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6011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智班数学教案.docx

培智班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1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0以内个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数序,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3、教学生认识教科书上所画动物和物品,培养和训练学生看图填数,看图说意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能会写读,写数字10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数字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1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1

         2、使学生了解1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4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挂图,问学生:

图上画的是什么?

一只小猫的头像

       学生回答:

       教师:

那现在黑板上有几只小猫的头像啊?

       学生:

一只

     2、教师出示第二张图片:

一只小燕子

       教师:

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

       学生:

燕子

       教师:

那老师手中有几只燕子啊?

       学生:

一只

3、教师问学生:

刚才老师给大家看的都是数量几个的啊?

       引导学生回答:

1    

4、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看图学习P17

二、学习写数字1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田字格,教学生书写:

只占田字格四分之一。

先出现空心字,空心字里面的箭头,表示起笔落笔,田字格的虚线字,让学生描线写,然后再用田字格独立书写

 三、练习

   学生自由在作业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及时进行呢纠正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数字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2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2

         2、使学生了解2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2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教师出示数量1的物品,让学生回答:

这是几个?

2、        教师板书数字1,问学生这个数读几?

1

3、        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

二、新授

1、教师出示一个盘子,里面放上一个苹果,问学生:

里面是什么啊?

有几个?

学生观回答

2、教师再出示一个苹果,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3、教师把两个苹果放在一起,问学生是几个?

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一五角星,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5、教师再添加上一个,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数字2

6、教师带学生观看教科书,认识数字2

三、课堂练习

1、教师教学生学写数字2,要注意写2时候拐弯时要注意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写法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数字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3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3

         2、使学生了解3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3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数量2的物品,让学生回答:

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2,问学生这个数读几?

2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2

二、新授

1、教师出示2个桃子,问学生有几个桃子?

 学生回答

 教师再添上一个,问桃子变成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数字3

2、教师出示卡片小猫图片,问学生是什么?

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再添加上一张,问学生现在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板书:

3

3、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P19,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物品都有多少?

学生观察,引出数字3

三、课堂练习

1、教师讲解数字3的写法:

3的形象像架上的小鸟,在田字格中,右边有小鸟,左边没有小鸟;上下结构又像靠在一起的两个半圆

2、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五、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数字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4

         2、使学生了解4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4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教师分别拿出一支铅笔,两个本子,三张白纸,逐一问学生他们是什么?

各有多少?

分别引出数字1、2和3,在黑板上板书1、2和3

2、教师伸出右手,先握拳,然后数出3个手指,让学生再说一说教师伸出的是几个手指,再加上一个手指,引出新课题:

4

二、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出数字4

2、教师;今天,老师带了好吃的水果给大家,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

教师出示一张苹果卡片,贴于黑板上

 学生:

苹果

教师;那让我们来看一看老师今天带了几个苹果给大家?

教师贴出3个苹果,问学生:

现在有几个苹果了?

学生:

3个

教师:

看,老师这还有一个,那加上刚才的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

4

教师:

对,现在有4个苹果,我们来一起数一数,好不好?

教师带学生数苹果,1,2,3,4,教师板书大括号,书写4

3、教师:

刚才我们数了4个大苹果,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小星星。

学生:

星星

教师:

教师分别拿出2个红色的星星,2个绿色的星星,逐一问学生各有几个星星?

学生:

2个红色,2个绿色

教师:

那我们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星星呢?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4

教师:

我们再一起数一数有几个星星?

学生数1、2、3、4,教师板书大括号,数写4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片,问学生:

数一数,盘子里有几个梨?

学生回答:

3个

教师:

3个梨又放上1个梨,是几个梨啊?

学生回答:

3个梨又放上1个梨,是4个梨

5、教师:

我们再看一看书上,有4个梨,4面旗,4个桃,4把剪刀,他们的个数都是4,我们就用数字4来表示他们的量数,4这个数就读做“四”

6、教师领读数字“4”

7、指导书写数字4

三、课堂练习

教师在每个学生的作业本上写好数字4,学生找样子模仿

四、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讲解

    五、作业

       每人画一页纸长方形呢,要求要认真,清晰,工整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数字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5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5

         2、使学生了解5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5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数量4的物品,让学生回答:

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4,问学生这个数读几?

4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4

二、新授

1、教师出示4个梨子,问学生有几个梨子?

 学生回答

 教师再添上一个,问梨子变成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数字5

2、教师出示星星图片,问学生是什么?

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再添加上一张,问学生现在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板书:

5

3、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P21,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物品都有多少?

学生观察,引出数字5

三、课堂练习

1、教师讲解数字5的写法:

5像一杆秤,和数字3的写法有些像,也只占田字格的一半

2、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五、布置作业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数字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理解0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数量5的物品,让学生回答:

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5,问学生这个数读几?

5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5

二、新授

1、教师出示1个橘子,问学生有几个橘子?

