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4598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广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广雅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7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能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卷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濡(rú)养恓(xī)惶熨(wèi)帖攘袂(mèi)

B.戕(qiānɡ)灭恫吓(xià)徇(xùn)私聒(ɡuō)噪

C.怅(chànɡ)然戏谑(xuè)商榷(què)弃秽(huì)

D.福祉(zhǐ)渣滓(zǐ)回溯(shuò)守拙(zhuō)

2.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坍圮/否泰倩影/嵌合蜚声/扉页

B.垝垣/樯桅云翳/呓语桎梏/窒息

C.羁鸟/作揖讣告/敷衍明晰/白皙

D.辅佐/吐哺攸关/幽居吞噬/擦拭

3.下列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弥漫暄嚣寥落名噪一时

B.狂阑耽搁罪孽慢条斯理

C.步履金瓯雾蔼黄钟大吕

D.斑驳亘古逡巡优哉游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种身份的说客轮番登门,留梦炎就是元人的第一张“王牌”。

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向他推销不倒翁哲学。

B.天祥前额也可见汗淋如雨,然而,他顾不得擦拭,只是一个劲地笔走龙蛇。

强风吹开了牢门,将案上的诗稿吹满屋飘飞。

C.我们的生命,端坐于概率垒就的金字塔的顶端。

面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我们还有什么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呢?

D.谁都知道,网络游戏的规则设置,让没钱买装备的玩家寸步难行。

但是,为何不良网游的“免费”谎言会屡试不爽呢?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乐府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中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却又与《诗经》有所不同,《诗经》以抒情为主,汉代乐府民歌以叙事为主,是中国叙事诗成熟的里程碑。

B.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田园生活是其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归园田居》等。

他继承现实主义传统,为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C.人物传记属于文学性传记,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不过其基本人物和情节必须符合真实性原则。

但也可以运用想象手法,来恢复其失落的事件环节或细节。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作家,代表作有《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命若琴弦》等。

其文字“秀丽朴素,独树一帜”,被誉为漂亮缜密的现代美文。

6.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贻我彤管(赠送)赍钱三百万(赠送)

谢家来贵门(辞别)多谢后世人(告诉)

B.来即我谋(走近,靠近)无与士耽(沉溺,迷恋)

盈盈一水间(之间)何意致不厚(招致)

C.体无咎言(责怪)依依墟里烟(村落)

徒留无所施(白白地)鸡鸣桑树颠(顶部)

D.亦已焉哉(了结)逆以煎我怀(逆料,想到将来)

足以荣汝身(使……荣耀)但为君故(不过,可是)

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B.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D.是孔子之徒与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8.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B.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翻译:

选用正直的人置于邪恶的人之上,使邪恶的人正直。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翻译:

自己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就要使别人也行得通。

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翻译:

房屋的后面是榆树和柳树,罗堂前面是桃树和李树。

D.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翻译:

客人自远方来访,屈驾问候我。

二、本大题4小题,共17分。

阅读《离骚》选段,回答11-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10.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肇锡余以嘉名:

开始名余曰正则兮:

名字

B.岂维纫夫蕙茝:

绳索彼尧舜之耿介:

光明正大

C.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正直敢言的样子及前王之踵武:

脚后跟

D.后悔遁而有他:

逃跑伤灵修之数化:

屡次

11.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路幽昧以险隘③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②夫唯捷径以窘步④夫唯灵修之故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2.下列各项中,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诗人以大量笔墨交代家世出身,意在塑造血统高贵、身世不凡、器宇轩昂的自我形象,意在表达自己承担厚望,有辅君爱民、强国兴国的巨大责任感。

B.诗歌中大量使用比喻手法,如以申椒、菌桂、蕙茝、荃等香草喻德才兼备的贤臣,以灵修喻国君,使诗人的情感抒发含蓄优美,生动形象。

C.诗人用“三后”、“尧、舜”等明君与“桀、纣”等昏君进行对比,旨在借古劝今,委婉劝告楚王仿效明君任用贤臣,远离奸佞,莫蹈昏君亡国的覆辙。

D.诗歌以六、七言为主,句式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大量的“兮”字,使全诗的旋律回环往复,具有一唱三叹的抒情效果。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__________,__________。

(《静女》)

(2)__________,__________。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

(3)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_________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

三、本大题2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入若耶溪

南朝梁王籍

艅艎何泛泛①,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注:

①艅艎yúhuáng,舟名。

14.“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两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4分)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分点概括。

(3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当我刚刚能够提着一个篮子歪歪趔趔地跑路的时候,就跟在大姐姐们身后拣麦穗了。

  对我来说,那篮子未免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时不时就让我跌上一跤。

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

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

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又会从篮子里掉回地里去了。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蔸麦穗的篮子说:

“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

”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

“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

  我大言不惭地说:

“我要备嫁妆哩!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

“你要嫁谁嘛?

