供不应求。

这些小吃店和小卖部极大地满足了小伟的胃口,尽管妈妈对他说路边的小吃不卫生,尽量不要吃,可是小伟哪能抵挡得了这些食品的诱惑呢?

几乎每次放学回家前,他都要在那儿吃个够才回来。

妈妈只好缩减小伟的零花钱,但小伟总会“巧立名目”,把减少的零花钱再要回来。

为此,妈妈真是伤透了脑筋。

妈妈要懂的心理学:

孩子吃零食吃的是味道和感觉,妈妈要注意帮他控制和选择

孩子爱吃零食这几乎成了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共性,那么孩子为什么爱吃零食呢?

综合来讲,孩子爱吃零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我们分别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从生理方面来讲,七八岁的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孩子的活动量较大,而且在校读书脑力劳动也很活跃,所以身体对营养的需求量就很大,孩子往往还没有放学就已经饥肠辘辘了。

因此,放学后孩子迫不及待地飞出教室,直奔小吃摊,或者放学回到家后不等妈妈做饭就打开冰箱或橱子找吃的。

当然,零食的美味和多样化也极大地刺激了孩子的嗅觉和味觉,比如大部分零食在制作时都在口味上下了很大工夫,甚至有些零食不惜为此加入增味剂,这些味道鲜美的零食自然比妈妈一成不变的饭菜更能引起孩子的食欲。

从心理的角度来讲,孩子吃零食也是出于一种习惯,比如小时候已经养成了爱吃零食的习惯,升入小学后这种习惯没有得到纠正,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另外,孩子之间吃零食的行为也会传染,别的孩子买什么好吃的,自己也想买什么好吃的,甚至有时还会形成一股攀比之风。

如果一个孩子比别的孩子买的零食花样多,他就会感觉良好,尤其是七八岁的孩子在这方面特别喜欢吹嘘或标榜自己。

所以,孩子吃零食有时候也是在追求一种自我感觉。

那么如何看待孩子吃零食这件事情呢?

简而言之就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让孩子有选择地吃零食,合理地吃零食。

孩子吃零食往往注重口味,只要合自己的口味,几乎什么零食都吃,不加选择。

但是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来讲,有一些零食是不适合孩子吃的,比如一些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导致孩子发胖。

另外,一些油炸食品还含有少量致癌、致病物质或毒素,这些东西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七八岁的孩子对此知之甚少,所以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选择。

当然,并非所有的零食都不能吃,诸如水果、薯类以及酸奶之类的食品含脂肪、盐分和糖分较低,适量食用则能补充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素,促进人体的健康成长。

叛逆期方法指导

方法一:

给孩子讲明乱吃零食的危害,让孩子自觉远离不良零食

正常的一日三餐基本上能满足孩子日常的营养所需,但由于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用零食来补充一些营养也是有必要的。

主观上来讲,几乎每个孩子都爱吃零食,因为零食能给他们带来味觉上的刺激和愉悦的心理感受。

但是不加选择地吃零食或者在不适当的时候吃零食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一般而言,水果、蛋、奶类零食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比较有益,而一些油炸、干制类食品大多含有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常吃或多吃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比如街头的一些小摊贩出售的油炸类食品大多不符合卫生标准,细菌超标、含有毒素等,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

在时间上,看电视时最好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看,在睡觉前半小时尽量也不要吃零食,否则会对肠胃健康有负面影响。

七八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辨识能力,如果家长能够向孩子讲明乱吃零食的危害,那么相信他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小刚是三年级的一个男孩,他特别喜欢吃学校门口摊位上的炸臭豆腐,几乎每天放学后都要买上几块吃,妈妈劝说了他很多次,他都不听,这让妈妈很无奈。

有一次妈妈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某地十多家臭豆腐制造工厂为增加豆腐的臭味,竟用粪水腌制,做好的豆腐还要用布包好埋在粪堆里……原来某些地方热卖的臭豆腐竟是以化学染料、馊水、污水,甚至粪水加工制成,真是让人恶心至极。

妈妈看了这个新闻后,虽然对是否告诉孩子有所顾虑,但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还是在放学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小刚,小刚听后以为妈妈在骗他,妈妈又从网上找到相关新闻。

当小刚看到新闻和图片的一刹那,当时就吐了,此后他再也不吃路边的炸臭豆腐了。

尽管这种方法有些直白和极端,但是对于痴迷于炸臭豆腐“美味”的小刚来说,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相反妈妈如果对小刚隐瞒事实,不仅不利于小刚放弃不卫生的零食,也是对小刚身体健康不负责任的。

方法二:

让孩子养成定时饮食的习惯,按时为孩子备好三餐

孩子喜欢吃零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饮食不规律。

为什么饮食不规律会让孩子变得爱吃零食呢?

