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9185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初二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础,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对已掌握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加以规范和提升,为在多媒体作品中的应用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对信息的判断、采集、处理、提取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素材的多种采集方法与处理方法。

2、技能目标:

使学生在需要时能够独立运用熟悉的软件进行采集处理相关素材的操作。

3、情感目标:

在布局、搭配素材效果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2、难点:

灵活运用多媒体素材为自己的设计服务。

四、教学方法

建议以“任务驱动”与“学科整合”为主,结合讲解、演示、练习、作品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1、图片的采集与处理1课时

2、声音、视频的采集1课时

第2课声音、视频的采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声音、视频素材的采集途径和处理加工的方法。

2、技能目标:

能利用“录音机”、“超级解霸”等熟悉的工具软件,自己制作或截取需要的声音、视频素材。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资源共享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难点:

学生在采集、处理素材中思维方式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搜集和处理图片,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获取和处理声音和视频。

二、学习新课。

1、采集声音素材

讲解示范:

利用操作系统的录音机录制声音。

学生练习。

将采集的音频插入到作品中。

练习从网上搜集背景音乐。

4、采集视频素材

演示利用超级解霸截取视频。

将视频插入到文件中。

学生练习。

三、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有声有色话家乡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进行多媒体作品(演示文稿)的制作,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制作演示文稿,学会利用多媒体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形成对多媒体作品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方法,能够独立规划设计演示文稿、修饰幻灯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有条理地解决问题。

2、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地运用“插入”菜单在幻灯片中插入各种对象,并能对其进行修饰编辑;掌握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和背景的操作;能熟练地建立超级链接;能进行演示文稿的打包操作。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中的主题和素材的搜集、整理、制作,渗透品德及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介绍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的思想、事迹,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如何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2、难点:

如何灵活运用演示文稿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

建议以“任务驱动”与“学科整合”为主,结合讲解、演示、练习、作品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五、课时安排

1、感受电子幻灯片1课时

2、走进山东1课时

3、家乡的景观名胜1课时

4、家乡的历史名人1课时

5、家乡的地域特色1课时

6、作品的发布与评价1课时

第3课 感受电子幻灯片

学习目标:

1、认识幻灯片制作工具PowerPoint。

2、能够熟练、正确启动PowerPoint。

3、能够利用PowerPoint设计模板进行简单的幻灯片制作。

4、能够正确的进行保存、退出PowerPoint。

学习重点:

1、PowerPoint的正确启动、保存与退出。

2、利用PowerPoint设计模板进行简单的幻灯片制作。

学习难点:

1、演示文稿与幻灯片概念的区别。

2、PowerPoint设计模板与版式的选择。

教学环境:

机房要求:

能容纳一个教学班约50人左右,计算机安装有微软公司的Office2000以上办公软件,并有投影仪或多媒体电子教室。

教材要求:

学生们带好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课本。

教材分析、教学理念:

这堂课所用教材为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编写、泰山出版社出版、山东省初小学通用信息技术课本。

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个演示文稿制作和展示的软件,PowerPoint主要用来设计、制作供宣传、演示用的电子幻灯片,它可以帮我们制作一个声情并茂的多媒体作品,而且操作也非常简单。

通过本节课“感受电子幻灯片”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PowerPoint,并能正确启动、保存、退出PowerPoint,同时还能利用PowerPoint的设计模板进行简单的幻灯片制作。

让同学们在动手、动脑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更加了解、乐于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通过展示图文、声色并茂的电子幻灯片引出疑问导入新课。

1、展示: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山东,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古迹众多,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我爱我的家乡,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呢?

这里都是利用电脑制作的一个简单的宣传片,你们想不想看(同学们:

想看),好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家乡山东。

2、利用投影仪或多媒体电子教室,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幻灯片。

3、设疑: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你们认为老师是利用Word软件设计和制作的宣传片吗?

4、导入:

不,这是用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办公软件设计与制作的电子幻灯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学习一下PowerPoint软件,看它是怎样制作出这么精美幻灯片的?

