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真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66786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真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真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真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真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真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真题Word下载.docx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真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真题Word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真题Word下载.docx

  5、不属于钩端螺旋体病后发症的是()。

  A、反应性脑膜炎

  B、心肌炎

  C、虹膜睫状体炎

  D、后发热

  【解析】变态反应不是心肌炎的常见病因,心肌炎的病因以病毒感染和风湿性为常见。

  6、学生解答问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这说明下列哪种思维能力强()。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解析】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从一个目标出发,思路朝着多个可能的方向进行,得出多种合乎条件的结论的思维。

学生“一题多解”正是说明学生的发散思维强。

故选D。

  7、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K+

  B、ClC、Mg2+

  D、Ca2+

  【解析】动作电位引发肌肉收缩的关键是细胞质内Ca2+浓度的瞬间变化。

  8、低张性缺氧患者主要血气特点是()。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动脉血氧饱和度增高

  C、血液氧容量降低

  D、动脉血氧含量增高

  【答案】A

  【解析】低张性缺氧是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为乏氧性缺氧。

血氧变化的特点为: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氧含量降低,血氧容量正常或降低,氧饱和度降低,氧容量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慢性缺氧可正常)。

故选A。

  9、下列哪种不属于细胞适应性改变()。

  A、增生

  B、萎缩

  C、变性

  D、化生

  【答案】C

  【解析】细胞适应性改变包括肥大和增生、萎缩、化生。

  10、心理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它包括()过程。

  A、认识

  B、情绪、情感

  C、人格

  D、意志

  【答案】ABD

  【解析】心理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故选ABD。

  11、结核性腹膜炎腹痛的特点是()。

  A、呈持续性绞痛

  B、呈转移性疼痛

  C、早期腹痛明显

  D、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

  【解析】结核性腹膜炎腹痛多位于脐周、下腹。

  12、COPD的严重程度分级是依据下列哪项肺功能指标进行的()。

  A、残气量与肺总量比(RV/TLC)

  B、呼气相峰流速(PEF)

  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预计值比(FEV1/预计值)

  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

  【解析】COPD诊断肺功能的标准是依据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FEV1/FVC<70%。

其严重程度分级是依据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比(FEV1/预计值)来划分。

  VC、RV/TLC是诊断肺气肿有意义的指标,在COPD患者

  13、关于大肠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DukesD期有远隔器官转移

  B、类癌由腺瘤癌变而来

  C、未分化癌多见

  D、少数癌瘤产生CEA

  【解析】大肠癌以直肠和乙状结肠最多见,多为高分化和中分化腺癌,并多数产生CEA。

少数为类癌,是由嗜银细胞发生的。

未分化癌少见。

DukesD期大肠癌伴有远隔脏器转移。

  14、镜下肿瘤细胞间有散在巨噬细胞存在,形成满天星图像的淋巴瘤是()。

  A、Burkitt淋巴瘤

  B、滤泡型淋巴瘤

  C、霍奇金淋巴瘤

  D、B细胞淋巴瘤

  【解析】在恶性淋巴瘤中,组织学检查显示,巨噬细胞散在肿瘤细胞间,形成满天星图像的只有Burkitt淋巴瘤一种。

  15、低血糖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是()。

  A、磺脲类药物

  B、格列酮类药物

  C、糖苷酶抑制剂

  D、短效胰岛素

  【解析】磺酰脲类药物属于胰岛素促分泌剂,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若药物使用过量,可造成高胰岛

  素血症,产生严重的低血糖血症。

  16、H-O变异属于()。

  A、碱基改变

  B、鞭毛变异

  C、菌落变异

  D、形态变异

  【解析】普通变形杆菌有鞭毛,但培养在含

  0.1%石炭酸固体培养基中,则鞭毛消失,称此为H-O变异。

  17、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叫()。

  A、个性

  B、人格

  C、性格

  D、气质

  【解析】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稳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个性中鲜明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在所有人的人格结构要素中,性格是最重要的人格心理特征。