 学生回答

 教师把橘子拿走,问梨子变成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数字0

2、教师出示5支铅笔,问学生是什么?

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一根一根逐一把铅笔那出来,问学生现在有几个?

 学生回答(4,3,2,1,0)

教师总结,板书:

0

3、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P22,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物品都有多少?

学生观察,引出数字0

三、课堂练习

1、教师讲解数字0的写法:

0就是一个小型的圆,起笔和落笔要连起来,不能有棱角,也占田字格一半

2、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五、布置作业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数字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6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

         2、使学生了解6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6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分别出示数量1、2、3、4、5的物品,让学生回答:

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2、3、4、5,问学生这个数读几?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2、3、4、5

二、新授

1、教师出示5个梨子,问学生有几个梨子?

 学生回答

 教师再添上一个,问梨子变成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数字6

2、教师出示星星图片,问学生是什么?

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再添加上一张,问学生现在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板书:

6

3、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P26,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物品都有多少?

学生观察,引出数字6

三、课堂练习

1、教师讲解数字6的写法:

5像哨子,和数字0的写法有些像,数字6出头

2、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五、布置作业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数字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7

         2、使学生了解7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7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分别出示数量1、2、3、4、5、6的物品,让学生回答:

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2、3、4、5,6问学生这个数读几?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2、3、4、5、6

二、新授

1、教师出示6个苹果,问学生有几个苹果?

 学生回答

 教师再添上一个,问苹果变成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数字7

2、教师出示6个西瓜,问学生是什么?

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再加上一个,问学生现在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板书:

7

3、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P27,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物品都有多少?

学生观察,引出数字7

三、课堂练习

1、教师讲解数字7的写法:

7的写法有些像数字1,比数字1在眉头多一横

 2、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五、布置作业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数字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8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

         2、使学生了解8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8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分别出示数量1、2、3、4、5、6、7的物品,让学生回答:

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2、3、4、5、6、7问学生这个数读几?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2、3、4、5、6、7

二、新授

1、教师出示7个辣椒,问学生有几个辣椒?

 学生回答

 教师再添上一个,问辣椒子变成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数字8

2、教师出示7个气球,问学生是什么?

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再加上一个,问学生现在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板书:

8

3、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P28,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物品都有多少?

学生观察,引出数字8

三、课堂练习

1、教师讲解数字8的写法:

8像两个圆上下落在一起,但不是两个圆,在写的时候要拐的弯的地方很多

 2、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五、布置作业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数字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9

         2、使学生了解9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9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分别出示数量1、2、3、4、5、6、7、8的物品,让学生回答:

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2、3、4、5、6、7、8问学生这个数读几?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2、3、4、5、6、7、8

二、新授

1、教师出示8个辣椒,问学生有几个辣椒?

 学生回答

 教师再添上一个,问梨子变成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数字9

2、教师出示8个葫芦,问学生是什么?

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再加上,问学生现在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板书:

9

3、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P29,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物品都有多少?

学生观察,引出数字9

三、课堂练习

1、教师讲解数字9的写法:

9的写法和6有些像,是一个倒多来的6

2、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五、布置作业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数字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10

         2、使学生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10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分别出示数量1、2、3、4、5、6、7、8、9的物品,让学生回答:

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2、3、4、5、6、7、8、9,问学生这个数读几?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2、3、4、5、6、7、8、9

二、新授

1、教师出示9个柿子,问学生有几个柿子?

 学生回答

 教师再添上一个,问柿子变成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数字10

2、教师出示9朵小花,问学生是什么?

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再加上一朵花,问学生现在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板书:

10

3、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P30,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物品都有多少?

学生观察,引出数字10

三、课堂练习

1、教师讲解数字10的写法:

10是一个1和一个0组合成的

 2、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五、布置作业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

(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再次了解0-5数字的意义,能正确分辨出数字代表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逐一把0-5数字讲解一边,让学生回忆上星期学过的内容

2、教师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纠正

二、做练习P23

1、数一数,填一填

三个茄子,三个萝卜,两个辣椒,一根黄瓜

()个茄子()个辣椒()根黄瓜()个萝卜

图形看一看

四个正方形五个三角形四个大圆五个小圆 三根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个大圆()个小圆()根长方形

学生分别作习题,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

2、读一读

1   2    3   4   5    0

5   3    1   2   0    4

教师先带学生朗读一遍,再逐一点名,学生站起来读书子

3、先用小棍摆一摆,再填一填

(    )根       (    )根     (    )根

教师带学生数一数,先做一遍,再让学生自己做一做

4、连一连

两朵花     一朵花     四朵花   五朵花   三朵花

 1           2          3        4        5

教师先做示范,学生模仿

三、布置作业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

(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再次了解0-5数字的意义,能正确分辨出数字代表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把0-5的数字板书,带学生朗读,加深印象

      2、教师带学生书写,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写法

      二、做练习P24

      5、比一比

         三个空心圆                 四个黄色三角形

         四个红心圆                 五个绿色三角形

         红心比()多              绿色比(  )多

         四个红星                   五个正方形

         三个黄星                   三个圆

         黄星比( )少             圆比(  )少

      6、从左往右数

       第(  )个      第(  )个     第(  )个         第(   )个       第(   )个

 

    7、写一写

        从0-5各写一行

        0

        1

        2

        3

        4

        5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

图形的认识—长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长方形的形状,能辨认这些图形,初步建立图形的概念。

         2、通过看一看,折一折等活动,训练学生的视觉、形状知觉等方面的功能。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

教学难点:

能了解长方形概念的含义,并能区分其他图形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教师问学生:

有谁知道自己的课桌式什么样子?