二、分组学习 主动探究

(一)认识PowerPoint软件

1、播放课件:

PowerPoint的简单介绍,PowerPoint和Word一样,是Office大家庭的一员。

利用它,可以非常方便地整合文字、声音、动画、视频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设计各种演示文稿。

2、教师过渡:

现在,同学们都已经了解PowerPoint这个软件,你是不是很想自己动手尝试一下PowerPoint软件的强大功能。

3、分组学习、交流:

让学生根据课本图文介绍以及以前学习Word软件的方法,尝试用多种方法启动PowerPoint,通过选择“空演示文稿”进入幻灯片首页制作。

4、展示学习成果:

通过多媒体电子教室或投影仪,让同学们展示进入PowerPoint软件的方法,教师及时板书。

板书:

启动PowerPoint――选择空演示文稿――选择标题幻灯片版式

5、老师答疑:

解决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演示文稿和幻灯片的区别:

演示文稿是一个文件,它是由若干张幻灯片组成的。

幻灯片是演示文稿中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组成部分。

(二)利用设计模板制作幻灯片

1、引导:

PowerPoint提供了许多由专业图文设计师制作的模板,模板上已经设计好了的背景图案、文字格式等,只要添加文字、修改信息,就可以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幻灯片。

同学们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按教材的上提供的图文资料进行尝试,看那个小组做的认真、正确、快速。

2、学生尝试:

尝试利用PowerPoint设计模板进行幻灯片制作,并能对首页幻灯片进行简单的制作。

3、学生成果展示:

不知道大家做的怎么样了?

下面让几个同学来展示一下他们制作的幻灯片,并说明一下他的设计思路及做法,咱们共同来学习学习。

利用投影仪或多媒体电子教室展示,已经完成并设计的较成功的学生的作品。

并让指定的学生演示操作步骤,教师及时板书步骤:

4、教师答疑:

根据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体演示解决,并对本节课的又一难点进行说明,幻灯片版式:

定义了文字、图片、图表等在幻灯片上的放置位置及格式。

模板:

提供了完整的专业幻灯片外观。

一旦采用了一种模板后,幻灯片的背景图形、配色方案就被确定了。

(二)保存、退出PowerPoint

1、引导:

PowerPoint的多种启动方法及利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幻灯片同学们现在都已经掌握了,那我们该怎样保存我们的成果,并退出PowerPoint软件呢?

同学样可以根据我们学习Word软件的方法,进行一下尝试,看那个小组同学得出的方法多。

2、学生尝试:

学生进行PowerPoint保存与退出的多方法尝试。

3、成果展示:

指定学生进行各种方法的演示,教师整理并板书。

板书:

保存演示文稿――输入保存位置、文件名----保存

三、制作展示作品,集中评价

1、学生制作作品。

2、教师利用投影或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展示。

3、自我解说、同学互评、教师点评。

四、小结知识,拓展延伸

1、引导: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你有哪些收获呢?

2、全班交流,谈收获与感受。

3、教师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学习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可以非常方便地整合文字、声音、动画、视频影像等多媒体信息,设计各种演示文稿,本节课的学习中老师看到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款软件,并能够进行了简单的制作,那么课下你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搜索一些关于我们家乡山东的一些素材,并把它们制作成一个精美生动宣传片,让你们家人及同学们都能更深的感受一下我们的家乡。

第4课走进山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插入”菜单的功能,学会向演示文稿中添加新幻灯片、添加文字和图片;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对插入的图片和文字进行处理;了解PowerPoint的视图方式。

2、技能目标:

掌握制作演示文稿的一些简单操作,能制作出简单的演示文稿。

3、情感目标:

了解山东深厚的人文底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插入新幻灯片。

2、向幻灯片中添加文字和图片,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修饰。

难点:

对插入的文字或图片进行必要的修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家乡山东有秀丽的自然景观,又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用powerpoint介绍我们的家乡。

二、学习新课。

1、添加新幻灯片和不同视图。

自己尝试给演示文稿添加新幻灯片,并点击左下角的不同视图,看看有什么变化。

2、插入文字。

演示:

先插入文本框,再输入文字,用格式里的工具修饰文字。

3、插入图片。

自己尝试插入图片。

4、调整图片大小,图文混排。

三、学生练习。

制作走进山东封面幻灯片。

四、课堂小结

第5课家乡的景观名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声音的方法;学会调整幻灯片的方法。

2、技能目标:

能熟练地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和声音;掌握幻灯片移动、复制、删除的操作。

3、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山东的景观名胜,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向幻灯片中添加视频和声音的方法。

2、难点:

向幻灯片中添加视频和声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出本课学习内容。

二、学习新知。

1、插入视频。

根据里面的设置进行操作。

2、插入音频。

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插入声音文件。

3、调整幻灯片。

在不同的视图下调整幻灯片的顺序。

删除幻灯片。

三、学生练习。

1、尝试学过的操作。

2、利用演示文稿介绍身边的景点。

注意问题:

按一定路线有序的进行,介绍要充分体现景点的亮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素材的多种采集方法与处理方法。