我们通过举例来说明,比如,中午孩子放学后妈妈还没来得及做饭,那么饥肠辘辘的孩子就会到处找吃的,当他吃了一通后,妈妈才把饭菜端上桌子,然而此时的孩子已经吃零食吃饱了,或者已经吃了半饱了,只好在妈妈的劝说和逼迫下勉强吃一些饭菜。

但是,毕竟正餐才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和营养来源,由于正餐摄入食物量不够,孩子很快就又饿了,而这时还没有到晚餐时间,于是他只好再次吃零食缓解饥饿感,而到吃晚餐的时候他又不饿了……如此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孩子吃的正餐越来越少,而吃的零食却越来越多,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一种习惯,甚至使孩子对零食产生依赖性。

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首先要按时给孩子做饭,即便没有及时做饭,也要让孩子稍微等待一会儿,尽量不要让他吃零食补充身体所需。

如果孩子非吃不可,也要让他适当控制量,避免一次吃个饱。

当然,饭前饭后可以适当让孩子吃一些对身体有益的零食,比如水果类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零食,这些零食有助于对正餐的消化吸收,也有利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总之,规律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的零食需求量,妈妈要从自身做起,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方法三:

适当调剂饭菜的口味,抢占孩子的零食空间

孩子毕竟是孩子,抵挡不住零食美味的诱惑。

美味的诱惑可以说是孩子喜欢吃零食的最直接原因,也是最根本原因。

有不少孩子在吃饱饭后,还要抱着零食大吃一通,原因何在?

正是因为经受不住零食美味的诱惑。

对孩子而言,可能一成不变的饭菜口味已经让他们对正餐失去了兴趣,他们需要新鲜、刺激的口味来满足自己的味觉,零食无疑是最具有诱惑力的。

所以,家长在做饭时不妨调剂一下饭菜的口味,为孩子做一些可口的饭菜,当他们吃饱了可口的饭菜后或许对零食就没有太多的食欲了。

小雨是一个特别爱吃零食的孩子,而且用妈妈的话来讲就是“口味特别刁”,所以小雨在吃完饭后总是喜欢再吃一些零食,尽管妈妈数落了她很多次,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小雨总是说妈妈做的饭菜很乏味,所以她也没什么胃口,甚至有时候宁愿吃方便面也不想吃妈妈做的饭菜,而妈妈也总是抱怨小雨“没良心”。

有一次,爸爸在吃晚饭时微笑着说了一句:

“这饭菜怎么一点味道都没有?

”妈妈瞪了爸爸一眼,小雨趁机说道:

“就是嘛,就是嘛,我妈做的饭菜真难吃!

”边说还边朝妈妈扮了个鬼脸。

爸爸赶紧打趣道:

“你妈平时工作那么忙,哪有工夫给你琢磨饭菜的味道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小雨的妈妈内心在嘀咕:

难道自己做的饭菜真的不好吃?

从那以后小雨妈妈抽空就看菜谱,琢磨饭菜的口味,不久就做出了一手好菜,并获得了小雨爸爸和小雨的称赞。

而从这以后,小雨妈妈发现小雨吃零食也越来越少了。

有的时候,正餐的口味如何的确会影响孩子对零食的依赖程度,如果您不相信,可以试着为孩子做一些可口的饭菜,看对减轻孩子对零食的依赖有没有作用。

 

2睡懒觉是孩子的共同嗜好

 

叛逆期案例

小昊刚升入小学一年级,他头脑灵活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有一个坏习惯——爱睡懒觉,而且这种习惯从幼儿园一直持续到现在,妈妈为这个问题很头疼。

小昊平时特别喜欢看动画片,每天放学后,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就开始全神贯注地看起动画片来,直到妈妈喊他吃晚饭。