  故选C。

  18、流行性出血热()。

  A、白细胞减少,m小板减少

  B、全血细胞减少

  C、白细胞增加,有异型淋巴细胞

  D、红细胞减少

  【解析】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均有白细胞增加,有异型淋巴细胞。

黑热病血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伤寒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登革热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要点掌握不同传染病血细胞检查的特点。

  19、流行性出血热()。

  【答案】C

  20、男,60岁,因近日来呼吸急促、头痛及多次晕厥被送来急诊。

查体发现颈静脉扩张,眼眶周围、脸部及上肢皆有水肿现象。

胸部X线片检查未见右心室增大,但纵隔增宽,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上腔静脉综合征

  B、主动脉壁夹层形成

  C、心脏压塞

  D、肾病综合征

  【解析】上腔静脉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头痛、头晕、头胀,嗜睡和憋气,体检头、颈、上肢充血肿胀,睑结膜充血,舌下静脉曲张,颈静脉怒张,上肢静脉充盈,胸、腹壁静脉曲张等。

X线可见胸膈占位影。

  21、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A、呼吸频率增加,每分钟大于28次

  B、氧合指数(PaO2/FiO2)<

200mmHg

  C、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降低

  D、血气分析显示为低氧伴轻度二氧化碳潴留

  【解析】氧合指数(PaO2/FiO2)降低是ARDS诊断的必要条件。

正常值为400~500mmHg,急性肺损伤<

300mmHg,ARDS时<

200mmHg。

  22、磺胺类药物能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是因为其结构相识于()。

  A、对氨基苯甲酸

  B、二氢喋呤

  C、苯丙氨酸

  D、谷氨酸

  【解析】磺胺类药物抑菌机制属于对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细菌利用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和二氢喋呤为底物,在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进一步在FH2还原酶的催化下合成四氢叶酸。

磺胺类药物与氨基苯甲酸的化学结构相似,竞争性结合FH2合成酶的活性中心,抑制FH2以至于FH4合成,干扰一炭单位代谢,进而干扰核酸合成,使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2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细菌及毒素

  B、进食量的多少

  C、未及时使用抗生素

  D、人体的抵抗力

  【解析】常见错误:

①选答“人体的抵抗力”、“进食量的多少”,这两项因素与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情轻重有关系;

②选答“未及时使用抗生素”,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不用抗生素,伴有高热的严重患者可按不同病原选择有效抗生素。

要点细菌在被污染的食物中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是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条件。

  24、诊断慢性呼吸衰竭最重要的依据是()。

  A、意识障碍伴球结膜水肿

  B、PaO2<

60mmHg,或伴PaCO2>

50mmHg

  C、PaO2<

80mmHg,PaCO2>

  D、PaO2<

90%

  【解析】慢性呼衰的诊断,除根据原发疾病症状、体征以及缺O2及CO2潴留的表现外,动脉血气分析是确诊呼吸衰竭的重要依据。

慢性呼衰典型的动脉血气改变是PaO2<

60mmHg,伴或不伴PaCO2>

50mmHg,临床上以伴有PaCO2>

50mmHg(Ⅱ型呼衰)常见。

  25、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

  A、心律失常

  B、心脏破裂

  C、心力衰竭

  D、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答案】ABCD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包括:

  

(1)心律失常;

  

(2)心力衰竭,以左心衰竭常见;

  (3)心源性休克;

  (4)心脏破裂:

室间隔穿孔及乳头肌断裂可迅速加重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

  (5)心室室壁瘤。

故选ABCD。

  26、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是()。

  A、CD3

  B、CD8

  C、CD4

  D、CD5

  【解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MHC限制性的具体表面的记忆。

常见错误是选CD8,认为MHC-Ⅱ类分子对

  应的CD分子是CD8。

正确应为MHC-Ⅱ类分子对应的是CD4分子。

  27、寄生虫感染与哪种炎细胞相关()。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杀伤寄生虫。

多见于各种慢性炎症。

  如果炎区内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提示为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病)或变态反应性炎症(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28、在判断人的死亡上,我国适用的是()。

