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5072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94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

第一节高等或中等院校医学检验系的教学

第二节实习生和进修生的培训

第三节继续教学

第四节科研工作

第八章检验科评审与复审

第二部分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方案

第九章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管理

第十章临床体液学检验质量管理

第十一章临床化学检验质量管理

第十二章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管理

第十三章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质量管理

第十四章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质量管理

第三部分附录

第十五章实验室认可介绍

第十六章检验申请单、报告单样式

第十七章检验试剂盒评价方案

第九章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管理

血液学检验是各级实验室中开展最为普遍的检查内容,包括血细胞分析、

血栓与止血检测等,全面质量管理是保证良好的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正确

的检验结果的重要手段。

现对血细胞分析和血栓与止血检验的质量管理提出

以下措施,其他检测项目的质量管理可参照进行。

一、血细胞分析的质量管理

(一)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1.人员培训

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掌握仪器的原理、

基本结构和标准操作程序;

了解仪器各项测定参数的意义和影响因素,以

及哪些参数是测定结果,哪些是计算结果;

掌握仪器的校准、日常维护和

室内质量控制等内容;

定期参加各级检验中心组织的质控培训班,不断提

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2.实验室设置

实验室布局合理、清洁整齐,具有与本室开展的检验项目相适应的仪

器和设备。

血细胞分析仪应安放于无磁场干扰、无阳光直射、无震动的台

面上,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

80%。

3.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包括仪器的评价、校准、比对、维护及使用

等,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质控的标准操作程序(SOP),SOP中应写明操作目

的、适用范围、所用仪器或器材、环境要求、详细的操作步骤等内容。

应有

完整的与SOP相对应的仪器使用和维护记录、仪器使用状态标识。

⑴仪器评价

实验室在血细胞分析仪安装后,应对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进行评

价,ICSH已公布对血液分析仪的评价方法,但未公布统一的指标要求,应

与仪器说明书核对,各项指标要达到仪器的出厂要求。

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①精密度:

分批内与批间精密度;

②携带污染率:

为了解前一高值标本对其后低值标本测定结果影响程

23

度的指标;

③总重复性:

包含重复测定的随机误差与携带污染双重变异因素;

④线性范围:

一种测定方法,其线性范围越广越好,至少应包括正常

范围及常见到的病理范围;

⑤可比性:

用于判断该仪器与常规方法或参考方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⑵仪器的校准

血液分析仪不是一个直接测定的装置,而是一个比较器,因而测定结

果是否准确关键在于仪器的校准,而校准品定值准确、校准中操作正确是

仪器校准的关键。

①校准时间

实验室至少每半年或在仪器维修后、室内质控出现失控或者出现异常

趋势采取一般措施不能纠正时,应对仪器进行校准。

②校准品

校准仪器应使用与仪器配套的校准品。

目前,由于一些厂家无配套的

校准品供应,可取新鲜血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方法进行准确

定值后作为校准品。

AHb为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BHCT为微量红细胞压积法;

CPlt为相差显微镜(或普通显微镜)计数法;

DRBC、WBC为显微镜计数法。

以上测定项目的具体操作应严格遵循《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

版的要求。

需特别注意的是

A所有用于校准物定值的仪器(如分光光度计的波长、比色杯光径)、

试剂(如HiCN试剂、HiCN参考液)和玻璃器皿(如微量吸管、计数池)必

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和校准,并符合要求;

B为减少测定误差,应挑选2-3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计数RBC、WBC

和Plt,计数时可采用双盲法并且同一样本用多支经校准的吸管稀释,用多

个已校准的计数池计数,求均值的方法,可使结果更接近真值水平;

C用自己定值的新鲜血校准仪器,必须保证定值准确,否则会产生较

24

大偏差,一般实验室如没有把握,勿轻易采用。

我们建议取新鲜血用经配

套的校准物校准的仪器定值,用此定值的新鲜血来校准仪器;

新鲜血不稳

定,必须在采血后4小时内完成校准。

③校准方法具体校准方法应严格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或参考附1“血

细胞分析仪校准的标准操作程序”

