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顺时而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6472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顺时而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顺时而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顺时而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顺时而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顺时而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顺时而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顺时而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本课主要摘取了《周易》《吕氏春秋》中的两组经典名言。

所谓“顺时”指的是顺应时势。

在本课中要让学生明白,只有顺应时势,才能有所成就。

教学时,可以趣味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把“顺应时势”而大有作为的道理娓娓道来,并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朗读,实现熟练记诵的目的。

教学“说字解词”“诗文今译”“诗文点评”版块时,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听故事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关心故事的后续发展,并为故事作画,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使顺时而为的道理扎根于学生内心。

认识汉字”版块介绍了“为”字由甲骨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

从甲骨文字形来看,“为”字从手从象,是个会意字,表示人牵象、役使象劳动的意思。

教学此内容时,通过观察“为”字的演化过程,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写一写,同时为“为”字设计谜语,让学生在感受古文字的形体美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而时习”版块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检测,通过背诵,复习旧知,再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日积月累”版块则列举了古人有关顺时而为的名言,可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还可通过“惜时名句赛诗会”,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学着用上这些话,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用趣味故事导入新课

1.出示趣味小故事《野鸭与苍鹰》

春秋时期,楚国一个叫养由基的人十分擅长射箭。

百步之外的杨树上的叶子他都能射中,可谓百发百中。

楚工听闻后,想跟他学习射箭本领。

养由基倾囊相授射箭的技巧。

楚王练习了好一阵子,逐渐得心应手,就和养由基一起到野外打猎。

打猎开始后,躲在芦苇丛里的野鸭子被楚王的手下从芦苇从里赶了出来。

鸭子受到惊吓后到处乱飞。

楚王伺机而动,弯弓搭箭,就在这时,忽然一只山羊从他的左边跳出。

楚王心想,一箭射中山羊,可比射中一只野鸭子划算多了!

于是楚王调转箭头对准了山羊。

可是正在此时,一只梅花鹿突然又从右边跳出。

楚王又想,若是射中罕见的梅花鹿,比射中山羊更有价值,于是楚王又把箭头对准了梅花鹿。

突然随从们发出一阵子惊呼,一只罕见的苍鹰从树梢飞出,振翅而起。

楚王又觉得还是射苍鹰好

当他准备射苍鹰时,苍鹰却已迅速地飞走了。

楚王只好回头来射梅花鹿,梅花鹿也逃走了。

再回头射山羊,山羊也早已逃走,连那一群鸭子都飞得不知踪迹。

结果,拿着弓箭比画了半天的楚王,什么也没有射着

2.听故事,说说为什么楚王什么也没射着。

(机会稍纵即逝。

一定要抓住你一直所追求的机会,达到你的目标。

3.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顺时而为》。

板书课文题目并释义。

二、诵读经典,学习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文录音,正字正音

3.多种形式认读,熟读成诵

4.借助“说字解词”,通过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5.结合“诗文今译”,准确理解课文意思

6.多和方式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感受汉字之美,理解汉字之意

1.观察“为”字的演化过程,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字体。

2.找到自己喜欢的字体动手写写“为”字。

3.你能为“为”字设计一个谜语吗?

(如:

起点、接力、终点/上下一齐出点力)

4.多种方式朗读“日积月累”的内容,诵读名句。

5.开展“惜时名句赛诗会”,比比谁的积累多。

四、拓展延伸

把《野鸭与苍鹰》的故事做成连环画。

班级评出最佳设计奖。

五、板书设计

资源拓展

( 一)人物介绍

吕不韦(前292一前235),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战国未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

《吕氏春秋编好后,吕不韦令人将书公布于咸阳的城门旁,并将千金悬挂在书的上面,声称如果有人能在书中改动一字,就赏给他千金。

这就是典故“一字千金”的来历。

(二)与顺时、顺势有关的成语

顺风而呼顺时而动将顺其美顺水推舟因势利导顺风使帆顺风扯旗顺水推船顺水行舟顺风张帆

势如破竹以顺诛逆因势顺导…

势如破竹以顺诛逆因势顺导破竹建瓴因势乘便顺风使舵应天顺时顺风转舵顺水行船因势而动

( 三)经典故事

梨膏与乌龟

清朝年间,上海闸北有一家梨膏店生意做得非常好。

这家店的商标是一只乌龟据说这家商标奇特的梨膏店之所以做得如此成功,得益于对面的于氏水果店。

有一年,于氏水果店从山东莱阳进了五十篓梨。

由于路途遥远,一路上又遇到阴雨天气,等梨运到上海闸北的时候,已经开始腐烂。

水果店老板想尽各种方法,又是晾晒,又是削皮,还是无法卖出去,大部分都扔掉了。

在于氏水果店的对面住着一对贫穷的夫妻,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十分艰苦。

见到水果店扔掉的烂梨,他们就拾回家削皮,挖掉坏的地方,一吃,竟然十分甜。

夫妻二人商议后,到水果店恳求老板卖给他们那些烂梨。

水果店老板觉得烂梨毫无用处,于是就低价把梨卖给了他们。

夫妻俩把买来的烂梨加工后,切成小块,以一个铜钱五块的价格售卖,生意很是红火。

他们俩还把剩下的梨削好放进大缸里用糖腌起来,这样吃起来竟然更加可口,一

拿到集市上转眼就销售一空

对面水果店的老板看到夫妻二人生意火爆,自己便宜没占到,竟然还帮助他们做了生意,就很生气。

于是他在梨膏店的大门上画了一个乌龟来羞辱夫妻俩,还写上了不知羞耻”四个大字。

第二天,夫妻二人看到门上的乌龟后不怒反笑,商量说:

“我们就用乌龟做商标吧。

乌龟是长寿的动物,梨膏止咳化痰,延年益寿,正好符合啊。

”从此,乌龟的商标在上海家喻户晓,这个故事也成了一段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