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长方形。

二、   进入新课

教师板书:

长方形

教师拿出四根纸条,让学生们回忆以前教过的分辨长短,问学生是不是一样长?

(两根长的,两根短的)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分析四根纸条的长短:

有两根长的,有两根短的,那他们能组成什么样子的图形呢?

教师在黑板上组成长方形图形。

教师逐一和学生讲解两条长的,两条短的,都是对称的,怎样组成长方形?

一个长方形的图形有几条边组成?

是不是方的?

三、   课堂练习

教师每人发一张长方形卡纸,让学生自己观察长方形的卡纸。

教师观察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认识。

四、总结

教师总结长方形图形的特点,归纳学生的回答。

五、   作业

找几样类似长方形的物品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长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长方形的形状,能辨认这些图形,初步建立图形的概念。

         2、通过看一看,折一折等活动,训练学生的视觉、形状知觉等方面的功能。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

教学难点:

能了解长方形概念的含义,并能区分其他图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上长方形,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适当的提示)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讲解

二、导入新课

1、教师问学生有谁知道长方形有什么样子的特点?

教师跟学生讲解长方形的特点呢:

有四条线组成,上下两条线一样长,两边线一样长,有四个角,上下两条线比两边的两条线要长。

教师逐个进行讲解

2、教师问学生:

有谁会画长方形?

教师带学生动手话长方形。

1)、教师那学生手画长方形,让学生亲身感受长方形的特点

2)、学生在黑板上自己练习画长方形,教师进行点评

三、课堂练习

教师在每个学生的作业本上画好长方形,学生找样子模仿

四、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画的情况了解到学生认识长方形的程度,进行适当的教育。

    五、作业

       每人画一页纸长方形呢,要求要认真,清晰,工整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正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正方形的形状,能辨认这些图形,初步建立图形的概念。

         2、通过看一看,折一折等活动,训练学生的视觉、形状知觉等方面的功能。

教学重点:

认识正方形

教学难点:

能了解正方形概念的含义,并能区分其他图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教师板书长方形图形,问学生是什么?

教师观察学生情况

2、教师总结长方形的特点,引出正方形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的卡片,再出示正方形的卡片,让学生逐个观察,说说他们的不同点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正方形的特点:

四条线是一样长的,也有四条线,上下左右都是一样的,也有四个角

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发现

3、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正方形,再一次告诉学生它的特点

三、课堂练习

教师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正方形的特点,与长方形的不同之处,再用手指书空的画画

四、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总结

五、布置作业

找一找自己身边有什么东西是正方形

 

 

 

 

图形的认识—三角形、圆

教学内容:

图形的认识—三角形、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三角形、圆的形状,能辨认这些图形,初步建立图形的概念。

         2、通过看一看,折一折等活动,训练学生的视觉、形状知觉等方面的功能。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圆

教学难点:

能了解三角形概念的含义,并能区分其他图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图形,问学生是什么?

教师观察学生情况

2、教师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引出三角形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的卡片,让学生逐个观察,说说他们的特点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三角形的特点:

三条线是一样长的,有三条线,有三个角

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发现

3、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三角形,再一次告诉学生它的特点

4、教师出示一个圆形的卡片,让学生逐个观察,说说他们的特点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圆形的特点:

像一个球,没有角,只有一条线

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发现

3、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圆形,再一次告诉学生它的特点

三、课堂练习

教师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三角形的特点,与圆形的不同之处,再用手指书空的画画

四、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总结

五、布置作业

找一找自己身边有什么东西是三角形、圆形

 

 

加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A组:

1.了解加法的意义;

2.认识“+”号、“=”号,会读加法算式

3.正确计算得数为2的加法;

4.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B组:

1.了解加法的意义;

2.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加法的意义;

2.认识“+”号、“=”号,会读加法算式

教法与学法

情境教学法,实物演示法,教授法。

教学手段与媒体

1.课件,多媒体

2.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

预期效果与备注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在两只手中分别拿两个气球,要求学生回答气球的名称,颜色,数量,以及用数字几表示。

2.依据学生回答,教师分别板书数字1,并在数字1的旁边分别贴一只红气球一只黄气球。

3.询问学生,老师手里一共有几只气球,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