  A、一元的心肺死亡标准

  B、一元的脑死亡标准

  C、心肺功能标准与脑死亡标准并存

  D、任意自由选择

  【解析】目前世界各国一元死亡标准和二元死亡标准两种形式并存,有的国家采用一元的心肺死亡标准,即心肺死亡是判断死亡的唯一条件,如我国,长期以来判断人死亡的标准是“心肺死亡标准”,即以心跳和呼吸不可逆转的停止作为确定死亡的标准。

多数国家采用两个标准并存的形式。

  29、代谢性酸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A、呼吸津慢

  B、心肌收缩力减弱

  C、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

  D、心律失常

  【答案】BCD

  【解析】代谢性酸中毒主要引起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1)心血管系统改变:

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能产生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降低以及血管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

  

(2)中枢神经系统改变:

代谢性酸中毒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乏力、知觉迟钝,甚至嗜睡或昏迷,最后可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

故选BCD。

  30、慢性呼吸衰竭缺氧明显伴二氧化碳潴留时,采用氧疗的给氧浓度,下列哪项正确()。

  A、小于65%

  B、小于55%

  C、小于25%

  D、小于35%

  【解析】缺氧伴明显CO2潴留的氧疗,其原则为应给予低浓度(<

35%)持续给氧。

由于高碳酸血症,人体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反应性差,主要依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驱动作用来维持正常呼吸。

如长期给予高浓度氧吸入,使血中PaO2迅速上升,外周的化学感受器失去对低氧的刺激,患者呼吸会变慢、变浅,导致CO2排出减少,PaCO2迅速上升而呈CO2麻醉。

  31、辅助性CD4+T细胞识别的抗原()。

  A、MHC-Ⅱ类抗原

  B、MHC-I类抗原

  C、MHC-

  I、Ⅱ类抗原

  D、HLA-Ⅲ类抗原

  【解析】MHC-Ⅱ类抗原能识别并提呈外源性抗原肽给CD4+T细胞。

  32、抗生素主要是由()。

  A、病毒产生

  B、放线菌产生

  C、细菌产生

  D、支原体产生

  【解析】抗生素是微生物合成代谢产物,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而细菌和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很少,大多数是放线菌产生。

  33、下列关于子宫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腹膜间位器官

  B、属于腹膜外位器官

  C、属于腹膜内外器官

  D、属于壁厚、腔大的肌性器官

  【解析】根据脏器被腹膜覆盖的情况,可将腹、盆腔脏器分为三种类型,即腹膜内位、间位和外位器官。

脏器表面大部分被腹膜所覆盖的为腹膜间位器官,如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子宫、膀胱和直肠上端等。

  故选A。

  34、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葡萄糖

  B、脂肪酸

  C、磷酸肌

  D、ATP

  【解析】葡萄糖及脂肪酸所含的能量必需氧化降解生成ATP,方可被各种生理活动所利用。

磷酸肌酸及GTP中所含的高能磷酸键也需转移给ATP,方可被多种生理活动所利用,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即ATP。

  故选D。

  35、新斯的明禁用于()。

  A、青光眼

  B、重症肌无力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支气管哮喘

  【解析】新斯的明为胆碱酯酶抑制剂,抑制乙酰胆碱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免遭水解而大量堆积,表现出

  M、N样作用。

M样作用为:

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膀胱逼尿肌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心率减慢;

N样作用为:

兴奋骨骼肌。

所以支气管哮喘患者、肠梗阻、尿路梗阻患者禁用。

  36、关于应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对是人面对应激源时的一种反应

  B、应对是一种心理现象

  C、应对都能消除自己的紧张

  D、应对是一种心理行为策略

  【解析】应对又称为应付。

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又称为应对策略。

目前认为应对是个体为缓冲应激源的影响,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摆脱心理冲突引起的自身不平衡的紧张状态而产生的认知性适应行为过程。

但是并不是应对都能消除自己的紧张感。

故选C。

  37、体液免疫的效应包括()。

  A、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作

  B、以上均是

  C、调理作用

  D、ADCC作用

  【答案】B

  【解析】体液免疫具有中和作用,调理作用,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作及ADCC作用。