当然,吃饭时他也眼睛不离电视,妈妈为此经常批评他,但一点效果都没有,有时候妈妈只能强行把电视机关掉,这自然引来小昊的一通抱怨。

吃完饭,小昊仍然接着看动画片,一直看到晚上9点多,才不情愿地在妈妈的威逼利诱下去洗漱,等到上床睡觉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

即便如此,他还会在床上躺着翻来覆去睡不着,又是要喝水,又是让妈妈帮他拿吃的,直到折腾得没什么可折腾了才渐渐睡去。

第二天早晨起床时那就更费劲了,本来妈妈怕他上学迟到,早已经为他定好了闹钟,但是闹钟都响过几遍了,他还是不起床。

有时候妈妈看他快要迟到了,就来到他房间,硬是把他从被窝里拉出来。

每次他都会急赤白脸地说:

“就许你们睡懒觉,我多睡会儿就不行,还有天理没?

”每次妈妈也都会反驳他:

“我和你爸爸还不到上班时间,你已经到了上学时间了。

”“那我不管,我也不想上学了。

”小昊无理争三分,妈妈也十分窝火。

这样的母子之争,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但始终都没有找到解决的良策。

妈妈要懂的心理学:

大多数孩子都爱睡懒觉,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睡懒觉,这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共同嗜好,也是大多数家长共同的烦恼。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如此,大人也一样,很多成年人也喜欢睡懒觉,只不过有些成年人自制力强,或者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而已。

那么,孩子为什么喜欢睡懒觉呢?

对孩子而言,爱睡懒觉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睡觉晚,睡眠不足,所以该起床时才会赖床。

一般而言,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当在10个小时左右。

如果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低于10个小时,那么就会出现睡眠不足的现象,他们就容易赖床不起。

反之,如果每天能保证10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孩子就比较容易自然醒,而不是依靠闹钟吵醒。

而孩子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每天睡觉时间比较晚,晚上不是看电视就是玩别的游戏,当然也有的孩子是为了写家庭作业。

所以,为了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早睡的习惯,避免让孩子看电视太晚,或写作业太晚。

拿例子中的小昊来讲,他每天看动画片看到很晚,再加上洗漱和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时间,估计真正入睡时要到夜里11点钟左右了,可是早上为了上学7点钟左右就要起床,这样算下来,小昊每天肯定是睡眠时间不足,而他睡懒觉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孩子爱睡懒觉的另一个原因是受家长生活习惯的影响。

有的家长习惯于晚睡晚起,孩子受此影响慢慢也会形成晚睡晚起的习惯。

比如例子中的小昊,当妈妈催促他早起时,他很自然地就想起了用爸爸妈妈“睡懒觉”的事实当做借口。

这说明家长的作息习惯对孩子的作息习惯影响也很大。

总之,要解决孩子爱睡懒觉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叛逆期方法指导

方法一:

让孩子早睡早起,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前面我们分析了孩子爱睡懒觉的根本原因,只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才能有效解决孩子爱睡懒觉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一位妈妈是怎么做的。

小薇几乎每天早晨都要哼哼唧唧赖床不起,有好几次妈妈送她上学时都差点赶不上校车,这令妈妈十分恼火,而小薇也几乎每天早晨都会挨训。

妈妈思来想去,认为小薇之所以早上不按时起床,可能是因为晚上睡得太晚了,所以妈妈决定每天晚上让小薇早睡一会儿。

这天,小薇吃完晚饭后,妈妈没有让她再去看电视,而是带着她到附近公园转了一大圈,回来后小薇有些累了,妈妈赶紧让她洗了个澡。

洗完澡后,小薇感觉舒服多了,这个时候她也稍稍有了困意,妈妈赶紧安排她早点睡觉,小薇虽有些不情愿,但毕竟也有些困了,于是上床睡觉去了。

由于这次比平时早睡了一个多小时,第二天起床时小薇并没有太多的困意,闹钟响了之后不久,她便起床去洗漱,这次妈妈没有喊她。

当然,对于她的积极表现,妈妈也及时表扬了她。

此后的几天,妈妈尽量通过各种办法让她早睡早起,渐渐地小薇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赖床的行为也很少再发生。