⑶仪器的比对

目前,许多医院检验科已拥有多台血细胞计数仪,且大多放置于不同

地点(门诊、病区和急诊),实验室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所有仪器测定结果的

一致性。

理论上说不同型号、不同原理的仪器测定同一份新鲜血标本应得

到一致的结果,但实际测定中由于校准物的定值、仪器校准以及仪器使用

中的漂移等多种因素,导致同一份血样本在不同仪器上测定结果的差异。

因此同一实验室内所使用的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仪器测定结果的比对显

得尤为重要,即使是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仪器也应定期比对。

比对是了

解仪器之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保证实验室报告一致性的重要方

法。

一般三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并有详细记录,方法是:

①首先选择一台本实验室内技术性能最好的仪器(尽可能是用配套校

准物校准的仪器),其他仪器分别与该仪器进行比对。

②每日随机选取8份新鲜血(其中应包含高、中、低值)同时用各台

仪器测定各项参数,每份测定两次,取平均值,连续测定5日

③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计算出各测定项目的P值,P>

0.05,表明两

仪器可比,并用线性回归统计方法求出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

如果P<

0.05,

则需查找原因,加以纠正。

⑷试剂选择

血细胞分析仪上所用的各种试剂原则上应与仪器配套,国产试剂应有批

准文号,国产或自配试剂应符合下列条件,并有实验记录:

①稀释剂和溶血剂应与配套试剂的脉冲信号相同、直方图吻合、细胞分

类结果一致。

②溶血剂溶解血细胞的程度、速度以及血红蛋白与溶血剂作用后的吸收

25

光谱应与配套试剂一致。

③试剂中不应含有损坏仪器影响其寿命的成份。

④本底测试结果应符仪器要求。

⑸标本准备

血液标本是否符合要求是血细胞分析结果准确与否的重要因素,实验

室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标本准备标准操作程序,包括患者准备、抗凝剂选择、

采血方式和注意事项、送检与收验要求等。

①送检者应认真填写申请单,申请单上需标明:

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科别、病区及床号、临床诊断、标本采集时间和实验室收到时间等。

②采血前患者应保持平静、减少运动量,以空腹采血为宜,同时考虑药

物、饮食、生理变化等因素产生的影响。

③抗凝剂选择EDTA-K2,含量为1.75±

0.25mg/ml血。

建议采用一次性真

空采血管,如用有塞塑料小管时应划采血量刻度线,以保证良好抗凝效

果和准确的稀释度。

④应静脉采血(除婴幼儿或特殊病人),,采血后应立即与抗凝剂混匀,

混匀手法要正确,以免血小板聚集或血细胞被破坏。

⑤血液采集后应及时送检,送检标本应有识别标签,实验室收到标本后

及时涂片和测定,最好在2小时内完成分析,血液标本不宜放置冰箱,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测定,应将其置于室温下加盖保存,但必须在4

小时内完成分析。

⑥对不合格的标本,如无标签或标签不清、采集后放置时间过久、血液

有凝块或溶血、采血量过少或过多等情况时应重新采血。

(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1.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⑴每日开机后,首先用稀释液测定仪器的背景,应符合要求。

⑵仪器的测定温度控制在20℃―25℃

⑶标本在测定前一定要充分混匀,最好使用混匀器混匀,如用手工混匀

手法要正确。

26

⑷对于标本需要预稀释的仪器,应保证稀释准确,并严格按照仪器规定

的要求进行,以防稀释后溶血。

⑸测定时注意防止仪器堵孔,

2.室内质控

⑴质控品的选择

血细胞分析仪的质控物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制,无论是购买或自制都须

保证其质量可靠,各细胞成份稳定、有适当的效期,瓶间差应符合要求。

目前,商品化的质控物多为部分醛化的人血细胞或者添加了部分颗粒,以

满足多参数质控的需要。

根据它的定值情况可分为未定值质控物和定值质

控物。

由于质控物与新鲜人血在性能上有所不同,各种型号的仪器测定原

理又不尽相同,所以其在不同型号的仪器上测定结果亦不完全相同,因此

实验室最好选择与仪器配套的质控物。

对于使用无配套质控物仪器的实验

室可选择与仪器原理相匹配的质控物。

⑵室内质控的方法

血细胞分析的室内质控方法与生化质控的方法基本相同。

首先,实验

室对新批号的质控物的各个测定项目应自行确定靶值,定值质控物的定值

可作为室内质控的靶值,但必须保证此定值与仪器相匹配,并被实验室所

证实。

然后,根据所确定的靶值及标准差设定警告线(X±

2S)和失控线(X

±

3S),绘制出X图。

具体方法可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

临床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内容。

取质控物按常规方法进行测定,每批标本至少测定2次,开始1次,

结束前1次,将测定结果记录在X图上。

⑶质控失控的纠正方法

如果测定结果在失控线以外,则为失控,应立即查找原因,必要时

复查标本方可发出报告。

并应将失控情况和处理结果作详细记录。

如果测定结果在警告线外,提示警告,应引起注意;

