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计算公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4435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种计算公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种计算公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种计算公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种计算公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种计算公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五种计算公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种计算公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种计算公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预计该企业在 

2011 

年的定额完成率为 

110%,废品率为 

2.5%,员工出勤率为95%。

请计算该企业 

年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

产品类型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工时

年的订单/台

类产品

150

100

200

350

300

400

【解答】:

产品生产任务总量=150×

100=15000(工时)

产品生产任务总量=200×

200=40000(工时)

产品生产任务总量=350×

300=105000(工时)

产品生产任务总量=400×

400=160000(工时)

总生产任务量=15000+40000+105000+160000=320000(工时)

年员工年度工日数=365-11-104=250(天/人年)

320000=250 

×

1.1 

0.98 

(1 

-0.025)≈152(人)

(二)按设备定员

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

属于按效率定员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适用于机械操作,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

(三)按岗位定员

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

适用于连续性生产装置(或设备)组织生产的企业,以及一些既不操纵设备又不实行劳动定额的人员。

可分为以下两种

1.设备岗位定员。

适用于设备开动时间内,必须由单人或多岗位多人共同看管的场合。

具体定员时要考虑:

(1)看管(操纵)的岗位量

(2)岗位的负荷。

(不足 

小时的;

三高作业连续不得超过 

小时)

(3)每一岗位危险和安全程度,需走动的距离,可否交叉作业,设备仪器的复杂程度,需要听力、视力、触觉、感觉及精神集中度

(4)生产班次、倒班及替班的方法。

对于多人一机共同进行操作的岗位,其定员人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2.工作岗位定员。

适用于有一定岗位,但没有设备,而又不能实行定额的人员。

如:

检修工、警卫员、收发员等。

这种定员方法和单人操纵的设备岗位定员的方法基本相似,主要根据工作任务、岗位区域、工作量,并考虑实行兼职工作的可能性等因素来确定定员人数。

(四)按比例定员

某一类人员总是和另一类人员存在着一定的数量依存关系,企业定员时应根据国家或主管部门确定的比例进行计算

某类人员的定员数=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的总数×

定员标准主要适用于:

企业食堂、托幼工作人员、卫生保健人员等服务人员的定员。

对于企业中某些非直接生产人员、辅助生产工人、工会、妇联、团委等脱产人员也可以比照此种方法。

(五)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主要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总结:

一、成本效益评估(调整)

1.成本效用评估是对招聘成本所产生的效果进行的评估。

包括:

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录用成本效用=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2.招聘收益成本比

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

招聘收益-成本越高,说明招聘工作越有效。

二、人员录用数量评估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

当招聘完成比大于等于 

100%时,则说明在数量上完成或超额完成了招聘任务;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

应聘比则说明招募的效果,该比例越大,则招聘信息发布的效果越好。

三、匈牙利分析法

在解决员工任务指派问题是企业普遍采用——匈牙利法 

应用条件:

1.员工数目与任务数目相等;

2.求解的是最小化问题,如工作时间最小化,费用最小化等。

(注:

教材中的例题) 

计算步骤:

1.根据所给表格建立矩阵;

2.对矩阵进行行约减(每一行减去本行最小数)和列约减(没有 

的列减去本列最小数);

3.画“盖 

0”线(从含 

最多的行或列开始);

4.数据转换(“盖 

0”线的数目小于矩阵维数,将未被“盖 

0”线覆盖的数减去最小数,“盖 

0”线交叉 

点加上最小数);

5.求最优解。

计算题

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甲、乙、丙、丁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及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1所示,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最佳分派方案,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总工时。

表1每位员工完成四项工作任务的的工时统计表单位:

工时

工作任务员工

甲工人

乙工人

丙工人

丁工人

A

13

8

12

21

B

16

9

15

C

5

6

7

D

19

计算题提示[2007年5月]

  匈牙利法

  1构成矩阵

  2使每行每列至少包含一个零(用每行每列数分别减该行或该列最小数)

  3画盖零的直线数等于维数

  a首先从零最多的行或列画盖零的直线

  b直线数<

维数,将进行数据转换

  (找未被直线盖的最小数;

所有未被直线盖的数-最小数;

两直线相交点+最小数)

  c直线数>

=维数,完成第三步

  4求最优解

  a找只有一个零的行或列,将其打√

  b将其对应的行或列的其它零打×

  c将最后打√的零对应的数(表格中)相加,即为最少工作时间

最后=5+8+9+12=34

(计算题出题点)

四、核算人工成本的基本指标基本指标包括:

1.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在岗员工年平均人数

2.企业从业人员年人均工作时数

=企业年制度工时+年加班工时—损耗工时/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3.企业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获得的全部收入

4.企业增加值(纯收入)

以货币表现的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

生产法: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5.企业利润总额

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6.企业成本(费用)总额

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所有费用

7.企业人工成本总额

在一定时期内所支出的全部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

五、核算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

1.销售收入(营业 

收入)与人工费用 

比率

每获得一个单位的销售收入需要投入的人工成本

人工费用比率=人工费用/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人工费用/员工总数

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员工总数

=薪酬水平

单位员工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2.劳动分配率

企业获得增加值(纯收入)中用于员工薪酬分配的份额

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增加值(纯收入)

二、合理确定人工成本的方法

确定人工费支出的极限的方法:

(一)劳动分配率基准法

劳动分配率:

是指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附加价值的比率。

附加值:

由企业本身所创造的价值,是可以用来进行分配的收入。

可以用扣除法和相加法计算。

应用劳动分配率基准法的步骤:

1.计算目标销售额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费用/人工费用率

=目标人工费用 

/(目标净产值率×

目标劳动分配率)

2.在计算上年度和确定本年度目标劳动分配率的基础上,根据本年度的目标销售额计算出本年目 

标人工费用,并计算出薪酬总额的增长幅度

(二)销售净额基准法

根据前几年实际人工费用率、上年平均人数、平均薪酬和本年目标薪酬增长率,求出本年的目标销售额,并以此作为本年应实现的最低销售净额。

其公式为:

目标人工成本=本年计划平均人数×

上年平均薪酬×

(1+计划平均薪酬增长率)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成本÷

人工费用率

利用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销货额)还可计算销售人员每人的目标销售额。

步骤:

先确定推销员的人工费用率,再根据推销员的月薪或年薪及推销员人工费用率计算推销员 

的年度销售目标。

计算公式:

销售人员年度销售目标=推销人工费用/推销员的人工费用率

还有一种根据毛利率及人工费用率,计算推销员目标销售毛利额及推销人员毛利与工资的大致比例。

其公式是:

推销人员人工费用率=推销人员人工费用总额/毛利额

目标销售毛利=某推销员工资/推销员人工费用率

(三)损益分歧点基准法

指在单位产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与产品制造和销售及管理费用相等的销货额,或者说达到这一销货额的产品销售数量。

还可以简要概括为公司利润为零时的销货额或销售量。

损益分歧点,可用公式表示为:

销售收人=制造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

一、各类标准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新)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制度工作日=365 

天-104 

天-11 

天=250 

季制度工作日=250 

天÷

季=62.5 

天/季

月制度工作日=250 

12 

月=20.83 

年制度工作工时=250×

8=2000(工时/人·

年)

季制度工作工时=62.5×

8=500(工时/人·

季)

月制度工作工时=2000÷

12=166.67(工时/人·

月)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月计薪天数=(365-104)÷

12=21.75(天/月)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

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

(月计薪天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