  是呀,我要嫁谁呢?

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我说:

“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

笑啥嘛!

我生气了。

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

我不知道。

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

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

他的头,剃得光光的,像半个葫芦。

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

说:

“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

“对呀!

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

他那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了磕:

“娃呀,你太小哩。

我说:

“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

“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

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

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

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

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

“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

他又乐了。

答应着我:

“我等你长大。

“你家住哪哒呢?

“这担子就是我的家,走到哪哒,就歇在哪哒!

我犯愁了:

“等我长大,去哪哒寻你呀?

“你莫愁,等你长大,我来接你!

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

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说:

“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我呢,也学着大姑娘的样子,要我娘找块碎布给我剪了个烟荷包,还让我娘在布上描了花。

我缝呀,绣呀……烟荷包缝好了,我娘笑得个前仰后合,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倒像个猪肚子。

我让我娘给我收了起来,我说了,等我出嫁的时候,我要送给我男人。

我渐渐地长大了。

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的年龄了。

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个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

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

不过他还是常带些小礼物给我。

我知道,他真的疼我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

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

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

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有一年,过腊八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

我站在村口上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

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

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子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

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

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我仍旧站在那个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

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

可是我却哭了,哭得很伤心。

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

无非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生得极其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小女孩吧。

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选自张洁《拣麦穗》)

16.卖灶糖的老汉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分点概括。

(3分)

17.文中划线处使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5分)

18.有人说,《拣麦穗》是一首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但这样的感情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早已不复存在。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五、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

马祥林

冼星海,曾化名“黄训”,原籍广东番禺县。

他出生前父亲就已去世,靠母亲做佣工和祖父接济生活。

他6岁进私塾。

祖父病逝后,他失学而随母亲去了新加坡。

他于1918年回国,因交不起学费而入了广州的岭南大学基督教青年会所办的义学,由于兴趣和爱好,他就参加了学校的管乐队。

刚开始学拉小提琴时,被同事们戏谑地称为“宰鸡能手”——拉小提琴像杀鸡一样难听,但他依然不为所动,坚持学习。

1929年,冼星海来到素有世界音乐文化中心之称的法国巴黎学习音乐。

他靠在餐馆跑堂、理发店杂役等维持生活,在塞纳河畔梧桐树下几次晕倒,险些被法国警察送进陈尸所。

1934年,他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师从著名小提琴家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杜卡斯,学习作曲兼学指挥,写下了早期作品《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风》等。

他曾是该班几十年来的第一个中国考生,由于衣着不够华丽,险些被法国门警所阻而不得入考场。

考试后,主考老师杜卡斯代表全体评委宣布:

“我们决定给你荣誉奖,按照学院的传统规定,你可以自己提出物质方面的要求。

”冼星海只说了“饭票”两个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冼星海在西方求学期间,就饱受西方列强对弱小民族的歧视。

1935年夏,他谢绝了巴黎音乐学院高薪的挽留,回国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回国途经伦敦时,英国海关竟不准他入境,被扣几个小时。

回国后,他曾指挥上海工部局的管弦乐队演奏贝多芬《第八交响曲》,可这个乐队从指挥到演奏者却没有一个中国人。

他深切体会到民族受压迫的苦难,从而走上追求革命的道路,并以音乐发出了解放的呐喊。

回国后不久,他便参加了上海学联到郊区的救亡宣传活动。

国民党当局派保安队到现场阻止学生,对峙时剑拔弩张。

这时,青年诗人塞克把自己写的一首诗交给冼星海。

冼星海怀着满腔激愤,朗诵了两遍,倚墙只用了5分钟就写出曲谱——“枪口朝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这首《救国军歌》当场在学生中唱响,随后在场的老百姓甚至连保安队的士兵也跟着唱,很多人边唱边流泪。

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了洪深领导的上海演剧第二大队,深入田间地头、工厂矿井,宣传救国救亡。

不久,他又到武汉,进入周恩来、郭沫若领导下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

他创作的《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歌曲深受人民喜爱。

1938年冬,冼星海奔赴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延安“女大”兼课。

在延安没有一架钢琴的情况下,他完成了一生中主要作品的大部分创作,而且为党培养出一大批音乐干部。

在鲁艺,他负责音乐理论、作曲的主要课程,还教授音乐史及指挥。

在延安的一年半时间里,冼星海与聂耳一样,把音乐当成争取大众解放的武器,人民也在歌声中永远记住了他们。

1939年5月11日,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冼星海穿着灰布军装和草鞋、打着绑腿指挥《黄河大合唱》——诗人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经他谱曲,从此成了旷世千古的绝响。