如5个测定结

果在X的一侧,提示存在系统误差,应积极查找原因,但当天报告一般可

以发出。

当得到失控信号时,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去寻找原因,进行纠正。

27

①立即重测同一质控物;

②新开一瓶质控物,重新测定;

③更换一个批号的质控物,重新测定;

④进行仪器维护,如清洗,重新测定;

⑤更换试剂,重新测定;

⑥重新校准后再测定;

⑦与仪器或试剂厂家联系,请求帮助。

④建立手工涂片复检制度

即使是最先进的血细胞分析仪也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镜下白细胞分

类,因此,各实验室应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型号、性能和实验室条件,制

定出手工复检方案,建立涂片复检制度。

只有在WBC总数、Hb含量、Plt

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白细胞和红细胞体积直方图均正常,仪器无报警显

示情况下,仪器分类结果才可作为筛选数据报告。

原则上“二分类”仪器

应100%涂片检查;

“三分类”仪器镜检率应达50%;

“五分类”仪器应达

15%。

(三)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1.报告结果

仪器打印出的结果,应进行严格检查分析,确定是否需人工镜检。

注意分析各参数间的关系,异常结果能否从临床角度解释,生理和病理

因素的影响等,必要时可与临床医生联系,报告发出前,还应仔细核对

标本编号,确认无误后方可发出报告。

②记录

所有报告的原始记录以及室内质控的原始数据(包括失控记录)应妥

善保存至少2年。

③室内质控的回顾性评价

每个月的月末,对当月室内质控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评价。

算出当月的X、S、CV以及累积X、S和CV,检查与以往的X、S、CV之

间是否有明显的差异,如有显著性差异,应对质控图的X、S进行修改。

28

所有统计结果整理后存档

实验室各项目的RCV至少达到:

WBC<5﹪,RBC<2﹪,Hb<2﹪,Hct

<3﹪,Plt<9﹪。

④参加室间质评

实验室应在正确开展室内质控的前提下自觉参加部、省、市临床检

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从中了解本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

所处的水平,如有不合格的项目,应积极查找原因,并即时加以纠正。

省级室间质评由省检验中心每年定期组织发放全血细胞质控物,各

参加质评实验室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本室常规方法进行测定,并按时将

测定结果回报给检验中心,由检验中心进行分组统计评分,以允许偏差

范围法评分。

计算方法:

你室偏差%={(你室结果-本组靶值)/本组靶值}×

100%

各项目允许偏差范围:

WBC靶值±

15%

RBC靶值±

6%

Hb靶值±

Hct靶值±

Plt靶值±

25%

附(6-1):

血细胞分析仪校准的标准操作程序(SOP)

1.目的:

保证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仪器范围:

血细胞分析仪

3.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

下述人员批准签字:

室质量负责人、室技术负责人。

4.校准方法

4.1校准环境、仪器和试剂要求:

室温:

20~25℃,湿度:

<

80%

试剂:

所用稀释剂、溶血剂和清洁剂都为仪器配套产品

校准品:

为仪器配套产品,并在使用效期内,同时无变质或污染

29

仪器:

1)校准前仪器内部各通道及测试室均经清洁剂处理30分

2)仪器的背景计数、重复性及携带污染率均符合要求,否则

需请维修人员检修

4.2操作步骤:

1)从冰箱中取出校准物放置室温15分钟,勿摇动

2)在测定校准物前,先测定两份正常的新鲜血

3)将校准物瓶口朝上置双手掌心,双手来回搓动10次

4)颠倒小瓶,使瓶口朝下置于掌心,来回搓动10次

5)重复3和4步骤8次(计2分钟左右)