  38、Ⅰ型超敏反应不具有的特点()。

  A、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B、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均参与

  C、无补体参与

  D、免疫病理作用以细胞破坏为主

  【解析】II型超敏反应免疫病理作用以细胞破坏为主,又称溶细胞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I型超敏反应只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不引起严重组织损伤。

  39、左房室瓣膜又叫()。

  A、一尖瓣

  B、二尖瓣

  C、三尖瓣

  D、四尖瓣

  【解析】心脏左心房构成心底的大部分,有四个入口,一个出口。

在左心房后壁的两侧,各有一对肺静脉口,为左右肺静脉的入口;

左心房的前下有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

左心房前部向右前突出的部分,称左心耳。

左心室有出入二口。

入口即左房室口,周缘附有左房室瓣(二尖瓣),按位置称前瓣、后瓣,它们亦有腱索分别与前、后乳头肌相连。

出口为主动脉口,位于左房室口的右前上方,周缘附有半月形的主动脉瓣。

  每个人的心脏内都有四个瓣膜。

即连结左心室和主动

  40、下列关于SARS临床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起病后2周左右病变高峰期易发生呼吸道继发性感染

  B、严重者明显呼吸窘迫但肺部体征不明显

  C、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D、体温正常后5天左右肺部炎症可完全吸收恢复正常

  【解析】SARS患者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及主要症状,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发病3~7天后出现下呼吸道症状,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肺部体征不明显。

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性感染。

病程2~3周后,发热渐退,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要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

  41、溃疡病通常是()。

  A、边缘糜烂,不成形

  B、有多个溃疡

  C、边缘整齐深达肌层

  D、不可能达到肌层

  【解析】溃疡常一个,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2cm以内。

溃疡病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部平坦、洁净,通常穿越黏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

  4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B、有传染性,免疫性和流行性

  C、有病原体,免疫性和传染性

  D、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后免疫力

①选答“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和免疫性”

  “传播途径”是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一个基本条件而不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应复习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②选答“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是流行病学的特点,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之一,应全面复习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要点传染病

  43、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

  A、细胞外液缓冲

  B、细胞内液缓冲

  C、呼吸代偿

  D、肾脏代谢

  【解析】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和肾的调节是维持酸碱平衡的重要机制,也是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后机体进行代偿的重要环节。

除肾功能异常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外,其他原因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是通过肾的排酸保碱能力加强来发挥代偿作用的。

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最早发生的为呼吸代偿,最主要的代偿方式为肾脏代偿。

  44、一般优势半球指的是下列哪项特征占优势的一侧半球()。

  A、重量

  B、运动功能

  C、感觉功能

  D、语言功能

  【答案】D

  【解析】人类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等的。

在主要使用右手的成年人,语言活动功能主要由左侧大脑皮层管理,而与右侧皮层无明显关系。

左侧皮层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故称为优势半球。

  45、形成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是()。

  A、要有适当的无关刺激

  B、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

  C、大脑皮质必须健全

  D、要有非条件刺激强化

  【解析】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使无关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一旦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建立宣告完成。

  46、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

  B、呼吸频率增快

  C、呼吸困难与与发绀

  D、神经精神症状

  【解析】呼吸困难是最早、最突出的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出现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因此呼吸困难与发绀是呼衰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47、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道感染时,最常致病的革兰阴性杆菌为()。

  A、绿脓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大肠杆菌

  D、肺炎克雷伯杆菌

  【解析】呼吸道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常见的革兰阴性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

  48、患者,男,52岁,1周来无诱因出现终末血尿4次,伴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

胸片示陈旧肺结核,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

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肾炎

  B、膀胱癌

  C、肾结核

  D、膀胱结核

  【解析】膀胱结核表现为终末血尿,肾结核为全程血尿。

  49、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长期咳脓性痰合并下列哪种疾病较为多见()。

  A、鼻窦病变伴支气管扩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