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5061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

《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险评价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

5 工作程序

5.1 危害识别准备

公司每年在制定目标指标之前,由分管经理组织安全环保部、生产部及相关部门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进行策划,并将策划结果形成文件。

安全环保部按策划要求,组织各部门、车间对所属区域内危害进行辨识,并将辨识的重大风险结果填入“重大风险清单”,报安全环保部。

5.1.1辨识分析时机

a)常规活动(正常的作业活动)每年一次;

b)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5.1.2辨识准备

各部门应充分组织一线员工参与辨识。

5.1.3划分作业活动范围

a)职能部门以部门活动场所为单位;

b)各车间或职能部门下属班组可按生产工艺流程的工序(单元)或岗位、作业区域、建筑物、构筑物、贮存区或贮存物质等为单位。

5.1.4危害识别应重点针对导致以下事故的根源或状态展开活动:

a)火灾;

b)爆炸;

c)中毒、职业病;

d)触电、坠落;

e)机械伤害;

f)泄漏、腐蚀;

g)雷击、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

主要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和管理工作缺陷方面进行。

主要危害有:

a)场地(地面)易滑、不平整,造成人员在平地上滑倒或跌倒;

b)人员、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

c)头上空间不足,防护装置、护栏不足,照明不足,无接地,绝缘不充分;

d)不良的热环境,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等;

e)可能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通过口腔、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

f)经常性的重复动作造成的与工作相关的损伤;

g)车辆危害,包括厂内车辆和外协车辆,超速、超载等违章;

h)合同方人员活动造成的危害(如外来施工人员现场施工);

i)与装配、试车、运行、维护、改型、检修和拆卸有关的机械、设备的危险;

j)高温、低温、粉尘,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化学物质等;

k)不按规程操作,使用有缺陷的机具,不用、不穿劳动防护用品等;

l)无安全通道、安全标志,通风、采光不好;

m)教育培训不够,工作时间长。

5.1.5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步骤

a)识别作业活动过程中的危害:

首先划分作业活动,一般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地理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

作业活动: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储罐内部清洗作业,带压堵漏,物料搬运,机泵(械)的组装操作、维护、改装、修理,药剂配制,取样分析,承包商现场作业,弯头推制,吊装等。

b)按岗位划分的作业活动清单见表4。

c)识别设施管理和管理活动的危害可按下述顺序:

——厂址:

地质、地形、周围环境、气象条件(台风)等;

——厂区平面布局:

功能分区、危害设施布置、安全距离等;

——建(构)筑物;

——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设备、装置、化工、机械、电气、特殊设施(锅炉)等;

——作业场所:

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

——工时制度、女工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

——管理设施、急救设施、辅助设施等。

识别危险之前先列出拟分析的设备设施清单,如表5所示。

5.2 风险分析

5.2.1 危害识别方法

各车间及部门可根据本部门的特点,选择5.2.2、5.2.3中的一种方法或两种方法同时应用,以保证对本部门进行全面的危害分析,并根据现有的控制措施,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文件。

5.2.2 各车间及部门按岗位划分作业活动时,应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方法按下列要求进行逐项分析:

将拟分析的作业活动分解为若个相连的工作步骤,划分的工作步骤不能过粗,也不能过细,达到让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么即可;

进行每个工作步骤潜在的危害分析时,可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及其他方面识别潜在的危害因素:

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

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倒;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

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

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

是否存在照明问题;

10)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

11)是否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

12)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性物质;

13)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

14)还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等做出其他提问。

针对存在的危害因素,列出现有控制措施;

认真填写《工作危害分析》。

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此项作业的人员、他人、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受到损害。

分析时不能仅分析作业人员工作不规范的危害,还要分析作业环境存在的潜在危害,即客观存在的危害更为重要。

工作不规范产生的危害和工作本身面临的危害都应识别出来。

工作危害分析之后,经过评审、确定正确的作业步骤,制定此项作业的标准操作规程。

5.2.3 各车间及部门按设备设施划分活动时,应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方法进行风险分析按下列要求逐项进行分析(仪表不必单列,以主体设备为分析对象;

小型设备可以按区域或功能放在同一张表中分析,每一台设备为一个检查项目):

确定拟分析对象的检查项目,将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列出;

列出各检查项目的检查标准,检查标准应符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标准及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规定;

列出不达标准可能导致的后果;

列出现有的控制措施;

列出建议改正或控制措施;

认真填写《风险评价台账2(安全检查表分析)》。

安全检查表分析的对象是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等,不应有人的活动,即不应有动作。

5.2.4各车间及部门应采用HAZOP分析方法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风险分析。

1)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

2)工艺场所潜在事故发生因素;

3)控制失效的影响;

4)人为因素等。

认真填写《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记录》

5.2.5 各车间及部门风险评价小组将《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和《安全检查表记录分析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记录表》报至安全环保部,由安全环保部组织风险评价小组按风险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

5.3 风险评价

5.3.1 风险评价准则

评价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及风险度R,依据:

a)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

b)行业的设施规范、技术标准;

c)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d)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5.3.1.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见表1)。

5.3.1.2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见表2)。

5.3.1.3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见表3)。

表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级别

可能性

含义

事例

5

肯定发生

预计每天至每周发生一次

单个仪器或阀门故障;