使学生在需要时能够独立运用熟悉的软件进行采集处理相关素材的操作。

2、使学生掌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方法,能够独立规划设计演示文稿、修饰幻灯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有条理地解决问题。

能够熟练地运用“插入”菜单在幻灯片中插入各种对象,并能对其进行修饰编辑;掌握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和背景的操作;能熟练地建立超级链接;能进行演示文稿的打包操作。

通过教学中的主题和素材的搜集、整理、制作,渗透品德及情感教育。

3、认识网站,理解网站、网页、超级链接的概念,了解网页的组成元素。

能对网站进行剖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管理素材和规划设计网站的意识和能力。

激发学生利用FrontPage工具建设网站的学习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5个班,学生情况差别较大。

有的刚接触计算机,有的对它已十分熟悉,在教学中要注意零起点教学,注意发挥先进者的作用,是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最大的发展。

教学措施:

1、重视结合学生经验,突出实践性要注意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创设高度真实的活动情景,帮助学生针对实际需要、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掌握实用的、在面临新任务时易于迁移和提取的知识技能。

2、要注意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反复理解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的内涵,帮助理解在前后概念间的联系,形成前后一贯的概念体系。

3、技术活动与认知活动相互支持,积累操作经验、探究科技奥秘

信息技术的学习既需要学生探究、理解和建构信息技术的有关原理和方法,更需要学生通过信息处理、设计制作作品等技术活动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和认知活动结果。

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础,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对已掌握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加以规范和提升,为在多媒体作品中的应用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对信息的判断、采集、处理、提取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素材的多种采集方法与处理方法。

2、技能目标:

使学生在需要时能够独立运用熟悉的软件进行采集处理相关素材的操作。

3、情感目标:

在布局、搭配素材效果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2、难点:

灵活运用多媒体素材为自己的设计服务。

四、教学方法

建议以“任务驱动”与“学科整合”为主,结合讲解、演示、练习、作品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第1课图片的采集与处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图片素材的多种采集途径和处理加工的方法。

2、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地利用网络搜集图片素材;能够在需要时利用“画图”等熟悉的工具软件,对采集的图片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3、情感目标:

使学生养成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在布局、搭配素材效果,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图片素材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2、根据主题信息采集相关的素材。

(二)难点:

根据主题把已有的素材和采集的素材进行合理的布局与设计、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堂常规的强调。

二、学习新课:

1、采集图片素材。

讲解:

图片来源主要有网上,如:

XX图片搜索。

练习:

搜一幅泰山的图片。

扫描仪、数码相机输入的图片。

演示从数码相机和扫描仪输入图片。

2、处理图片。

介绍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及其特点。

第2课声音、视频的采集2006-09-0609:

3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声音、视频素材的采集途径和处理加工的方法。

2、技能目标:

能利用“录音机”、“超级解霸”等熟悉的工具软件,自己制作或截取需要的声音、视频素材。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资源共享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难点:

学生在采集、处理素材中思维方式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搜集和处理图片,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获取和处理声音和视频。

二、学习新课。

1、采集声音素材

讲解示范:

利用操作系统的录音机录制声音。

学生练习。

将采集的音频插入到作品中。

练习从网上搜集背景音乐。

4、采集视频素材

演示利用超级解霸截取视频。

将视频插入到文件中。

学生练习。

三、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2006-09-1916:

28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进行多媒体作品(演示文稿)的制作,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制作演示文稿,学会利用多媒体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形成对多媒体作品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方法,能够独立规划设计演示文稿、修饰幻灯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有条理地解决问题。

2、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地运用“插入”菜单在幻灯片中插入各种对象,并能对其进行修饰编辑;掌握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和背景的操作;能熟练地建立超级链接;能进行演示文稿的打包操作。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中的主题和素材的搜集、整理、制作,渗透品德及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介绍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的思想、事迹,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如何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2、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演示文稿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

建议以“任务驱动”与“学科整合”为主,结合讲解、演示、练习、作品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五、课时安排

1、感受电子幻灯片1课时

2、走进山东1课时

3、家乡的景观名胜1课时

4、家乡的历史名人1课时

5、家乡的地域特色1课时

6、作品的发布与评价1课时

第3课感受电子幻灯片2006-09-1916:

39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多媒体演示文稿,感知用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作品。

2、技能目标:

掌握演示文稿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并能自己规划设计演示文稿。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演示文稿制作的学习欲望。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走进山东”演示文稿实例的展示与分析。

2、动手设计自己的演示文稿。

(二)难点:

规划设计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电子制作的好帮手:

powerpoint。

它可以帮助我们制作图文并茂的作品,它的操作也比较简单。

二、学习新知。

1、启动powerpoint

方法很多,演示用多种方法启动powerpoint。

2、利用设计模板制作幻灯片。

演示执行:

文件-新建命令,弹出对话框,选择设计模板。

选择版式,制作首页幻灯片。

5、保存退出幻灯片。

三、课堂练习。

练习用多种方式启动powerpoint

第4课走进山东2006-09-2710:

47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插入”菜单的功能,学会向演示文稿中添加新幻灯片、添加文字和图片;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对插入的图片和文字进行处理;了解PowerPoint的视图方式。

2、技能目标:

掌握制作演示文稿的一些简单操作,能制作出简单的演示文稿。

3、情感目标:

了解山东深厚的人文底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插入新幻灯片。

2、向幻灯片中添加文字和图片,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修饰。

难点:

对插入的文字或图片进行必要的修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家乡山东有秀丽的自然景观,又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用powerpoint介绍我们的家乡。

二、学习新课。

1、添加新幻灯片和不同视图。

自己尝试给演示文稿添加新幻灯片,并点击左下角的不同视图,看看有什么变化。

2、插入文字。

演示:

先插入文本框,再输入文字,用格式里的工具修饰文字。

3、插入图片。

自己尝试插入图片。

第5课家乡的景观名胜2006-10-2809:

4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声音的方法;学会调整幻灯片的方法。

2、技能目标:

能熟练地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和声音;掌握幻灯片移动、复制、删除的操作。

3、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山东的景观名胜,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向幻灯片中添加视频和声音的方法。

2、难点:

向幻灯片中添加视频和声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出本课学习内容。

二、学习新知。

1、插入视频。

根据里面的设置进行操作。

2、插入音频。

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插入声音文件。

3、调整幻灯片。

在不同的视图下调整幻灯片的顺序。

删除幻灯片。

三、学生练习。

第6课家乡的历史名人2006-10-2809:

5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感受背景对美化幻灯片的重要作用,掌握各种背景的设置方法;培养学生设计为主题服务的意识。

2、技能目标:

能够设置图片、文字的动画效果。

3、情感目标:

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的思想、事迹和影响,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2、设置可选对象(图片、文字)的动画效果。

(二)难点:

设置可选对象(图片、文字)的动画效果。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复习前边学习的相关操作,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学习新课:

一、设置背景。

执行格式——背景命令,弹出背景对话框,自由设置背景效果。

二、设置动画效果。

执行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三、观看幻灯片放映。

点击菜单幻灯片放映,观看放映。

学生练习。

1、尝试练习以上操作。

2、你知道有哪些历史名人,了解他们的事迹,通过演示文稿介绍给其他人。

课堂小结。

第7课家乡的地域特色2006-11-1611:

0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超级链接在幻灯片中的作用;感受幻灯片切换在放映中的动画效果。

2、技能目标:

学会利用设置超级链接来灵活组织幻灯片,增强多媒体作品的感染力。

3、情感目标:

渗透地理文化教育及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演示文稿中各幻灯片之间的超级链接的设置。

2、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

(二)难点:

演示文稿中各幻灯片之间的超级链接的设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我们如何不按幻灯片的顺序欣赏,而是随心所欲地观看,想先看哪张幻灯片就先看哪张,那应该怎么做呢?

二、学习新课

1、学生阅读教材,尝试链接

通过学习,你能发现其它设置超级链接的方法吗?

是不是只有文字才能链接?

2、尝试图片、其它图形的链接。

3、幻灯片的切换

第8课作品的发布与评价2006-11-1611:

1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对制作好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成品处理;学会评价作品。

2、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客观、准确地评价多媒体作品,培养学生的综合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资源共享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对制作好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成品处理。

2、作品的综合评价能力的培养。

(二)难点:

如何评价作品。

教学过程

导入:

家乡的宣传文稿作了这么多,是不是应该赠送给大家一起分享呢?

学习新课:

1、作品的打包与释放

打包:

打开演示文稿,执行“文件”“打包”命令,按提示完成。

2、释放打包文稿

运行打包文件,释放演示文稿。

作品评价

对照课本作品评价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小组内互相评价作品。

课堂小结。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2006-11-1611:

13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PowerPoint工具软件的基础上实施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对网络的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创作一个可以发布到因特网上的多媒体集成作品。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建设网站的方法,能够独立规划、设计、制作、发布个人网站;引导学生注重网站的内容,学会从整体上设计、布局网页。

2、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地进行建立站点,规划网站,布局网页的操作;能在网页中插入各种对象、素材;熟练进行各种超级链接的建立;能进行网站的上传操作。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美育及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分析能力;了解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