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5074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长城和运河解析.docx

1长城和运河解析

1长城和运河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采用自主识字的方法归类识记生字。

图文结合,理解“曲折蜿蜒、连绵起伏、奇迹、不朽、谱写、奇异、奇迹”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反复诵读诗歌,展开想象,观察图画,读懂诗歌中描写的长城及京杭运河的“不朽”“动人”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对长城、运河的赞美,对我们的祖先的歌颂的情感,从而诵读诗歌,受到美的熏陶。

3.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了解我国的名胜古迹,和同学交流。

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能用上积累的新鲜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反复诵读诗歌,展开想象,观察图画,读懂诗歌中描写的长城及京杭运河的“不朽”“动人”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对长城、运河的赞美,对我们的祖先的歌颂的情感,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能用上积累的新鲜词语。

难点:

反复诵读诗歌,展开想象,观察图画,读懂诗歌中描写的长城及京杭运河的“不朽”“动人”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对长城、运河的赞美,对我们的祖先的歌颂的情感。

三、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以便以学定教,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

整体感知一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去过哪里旅游?

觉得哪里的风景最美丽?

我们一起欣赏几幅图片(祖国

主要的名胜古迹,长城、运河、秦始皇兵马俑、故宫、曲阜等几幅图片,配以简短的说明文字,教师可以简要引导学生知道图片是哪里)

2.这么美的画面,还有优美的诗歌来赞美它,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课《长城和运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翘舌音发音要准确。

(二)识写生字

1.通过预习,下面的词语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

驾驶

连绵起伏

嘉峪关

不朽的诗篇

绸带

创造

谱写

曲折蜿蜒

山海关

动人的诗篇

杭州

民族

(1)自己读一读,不认识的看看书上的拼音。

然后再读给同位听,请他检查。

(2)指名分行读,师生评价纠正发音不正确的地方,并齐读。

读时明确“嘉峪关、山海关、杭州”都是地名。

(3)指名读带点的生字,要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书写生字。

(1)在小组内交换批改课前预习书写得生字,用圈圈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指出写错的字,并提出建议。

(2)全班交流,订正书写错误的生字。

(教学预设:

教师要了解各小组出现的错误,选择出错率较高的字教学。

“蜒”字,错在哪儿?

为什么会出错?

与“蜓”对照,引导学生结合声旁“延、廷”区分读音和字形的联系,思考都带有“虫字旁”与字义有什么关系?

(3)教师示范书写易错的字,指导字形结构,学生认真书写,注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读一遍,争取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同位之间互相读,互相

评价纠正

2.指名分诗节检查朗读情况,组织学生倾听能否读正确、读流利。

相机纠正发音不正确、断句不正确的地方。

引导发现诗歌像古诗一样要讲究押韵,这样读起来才朗朗上口,动听。

读读偶数行的诗句最后的一个字,你能发现这首诗主要押什么韵吗?

(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教师明确押韵为“an”即可)齐读诗歌,注意把押韵的字词读清楚,诗歌的节奏会表现的更好。

采用优生或者教师示范朗读培养自然、舒缓的语气朗读诗歌。

出示每一诗节的最后两句,读一读,这里的问号应该怎样读?

这两句中一句在问,一句是在回答,那你知道这是什么写法吗?

(明确是设问句)教师示范指导读好设问和回答。

3.读了诗歌,每一诗节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默读思考回答。

(第一诗节是围绕长城;第二诗节是围绕运河)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诗歌中表现了怎样的长城和运河呢,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我们一起再来朗读、体会。

(一)诵读第一诗节,展开想象,感受长城的雄伟,理解“不朽的篇章”。

1.默读第一诗节,找找哪几句诗描写了长城的景象?

用横线画出来。

出声朗读,把诗句描写的内容想象成画面,提出不理解的地方,用问号标出来。

2.(实物投影出示第三至六行诗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要注意把问题说清楚。

3.解决问题还要靠读书,请大家看着书,听老师读,展开想象,仔细看看你想象到的长城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师要感情朗读,也可以播放录音,目的在于把学生带入诗歌情境)

(1)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看到了怎样的长城,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如果谁去过长城,也要结合自己看到的说一说。

预设:

教师结合学生所谈,相机引入理解“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不朽的篇章”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看图,长城建造在群山之上,有高有低,弯弯曲曲,连绵不断。

读读这两个词语,想象长城在群山之上,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出示地图,指出地理位置,感受长城横跨中国,从东到西。

读读这几句话“长城东西长约上万华里,据2012年国家文物局

发布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读读这句诗,你能想象出万里长城的雄伟吗?

“巨龙、不朽的篇章”这句诗中把长城比作了什么?

用“巨”字可以写出什么?

为什么比作“龙”呢?