6)瓶底朝上,确认瓶底无沉积物说明已充分混匀

7)用软纸拭净瓶口,轻轻打开瓶塞

8)在仪器上连续11次测定校准物,盖紧瓶塞

9)如仪器无自动校准功能,则将2 11次各项测定结果填写在校

准工作单上

4.3计算与核对标准:

1)计算出各项结果的均值和精密度,均值应比日常报告多保留一

位小数点

2)检查精密度是否达到使用说明书上所示的精密度,如达到,继

续下一步;

否则,停止校准,与维修人员联系

3)计算出各项参数均值与定值之差的绝对值和相差的百分数,与

校准标准进行比较。

4)结果<

第一列数值,则不需校准;

结果>

第二列数值,需请维修人员处理;

结果在第一列与第二列之间,需校准仪器,

5)如有自动校准功能,可按说明书进行。

如没有此项功能,则用

定值除以均值,求出校正系数,将仪器原来的因数乘以校正系数即

为校正后的因数,输入仪器即完成校正。

30

校准标准表

5.校验校准结果

按上述方法混匀校准物后再在仪器上重复测定11次,按同样的方法计算,将结果再次与校准标准核对,如合格,校准完毕,仪器方可使用。

二、血栓与止血检验的质量管理

在血栓与止血检验中随着血凝仪的广泛应用、检测方法的不断更新以及

试剂的商品化,改变了以往单靠手工操作、自配试剂、工作效率低的局面。

与此同时,方法标准化和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也显得尤其重要。

血栓与止血

检验的质量控制的原则与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控制基本相同,现就血栓与止血

检验质量控制的要点阐述如下:

(一)仪器的质控;

1.手工法

⑴水浴箱温度应控制在37.5±

1℃内,最好是带照明的水浴,水深能浸试管3cm以上

⑵校准的0.1ml移液器

⑶校准的秒表

2.仪器法:

各种全自动或半自动血凝仪

⑴仪器安装后应对其主要性能参数进行评价,内容包括精密度、线性范

31

围、可比性、抗干扰试验等,评价结果应在仪器说明书标示的范围之内。

⑵仪器在测定常规标本前应使用配套的校准物建立标准曲线,在更换新

批号的试剂或仪器维修后等情况下要重新建立标准曲线。

无校准物的测定项

目,可使用配套的定值质控物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应在定值质控物标示的允

许范围内。

⑶每台仪器上使用的凝血活酶试剂都应有特定的ISI值,重新标定ISI

的做法是购买标有INR的冻干血浆,然后在自已所用的仪器上再标定凝血活

酶试剂的ISI,这样才能使病人INR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可信性。

(二)试剂选择

血栓与止血检验应尽可能使用仪器生产厂家推荐的配套试剂,或选择

与使用仪器原理相匹配的试剂,但必须进行双对试验。

所购试剂应有批号及

有效期。

同时还应注意:

1.凝血活酶和部分凝血活酶的选择

⑴APTT实验中,不同的部分凝血活酶试剂对肝素、狼疮抗凝物质及因

子Ⅷ、Ⅸ缺乏症的敏感性相差很大,不同的激活剂对测定结果也有影响,所

以应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和目的选择合理的试剂。

PT测定试剂的选择也一

样,根据患者引起PT延长病因的不同,选择不同来源的组织凝血活酶试剂。

⑵PT实验中必须使用标有ISI值的凝血活酶试剂,若用仪器测定,还须

标有所使用仪器特有的ISI值,否则需用标有INR的冻干血浆进行标定。

2.正常对照血浆

正常对照血浆有商品供应,多为冻干品,可以购买,也可自制。

自制时

要求采集20份以上,年龄在18~55岁间的健康男女个体,删除服药者,须

在平静状态下采血,血液经抗凝离心后,分离血浆等量混匀,分装小瓶,冻

存于-80℃或冷冻干燥备用。

3.参比血浆

标准化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标准化对不同的实验室来说是

有困难的。

为了使检测结果在同一实验室的不同时期或不同的实验室间具有

可比性,就要使用标准品。

到目前为止WHO已建立了十多种血栓与止血的

国际标准品,如β-TG(83/501)、PF4(83/505)、vWF(87/718)、蛋白C

32

(86/622)、tPA(86/670)、FⅧ(80/511)、ATⅡ(72/1)、HBPM/LMWH(85/600)、

纤维蛋白原(89/644)等,可以选用。

(三)标本准备

1.采用塑料采血器或硅化玻璃注射器静脉采血,针头必须为21号以上,

儿童可用23号,采血技术应熟练,采血时止血带不可束缚过紧,并不应超过

5分钟,以免某些凝血因子及纤溶因子水活化。

2.抗凝剂选择109mmol/L枸盐酸钠液,血与抗凝剂按1︰9混合,应考

虑血细胞比容(HCT)的高低能引起血浆与抗凝剂比列的变化,当HCT>55

﹪或<25﹪务必用下列公式计算抗凝剂的用量。

抗凝剂的用量(ml)=0.00185×

全血量×

[1-HCT(﹪)]

建议用已加有抗凝剂的专用硅化真空管,也可用带盖清洁塑料管或硅化

玻璃试管,但应保证血与抗凝剂的比例准确。

3.收到血样本后应尽快离心、分离血浆,并尽快测定。

全血贮存在4~8

℃不应超过2小时,室温下富血小板血浆可存放3小时,乏血小板血浆可存

放2小时,应注意不同存放温度和时间对各种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的影响,建

议参考下表进行。

表6-1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保存条件的建议

33

全部试验不能在4小时内完成,应将血浆分装后快速冷冻,贮存于-20

℃、-70℃或-80℃冰箱中,在试验前将血浆于37℃下快速融化,融化的血

浆不能再次冷冻。

4.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为:

乏血小板血浆的制备为:

四、操作

手工法:

严格按照卫医发[2000]412号文件要求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

规程》进行。

仪器法:

严格按仪器、试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五、室内质控

凝血常规所用的质控血浆有商品供应,多为冻干品,有正常值血浆和异常值血浆,一般有效期为一年。

实验室可以购买也可自制质控血浆。

每个工作日至少测定一次,并将结果绘于质控图上,具体做法与生化检验相同。

要求室内质控的RCV:

APTT<5﹪、PT<5﹪、FIB<6﹪。

六、室间质评

由省检验中心定期发放质控物进行凝血常规的室间质评,按仪器和试剂分组统计,以允许偏差范围法评分。

各项目的允许范围:

APTT靶值±

15﹪

INR靶值±

20﹪

PT靶值±

FIB靶值±

第十章临床体液学检验质量管理:

体液检验的内容较为广泛,除尿液分析以外还包括人体各种穿刺液,排泄物等,限于不少检查项目无现成质控物,其测定时必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执行并有质量保证措施,就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应有以下措施。

34

一、仪器的质控

1.显微镜采用有内置光源,双目的优质显微镜,所用的物镜(10

×

、40×

)和目镜(10×

,12.5×

)规格相同。

2.干化学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应定期进行校正,在维修之后以及

室内质控失控后采取一般措施不能纠正时也应进行校正。

校正是用配套

的标准校正条对仪器进行测定,使仪器达到最佳状态,尿液分析仪只有

在校正通过后才能进行实验。

实验室应建立尿液分析仪的操作程序以及

仪器保养和维护程序。

二、尿试纸条的选择与保存

1.原则上应使用配套试纸条,如选用其他厂家生产的代用试条,应选

择与配套试条反应原理相同的试条,并做比对试验,认为无显著性差异才

能使用。

一个医院内也应使用同一种试条,以保证结果的一致性。

2.尿试条应保存于避光、干燥的环境下,瓶口紧塞,一次只取出所需

要的试条,并立即盖紧,多余试条不可再放回原容器中,注意不要触摸试

条上各反应检测块。

3.尿试纸条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三、标本准备

1.除有特殊要求外,门诊和急诊病人可留取随机尿,住院病人建议收集

第二次晨尿。

2.采用一次性尿杯收集尿液,尿量>30ml,最好使用带盖的尿杯。

3.尿液标本留取后应尽快送检,并在2小时内完成检测,否则需加40﹪

甲醛0.5—1.0﹪量防腐,沉淀物用戊二醛固定,在4℃保存<8小时。

4.需询问妇女的月经史,注意病人近期是否给服对尿液分析有影响的药

物。

四、技术操作

尿常规检查应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检查、化学检验及尿沉渣显微镜

检查等内容

1.外观检查

⑴颜色:

正常尿液应为黄色和琥珀色。

病理性尿液围绕红色、黄色、绿

35

色、棕色、乳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