在场的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首长连声叫好。

更有许多人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抗日战争最前线。

1940年5月,冼星海赴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

临行前,毛泽东在家中请他吃饭并饯行。

翌年,苏德战争爆发,该片制作停顿。

他想经新疆回延安,却因当地军阀盛世才反共、交通中断而未成,被迫羁留于哈萨克的阿拉木图。

在延安的艰苦条件下,党中央决定每月给冼星海15元津贴,而当时朱德总司令每月津贴才5元。

冼星海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战争结束时,他虽回到莫斯科治疗却未能愈痊,于1945年10月在克里姆林宫医院病逝,年仅40岁。

他去世后,延安各界为举行了追悼会,纪念这位杰出的音乐家。

毛泽东亲笔题辞“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

1999年11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市的弗拉基米尔大街被命名为冼星海大街。

江泽民主席访哈时还到冼星海当年的故居凭吊,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这位杰出音乐家的永久怀念。

(选自《热血中华》2007年2月有改动)

19.本文的传主冼星海在音乐的道路上,大致可分为三个人生阶段。

请简要概括。

(6分)

20.本文在冼星海的一生中,重点选择了他1935—1940年的一段经历来叙写,这是为什么?

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

(4分)

21.有人说,由于受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影响,现在是多音乐“人”而少音乐“家”。

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家?

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5分)

六、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22.仿照例句,以“诗人”和“画家”开头续写两句话。

(4分)

艺术领域都讲究“留白”二字,学会留白,才会有高明的创作。

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听众自己体味。

画家

诗人

23.学校高一级举办“名著阅读”活动,请你从以下书目中选择其中一本向同学们推荐。

要求:

简介书的内容,阐明推荐理由,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75字以内。

(6分)

书目:

《三国演义》、《史铁生·病隙碎笔》、《乔布斯传》

七、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4.请以“因为有你”为标题,以人物为对象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50字。

 

参考答案

8.A(连词,表转折,却。

B.副词,多么/疑问副词,怎么。

C.代词,氓/结构助词,形容词

词头D.代词,这件事/结构助词,取独)

9.C(榆树和柳树遮蔽着房后的屋檐,桃树和李树罗列在堂屋的前面。

荫,遮蔽;罗,罗列)

10.C(A名:

动词,取名字;B纫:

动词,连结;D遁:

改变心意)

11.D(①连词,表示并列;②连词,表示结果,以致;③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④助词,

的。

12.B(荃喻国君)

13.

(1)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14.这两句诗以动衬静(2分),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不时传来的一两声“蝉噪”“鸟鸣”,

更加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2分)。

运用了反衬手法(1分)。

用“红得透亮的色泽”、“喜盈盈的感觉”反衬“我”听

到卖灶糖老人离开人世时极度悲哀的心境(1分),这里以乐景写哀景,更深切地表

达了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和喜爱以及对老汉离世的悲伤、痛苦、怀念之情(1分)。

18.提示:

可结合如下资料:

小悦悦事件。

前段时间报纸报道了一则新闻。

马路上一位老婆婆被一辆出租车所撞,肇事司机迅速

逃逸。

一位男子自告奋勇要送老婆婆去医院,想请路人留下个联络方式证明事情经过,

谁知路人无人肯签。

后来男子与另一不留姓名的货车司机送老婆婆到医院之后被老婆

婆家属反咬一口,认定他就是肇事司机。

……

参考答案:

我认为卖灶糖的老人和我之间的感情的确是人与人之间至真、至善、至美的纯朴感情,没有掺杂任何功利或物质的因素。

我相信这份人性的美好会一直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感情也不会消失。

据报道,河北省一位60岁的农妇30年来赡养6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先后资助了14名贫困学生走进校园,帮助8名残疾人走出生活困境的事迹。

这么多年来,她付出了许多,而她的付出也仅仅是缘于一种朴素的爱。

虽然说现在社会上的越来越功利,越来越麻木,缺乏同情心,但是其实还是有很美好的事物存在,社会上每天都有感人的一幕在上演。

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美好如风霜不倒的火柿子会永远鲜红透亮。

(观点及阐述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结合现实分析2分)

22.答案示例:

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己遐想。

诗人作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自己揣摩。

仿写思路:

画家/诗人(行为),(该行为如何),(怎样虚实结合),让欣赏者自己(怎样)。

(评分标准:

内容贴切2分;句式统一2分。

23.

答案示例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桃园结义,三顾茅庐,七擒孟获……三国鼎立,形势纷纭;人事谋略,精彩纷呈。

品之,如临其境,如饮佳茗,实在让人不读不快啊!

答案示例2:

《乔布斯传》道尽硅谷英雄的传奇人生,其成就堪称业界楷模,其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和学习!

难道你不想变得优秀吗?

难道你不想改变世界吗?

那么不妨一读吧!

(评分标准:

书籍内容准确,2分;推荐内容合理,2分,运用修辞手法得当,2分。

24.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