道理就是这么浅显,与其一味地责备孩子赖床不起,倒不如想想办法让孩子早睡早起,当孩子睡眠相对充足的时候,赖床对他而言也就没什么必要了。

妈妈们不妨一试。

方法二:

让孩子受到适当惩罚,让他为自己的懒惰埋单

大多数孩子属于因睡眠不足(晚睡)而导致的赖床,但也有少部分孩子留恋被窝的舒适而不愿起床,尤其是在冬天的早晨,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这个意思就是说,有的孩子即便是睡眠充足,他早晨也不想起床,总想在被窝里多待一会。

这种现象属于孩子的惰性在作怪,当然这种行为通过早睡早起是很难解决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适当地让孩子接受惩罚,让他为自己赖床而付出代价,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小强是一个特别爱睡懒觉的孩子,妈妈为此每天都要和他打上一通嘴仗,真是烦不胜烦。

为了避免小强上课迟到,妈妈为他定了两组闹钟,一组振不醒,另一组十分钟后接着振,即便如此,小强依然雷打不惊,妈妈每天仍然很无奈地去他房间催促他起床。

为此,妈妈绞尽了脑汁也没有找出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小强的妈妈从一本家庭教育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孩子睡懒觉的文章,其中有一种避免孩子睡懒觉的方法就是让孩子“适当受到惩罚”。

妈妈决定尝试一下这种方法。

当小强第二天再赖床不起时,妈妈并没有去他的房间催促他,而是“按兵不动”。

小强感觉不对劲,过了一会儿等他主动起床洗漱时,发现时间已经晚了,尽管他三下五除二就洗漱完毕,但是赶到小区门口时校车还是开走了。

小强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个劲儿地埋怨妈妈没有及时喊他起床,妈妈也为此表示“后悔”。

无奈,最后母子俩只好打了一辆出租车来到了学校,此时已经上课10多分钟了,小强自然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经过这次事件,小强十分后悔,而他再也没有因为赖床而迟到过。

尽管这种方法带有一定的惩罚性,但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还是比较有效的。

当然这种方法不能经常使用,如果经常使用会出现两种后果:

一是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二是会导致孩子变得越来越“皮”。

方法三:

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好榜样

前面讲到了,孩子爱睡懒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家长生活习惯的影响。

如果家长平时特别爱晚睡晚起,那么孩子自然会受到影响。

所以,要想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

有的家长习惯于在这方面摆家长姿态:

认为大人是大人,孩子是孩子,大人没必要和孩子比。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而且当大人教育孩子要早睡早起时,很容易遭到他们的反驳。

在孩子的眼中,他们和大人是一样的,大人能怎么做,他们也希望能怎么做,如果不允许他们那样做,他们就会感觉很不公平。

所以,想要求孩子早睡早起,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合格的榜样。

 

3孩子为何不讲卫生、不爱干净

 

叛逆期案例

小伟今年8岁了,正在读小学二年级,他活泼可爱,就是不爱讲卫生。

平时洗脸刷牙他都会逃避,更别提养成其他卫生习惯了。

早晨起来洗脸刷牙他嫌麻烦,胡乱抹几下就算了事;平时洗澡他嫌时间太长,在浴室待不了几分钟就得跑出来;指甲长了他也想不起来剪,以至于指甲缝里藏满了污垢;衣服脏了他也从来不主动换,非得等到妈妈强迫帮他换下来……不仅如此,每次妈妈刚给他换好洗净的衣服,放学回来准弄得浑身脏兮兮的,泥土、污渍不必说,上面还被他用彩笔搞得花里胡哨,简直就像在搞行为艺术。

洗漱、衣服穿着如此,在饮食卫生方面他也特别不注意。

每天放学回到家,他手也不洗就开始在冰箱里找吃的,放学坐公交车回来两手搞得腻乎乎地他全不在乎,照样拿起零食吃得津津有味。

而且吃完后的包装随手一扔,从来不会主动把废弃物放到垃圾桶里。

对此,妈妈经常批评他,但每次批评他,他都会大声叫嚷,搞得妈妈左右为难。

在公共卫生方面小伟也不注意,经常随地吐痰。

有时候在家里甚至会吐在地板上,为此爸爸还打过他;在外面,他也很少把痰吐在垃圾桶里,或用纸包起来扔在垃圾桶,经常是走到哪儿吐到哪儿,有好几次还被卫生管理人员批评,差点挨了罚,但是他似乎不长记性,依然我行我素。