(样子像);教师引导: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你能体会出什么?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抵御塞外来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明代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两千多年来,长城保护着中华名族,成为中华名族的象征。

毛主席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

把长城比作“龙”还因为什么?

(中国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

“不朽”什么意思?

在这里指什么?

(教师适当讲解:

长城像巨龙一样穿行在中国大地上,她象征着中国永远富强,这就是她谱写的不朽篇章)

展示几幅长城的图片,教师创设情境:

两千多年来,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中国大地上,每一个中国人都为她感到自豪,向往着能登上长城,感受她的雄伟壮观。

看着这些图片,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三至六行。

(齐读、指名读结合,指

导读出长城的雄伟、不朽、为之骄傲的情感;如有必要,教师要适时范读)

(2)这就是长城“奇异”的景象,你能说说她奇异在哪里吗?

(要点:

不朽的篇章)

(3)我们一起随作者乘坐飞机,感受这奇异的景象,齐声朗读第一诗节。

4.谁再来读读诗节最后两句,体会诗句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歌颂)齐读,读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对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歌颂之情。

5.整体回顾,背诵。

默读第一诗节,想想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

(交流:

先描绘了长城奇异的景象,又抒发了情感)

同位合作练习背诵。

检查背诵。

6.作业:

背诵第一诗节。

继续通过图书、请教、网络等途径了解长城和运河,以及其他的名胜古迹。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并矫正。

2.背诵第一小节。

(二)诵读第二诗节,展开想象,感受运河的美丽,理解“动人的篇章”。

1.指名读第二诗节,对比第一诗节,作者写的内容哪几行诗句不同?

标画出来。

指名读读,听一听这几句诗写了什么内容?

(描写了运河的奇异景象)

2.交流学习第一诗节的学习方法。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读懂第一诗节的?

教师指导总结:

1朗读,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在书上用问号做标记;

2朗读诗歌,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理解诗句写的意思,思考运河“奇异”在哪里?

3结合自己对运河的了解,想一想诗节的最后两行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4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朗诵诗歌,尝试着背一背。

按照这样的方法先自学第二诗节,再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也听听别人的想法。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并适当辅助学困生展开学习)

3.汇报、交流阅读收获:

(1)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三至六行诗句,说说你看到的运河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引导:

这里把运河比作了什么?

“绸带”是什么样子的?

把运河比作绸带,是因为什么?

(美丽、银光闪闪,伸向天边,理解“动人”)

读读下面的一段话,说说你读后想说些什么?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全长约1794公里。

从春秋吴国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

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在我们枣庄台儿庄古城的河道就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

(2)你能说说运河“奇异”在哪里吗?

读出你眼中奇异的景象?

(3)为什么要抒发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歌颂之情?

你能读出这种情感吗?

(4)齐声诵读第二诗节,把奇异的景象表现出来,也表达出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歌颂之情。

(5)这一诗节分别写了什么?

你能背下来吗?

(交流、背诵)

环节三、回归整体一一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一)观察我们课文中长城或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

1.这首诗运用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长城和运河奇异的景象。

你喜欢吗?

我们连起来诵读整首诗。

注意带着感情来读。

2.现在,去长城、运河游览的人越来越多,好多外国朋友也纷纷前来。

你能当

一名小导游为他们介绍长城或者运河吗?

请你观察课文中长城或者运河的图片,结合诗歌中描写的景象和优美词句,写一段话,做好准备。

(学生写话,教师巡

视指导,重点帮扶学困生,并有针对性的选择写得成功的)

写话时注意用上下面的词语:

长城:

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不朽的诗篇

运河:

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动人的诗篇

3.交流指导。

指名读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同学看图片,为他提出修改建议。

在小组内,读给其他同学听,相互提出建议修改。

4.拓展知识,促进阅读。

(1)你还知道我们祖先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下面的你知道吗?

用线连一连。

北京

布达拉宫

拉萨

乐山大佛

西安

故宫

四川

秦始皇兵马俑

(2)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做了解,读有关的介绍,欣赏美丽的图片。

把他奇异的景象仿照诗节的三至六行写一写,也可以写一段话来介绍。

六、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奇异奇迹祖先

巨龙绸带

不朽动人

七、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重视诗歌文体教学,紧扣教学目标2,以读为主,初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再朗读展开想象,结合生活认知,拓展阅读,丰富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注重情感的激发,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达成画面、情感、语言的积累。

2.注重积累的迁移运用。

在第三环节设置小练笔活动,把学习诗歌积累的画面、情感和新鲜词句,转化为自己的写话表达行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升。

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身处农村,对于长城、运河的壮观、美丽缺少亲身体验,在理解诗歌意境、情感仍有局限。

教学建议:

诗歌的理解的适度把握,要注重诗歌教学的方法,以读为主,想象画面,激发情感,熟读成诵,注重画面、情感、语言的积累。

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文字简洁、适度讲解帮扶学生扩展视野,积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产生美的体验,生成美好的情感。