软管泄漏;

4

几乎肯定发生

预计在多数情况下事件每周至每月发生一次

人的操作不当

3

很可能发生

多数情况下事件每月至每半年发生一次

两个仪器或阀门故障;

软管破裂;

管道泄漏;

人为失误

2

中等可能

事件有时发生,每半年至每年发生一次

设备故障和人为失误同时发生;

小型工艺过程或装置完全失效

1

不大可能

事件仅在例外情况下发生

多个设备或阀门故障;

许多人为失误;

大型工艺过程或装置自发失效

表2 事件后果严重性S断定准则

后果

损失(影响)

员工

公众

环境

设备(万元)

重大

1人死亡或群伤

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放

设备损失>

100

严重

丧失劳动能力

有中等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放

50

中等

严重伤害,需医院诊治

有较轻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放

25

轻微

仅需急救的伤害

臭味、噪声等,无直接影响

有局部环境影响的可控排放

10

可忽略

皮外伤,短时间不适

无直接影响

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无设备损失

表3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风险度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25

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9-12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装置停工时处理

4-8

可接受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4

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5.3.2 风险评价

5.3.2.1 风险评价小组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定准则,判定《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和《安全检查表分析记录表》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L。

5.3.2.2 风险评价小组按事件后果严重性判定准则,判定《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和《安全检查表分析记录表》中风险发生后果的严重性S。

5.3.2.3 风险评价小组计算出风险度R(风险度R=可能性L×

严重性S),按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判定风险的等级。

5.3.2.4 评价小组对评价结果做好风险评价记录。

5.4 风险控制

5.4.1 根据风险度的等级,按下列程序分别进行控制:

风险等级为轻微或可忽略风险的,无需采用控制措施,维持原有管理;

风险等级为可接受风险的,维持原有的管理,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的,各车间及部门建立目录,制定措施,2年内治理;

风险等级为重大风险的,各车间及部门制定控制措施报告公司,立即或近期按风险度大小顺序依次进行控制治理;

风险等级为巨大风险的,立刻停止作业,采取整改措施,降低风险程度。

5.4.2 风险控制策划

公司对风险依据风险水平实施分级管理,风险水平与措施要求符合《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要求。

5.4.2.1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原则

a)如果可能,则完全消除危险或风险,如用安全无害物质代替危险或有害物质;

b)如果不可能消除,则应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毒阻燃物料代替高毒易燃物料;

c)将危害进行隔离,如通过局部排风把有毒气体排除;

d)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如远距离操作,防爆墙等;

e)制定和完善管理措施,加强员工教育;

f)在其他控制措施均已考虑后,作为最终手段,可使用个人防护品作为暂时性控制措施,但应注意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能消除和降低风险;

g)必要时,确定预防性测量指标,以便监控。

5.4.2.2主要控制措施:

(1)消除危害,实现本质安全。

改造现有的工艺过程,通过改善环境,改进或更换装备或工具,提高装备、工具的安全性能来保证安全。

(2)抑制危害。

系统封闭,使有害物质无法散发出来。

(3)修订或制定操作规程。

(4)减少暴露,降低严重性。

通过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减少暴露,降低严重性。

各车间评价小组编制“重大风险清单”交安全环保部。

5.4.3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和实施

各部门重大风险清单,报安全环保部汇总作为“公司重大风险清单”。

5.4.3.1公司风险评价小组针对“重大风险清单”所列重大风险制定控制措施、进行评审。

评审的要点是:

a)准备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容许水平;

b)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

c)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d)准备采取的控制措施能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最终形成公司“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5.4.3.2生产部根据“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编制经评审确定的“重大风险管理方案”,经分管经理批准后,发至各责任部门,组织实施。

5.4.4 控制措施落实完成后,按本制度的5.2、5.3条款再进行一次风险评价,确定风险度等级。

5.4.5 根据风险度等级的大小,按本制度的5.4.1~5.4.4条款对风险进行控制,直至风险降至可接受或可忽略的程度。

5.4.6将已确定的控制措施,按照优先顺序逐项进行落实。

重大隐患项目的风险,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明确责任人,责任部门、技术方法、资源、时间表,确保隐患治理方案的有效实施。

治理结束后,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形成报告。

建立重大隐患项目档案,对项目的立项、治理、竣工验收等过程进行管理。

重大隐患档案内容:

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

评审意见;

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

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

竣工验收报告。

5.4.7生产部对“重大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检查和监督。

对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实施的应进行协调,必要时,由分管经理协调。

安全环保部对“重大风险管理方案”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视和测量。

5.4.8 公司办公室及时组织各车间及部门,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所采取的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做好培训记录。

6 风险信息更新

6.1 安全环保部每年组织一次常规活动的风险分析和评价。

6.2 分管经理随时组织对以下非常规性的、危险性较大的活动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

技术改造项目;

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7 相关制度

《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制度》。

8 相关记录

8.1 风险评价台账1(工作危害分析)。

8.2 风险评价台账2(安全检查表分析)。

8.3风险评价台帐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8.3重大风险清单

8.4作业活动清单

8.5设备设施清单

8.6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9本文件修改记录

序号

更改日期

更改章节号或说明

更改人

批准人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