对此,妈妈真拿他没办法。

妈妈要懂的心理学:

孩子一般都缺乏卫生观念,家长需要耐心引导

尽管与上一代人相比,现在的孩子变得讲卫生多了,但是仍有不少孩子达不到现代社会的卫生标准。

孩子不爱讲卫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头脑里根本就没有卫生观念,不清楚讲卫生有什么好处,或者说不清楚不讲卫生有什么具体危害,在他们头脑里更多的是吃、喝、玩、乐,只要能吃好、玩好,别的都不关心。

尤其是对于七八岁的子而言,他们的认知范围和活动范围都比儿童时扩大了不少,他们怎么快乐就怎么玩儿,怎么随便就怎么玩儿,而讲卫生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束缚,也是一种麻烦。

拿洗脸、刷牙来讲,他们感觉自己并没有从洗脸、刷牙中得到任何的实惠,或者说是快乐;相反,这对他们来讲简直就是一项任务,一项被迫要完成的任务。

在饮食卫生方面,他们并没有直接感受到不讲卫生给自己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他们只知道饿了尽快把美食吃进肚子里更实惠。

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洗手就吃饭或者吃其他零食的现象很普遍,而且父母三番五次地数落也无济于事。

就像例子中的小伟一样,洗脸、刷牙、洗澡,他都嫌麻烦;吃零食前洗手他也嫌耽误时间;甚至把吃完东西剩下的包装扔进垃圾桶里他都嫌费事儿;有了这种认识他怎么可能自觉地讲卫生呢?

那么,对于这样的孩子如何让他变得爱讲卫生呢?

主要的方法有两个:

一是加强孩子的卫生观念,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卫生观念是促使孩子讲卫生的基本前提,只有让孩子意识到讲卫生对身体的好处,他才有讲卫生的动力。

而习惯的培养是让孩子讲卫生的主要保障,孩子一旦形成了讲卫生的习惯,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把一些事情当做自然,比如洗脸、刷牙、洗手等,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不做这些事情,他就会感觉不自在,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下面来看具体的方法。

叛逆期方法指导

方法一:

告诉孩子不讲卫生的危害

对于七八岁的孩子而言,他们不讲卫生,除了受不良习惯的影响之外,主要是他们并不完全清楚不讲卫生的危害。

如果父母能够把这些危害,具体地讲给孩子听,那么孩子对此是不会无动于衷的。

比如,病从口入,不讲卫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危害身体健康,而身体健康事关孩子的切身利益,所以讲清楚这些危害对孩子有很强的说服力。

给孩子讲清楚不讲卫生的危害,可以用直接的事实,也可以用有效的证据。

小涛这孩子不太爱讲卫生,平时饭前总是不爱洗手,每次都得妈妈催促他好几次才去洗。

不仅如此,他平时也不注意剪指甲,都长这么大了还得让妈妈帮他剪,有时候妈妈工作忙,忘了帮他剪指甲,他的指甲就会长出老长,而指甲缝里也会藏满污垢。

妈妈认为让孩子一直这样下去,对他的身体健康特别不利,于是便想出了一个方法来教育他。

这天妈妈向开诊所的朋友借了一台显微镜,把小涛的指甲垢放在玻璃片上,并加入一滴清水,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让小涛观看。

小涛看到许多像虫子一样的东西在水中游动,而这些东西曾经寄居在他的指甲缝里,想到这些,他不禁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妈妈趁机告诉他:

“这些可怕的‘小虫子’就是我常给你说的细菌,如果吃东西前不洗手这些东西很容易被吃进肚子里,并且会导致身体生病。

小涛看看游动的细菌,想想妈妈说的话,感觉太可怕了,从此他就特别注意洗手和剪指甲了,没有再让妈妈催促过。

事实就是如此,尽管家长三番五次地告诉孩子“不讲卫生,有害健康”,但没有直接的证据或者事实摆在孩子面前,是很难说服他们的,而他们往往也是不入心的。

当有直接的证据或者真切的感受时,他们一定会为自己的健康着想。

方法二:

用自己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一个孩子不讲卫生,那么他的家长也可能不注意卫生方面的问题,虽然这话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