附1:

《长城和运河》预习单

一、自学生字词语

1.借助拼音读生字和课后第3题的词语,要做到读正确,请同位相互检查。

2.在书上描红,并在习字册上练习书写生字1至2个,争取写正确、美观。

3.观察生字字形,想想学过的形近字,字形和读音上用什么相同和不同,和同学交流。

并给下面的字组词。

蜒()朽()篇()驾()

蜓()巧()偏()架()

、读课文

1.认真读课文二至三遍,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可以读给家长或同学听,请他们评价一下。

2.标画出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读一读。

3•思考填空:

诗歌一共有个诗节,第一诗节写

了;第二诗节写

了。

朗读整首诗,我体会到

的情感。

三、提出疑问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要先查字典了解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课文想一想,还不能理解的在课文中用问号标记出来。

四、拓展阅读

1.读书、上网、请教他人,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知识,欣赏图片。

2•你还知道我们祖先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吗?

了解我国名胜古迹,选择自己感

兴趣的摘记或者粘贴图画。

(东沙河中心小学朱翠霞)

2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目标

1.学会规范书写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浩、垦、搏”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华”。

理解并积累生字组成的重点词语“星罗棋布”、“生息繁衍”、“用之不竭”、“碧波浩渺”、“流连忘返”等。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学习联系上下文抓住“难以计数、用之不竭、水天相连、碧波浩渺”等关键词语体会南沙的美丽富饶。

学习抓住课文每一段的总起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总分的写作方法进行描写,并运用这种写法学习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学习联系上下文抓住“难以计数、用之不竭、水天相连、碧波浩渺”等关键词语体会南沙的美丽富饶。

学习抓住课文每一段的总起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

学习总分的写作方法,并运用这种写法学习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三、教与学准备

学生:

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

教师:

1.搜集南沙群岛美景和物产图片。

2.教学课件。

3.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环节一:

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风景导入,了解课题的魅力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祖国的两大奇迹——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

这节课,我继续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欣赏课件画面)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2.板书课题:

美丽的南沙群岛。

齐读课题。

3.针对课题从写法上进行评价。

(学生行为预设:

课题中一个“美丽”写得好,直接告诉读者南沙群岛的特

点。

4.老师总结:

课题直接点出景物的特点,同时也告诉读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美丽”。

写法直接,意思明确,值得我们学习。

5.结合课前预习,简介对南沙群岛的了解,并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并理解课文语段: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检查初读,落实学习基础

1.认写字词,体会汉字的美丽

(1)出示词语(生字带拼音),自由读,然后同位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生字

辽阔

岛屿

合璧

资源

水天相连

矿产

宝库

海龟

不仅

星罗棋布

(2)检查认读,重点指导认读“资”是平舌音;“屿”是整体认读音节。

重点观察“龟”字,根据字形猜测古人造“龟”字的由来。

奪需龟

甲骨文小篆楷体

(3)教师范写“龟”字,强调竖弯钩的形象写法(乌龟的尾巴)。

学生书写,教师关注学生的书写双姿要规范,书写评价依据六不写字规则进行。

(不碰边线、不出格、不乱画、不用改正纸或修正液、不折角、不撕页)

(4)说说课前从本课中积累的四字词语。

(5)课件展示老师摘抄的好的四字词语,学生认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去掉拼音认读)

搏击风浪

生息繁衍

难以计数

用之不竭

蔚为壮观

清澈明亮

五彩缤纷

心旷神怡

碧波浩渺

充满魅力

(6)检查课文正确、流利朗读情况。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读书、听书的学习姿势,告诉学生:

仔细听,优点跟着学,读错的随时帮助纠正。

教师针对难点适时加以指导、强化。

2.标画中心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请同学们用“_”画出直接概括描写南沙群岛的语句。

交流:

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2.朗读出示的三个中心句,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南沙群岛的哪些内容?

环节二:

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略读地理位置,品悟“群”岛

1.

出示南沙群岛诸岛屿与礁盘的放大图,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密密麻麻的标记,它让我们想到了一个四字词语一一(星罗棋布)

2.板书:

岛屿多

3.还有哪些词语也写出岛屿多?

(学生行为预设:

二百多座、一串串、名字中的“群”字。

根据学生回答,此句中这些关键词语变成红

色。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4.指名读出岛屿的多与美丽。

5.美丽的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一些居心不良的国家却非

说是他们的,如果,你是我国的外交官,你一定会义正言辞地说----(指生读)

面对他们一次次的挑衅,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反击他们——(齐读)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

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四)指导重点字,再悟汉字的魅力

1.打开学生预习单,检查自己汉字书写情况,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互相提醒容易写错的地方。

2.老师补充讲述杨修和曹操的故事,增强汉字的趣味性。

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后花园。

落成时,曹操去观看,在园中转了一圈,临走时什么话也没有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

工匠们不了解其意,就去请教杨修。

杨修对工匠们说:

“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你们把园门造得太宽大了。

”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重新建造园门。

完工后再请曹操验收。

操大喜,问道:

“谁领会了我的意思?

”左右回答:

“多亏杨主簿赐教!

”曹操虽表面上称好,而心底却很忌讳。

3.指导写“阔”等生字,学生书写,教师关注学生的书写双姿要规范,书写评价依据六不写字规则进行。

4.布置作业:

书写课后第三题生词。

第二课时

(五)复习旧知,导入新课默写课后第三题生词:

辽阔岛屿矿产水天相连壮观宝库海龟星罗棋布

(六)学法引领,品读南沙群岛物产的丰富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描写南沙群岛的。

(总分)请标画出这两段的中心句。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地方。

运用总分的写作方法我们在上学期已经学过,背诵你记忆深刻的段落。

(学生行为预设:

《卧薪尝胆》一课的第四段;《北大荒的秋天》中的第四段;《东方之珠》的第二、三、四、五段。

2.自由读课文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南沙群岛是个巨大的蓝色宝库的?

请画出关键词句。

2.学生自读,标画关键词,教师个别指导,掌握学情。

3.反馈交流。

(学生学习行为预设:

作者分别从三个方面写了南沙群岛是个巨大的蓝色宝库:

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板书:

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

(1)老师随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知道的海洋生物、矿产资源和海洋动力。

引导用以下句式说话:

南沙群岛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我知道的有()、()

和()……

南沙群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我知道的有()、()和

()……

南沙群岛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我知道的有()、()和

()……

简单补充介绍海洋动力,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了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但阳光、海水都是可以运用的清洁的新能源,现在人们就开始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来发电。

(2)这里的“难以计数、极为丰富、用之不竭”都表示了多的意思,那能不能交换代替使用呢?

(交流体会文章用词准确恰当)

(3)感情朗读,读出南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4.为了说明南沙群岛的确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作者还具体写到“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这种方法叫举例子。

5.师总结:

作者抓住南沙群岛的海洋生物、矿产资源和海洋动力三个方面的

特点,并举出具体事例,就把“南沙群岛是个巨大的蓝色宝库”写得具体生动了。

回忆一下,我们的阅读方法。

(A自由读,找出关键词语体会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南沙群岛是个巨大的蓝色宝库的;B抓住关键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感受;C

读出自己的体会。

(七)合作学习,品赏南沙群岛的景色迷人

1.同位两位同学使用刚总结的阅读方法合作学习,品赏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

2.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个别指导,一方面了解学情,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深入、细致、有效,以便学后交流的指导。

3.同位两位同学把学习的结果合作与全班同学交流。

景美之一:

远望海天一色

(1)学生交流水天相连,景色很壮观。

(2)师引导从“一片蓝玉”“一块翡翠”体会天湛蓝如玉,海碧绿澄澈,从“合璧”体会水天一色、蔚为壮观的景象。

(3)播放图片,感受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色。

(4)指导朗读,读出景色的壮观。

景美之二:

俯看鱼虾色彩斑斓

(1)学生说自己想象到的五彩缤纷的景象。

(2)引导想象海中还有那些海洋生物,色彩是什么样的。

把“五彩缤纷”“心旷神怡”换词理解。

(3)播放图片,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色。

(4)指导朗读,读出海底世界的美丽有趣。

景美之三:

近观浪花跳跃

(1)学生谈浪花的美。

(2)引导从“洁白”体会浪花的色彩美,从“一团团”“一簇簇”体会浪花的多,从比喻句想象浪花的形态美。

(3)引导去过海边的孩子讲自己和浪花戏水的经历,分享浪花带给大家的快乐。

(4)指导朗读,读出浪花的美丽。

4.总结写法:

作者先远望,再俯看,选取了天、海、海洋动物、浪花等典型景色,生动地描写了南沙群岛的景色迷人,最好一句,既总结了第三自然段,也流露出作者对南沙群岛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种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环节三:

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八)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完全文,你对南沙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用一句话概括南沙,你会怎么说?

指导把2句中心句合为一句,用上“不但……而且……”

3.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当导游为游客介绍南沙群岛,尽量用上书上的语句。

4.课文的第2、3自然段都是围绕中心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

回忆你观身边熟悉的景色,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5.生写,师巡视指导。

6.展示学生片段习作,生从“是否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语句是否通顺”两方面进行评价。

7.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积累优美语句。

(2)课后再读读关于南沙的更多故事,了解祖国的美丽南沙。

六、板书设计

美丽的南沙群岛

地理位置

物产丰富

景色优美

(总分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